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0 陳本紀下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濟江。
甲午,大赦。
冬十一月丙子,以蕭岩爲平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
丁亥,以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爲兼司徒。
十二月丙辰,以前鎮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鄱一陽一王伯山爲鎮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二年春正月辛巳,立皇子恮爲東一陽一王,恬爲錢唐王。
夏四月戊申,有群鼠無數,自蔡洲岸入石頭,渡淮至于青塘兩岸,數日自死,随流一出江。
是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
五月甲午,東冶鑄鐵,有物赤色,大如數升,自天墜鎔所,有聲隆隆如雷,鐵飛出牆外,燒人家。
六月戊戌,扶南國遣使朝貢。
庚子,廢皇太子胤爲吳興王,立揚州刺史始安王深爲皇太子。
辛醜,以太子詹事袁憲爲尚書仆射。
丁巳,大風自西北激濤水入石頭城,淮渚暴溢,漂沒舟乘。
冬十月己亥,立皇子藩爲吳王。
己酉,幸莫府山,大校獵。
十一月丁卯,诏克日于大政殿訊獄。
丙子,立皇弟叔榮爲新昌王,叔匡爲太原王。
初隋文帝受周禅,甚敦鄰好,宣帝尚不禁侵掠。
太建末,隋兵大舉,聞宣帝崩,乃命班師,遣使赴吊,修敵國之禮,書稱姓名頓首。
而後主益驕,書末雲:“想彼統内如宜,此宇宙清泰。
”隋文帝不說,以示朝臣。
清河公楊素以爲主辱,再拜請罪,及襄邑公賀若弼并奮求緻讨。
後副使袁彥聘隋,竊圖隋文帝狀以歸,後主見之,大駭曰:“吾不欲見此人。
”每遣間諜,隋文帝皆給衣馬,禮遣以歸。
後主愈驕,不虞外難,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婦人美貌麗服巧态以從者千馀人。
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範等十人預宴,号曰“狎客”。
先令八婦人襞采箋,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
君臣酣飲,從夕達旦,以此爲常。
而盛修宮室,無時休止。
稅江稅市,征取百端。
刑罰酷濫,牢獄常滿。
覆舟山及蔣山柏林,冬月常多采醴,後主以爲甘露之瑞。
前後災異甚多。
有神自稱老子,遊于都下,與人對語而不見形,言吉兇多驗,得酒辄釂之,經三四年乃去。
船下有聲雲“明年亂”。
視之,得嬰兒長三尺而無頭。
蔣山衆鳥鼓兩翼以拊膺,曰“奈何帝!奈何帝!”又建邺城無故自壞。
青龍出建一陽一門,井湧霧,赤地生黑白一毛一,大風拔朱雀門,臨平湖草舊塞,忽然自通。
後主又夢黃衣人圍城,乃盡去繞城橘樹。
又見大蛇中分,首尾各走。
夜中索飲,忽變爲血。
有血沾階至于坐一床一頭而火起。
有狐入其一床一下,捕之不見。
以爲祅,乃自賣于佛寺爲奴以禳之。
于郭内大皇佛寺起七層塔,未畢,火從中起,飛至石頭,燒死者甚衆。
又采木湘州,拟造正寝,筏至牛渚矶,盡沒水中,既而漁人見筏浮于海上。
起齊雲觀,國人歌曰:“齊雲觀,寇來無際畔。
”始北齊末,諸省辟人多稱省主,未幾而滅。
至是舉朝亦有此稱,識者以爲省主,主将見省之兆。
隋文帝謂仆射高熲曰:“我爲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船。
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将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柿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
”及納梁蕭瓛、蕭岩,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爲元帥,督八十總管緻讨。
乃送玺書,暴後主二十惡。
又散寫诏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諸軍既下,江濱鎮戍相繼奏聞。
新除湘州刺史施文慶、中書舍人沈客卿掌機密,并抑而不言。
初蕭岩、蕭瓛之至也,德教學士沈君道夢殿前長人,朱衣武冠,頭出欄上,攘臂怒曰:“那忽受叛蕭誤人事。
”後主聞之,忌二蕭,故遠散其衆,以岩爲東揚州刺史,瓛爲吳州刺史。
使領軍任忠出守吳興郡,以襟帶二州。
使南平王嶷鎮江州,永嘉王彥鎮南徐州。
尋召二王赴期明年元會,命緣江諸防船艦,悉從二王還都爲威勢,以示梁人之來者,由是江中無一鬥船。
上流諸州兵,皆阻楊素軍不得至。
都下甲士尚十餘萬人。
及聞隋軍臨江,後主曰:“王氣在此,齊兵三度來,周兵再度至,無不摧沒。
虜今來者必自敗。
”孔範亦言無渡江理。
但奏伎縱酒,作詩不辍。
三年春正月乙醜朔,朝會,大霧四塞,入人鼻皆辛酸。
後主昏睡,至晡時乃罷。
是日,隋将賀若弼自北道廣陵濟,韓擒趨橫江濟,分兵晨襲采石,取之。
進拔姑孰,次于新林。
時弼攻下京口,緣江諸戍望風盡走,弼分兵斷曲阿之沖而入。
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至告變。
戊辰,乃下诏曰:“犬羊陵縱,侵竊郊畿,蜂虿有毒,宜時掃定,朕當親禦六師,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嚴。
”于是以蕭摩诃爲皇畿大都督,樊猛爲上流大都督,樊毅爲下流大都督,司馬消難、施文
甲午,大赦。
冬十一月丙子,以蕭岩爲平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
丁亥,以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爲兼司徒。
十二月丙辰,以前鎮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鄱一陽一王伯山爲鎮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二年春正月辛巳,立皇子恮爲東一陽一王,恬爲錢唐王。
夏四月戊申,有群鼠無數,自蔡洲岸入石頭,渡淮至于青塘兩岸,數日自死,随流一出江。
是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
五月甲午,東冶鑄鐵,有物赤色,大如數升,自天墜鎔所,有聲隆隆如雷,鐵飛出牆外,燒人家。
六月戊戌,扶南國遣使朝貢。
庚子,廢皇太子胤爲吳興王,立揚州刺史始安王深爲皇太子。
辛醜,以太子詹事袁憲爲尚書仆射。
丁巳,大風自西北激濤水入石頭城,淮渚暴溢,漂沒舟乘。
冬十月己亥,立皇子藩爲吳王。
己酉,幸莫府山,大校獵。
十一月丁卯,诏克日于大政殿訊獄。
丙子,立皇弟叔榮爲新昌王,叔匡爲太原王。
初隋文帝受周禅,甚敦鄰好,宣帝尚不禁侵掠。
太建末,隋兵大舉,聞宣帝崩,乃命班師,遣使赴吊,修敵國之禮,書稱姓名頓首。
而後主益驕,書末雲:“想彼統内如宜,此宇宙清泰。
”隋文帝不說,以示朝臣。
清河公楊素以爲主辱,再拜請罪,及襄邑公賀若弼并奮求緻讨。
後副使袁彥聘隋,竊圖隋文帝狀以歸,後主見之,大駭曰:“吾不欲見此人。
”每遣間諜,隋文帝皆給衣馬,禮遣以歸。
後主愈驕,不虞外難,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婦人美貌麗服巧态以從者千馀人。
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孔範等十人預宴,号曰“狎客”。
先令八婦人襞采箋,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
君臣酣飲,從夕達旦,以此爲常。
而盛修宮室,無時休止。
稅江稅市,征取百端。
刑罰酷濫,牢獄常滿。
覆舟山及蔣山柏林,冬月常多采醴,後主以爲甘露之瑞。
前後災異甚多。
有神自稱老子,遊于都下,與人對語而不見形,言吉兇多驗,得酒辄釂之,經三四年乃去。
船下有聲雲“明年亂”。
視之,得嬰兒長三尺而無頭。
蔣山衆鳥鼓兩翼以拊膺,曰“奈何帝!奈何帝!”又建邺城無故自壞。
青龍出建一陽一門,井湧霧,赤地生黑白一毛一,大風拔朱雀門,臨平湖草舊塞,忽然自通。
後主又夢黃衣人圍城,乃盡去繞城橘樹。
又見大蛇中分,首尾各走。
夜中索飲,忽變爲血。
有血沾階至于坐一床一頭而火起。
有狐入其一床一下,捕之不見。
以爲祅,乃自賣于佛寺爲奴以禳之。
于郭内大皇佛寺起七層塔,未畢,火從中起,飛至石頭,燒死者甚衆。
又采木湘州,拟造正寝,筏至牛渚矶,盡沒水中,既而漁人見筏浮于海上。
起齊雲觀,國人歌曰:“齊雲觀,寇來無際畔。
”始北齊末,諸省辟人多稱省主,未幾而滅。
至是舉朝亦有此稱,識者以爲省主,主将見省之兆。
隋文帝謂仆射高熲曰:“我爲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船。
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将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柿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
”及納梁蕭瓛、蕭岩,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爲元帥,督八十總管緻讨。
乃送玺書,暴後主二十惡。
又散寫诏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諸軍既下,江濱鎮戍相繼奏聞。
新除湘州刺史施文慶、中書舍人沈客卿掌機密,并抑而不言。
初蕭岩、蕭瓛之至也,德教學士沈君道夢殿前長人,朱衣武冠,頭出欄上,攘臂怒曰:“那忽受叛蕭誤人事。
”後主聞之,忌二蕭,故遠散其衆,以岩爲東揚州刺史,瓛爲吳州刺史。
使領軍任忠出守吳興郡,以襟帶二州。
使南平王嶷鎮江州,永嘉王彥鎮南徐州。
尋召二王赴期明年元會,命緣江諸防船艦,悉從二王還都爲威勢,以示梁人之來者,由是江中無一鬥船。
上流諸州兵,皆阻楊素軍不得至。
都下甲士尚十餘萬人。
及聞隋軍臨江,後主曰:“王氣在此,齊兵三度來,周兵再度至,無不摧沒。
虜今來者必自敗。
”孔範亦言無渡江理。
但奏伎縱酒,作詩不辍。
三年春正月乙醜朔,朝會,大霧四塞,入人鼻皆辛酸。
後主昏睡,至晡時乃罷。
是日,隋将賀若弼自北道廣陵濟,韓擒趨橫江濟,分兵晨襲采石,取之。
進拔姑孰,次于新林。
時弼攻下京口,緣江諸戍望風盡走,弼分兵斷曲阿之沖而入。
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至告變。
戊辰,乃下诏曰:“犬羊陵縱,侵竊郊畿,蜂虿有毒,宜時掃定,朕當親禦六師,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嚴。
”于是以蕭摩诃爲皇畿大都督,樊猛爲上流大都督,樊毅爲下流大都督,司馬消難、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