卷66 列傳第五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累代所無。
頠預其功,還爲直合将軍。
欽征交州,複啓頠同行。
欽度嶺而卒,頠除臨賀内史,啓乞送欽喪還都,然後之任。
時湘、衡界五十馀洞不賓,敕衡州刺史韋粲讨之。
粲委頠爲都督,悉皆平殄。
侯景構逆,粲自解還都征景,以頠監衡州。
台城陷後,嶺南互相吞并,蘭欽弟前高州刺史裕攻始興内史蕭昭基,奪其郡。
以兄欽與頠舊,遣招之。
頠不從,謂使曰:“高州昆季隆顯,莫非國恩,今應赴難援都,豈可自爲跋扈。
”及陳武帝入援都,将至始興,頠乃深自結托。
裕遣兵攻頠,武帝援之。
裕敗,武帝以王懷明爲衡州刺史,遷頠爲始興内史。
武帝之讨蔡路養、李遷仕也,頠助帝平之。
梁元帝承制以始興郡爲東衡州,以頠爲刺史,封新豐縣伯。
侯景平,元帝遍問朝宰,使各舉所知,群臣未對。
元帝曰:“吾已得一人矣。
歐一陽一頠甚公正,本有匡濟才,恐蕭廣州不肯緻之。
”乃授武州刺史。
尋授郢州,欲令出嶺,蕭勃留之,不獲拜命。
尋授衡州刺史,進封始興縣侯。
時蕭勃在廣州,兵強位重,元帝深患之,遣王琳代爲刺史。
琳已至小别嶺,勃遣其将孫瑒監州,盡率部下至始興避琳兵鋒。
頠别據一城,不往谒勃,閉門高壘,亦不拒戰。
勃怒,遣兵襲頠,盡收其赀财馬仗。
尋赦之,還複其所,複與結盟。
魏平荊州,頠委質于勃。
及勃度嶺出南康,以頠爲前軍都督,周文育破禽之,送于武帝,帝釋而禮之。
蕭勃死後,嶺南亂,頠有聲南土,且與武帝有舊,乃授安南将軍、衡州刺史,封始興縣侯。
未至嶺,頠子纥已克始興。
及頠至,嶺南皆懾伏,仍進廣州,盡有越地。
改授都督交廣等十九州諸軍事、平越中郎将、廣州刺史。
王琳據有中流,頠自海道及東嶺奉使不絕。
永定三年,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文帝即位,進号征南将軍,改封一陽一山郡公。
初,交州刺史袁昙緩密以金五百兩寄頠,令以百兩還合浦太守襲蒍,四百兩付兒智矩,馀人弗之知。
頠尋爲蕭勃所破,赀财并盡,唯所寄金獨存,昙緩亦尋卒,至是,頠并依信還之,時人莫不歎伏之。
時頠合門顯貴,威振南土,又多緻銅鼓生口,獻奉珍異,前後委積,頗有助軍國。
天嘉四年薨,贈司空,諡曰穆。
子纥嗣。
纥字奉聖,頗有幹略,襲父官爵,在州十馀年,威惠着于百越。
宣帝以纥久在南服,頗疑之。
太建元年,征爲左衛将軍,其部下多勸之反,遂舉兵攻衡州刺史錢道戢。
诏儀同章昭達讨禽之,送至都,伏誅。
子詢以年幼免。
黃法奭字仲昭,巴山新建人也。
少勁捷有膽力,日步行二百裡,能距躍三丈。
頗便書疏,閑明簿領,出入州郡中,爲鄉闾所憚。
侯景之亂,于鄉裡合徒衆。
太守賀诩下江州,法奭監知郡事。
陳武帝将踰嶺入援建邺,李遷仕作梗中途,武帝命周文育屯西昌,法奭遣兵助文育。
時法奭出頓新淦縣,景遣行台于慶來襲新淦,法奭敗之。
梁元帝承制授交州刺史資,領新淦縣令,封巴山縣子。
敬帝即位,改封新建縣侯。
太平元年,割江州四郡置高州,以法奭爲刺史,鎮巴山。
蕭勃遣歐一陽一頠來攻,法奭破之。
永定二年,王琳遣李孝欽、樊猛、馀孝頃攻周迪,且謀取法奭,法奭援迪,禽孝頃等三将。
以功授平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熊昙朗于金口害周文育,法奭共周迪讨平之。
天嘉三年,周迪反,法奭與吳明徹讨平迪,法奭功居多。
廢帝即位,進爵爲公。
太建五年,大舉北侵,法奭爲都督,出曆一陽一。
于是爲抛車及步艦,豎拍以一逼一之,炮加其樓堞,克之,盡誅其戍卒。
進兵合肥,望旗降款。
法奭禁侵掠,躬自勞撫而與之盟,并放還北。
以功加侍中,改封義一陽一郡公。
七年,爲豫州刺史,鎮壽一陽一。
薨,贈司空,諡曰威。
子玩嗣。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濟北人也。
世居建邺。
父文成,仕梁爲将帥,位梁州刺史。
量少善自居處,偉姿容,有幹略,便弓馬。
梁元帝爲荊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馬,令往事焉。
以軍功封廣晉縣男。
侯景之亂,梁元帝凡遣五軍入援台,量預其一。
台城陷,量還荊州。
元帝承制以爲巴州刺史。
侯景西上攻巴州,元帝使都督王僧辯入據巴陵,量與僧辯并力拒景,大敗之,禽其将任約。
進攻郢州,獲宋子仙。
仍随僧辯平侯景。
封謝沐縣侯。
尋出爲都督、桂州刺史。
及魏克荊州,量保桂州。
王琳擁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雖與琳往來,而别遣使歸陳武帝。
武帝受禅,進位鎮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嘉五年,征爲中撫軍大将軍。
量所部将率多戀本土,并欲逃入山谷,不願入朝。
文帝使湘州刺史華皎征衡州,且以兵迎量。
天康元年,至都,以在道淹留,爲有司奏,免儀同,馀如故。
華皎構逆,以量爲征南大将軍、西讨大都督,總率大艦,自郢州樊浦拒之。
皎平,并降周将長湖西元定等。
以功授侍中、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醴陵縣公。
未拜,出爲南徐州刺史。
太建元年,進号征北大将軍,給扶。
三年,就江一陰一王蕭季卿買梁陵中樹,季卿坐免,量免侍中。
尋複侍中。
吳明徹之北侵也,量贊成其事。
又遣第六子岑率所領從軍。
淮南克定,量改封始安郡公。
及周獲吳明徹,乃以量爲都督水陸諸軍事、車騎将軍、都督、南兖州刺史。
十四年薨,贈司空。
章昭達字伯通,吳興武康人也。
一性一倜傥,輕财尚氣。
少時,遇相者謂曰:“卿容貌甚善,須小虧,則當富貴。
”梁大同中,昭達爲東宮直後,因醉墯馬,鬓角小傷,昭達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亂,昭達率鄉人援台,爲流矢所中,眇其一目。
相者見之,曰:“卿相善矣,不久當富貴。
” 台城陷,昭達還鄉裡,與陳文帝遊,因結君臣分。
侯景平,文帝爲吳興太守,昭達杖策來谒。
文帝見之大喜,因委以将帥,恩一寵一超于侪等。
陳武帝謀讨王僧辯,令文帝還長城招聚兵衆,以備杜龛,頻使昭達往京口禀承計畫。
僧辯誅後,杜龛遣其将杜泰來攻長城,昭達因從文帝進軍吳興以讨龛。
龛平,又從讨張彪于會稽,克之。
累功除定州刺史。
時留異擁據東一陽一,武帝患之,乃使昭達爲長山令,居其心腹。
天嘉元年,追論長城功,封欣樂縣侯。
尋随侯安都拒王琳,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流而進,先鋒發拍,中賊艦。
王琳平,昭達策勳第一。
二年,除都督、郢州刺
頠預其功,還爲直合将軍。
欽征交州,複啓頠同行。
欽度嶺而卒,頠除臨賀内史,啓乞送欽喪還都,然後之任。
時湘、衡界五十馀洞不賓,敕衡州刺史韋粲讨之。
粲委頠爲都督,悉皆平殄。
侯景構逆,粲自解還都征景,以頠監衡州。
台城陷後,嶺南互相吞并,蘭欽弟前高州刺史裕攻始興内史蕭昭基,奪其郡。
以兄欽與頠舊,遣招之。
頠不從,謂使曰:“高州昆季隆顯,莫非國恩,今應赴難援都,豈可自爲跋扈。
”及陳武帝入援都,将至始興,頠乃深自結托。
裕遣兵攻頠,武帝援之。
裕敗,武帝以王懷明爲衡州刺史,遷頠爲始興内史。
武帝之讨蔡路養、李遷仕也,頠助帝平之。
梁元帝承制以始興郡爲東衡州,以頠爲刺史,封新豐縣伯。
侯景平,元帝遍問朝宰,使各舉所知,群臣未對。
元帝曰:“吾已得一人矣。
歐一陽一頠甚公正,本有匡濟才,恐蕭廣州不肯緻之。
”乃授武州刺史。
尋授郢州,欲令出嶺,蕭勃留之,不獲拜命。
尋授衡州刺史,進封始興縣侯。
時蕭勃在廣州,兵強位重,元帝深患之,遣王琳代爲刺史。
琳已至小别嶺,勃遣其将孫瑒監州,盡率部下至始興避琳兵鋒。
頠别據一城,不往谒勃,閉門高壘,亦不拒戰。
勃怒,遣兵襲頠,盡收其赀财馬仗。
尋赦之,還複其所,複與結盟。
魏平荊州,頠委質于勃。
及勃度嶺出南康,以頠爲前軍都督,周文育破禽之,送于武帝,帝釋而禮之。
蕭勃死後,嶺南亂,頠有聲南土,且與武帝有舊,乃授安南将軍、衡州刺史,封始興縣侯。
未至嶺,頠子纥已克始興。
及頠至,嶺南皆懾伏,仍進廣州,盡有越地。
改授都督交廣等十九州諸軍事、平越中郎将、廣州刺史。
王琳據有中流,頠自海道及東嶺奉使不絕。
永定三年,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文帝即位,進号征南将軍,改封一陽一山郡公。
初,交州刺史袁昙緩密以金五百兩寄頠,令以百兩還合浦太守襲蒍,四百兩付兒智矩,馀人弗之知。
頠尋爲蕭勃所破,赀财并盡,唯所寄金獨存,昙緩亦尋卒,至是,頠并依信還之,時人莫不歎伏之。
時頠合門顯貴,威振南土,又多緻銅鼓生口,獻奉珍異,前後委積,頗有助軍國。
天嘉四年薨,贈司空,諡曰穆。
子纥嗣。
纥字奉聖,頗有幹略,襲父官爵,在州十馀年,威惠着于百越。
宣帝以纥久在南服,頗疑之。
太建元年,征爲左衛将軍,其部下多勸之反,遂舉兵攻衡州刺史錢道戢。
诏儀同章昭達讨禽之,送至都,伏誅。
子詢以年幼免。
黃法奭字仲昭,巴山新建人也。
少勁捷有膽力,日步行二百裡,能距躍三丈。
頗便書疏,閑明簿領,出入州郡中,爲鄉闾所憚。
侯景之亂,于鄉裡合徒衆。
太守賀诩下江州,法奭監知郡事。
陳武帝将踰嶺入援建邺,李遷仕作梗中途,武帝命周文育屯西昌,法奭遣兵助文育。
時法奭出頓新淦縣,景遣行台于慶來襲新淦,法奭敗之。
梁元帝承制授交州刺史資,領新淦縣令,封巴山縣子。
敬帝即位,改封新建縣侯。
太平元年,割江州四郡置高州,以法奭爲刺史,鎮巴山。
蕭勃遣歐一陽一頠來攻,法奭破之。
永定二年,王琳遣李孝欽、樊猛、馀孝頃攻周迪,且謀取法奭,法奭援迪,禽孝頃等三将。
以功授平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熊昙朗于金口害周文育,法奭共周迪讨平之。
天嘉三年,周迪反,法奭與吳明徹讨平迪,法奭功居多。
廢帝即位,進爵爲公。
太建五年,大舉北侵,法奭爲都督,出曆一陽一。
于是爲抛車及步艦,豎拍以一逼一之,炮加其樓堞,克之,盡誅其戍卒。
進兵合肥,望旗降款。
法奭禁侵掠,躬自勞撫而與之盟,并放還北。
以功加侍中,改封義一陽一郡公。
七年,爲豫州刺史,鎮壽一陽一。
薨,贈司空,諡曰威。
子玩嗣。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濟北人也。
世居建邺。
父文成,仕梁爲将帥,位梁州刺史。
量少善自居處,偉姿容,有幹略,便弓馬。
梁元帝爲荊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馬,令往事焉。
以軍功封廣晉縣男。
侯景之亂,梁元帝凡遣五軍入援台,量預其一。
台城陷,量還荊州。
元帝承制以爲巴州刺史。
侯景西上攻巴州,元帝使都督王僧辯入據巴陵,量與僧辯并力拒景,大敗之,禽其将任約。
進攻郢州,獲宋子仙。
仍随僧辯平侯景。
封謝沐縣侯。
尋出爲都督、桂州刺史。
及魏克荊州,量保桂州。
王琳擁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雖與琳往來,而别遣使歸陳武帝。
武帝受禅,進位鎮西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嘉五年,征爲中撫軍大将軍。
量所部将率多戀本土,并欲逃入山谷,不願入朝。
文帝使湘州刺史華皎征衡州,且以兵迎量。
天康元年,至都,以在道淹留,爲有司奏,免儀同,馀如故。
華皎構逆,以量爲征南大将軍、西讨大都督,總率大艦,自郢州樊浦拒之。
皎平,并降周将長湖西元定等。
以功授侍中、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醴陵縣公。
未拜,出爲南徐州刺史。
太建元年,進号征北大将軍,給扶。
三年,就江一陰一王蕭季卿買梁陵中樹,季卿坐免,量免侍中。
尋複侍中。
吳明徹之北侵也,量贊成其事。
又遣第六子岑率所領從軍。
淮南克定,量改封始安郡公。
及周獲吳明徹,乃以量爲都督水陸諸軍事、車騎将軍、都督、南兖州刺史。
十四年薨,贈司空。
章昭達字伯通,吳興武康人也。
一性一倜傥,輕财尚氣。
少時,遇相者謂曰:“卿容貌甚善,須小虧,則當富貴。
”梁大同中,昭達爲東宮直後,因醉墯馬,鬓角小傷,昭達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亂,昭達率鄉人援台,爲流矢所中,眇其一目。
相者見之,曰:“卿相善矣,不久當富貴。
” 台城陷,昭達還鄉裡,與陳文帝遊,因結君臣分。
侯景平,文帝爲吳興太守,昭達杖策來谒。
文帝見之大喜,因委以将帥,恩一寵一超于侪等。
陳武帝謀讨王僧辯,令文帝還長城招聚兵衆,以備杜龛,頻使昭達往京口禀承計畫。
僧辯誅後,杜龛遣其将杜泰來攻長城,昭達因從文帝進軍吳興以讨龛。
龛平,又從讨張彪于會稽,克之。
累功除定州刺史。
時留異擁據東一陽一,武帝患之,乃使昭達爲長山令,居其心腹。
天嘉元年,追論長城功,封欣樂縣侯。
尋随侯安都拒王琳,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流而進,先鋒發拍,中賊艦。
王琳平,昭達策勳第一。
二年,除都督、郢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