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8 列傳第四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竊異之,往視乃新棺也,因以充斂。
元帝聞之,以爲一精一誠所感。
侯景平,司徒王僧辯以爲戶曹屬。
累遷中書侍郎。
陳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氣知其當王,遂寄孥焉。
因謂陳武帝曰:“明年有大臣誅死,後四歲,梁其代終。
天之曆數,當歸舜後。
昔周滅殷氏,封嬀汭于宛丘,其裔子孫,因爲陳氏。
仆觀明公,天縱神武,繼絕統者無乃是乎。
”武帝一陰一有圖僧辯意,聞其言大喜,因而定策。
及受禅,拜黃門侍郎。
太建中,以廷尉卿爲聘周使,加散騎常侍。
後爲太府卿。
至德初,鼎盡貨田宅,寓居僧寺。
友人一大匠卿一毛一彪問其故,答曰:“江東王氣,盡于此矣。
吾與爾當葬長安,期運将及,故破産爾。
” 初,鼎之聘周也,嘗遇隋文帝,謂曰:“觀公容貌,不久必大貴,貴則天下一家。
歲一周天,老夫當委質,願深自一愛一。
”及陳亡,驿召入京,授上儀同三司,待遇甚厚,每公宴,鼎恒預焉。
一性一簡貴,雖爲亡國之臣,未嘗俯仰當世。
時吏部尚書韋世康兄弟顯貴,隋文帝從容謂鼎曰:“世康與公遠近?”對曰:“臣宗族南徙,昭穆非臣所知。
”帝曰:“卿百代卿族,豈忘本也。
”命官給酒肴,遣世康請鼎還杜陵。
鼎乃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馀世,并考論昭穆,作韋氏譜七卷示之,歡飲十馀日乃還。
時蘭陵公主寡,上爲之求夫,選親衛柳述及蕭瑒等以示鼎,鼎曰:“瑒當封侯,而無貴妻之相;述亦通顯,而守位不終。
”上曰:“位由我爾。
”遂以主降述。
上又問鼎,諸兒誰爲嗣位。
答曰:“至尊皇後所最一愛一者,當與之,非臣敢預知也。
”上笑曰:“不肯顯言乎?” 開皇十三年,除光州刺史,以仁義教導,務弘清靜。
州中有土豪,外修邊幅,而内行不軌,常爲劫盜。
鼎于都會時謂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賊。
”因條其徒一黨一奸一謀逗遛,其人驚懼,即自首伏。
又有人客遊,通主家之妾,及其還去,妾盜珍物,于夜逃亡,尋于草中爲人所殺。
主家知客與妾通,因告客殺之。
縣司鞫問,具得一奸一狀,因斷客死。
獄成,上于鼎,鼎覽之,曰:“此客實一奸一,而不殺也。
乃某寺僧眩妾盜物,令奴殺之,贓在某處。
”即放此客,遣人掩僧,并獲贓物。
自是部内肅然,鹹稱其神,道無拾遺。
尋追入京,頃之,而卒于長安,年七十九。
正弟棱。
棱字威直,一性一恬素,以書史爲業,博物強記,當世士鹹就質疑。
位終光祿卿。
着漢書續訓三卷。
棱弟黯。
黯字務直,一性一強正,少習經史,位太府卿。
侯景濟江,黯屯六門,尋改爲都督城西面諸軍。
時景于城外起東西二土山,城内亦應之,簡文親自負土,哀太子以下,躬執畚锸。
黯守西土山,晝夜苦戰。
以功授輕車将軍,加持節,卒于城内。
初,黯爲太仆卿,而兄子粲爲左衛率,黯以故常怏怏,謂人曰:“韋粲已落骅骝前,朝廷是能用才不?”識者頗以此窺之。
裴邃字深明,河東聞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後也。
祖壽孫,寓居壽一陽一,爲宋武帝前軍長史。
父仲穆,骁騎将軍。
邃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
齊東昏踐阼,始安王蕭遙光爲揚州刺史,引邃爲參軍。
遙光敗,邃還壽一陽一,會刺史裴叔業以壽一陽一降魏,邃遂随衆北徙。
魏宣武帝雅重之。
仕魏爲魏郡太守。
魏遣王肅鎮壽一陽一,邃固求随肅,密圖南歸。
梁天監初,自拔南還,除後軍谘議參軍。
邃求邊境自效,以爲廬江太守。
五年,征邵一陽一洲,魏人爲長橋斷淮以濟,邃築壘一逼一橋,每戰辄克,于是密作沒突艦。
會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艦徑造橋側,進擊,大破之。
以功封夷陵縣子。
遷廣陵太守,與鄉人共入魏武廟,因論帝王功業。
其妻甥王篆之密啓梁武帝雲:“裴邃多大言,有不臣迹。
”由是左遷始安太守。
邃志立功邊陲,不願閑遠,乃緻書于呂僧珍曰:“昔阮鹹、顔延有二始之歎,吾才不逮古人,今爲三始,非其願也,将如之何!”後爲竟陵太守,開置屯田,公私便之。
再遷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複開創屯田數千頓,倉廪盈實,省息邊運,人吏獲安。
乃相率饷絹千馀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不可逆。
”納其二匹而已。
入爲大匠卿。
普通二年,義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魏軍來援,以邃爲信武将軍,督衆軍讨焉。
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
魏所署義州刺史封壽據檀公岘,邃擊破之,遂圍其城。
壽請降,義州平。
除豫州刺史,加督,鎮合肥。
四年,大軍北侵,以邃督征讨諸軍事,先襲壽一陽一,攻其郛,斬門而入,一日戰九合,爲後軍蔡秀成失道不至,邃以援絕拔還。
于是邃複整兵,收集士卒,令諸将各以服色相别。
邃自爲黃袍騎,先攻拔狄丘、甓城、黎漿,又屠安成、馬頭、沙陵等戍。
明年,略地至汝、潁間,所在回應。
魏壽
元帝聞之,以爲一精一誠所感。
侯景平,司徒王僧辯以爲戶曹屬。
累遷中書侍郎。
陳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氣知其當王,遂寄孥焉。
因謂陳武帝曰:“明年有大臣誅死,後四歲,梁其代終。
天之曆數,當歸舜後。
昔周滅殷氏,封嬀汭于宛丘,其裔子孫,因爲陳氏。
仆觀明公,天縱神武,繼絕統者無乃是乎。
”武帝一陰一有圖僧辯意,聞其言大喜,因而定策。
及受禅,拜黃門侍郎。
太建中,以廷尉卿爲聘周使,加散騎常侍。
後爲太府卿。
至德初,鼎盡貨田宅,寓居僧寺。
友人一大匠卿一毛一彪問其故,答曰:“江東王氣,盡于此矣。
吾與爾當葬長安,期運将及,故破産爾。
” 初,鼎之聘周也,嘗遇隋文帝,謂曰:“觀公容貌,不久必大貴,貴則天下一家。
歲一周天,老夫當委質,願深自一愛一。
”及陳亡,驿召入京,授上儀同三司,待遇甚厚,每公宴,鼎恒預焉。
一性一簡貴,雖爲亡國之臣,未嘗俯仰當世。
時吏部尚書韋世康兄弟顯貴,隋文帝從容謂鼎曰:“世康與公遠近?”對曰:“臣宗族南徙,昭穆非臣所知。
”帝曰:“卿百代卿族,豈忘本也。
”命官給酒肴,遣世康請鼎還杜陵。
鼎乃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馀世,并考論昭穆,作韋氏譜七卷示之,歡飲十馀日乃還。
時蘭陵公主寡,上爲之求夫,選親衛柳述及蕭瑒等以示鼎,鼎曰:“瑒當封侯,而無貴妻之相;述亦通顯,而守位不終。
”上曰:“位由我爾。
”遂以主降述。
上又問鼎,諸兒誰爲嗣位。
答曰:“至尊皇後所最一愛一者,當與之,非臣敢預知也。
”上笑曰:“不肯顯言乎?” 開皇十三年,除光州刺史,以仁義教導,務弘清靜。
州中有土豪,外修邊幅,而内行不軌,常爲劫盜。
鼎于都會時謂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賊。
”因條其徒一黨一奸一謀逗遛,其人驚懼,即自首伏。
又有人客遊,通主家之妾,及其還去,妾盜珍物,于夜逃亡,尋于草中爲人所殺。
主家知客與妾通,因告客殺之。
縣司鞫問,具得一奸一狀,因斷客死。
獄成,上于鼎,鼎覽之,曰:“此客實一奸一,而不殺也。
乃某寺僧眩妾盜物,令奴殺之,贓在某處。
”即放此客,遣人掩僧,并獲贓物。
自是部内肅然,鹹稱其神,道無拾遺。
尋追入京,頃之,而卒于長安,年七十九。
正弟棱。
棱字威直,一性一恬素,以書史爲業,博物強記,當世士鹹就質疑。
位終光祿卿。
着漢書續訓三卷。
棱弟黯。
黯字務直,一性一強正,少習經史,位太府卿。
侯景濟江,黯屯六門,尋改爲都督城西面諸軍。
時景于城外起東西二土山,城内亦應之,簡文親自負土,哀太子以下,躬執畚锸。
黯守西土山,晝夜苦戰。
以功授輕車将軍,加持節,卒于城内。
初,黯爲太仆卿,而兄子粲爲左衛率,黯以故常怏怏,謂人曰:“韋粲已落骅骝前,朝廷是能用才不?”識者頗以此窺之。
裴邃字深明,河東聞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後也。
祖壽孫,寓居壽一陽一,爲宋武帝前軍長史。
父仲穆,骁騎将軍。
邃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
齊東昏踐阼,始安王蕭遙光爲揚州刺史,引邃爲參軍。
遙光敗,邃還壽一陽一,會刺史裴叔業以壽一陽一降魏,邃遂随衆北徙。
魏宣武帝雅重之。
仕魏爲魏郡太守。
魏遣王肅鎮壽一陽一,邃固求随肅,密圖南歸。
梁天監初,自拔南還,除後軍谘議參軍。
邃求邊境自效,以爲廬江太守。
五年,征邵一陽一洲,魏人爲長橋斷淮以濟,邃築壘一逼一橋,每戰辄克,于是密作沒突艦。
會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艦徑造橋側,進擊,大破之。
以功封夷陵縣子。
遷廣陵太守,與鄉人共入魏武廟,因論帝王功業。
其妻甥王篆之密啓梁武帝雲:“裴邃多大言,有不臣迹。
”由是左遷始安太守。
邃志立功邊陲,不願閑遠,乃緻書于呂僧珍曰:“昔阮鹹、顔延有二始之歎,吾才不逮古人,今爲三始,非其願也,将如之何!”後爲竟陵太守,開置屯田,公私便之。
再遷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複開創屯田數千頓,倉廪盈實,省息邊運,人吏獲安。
乃相率饷絹千馀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不可逆。
”納其二匹而已。
入爲大匠卿。
普通二年,義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魏軍來援,以邃爲信武将軍,督衆軍讨焉。
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
魏所署義州刺史封壽據檀公岘,邃擊破之,遂圍其城。
壽請降,義州平。
除豫州刺史,加督,鎮合肥。
四年,大軍北侵,以邃督征讨諸軍事,先襲壽一陽一,攻其郛,斬門而入,一日戰九合,爲後軍蔡秀成失道不至,邃以援絕拔還。
于是邃複整兵,收集士卒,令諸将各以服色相别。
邃自爲黃袍騎,先攻拔狄丘、甓城、黎漿,又屠安成、馬頭、沙陵等戍。
明年,略地至汝、潁間,所在回應。
魏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