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4 列傳第五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懷貳,琳遣李孝欽、樊猛與馀孝頃同讨之。
三将軍敗,并爲迪所囚。
安都、文育等盡逃還建邺。
初,魏克江陵之時,永嘉王莊年甫七歲,逃匿人家。
後琳迎還湘中,衛送東下。
及敬帝立,出質于齊,請納莊爲梁主。
齊文宣遣兵援送,仍遣兼中書令李騊駼冊拜琳爲梁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又遣中書舍人辛悫、遊诠之等齎玺書江表宣勞,自琳以下皆有頒賜。
琳乃遣兄子叔寶率所部十州刺史子弟赴邺,奉莊纂梁祚于郢州。
莊授琳侍中、使持節、大将軍、中書監,改封安成郡公,其馀并依齊朝前命。
及陳文帝立,琳乃輔莊次于濡須口。
齊遣揚州道行台慕容俨率衆臨江,爲其聲援。
陳遣安州刺史吳明徹江中夜上,将襲盆城。
琳遣巴陵太守任忠大敗之,明徹僅以身免。
琳兵因東下,陳遣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等拒之。
瑱等以琳軍方盛,引軍入蕪湖避之。
時西南風至急,琳謂得天道,将直取揚州,侯瑱等徐出蕪湖蹑其後。
比及兵交,西南風翻爲瑱用,琳兵放火燧以擲瑱船者,皆反燒其船。
琳船艦潰亂,兵士透水死者十二三。
其馀皆棄船上岸,爲陳軍所殺殆盡。
初,琳命左長史袁泌、禦史中丞劉仲威同典兵侍衛莊,及軍敗,泌遂降陳。
仲威以莊投曆一陽一,又送壽一陽一。
琳尋與莊同入齊,齊孝昭帝遣琳出合肥,鸠集義故,更圖進取。
琳乃繕艦,分遣招募淮南伧楚,皆願戮力。
陳合州刺史裴景晖,琳兄瑉之婿也,請以私屬導引齊師,孝昭委琳與行台左丞盧潛率兵應赴。
沈吟不決,景晖懼事洩,挺身歸齊。
齊孝昭賜琳玺書令鎮壽一陽一,其部下将帥悉聽以從,乃除琳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封會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給铙吹。
琳水陸戒嚴,将觀釁而動,屬陳氏結好于齊,使琳更聽後圖。
琳在壽一陽一,與行台尚書盧潛不協,更相是非,被召還邺。
齊武成置而不問,除滄州刺史。
後以琳爲特進、侍中。
所居屋脊無故剝破,出赤蛆數升,落地化爲血,蠕一動。
有龍出于門外之池,雲霧起,晝晦。
會陳将吳明徹寇齊,齊帝敕領軍将軍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共爲經略。
琳謂所親曰:“今太歲在東南,歲星居牛鬥分,太白已高,皆利爲客,我将有喪。
”又謂破胡曰:“吳兵甚銳,宜長策制之,慎勿輕鬥。
”破胡不從。
戰,軍大敗。
琳單馬突圍,僅而獲免。
還至彭城,齊令便赴壽一陽一,并許召募。
又進封琳巴陵郡王。
陳将吳明徹進兵圍之,堰肥水灌城。
而齊将皮景和等屯于淮西,竟不赴救。
明徹晝夜攻擊,城内水氣轉侵,人皆患腫,死病相枕。
從七月至十月,城陷被執,百姓泣而從之。
吳明徹恐其爲變,殺之城東北二十裡,時年四十八。
哭者聲如雷。
有一叟以酒脯來至,号酹盡哀,收其血懷之而去。
傳首建康,懸之于市。
琳故吏梁骠騎府倉曹參軍朱瑒緻書陳尚書仆射徐陵求琳首,曰: 竊以朝市遷貿,時傳骨鲠之風;曆運推移,間表忠貞之迹。
故典午将滅,徐廣爲晉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
用能播美于前書,垂名于後世。
梁故建甯公琳,洛濱馀胄,沂川舊族,立功代邸,效績中朝。
當離亂之辰,總蕃伯之任。
爾乃輕躬殉主,以身許國,實追蹤于往彥,信踵武于前修。
而天厭梁德,尚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念,終遘苌弘之眚。
洎王業光啓,鼎祚有歸,于是遠迹山東,寄命河北。
雖輕旅臣之歎,猶懷客卿之禮。
感茲知己,忘此捐軀。
至使身沒九泉,頭行萬裡。
誠複馬革裹一屍一,遂其生平之志,原野暴骸,會彼人臣之節。
然身首異處,有足悲者。
封樹一靡一蔔,良可怆焉。
瑒早簉末僚,預參下席,降薛君之吐握,荷魏公之知遇。
是用沾巾雨袂,痛可識之顔,回腸疾首,切猶生之面。
伏惟聖恩博厚,明诏爰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
瑒雖刍賤,竊亦有心。
琳經莅壽一陽一,頗存遺一愛一,曾遊江右,非無舊德。
比肩東合之吏,繼踵西園之賓,願歸彼境,還修窀穸。
庶孤墳既築,或飛銜土之燕,豐碑式樹,時留堕淚之人。
近故舊王绾等已有論牒,仰蒙制議,不遂所陳。
昔廉公告逝,即肥川而建茔域,孫叔雲亡,仍芍陂而植楸檟。
由此言之,抑有其例。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昧死陳祈,伏待刑憲。
陵嘉其志節,又明徹亦數夢琳求首,并爲啓陳主而許之。
仍與開府主簿劉韶慧等持其首還于淮南,權瘗八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
瑒等乃間道北
三将軍敗,并爲迪所囚。
安都、文育等盡逃還建邺。
初,魏克江陵之時,永嘉王莊年甫七歲,逃匿人家。
後琳迎還湘中,衛送東下。
及敬帝立,出質于齊,請納莊爲梁主。
齊文宣遣兵援送,仍遣兼中書令李騊駼冊拜琳爲梁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又遣中書舍人辛悫、遊诠之等齎玺書江表宣勞,自琳以下皆有頒賜。
琳乃遣兄子叔寶率所部十州刺史子弟赴邺,奉莊纂梁祚于郢州。
莊授琳侍中、使持節、大将軍、中書監,改封安成郡公,其馀并依齊朝前命。
及陳文帝立,琳乃輔莊次于濡須口。
齊遣揚州道行台慕容俨率衆臨江,爲其聲援。
陳遣安州刺史吳明徹江中夜上,将襲盆城。
琳遣巴陵太守任忠大敗之,明徹僅以身免。
琳兵因東下,陳遣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等拒之。
瑱等以琳軍方盛,引軍入蕪湖避之。
時西南風至急,琳謂得天道,将直取揚州,侯瑱等徐出蕪湖蹑其後。
比及兵交,西南風翻爲瑱用,琳兵放火燧以擲瑱船者,皆反燒其船。
琳船艦潰亂,兵士透水死者十二三。
其馀皆棄船上岸,爲陳軍所殺殆盡。
初,琳命左長史袁泌、禦史中丞劉仲威同典兵侍衛莊,及軍敗,泌遂降陳。
仲威以莊投曆一陽一,又送壽一陽一。
琳尋與莊同入齊,齊孝昭帝遣琳出合肥,鸠集義故,更圖進取。
琳乃繕艦,分遣招募淮南伧楚,皆願戮力。
陳合州刺史裴景晖,琳兄瑉之婿也,請以私屬導引齊師,孝昭委琳與行台左丞盧潛率兵應赴。
沈吟不決,景晖懼事洩,挺身歸齊。
齊孝昭賜琳玺書令鎮壽一陽一,其部下将帥悉聽以從,乃除琳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封會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給铙吹。
琳水陸戒嚴,将觀釁而動,屬陳氏結好于齊,使琳更聽後圖。
琳在壽一陽一,與行台尚書盧潛不協,更相是非,被召還邺。
齊武成置而不問,除滄州刺史。
後以琳爲特進、侍中。
所居屋脊無故剝破,出赤蛆數升,落地化爲血,蠕一動。
有龍出于門外之池,雲霧起,晝晦。
會陳将吳明徹寇齊,齊帝敕領軍将軍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共爲經略。
琳謂所親曰:“今太歲在東南,歲星居牛鬥分,太白已高,皆利爲客,我将有喪。
”又謂破胡曰:“吳兵甚銳,宜長策制之,慎勿輕鬥。
”破胡不從。
戰,軍大敗。
琳單馬突圍,僅而獲免。
還至彭城,齊令便赴壽一陽一,并許召募。
又進封琳巴陵郡王。
陳将吳明徹進兵圍之,堰肥水灌城。
而齊将皮景和等屯于淮西,竟不赴救。
明徹晝夜攻擊,城内水氣轉侵,人皆患腫,死病相枕。
從七月至十月,城陷被執,百姓泣而從之。
吳明徹恐其爲變,殺之城東北二十裡,時年四十八。
哭者聲如雷。
有一叟以酒脯來至,号酹盡哀,收其血懷之而去。
傳首建康,懸之于市。
琳故吏梁骠騎府倉曹參軍朱瑒緻書陳尚書仆射徐陵求琳首,曰: 竊以朝市遷貿,時傳骨鲠之風;曆運推移,間表忠貞之迹。
故典午将滅,徐廣爲晉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
用能播美于前書,垂名于後世。
梁故建甯公琳,洛濱馀胄,沂川舊族,立功代邸,效績中朝。
當離亂之辰,總蕃伯之任。
爾乃輕躬殉主,以身許國,實追蹤于往彥,信踵武于前修。
而天厭梁德,尚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念,終遘苌弘之眚。
洎王業光啓,鼎祚有歸,于是遠迹山東,寄命河北。
雖輕旅臣之歎,猶懷客卿之禮。
感茲知己,忘此捐軀。
至使身沒九泉,頭行萬裡。
誠複馬革裹一屍一,遂其生平之志,原野暴骸,會彼人臣之節。
然身首異處,有足悲者。
封樹一靡一蔔,良可怆焉。
瑒早簉末僚,預參下席,降薛君之吐握,荷魏公之知遇。
是用沾巾雨袂,痛可識之顔,回腸疾首,切猶生之面。
伏惟聖恩博厚,明诏爰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
瑒雖刍賤,竊亦有心。
琳經莅壽一陽一,頗存遺一愛一,曾遊江右,非無舊德。
比肩東合之吏,繼踵西園之賓,願歸彼境,還修窀穸。
庶孤墳既築,或飛銜土之燕,豐碑式樹,時留堕淚之人。
近故舊王绾等已有論牒,仰蒙制議,不遂所陳。
昔廉公告逝,即肥川而建茔域,孫叔雲亡,仍芍陂而植楸檟。
由此言之,抑有其例。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
昧死陳祈,伏待刑憲。
陵嘉其志節,又明徹亦數夢琳求首,并爲啓陳主而許之。
仍與開府主簿劉韶慧等持其首還于淮南,權瘗八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
瑒等乃間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