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6 列傳第五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事覺,文育囚之送都,以其部曲分隸衆軍。
乃舍舟爲步軍,進據三陂。
王琳遣将曹慶救孝劢,分遣主帥常衆一愛一與文育相拒,自帥所領攻周迪、吳明徹軍。
迪等敗,文育退據金口。
熊昙朗因其失利,謀害文育以應衆一愛一。
文育監軍孫白象頗知其事,勸令先之。
文育曰:“不可。
我舊兵少,客軍多,若取昙朗,人皆驚懼,亡立至矣,不如推心撫之。
”初,周迪之敗,棄船走,莫知所在。
及得迪書,文育喜,齎示昙朗,昙朗害之于坐。
武帝聞之,即日舉哀,贈侍中、司空,諡曰忠湣。
初文育之據三陂,有流星墜地,其聲如雷,地陷方一丈,中有碎炭數鬥。
又軍市中忽聞小兒啼,一市并驚,聽之在土下,軍人掘焉,得棺,長三尺,文育惡之。
俄而迪敗,文育見殺。
天嘉二年,有诏配享武帝廟庭。
子寶安嗣。
文育本族兄景曜,因文育官至新安太守。
寶安字安人,年十馀歲,便習騎射。
以貴公子驕蹇遊逸,好狗馬,樂驅馳,一靡一衣偷食。
文育之爲晉陵,以征讨不遑之郡,令寶安監知郡事,尤聚惡少年,武帝患之。
及文育西征敗績,絷于王琳,寶安便折節讀書,與士君子遊,綏禦文育士卒,甚有威惠。
文育歸,複除吳興太守。
文育爲熊昙朗所害,征寶安還,起爲猛烈将軍,領其舊兵,仍令南讨。
文帝即位,深器重之,寄以心膂,一精一卒多配焉。
及平王琳,頗有功。
周迪之破熊昙朗,寶安南入,窮其馀燼。
天嘉二年,重拜吳興太守,襲封壽昌縣公。
三年,征留異,爲侯安都前軍。
異平,除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
再遷左衛将軍,領衛尉卿。
卒,諡曰成。
子屻嗣,位晉陵、定遠二郡太守。
侯瑱字伯玉,巴西充國人也。
父弘遠,累世爲西蜀酋豪。
蜀賊張文萼據白崖山,有衆萬人,梁益州刺史鄱一陽一王蕭範命弘遠讨之,弘遠戰死。
瑱固請複雠,每戰先鋒,遂斬文萼,由是知名。
因事範,範委以将帥之任。
山谷夷、獠不附者,并遣瑱征之。
累功授輕車府中兵參軍、晉康太守。
範爲雍州刺史,瑱除馮翊太守。
範遷鎮合肥,瑱又随之。
侯景圍台城,範乃遣瑱輔其世子嗣入援都。
及城陷,瑱、嗣同退還合肥。
仍随範徙鎮盆城。
俄而範及嗣皆卒,瑱領其衆,依于豫章太守莊鐵。
鐵疑之,瑱懼不自安,詐引鐵謀事,因刃之,據豫章之地。
後降于侯景将于慶。
慶送瑱于景,景以瑱與己同姓,托爲宗族,待之甚厚。
留其妻子及弟爲質,遣瑱随慶平蠡南諸郡。
及景敗巴陵,景将宋子仙、任約等并爲西軍所獲,瑱乃誅景一黨一與以應義師,景亦誅其弟及妻子。
梁元帝授瑱南兖州刺史、郫縣侯。
仍随都督王僧辯讨景,恒爲前鋒。
既複台城,景奔吳郡,僧辯使瑱追景,大敗之于吳松江。
以功除南豫州刺史,鎮姑孰。
及齊遣郭元建出濡須,僧辯遣瑱扞之,大敗元建。
魏攻荊州,王僧辯以瑱爲前軍赴援,未至而魏克荊州。
瑱頓九江,因衛晉安王還都。
承制以瑱爲侍中、江州刺史,加都督,改封康樂縣公。
及司徒陸法和據郢州,引齊兵來寇,乃使瑱西讨,未至而法和入齊。
齊遣慕容恃德鎮夏首,瑱攻之,恃德食盡請和,瑱還鎮豫章。
僧辯使其弟僧愔與瑱共讨蕭勃,及陳武帝誅僧辯,僧愔一陰一欲圖瑱而奪其軍,瑱知之,盡收僧愔徒一黨一,僧愔奔齊。
是時瑱據中流,甚強,又以本事王僧辯,雖外示臣節,未肯入朝。
初,馀孝頃爲豫章太守,及瑱鎮豫章,乃于新吳縣别立城栅,與瑱相拒。
瑱留軍人一妻子于豫章,令從弟奫知後事,悉衆以攻孝頃,自夏迄冬弗能克。
奫與其部下侯方兒不協,方兒下攻奫,虜瑱軍府一妓一妾金玉,歸于武帝。
瑱既失根本,輕歸豫章,豫章人拒之,乃趨盆城,就其将焦僧度。
僧度勸瑱投齊,瑱以武帝有大量,必能容己,乃詣阙請罪,武帝複其爵位。
永定二年,進位司空。
文帝即位,進授太尉。
王琳至栅口,又以瑱爲都督,侯安都等并隸焉。
天嘉元年二月,王琳引合肥漅湖之衆,舳舻相次而下。
瑱率軍進獸檻洲。
明日合戰,琳軍少卻。
及夕,東北風吹其舟艦并壞。
夜中有流星墜于賊營。
及旦風靜,琳入浦,以鹿角繞岸,不敢複出。
時西魏将史甯蹑其上流,瑱聞之,知琳不能持久,收軍卻據湖浦,以待其弊。
及史甯至,圍郢州,琳恐衆潰,乃率船東下,去蕪湖十裡而泊。
明日,齊人遣兵助琳,瑱令軍中晨炊蓐食,頓蕪湖洲尾以待之。
将戰,有微風至自東南,衆軍施拍縱火,定州刺史章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江而進,琳軍大敗,脫走以免者十二三,琳因此入齊。
其年,诏以瑱爲都督五州諸軍事,鎮盆城。
周将賀若敦、獨孤盛等來攻巴、湘,又以瑱爲西讨都督,大敗盛軍。
以功授湘州刺史,改封零陵郡公。
二年薨,贈大司馬,諡曰壯肅,配享武帝廟庭。
子淨藏嗣,尚文帝女富一陽一公主。
侯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也,爲郡着姓。
父捍,少仕州郡,以忠謹稱。
安都貴後,官至光祿大夫、始興内史。
安都工隸書,能鼓琴,涉獵書傳,爲五言詩頗清一靡一,兼善騎射,爲邑裡雄豪。
侯景之亂,招集兵甲,至三千人。
陳武帝入援台城,安都引兵從武帝,攻蔡路養,破李遷仕,克平侯景,并力戰有功,封富川縣子。
随武帝鎮京口,除蘭陵太守。
武帝謀襲王僧辯,唯與安都定計。
仍使安都率水軍自京口趣石頭,武帝自從江乘羅落會之。
安都至石頭北,棄舟登岸,僧辯弗之覺。
石頭城北接岡阜,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帶長刀,軍人捧之,投于女垣内,衆随而入,進一逼一僧辯卧室。
武帝大軍亦至,與僧辯戰于聽事前,安都自内合出,腹背擊之,遂禽僧辯。
以功授南徐州刺史。
武帝東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
徐嗣徽、任約等引齊寇入據石頭,遊騎至于阙下。
安都閉門示弱,令城中登陴看賊者斬。
及夕,賊收軍還石頭。
安都夜令士卒密營禦敵之具。
将旦,賊騎至,安都與戰,大敗之,賊乃退還石頭,不敢一逼一台城。
及武帝至,以安都爲水軍。
于中流斷賊糧運。
又襲秦郡,破嗣徽栅,收其家口,得嗣徽所彈琵琶及所養鷹,遣信饷之,曰:“昨至弟住處,得此,今以相還。
”嗣徽等見之大懼,尋求和,武帝聽其還北。
及嗣徽等濟江,齊之馀軍猶據采石,守備甚嚴,又遣安都攻之,多所俘獲。
明年春,诏安都率兵鎮梁山以備齊。
徐嗣徽等複入,至湖熟,武帝追安都還拒之,戰于耕壇南。
安都率
乃舍舟爲步軍,進據三陂。
王琳遣将曹慶救孝劢,分遣主帥常衆一愛一與文育相拒,自帥所領攻周迪、吳明徹軍。
迪等敗,文育退據金口。
熊昙朗因其失利,謀害文育以應衆一愛一。
文育監軍孫白象頗知其事,勸令先之。
文育曰:“不可。
我舊兵少,客軍多,若取昙朗,人皆驚懼,亡立至矣,不如推心撫之。
”初,周迪之敗,棄船走,莫知所在。
及得迪書,文育喜,齎示昙朗,昙朗害之于坐。
武帝聞之,即日舉哀,贈侍中、司空,諡曰忠湣。
初文育之據三陂,有流星墜地,其聲如雷,地陷方一丈,中有碎炭數鬥。
又軍市中忽聞小兒啼,一市并驚,聽之在土下,軍人掘焉,得棺,長三尺,文育惡之。
俄而迪敗,文育見殺。
天嘉二年,有诏配享武帝廟庭。
子寶安嗣。
文育本族兄景曜,因文育官至新安太守。
寶安字安人,年十馀歲,便習騎射。
以貴公子驕蹇遊逸,好狗馬,樂驅馳,一靡一衣偷食。
文育之爲晉陵,以征讨不遑之郡,令寶安監知郡事,尤聚惡少年,武帝患之。
及文育西征敗績,絷于王琳,寶安便折節讀書,與士君子遊,綏禦文育士卒,甚有威惠。
文育歸,複除吳興太守。
文育爲熊昙朗所害,征寶安還,起爲猛烈将軍,領其舊兵,仍令南讨。
文帝即位,深器重之,寄以心膂,一精一卒多配焉。
及平王琳,頗有功。
周迪之破熊昙朗,寶安南入,窮其馀燼。
天嘉二年,重拜吳興太守,襲封壽昌縣公。
三年,征留異,爲侯安都前軍。
異平,除給事黃門侍郎、衛尉卿。
再遷左衛将軍,領衛尉卿。
卒,諡曰成。
子屻嗣,位晉陵、定遠二郡太守。
侯瑱字伯玉,巴西充國人也。
父弘遠,累世爲西蜀酋豪。
蜀賊張文萼據白崖山,有衆萬人,梁益州刺史鄱一陽一王蕭範命弘遠讨之,弘遠戰死。
瑱固請複雠,每戰先鋒,遂斬文萼,由是知名。
因事範,範委以将帥之任。
山谷夷、獠不附者,并遣瑱征之。
累功授輕車府中兵參軍、晉康太守。
範爲雍州刺史,瑱除馮翊太守。
範遷鎮合肥,瑱又随之。
侯景圍台城,範乃遣瑱輔其世子嗣入援都。
及城陷,瑱、嗣同退還合肥。
仍随範徙鎮盆城。
俄而範及嗣皆卒,瑱領其衆,依于豫章太守莊鐵。
鐵疑之,瑱懼不自安,詐引鐵謀事,因刃之,據豫章之地。
後降于侯景将于慶。
慶送瑱于景,景以瑱與己同姓,托爲宗族,待之甚厚。
留其妻子及弟爲質,遣瑱随慶平蠡南諸郡。
及景敗巴陵,景将宋子仙、任約等并爲西軍所獲,瑱乃誅景一黨一與以應義師,景亦誅其弟及妻子。
梁元帝授瑱南兖州刺史、郫縣侯。
仍随都督王僧辯讨景,恒爲前鋒。
既複台城,景奔吳郡,僧辯使瑱追景,大敗之于吳松江。
以功除南豫州刺史,鎮姑孰。
及齊遣郭元建出濡須,僧辯遣瑱扞之,大敗元建。
魏攻荊州,王僧辯以瑱爲前軍赴援,未至而魏克荊州。
瑱頓九江,因衛晉安王還都。
承制以瑱爲侍中、江州刺史,加都督,改封康樂縣公。
及司徒陸法和據郢州,引齊兵來寇,乃使瑱西讨,未至而法和入齊。
齊遣慕容恃德鎮夏首,瑱攻之,恃德食盡請和,瑱還鎮豫章。
僧辯使其弟僧愔與瑱共讨蕭勃,及陳武帝誅僧辯,僧愔一陰一欲圖瑱而奪其軍,瑱知之,盡收僧愔徒一黨一,僧愔奔齊。
是時瑱據中流,甚強,又以本事王僧辯,雖外示臣節,未肯入朝。
初,馀孝頃爲豫章太守,及瑱鎮豫章,乃于新吳縣别立城栅,與瑱相拒。
瑱留軍人一妻子于豫章,令從弟奫知後事,悉衆以攻孝頃,自夏迄冬弗能克。
奫與其部下侯方兒不協,方兒下攻奫,虜瑱軍府一妓一妾金玉,歸于武帝。
瑱既失根本,輕歸豫章,豫章人拒之,乃趨盆城,就其将焦僧度。
僧度勸瑱投齊,瑱以武帝有大量,必能容己,乃詣阙請罪,武帝複其爵位。
永定二年,進位司空。
文帝即位,進授太尉。
王琳至栅口,又以瑱爲都督,侯安都等并隸焉。
天嘉元年二月,王琳引合肥漅湖之衆,舳舻相次而下。
瑱率軍進獸檻洲。
明日合戰,琳軍少卻。
及夕,東北風吹其舟艦并壞。
夜中有流星墜于賊營。
及旦風靜,琳入浦,以鹿角繞岸,不敢複出。
時西魏将史甯蹑其上流,瑱聞之,知琳不能持久,收軍卻據湖浦,以待其弊。
及史甯至,圍郢州,琳恐衆潰,乃率船東下,去蕪湖十裡而泊。
明日,齊人遣兵助琳,瑱令軍中晨炊蓐食,頓蕪湖洲尾以待之。
将戰,有微風至自東南,衆軍施拍縱火,定州刺史章昭達乘平虜大艦中江而進,琳軍大敗,脫走以免者十二三,琳因此入齊。
其年,诏以瑱爲都督五州諸軍事,鎮盆城。
周将賀若敦、獨孤盛等來攻巴、湘,又以瑱爲西讨都督,大敗盛軍。
以功授湘州刺史,改封零陵郡公。
二年薨,贈大司馬,諡曰壯肅,配享武帝廟庭。
子淨藏嗣,尚文帝女富一陽一公主。
侯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也,爲郡着姓。
父捍,少仕州郡,以忠謹稱。
安都貴後,官至光祿大夫、始興内史。
安都工隸書,能鼓琴,涉獵書傳,爲五言詩頗清一靡一,兼善騎射,爲邑裡雄豪。
侯景之亂,招集兵甲,至三千人。
陳武帝入援台城,安都引兵從武帝,攻蔡路養,破李遷仕,克平侯景,并力戰有功,封富川縣子。
随武帝鎮京口,除蘭陵太守。
武帝謀襲王僧辯,唯與安都定計。
仍使安都率水軍自京口趣石頭,武帝自從江乘羅落會之。
安都至石頭北,棄舟登岸,僧辯弗之覺。
石頭城北接岡阜,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帶長刀,軍人捧之,投于女垣内,衆随而入,進一逼一僧辯卧室。
武帝大軍亦至,與僧辯戰于聽事前,安都自内合出,腹背擊之,遂禽僧辯。
以功授南徐州刺史。
武帝東讨杜龛,安都留台居守。
徐嗣徽、任約等引齊寇入據石頭,遊騎至于阙下。
安都閉門示弱,令城中登陴看賊者斬。
及夕,賊收軍還石頭。
安都夜令士卒密營禦敵之具。
将旦,賊騎至,安都與戰,大敗之,賊乃退還石頭,不敢一逼一台城。
及武帝至,以安都爲水軍。
于中流斷賊糧運。
又襲秦郡,破嗣徽栅,收其家口,得嗣徽所彈琵琶及所養鷹,遣信饷之,曰:“昨至弟住處,得此,今以相還。
”嗣徽等見之大懼,尋求和,武帝聽其還北。
及嗣徽等濟江,齊之馀軍猶據采石,守備甚嚴,又遣安都攻之,多所俘獲。
明年春,诏安都率兵鎮梁山以備齊。
徐嗣徽等複入,至湖熟,武帝追安都還拒之,戰于耕壇南。
安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