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61 列傳第五十一

關燈
之罪,而勳重于當代。

    夫迷塗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複,先典攸高。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将軍松柏不翦,親戚安居;高堂未傾,一愛一妾尚在。

    悠悠爾心,亦何可言。

    當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轺建節,奉疆埸之任。

    并刑馬作誓,傳之子孫。

    将軍獨腼顔借命,驅馳氈裘之長,甯不哀哉!夫以慕容超之強,身送東市,姚泓之盛,面縛西都。

    故知霜露所均,不一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

    北虜僭号中原,多曆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焦爛。

    況僞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攜離,酋豪猜貳。

    方當系頸蠻邸,縣首藳街。

    而将軍魚遊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鹦亂飛。

    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怆恨。

    所以廉公之思趙将,吳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強沙塞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

    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方吊人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

    聊布往懷,君其詳之。

    伯之得書,乃于壽一陽一擁衆八千歸降。

    武牙爲魏人所殺。

    伯之既至,以爲平北将軍、西豫州刺史、永新縣侯。

    未之任。

    複爲骁騎将軍,又爲太中大夫。

    久之,卒于家。

    其子猶有在魏者。

     褚緭在魏,魏人欲用之。

    魏元會,緭戲爲詩曰:“帽上着籠冠,緭上着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魏人怒,出爲始平太守。

    日日行獵,堕馬而死。

     陳慶之字子雲,義興國山人也。

    幼随從梁武帝。

    帝一性一好碁,每從夜至旦不辍,等輩皆寐,唯慶之不寝,聞呼即至,甚見親賞。

    從平建邺,稍爲主書,散财聚士,恒思立效。

    除奉朝請。

     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慶之爲武威将軍,與胡龍牙、成景隽率諸軍應接。

    還除宣猛将軍、文德主帥,仍率軍送豫章王綜入鎮徐州。

    魏遣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衆十萬來拒。

    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觀兵近境,慶之擊破之。

    後豫章王棄軍奔魏,慶之乃斬關夜退,軍士獲全。

     普通七年,安西将軍元樹出征壽春,除慶之假節、總知軍事。

    魏豫州刺史李憲遣其子長鈞别築兩城相拒,慶之攻拔之,憲力屈遂降,慶之入據其城。

    轉東宮直合。

     大通元年,隸領軍曹仲宗伐渦一陽一,魏遣常山王元昭等來援,前軍至駝澗,去渦一陽一四十裡。

    韋放曰:“賊鋒必是輕銳,戰捷不足爲功;如不利,沮我軍勢,不如勿擊。

    ”慶之曰:“魏人遠來,皆已疲倦,須挫其氣,必無不敗之理。

    ”于是與麾下五百騎奔擊,破其前軍,魏人震恐。

    慶之還共諸将連營西進,據渦一陽一城,與魏相持,自春至冬,各數十百戰。

    師老氣衰,魏之援兵複欲築壘于軍後。

    仲宗等恐腹背受敵,謀退。

    慶之杖節軍門,曰:“須虜圍合,然後與戰;若欲班師,慶之别有密敕。

    ”仲宗壯其計,乃從之。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慶之陷其四壘。

    九城兵甲猶盛,乃陳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潰,斬獲略盡,渦水咽流。

    诏以渦一陽一之地置西徐州。

    衆軍乘勝前頓城父。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來降,武帝以慶之爲假節、飙勇将軍,送颢還北。

    颢于渙水即魏帝号,授慶之前軍大都督。

    自銍縣進,遂至睢一陽一。

    魏将丘大千有衆七萬,分築九壘以拒。

    慶之自旦至申,攻陷其三,大千乃降。

     時魏濟一陰一王元晖業率羽林庶子二萬人來救梁、宋,進屯考城。

    慶之攻陷其城,禽晖業,仍趣大梁。

    颢進慶之徐州刺史、武都郡王,仍率衆而西。

     魏左仆射楊昱等率禦仗羽林宗子庶子衆七萬據荥一陽一拒颢,兵強城固,魏将元天穆大軍複将至,先遣其骠騎将軍爾朱兆、騎将魯安等援楊昱,又遣右仆射爾朱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罴據虎牢。

    時荥一陽一未拔,士衆皆恐。

    慶之乃解鞍秣馬,宣喻衆曰:“我等才有七千,賊衆四十餘萬。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