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9 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事不妄行,在官寬猛能折衷。

    今爲南司,足以振肅百僚也。

    ”淹曰:“今日之事,可謂當官而行,更恐不足仰稱明旨爾。

    ”于是彈中書令謝朏、司徒左長史王缋、護軍長史庾弘遠,并以托疾不預山陵公事。

    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劉悛、梁州刺史一陰一智伯,并贓貨巨萬,辄收付廷尉。

    臨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諸郡二千石并大縣官長,多被劾,内外肅然。

    明帝謂曰:“自宋以來,不複有嚴明中丞,君今日可謂近世獨步。

    ”累遷秘書監,侍中,衛尉卿。

    初,淹年十三時,孤貧,常采薪以養母,曾于樵所得貂蟬一具,将鬻以供養。

    其母曰:“此故汝之休征也,汝才行若此,豈長貧賤也,可留待得侍中着之。

    ”至是果如母言。

     永元中,崔慧景舉兵圍都,衣冠悉投名刺,淹稱疾不往。

    及事平,時人服其先見。

     東昏末,淹以秘書監兼衛尉,又副領軍王瑩。

    及梁武至新林,淹微服來奔,位相國右長史。

    天監元年,爲散騎常侍、左衛将軍,封臨沮縣伯。

    淹乃謂子弟曰:“吾本素宦,不求富貴,今之忝竊,遂至于此。

    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備矣。

    人生行樂,須富貴何時。

    吾功名既立,正欲歸身草萊耳。

    ”以疾遷金紫光祿大夫,改封醴陵伯,卒。

    武帝爲素服舉哀,諡曰憲。

     淹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雲爲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禅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一陽一,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

    ”淹探懷中得數尺與之,此人一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

    ”顧見丘遲謂曰:“馀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君。

    ”自爾淹文章踬矣。

    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

    ”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

    爾後爲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凡所着述,自撰爲前後集,并齊史十志,并行于世。

    嘗欲爲赤縣經以補山海之阙,竟不成。

    子蒍嗣。

     任昉字彥升,樂安博昌人也。

    父遙,齊中散大夫。

    遙兄遐字景遠,少敦學業,家行甚謹,位禦史中丞、金紫光祿大夫。

    永明中,遐以罪将徙荒裔,遙懷名請訴,言淚交下,齊武帝聞而哀之,竟得免。

     遙妻河東裴氏,高明有德行,嘗晝卧,夢有五色采旗蓋四角懸鈴,自天而墜,其一鈴落入懷中,心悸因而有娠。

    占者曰:“必生才子。

    ”及生昉,身長七尺五寸,幼而聰敏,早稱神悟。

    四歲誦詩數十篇,八歲能屬文,自制月儀,辭義甚美。

    褚彥回嘗謂遙曰:“聞卿有令子,相爲喜之。

    所謂百不爲多,一不爲少。

    ”由是聞聲藉甚。

    年十二,從叔晷有知人之量,見而稱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裡駒也。

    ”昉孝友純至,每侍親疾,衣不解一帶,言與淚并,湯藥飲食必先經口。

     初爲奉朝請,舉兖州秀才,拜太學博士。

    永明初,衛将軍王儉領丹一陽一尹,複引爲主簿。

    儉每見其文,必三複殷勤,以爲當時無輩,曰:“自傅季友以來,始複見于任子。

    若孔門是用,其入室升堂。

    ”于是令昉作一文,及見,曰:“正得吾腹中之欲。

    ”乃出自作文,令昉點正,昉因定數位。

    儉拊幾歎曰:“後世誰知子定吾文!”其見知如此。

     後爲司徒竟陵王記室參軍。

    時琅邪王融有才俊,自謂無對當時,見昉之文,怳然自失。

    以父喪去官,泣血三年,杖而後起。

    齊武帝謂昉伯遐曰:“聞昉哀瘠過禮,使人憂之,非直亡卿之寶,亦時才可惜。

    宜深相全譬。

    ”遐使進飲食,當時勉勵,回即歐出。

    昉父遙本一性一重槟榔,以爲常餌,臨終嘗求之,剖百許口,不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爲恨,遂終身不嘗槟榔。

    遭繼母憂,昉先以毀瘠,每一恸絕,良久乃蘇,因廬于墓側,以終喪禮。

    哭泣之地,草爲不生。

    昉素強壯,腰帶甚充,服阕後不複可識。

     齊明帝深加器異,欲大相擢引,爲一愛一憎所白,乃除太子步兵校尉,掌東宮書記。

    齊明帝廢郁林王,始爲侍中、中書監、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封宣城郡公,使昉具草。

    帝惡其辭斥,甚愠,昉亦由是終建武中位不過列校。

     昉尤長爲筆,頗慕傅亮才思無窮,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焉。

    昉起草即成,不加點竄。

    沈約一代辭宗,深所推挹。

    永元中,纡意于梅蟲兒,東昏中旨用爲中書郎。

    謝尚書令王亮,亮曰:“卿宜謝梅,那忽謝我。

    ”昉慚而退。

    末爲司徒右長史。

     梁武帝克建邺,霸府初開,以爲骠騎記室參軍,專主文翰。

    每制書草,沈約辄求同署。

    嘗被急召,昉出而約在,是後文筆,約參制焉。

     始梁武與昉遇竟陵王西邸,從容謂昉曰:“我登三府,當以卿爲記室。

    ”昉亦戲帝曰:“我若登三事,當以卿爲騎兵。

    ”以帝善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