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0 陳本紀下第十

關燈
慶并爲大監軍,重立賞格,分兵鎮守要害,僧尼道士盡皆執役。

     庚午,賀若弼攻陷南徐州。

    辛未,韓擒又陷南豫州。

    隋軍南北道并進。

    辛巳,賀若弼進軍锺山,頓白土岡之東南,衆軍敗績。

    弼乘勝進軍宮城,燒北掖門。

    是時,韓擒率衆自新林至石子岡,鎮東大将軍任忠出降擒,仍引擒經朱雀航趣宮城,自南掖門入。

    城内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書仆射袁憲、後合舍人夏侯公韻侍側。

    憲勸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

    後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

    ”乃逃于井。

    二人苦谏不從,以身蔽井,後主與争久之方得入。

    沈後居處如常。

    太子深年十五,閉合而坐,舍人孔伯魚侍焉。

    戍士叩合而入,深安坐勞之曰:“戎旅在塗,不至勞也。

    ”既而軍人窺井而呼之,後主不應。

    欲下石,乃聞叫一聲。

    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

    隋文帝聞之大驚。

    開府鮑宏曰:“東井上于天文爲秦,今王都所在,投井其天意邪。

    ”先是江東謠多唱王獻之桃葉辭,雲:“桃葉複桃葉,度江不用烜,但度無所苦,我自接迎汝。

    ”及晉王廣軍于六一合鎮,其山名桃葉,果乘陳船而度。

    丙戌,晉王廣入據台城,送後主于東宮。

     三月己巳,後主與王公百司,同發自建邺,之長安。

    隋文帝權分京城人宅以俟,内外修整,遣使迎勞之,陳人讴詠,忘其亡焉。

    使還奏言:“自後主以下,大小在路,五百裡累累不絕。

    ”隋文帝嗟歎曰:“一至于此。

    ”及至京師,列陳之輿服器物于庭,引後主于前,及前後二太子、諸父諸弟衆子之爲王者,凡二十八人;司空司馬消難、尚書令江總、仆射袁憲、骠騎蕭摩诃、護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鎮軍将軍任忠、吏部尚書姚察、侍中中書令蔡征、左衛将軍樊猛,自尚書郎以上二百餘人,文帝使納言宣诏勞之。

    次使内史令宣诏讓後主,後主伏地屏息不能對,乃見宥。

    隋文帝诏陳武、文、宣三帝陵,總給五戶分守之。

     初,武帝始即位,其夜奉朝請史普直宿省,夢有人自天而下,導從數十,至太極殿前,北面執玉策金字曰:“陳氏五帝三十二年。

    ”及後主在東宮時,有婦人突入,唱曰“畢國主”。

    有鳥一足,集其殿庭,以嘴畫地成文,曰:“獨足上高台,盛草變爲灰,欲知我家處,朱門當水開。

    ”解者以爲獨足蓋指後主獨行無衆,盛草言荒穢,隋承火運,草得火而灰。

    及至京師,與其家屬館于都水台,所謂上高台當水也。

    其言皆驗。

    或言後主名叔寶,反語爲“少福”,亦敗亡之征雲。

     既見宥,隋文帝給賜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

    每預宴,恐緻傷心,爲不奏吳音。

    後監守者奏言:“叔寶雲,‘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号’。

    ”隋文帝曰:“叔寶全無心肝。

    ”監者又言:“叔寶常耽醉,罕有醒時。

    ”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一性一;不爾,何以過日。

    ”未幾,帝又問監者叔寶所嗜。

    對曰:“嗜驢肉。

    ”問飲酒多少?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

    ”隋文帝大驚。

    及從東巡,登芒山,侍飲,賦詩曰:“日月光天德,山川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

    ”并表請封禅,隋文帝優诏謙讓不許。

    後從至仁壽宮,常侍宴,及出,隋文帝目之曰:“此敗豈不由酒;将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

    當賀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啓告急,叔寶爲飲酒,遂不省之。

    高熲至日,猶見啓在一床一下,未開封。

    此亦是可笑,蓋天亡也。

    昔苻氏所征得國,皆榮貴其主。

    苟欲求名,不知違天命,與之官,乃違天也。

    ” 隋文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京下爲過,皆分置諸州縣,每歲賜以衣服以安全之。

     後主以隋仁壽四年十一月壬子,終于洛一陽一,時年五十二。

    贈大将軍,封長城縣公,諡曰炀。

    葬河南洛一陽一之芒山。

     論曰:陳宣帝器度弘厚,有人君之量。

    文帝知冢嗣仁弱,早存太伯之心,及乎弗悆,鹹已委托矣。

    至于缵業之後,拓土開疆,蓋德不逮文,智不及武,志大不已,晚緻呂梁之敗,江左日蹙,抑此之由也。

    後主因削弱之餘,锺滅亡之運,刑政不樹,加以荒一婬一。

    夫以三代之隆,曆世數十,及其亡也,皆敗于婦人。

    況以區區之陳,外鄰明德,覆車之迹,尚且追蹤叔季,其獲支數年,亦爲幸也。

    雖忠義感慨,緻恸井隅,何救麥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

    嗟乎!始梁末童謠雲:“可憐巴馬一子,一日行千裡。

    不見馬上郎,但見黃塵起。

    黃塵汙人衣,皁莢相料理。

    ”及僧辯滅,群臣以謠言奏聞,曰:僧辯本乘巴馬以擊侯景,馬上郎,王字也,塵謂陳也;而不解皁莢之謂。

    既而陳滅于隋,說者以爲江東謂羖羊角爲皁莢,隋氏姓楊,楊,羊也,言終滅于隋。

    然則興亡之兆,蓋有數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