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7 梁本紀中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封東郡王。
六月丁亥,诏郊明堂陵廟等令,改視散騎侍郎。
秋九月辛亥,幸同泰寺,設四部無礙法會。
冬十月乙亥,诏大舉北侵。
壬午,幸同泰寺,設無礙大會。
十一月,雨黃塵如雪,攬之盈掬。
己亥,诏北侵衆軍班師。
辛亥,都下地震,生白一毛一,長二尺。
十二月壬申,與東魏通和。
三年春正月辛醜,祀南郊,大赦。
賜孝悌力田爵一級。
是夜,朱雀門災。
壬寅,雨灰,黃色。
二月丁亥。
耕藉田。
癸巳,以護軍将軍蕭藻爲尚書左仆射。
三月戊戌,立昭明太子子謷爲武昌郡王,臨爲義一陽一郡王。
夏五月癸未,幸同泰寺,鑄十方金銅像,設無礙法會。
六月,青州朐山隕霜。
秋七月,青州雪,害苗稼。
癸卯,東魏人來聘。
己酉,義一陽一王臨薨。
八月辛卯,幸阿育王寺,設無礙法喜食,大赦。
九月,使兼散騎常侍張臯聘于東魏。
閏九月甲子,侍中、太尉元法僧薨。
冬十月丙辰,都下地震。
是歲饑。
四年春二月己亥,耕藉田。
三月,河南、蠕蠕國并遣使朝貢。
夏五月甲戌,東魏人來聘。
六月辛醜,日有蝕之。
秋七月癸亥,诏以東冶徒李胤之降象牙如來真形,大赦。
戊辰,使兼散騎常侍劉孝儀聘于東魏。
八月甲辰,诏南兖等十二州,既經饑馑,曲赦逋租宿責,勿收今年三調。
九月,閱武于樂遊苑。
五年春正月乙卯,以護軍将軍廬陵王續爲骠騎将軍,安右将軍、尚書左仆射蕭藻爲中衛将軍,并開府儀同三司。
中權将軍、丹一陽一尹何敬容以本号爲尚書令,吏部尚書張續爲尚書仆射。
丁巳,禦史中丞、參禮儀事賀琛奏:“今南北二郊及藉田往還,并宜禦辇,不複乘路。
二郊請用素辇,藉田往還乘常辇,皆以侍中倍乘。
停大将軍及太仆。
”诏付尚書博議施行。
改素辇名大同辇。
郊祀宗廟乘玉辇。
辛未,祀南郊,诏孝悌力田及州闾鄉一黨一稱爲善人者,各賜爵一級。
秋八月乙酉,扶南國獻生犀。
冬十一月乙亥,東魏人來聘。
十二月,使兼散騎常侍柳豹聘于東魏。
是歲,都下訛言天子取人肝以饴天狗,大小相警,日晚便閉門持仗,數月乃止。
六年春正月庚戌朔,曲赦司、豫、徐、兖四州。
二月己亥,耕藉田。
夏四月癸未,诏晉、宋、齊三代諸陵有職司者,勤加守護。
五月己卯,河南王遣使朝,獻馬及方物,求釋迦像并經論十四條。
敕付像并制旨涅盤、般若、金光明講疏一百三卷。
秋七月丁亥,東魏人來聘。
遣散騎常侍陸晏子報聘。
八月戊午,大赦。
辛未,盤盤國遣使朝貢。
九月戊戌,司空袁昂薨。
冬十一月己卯,曲赦都下。
十二月壬子,江州刺史豫章王歡薨。
七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大赦。
辛醜,祀明堂。
二月乙巳,以行宕昌王梁彌泰爲平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辛亥,耕藉田。
乙卯,都下地震。
夏四月戊申,東魏人來聘,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報聘。
冬十一月丙子,诏停所在使役女丁。
十二月壬寅,東魏人來聘,遣兼散騎常侍袁狎報聘。
丙辰,于宮城西立士林館,延集學者。
是歲,宕昌、蠕蠕、高麗、百濟、滑國各遣使朝貢。
百濟求涅盤等經疏及醫工、畫師、一毛一詩博士,并許之。
交州人李贲攻刺史蕭谘。
八年春正月,安成郡人劉敬躬挾左道以反。
二月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中兵曹子郢讨禽之,送于都,斬之建康市。
三月,于江州新蔡高塘立頌平屯,墾作蠻田。
九年春閏正月丙申,地震,生一毛一。
三月,以太子詹事謝舉爲尚書仆射。
夏四月,林邑王破德州,攻李贲,贲将範修又破林邑王于九德,敗走之。
冬十一月,益州刺史武陵王紀進号征西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年春正月,李贲竊号于交址,年号天德。
三月甲午,幸蘭陵。
庚子,谒建陵,有紫雲蔭陵上,食頃乃散。
帝望陵流涕,所沾草皆變色,陵傍有枯泉,至是而流水香潔。
辛醜,哭于修陵。
壬寅,于皇基寺設法會,诏賜蘭陵老少位一階,并加頒赉。
所經縣邑,無出今年租賦。
因賦還舊鄉詩。
癸卯,诏園陵職司,恭事勤勞,并錫位一階,并加賜赉。
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樓,因改名北顧。
庚戌,幸回賓亭,宴帝鄉故老及所經近縣奉迎候者少長數千人,各赉錢二千。
夏四月乙卯,至自蘭陵。
诏鳏寡孤獨尤貧者,贍恤各有差。
五月,廣州人盧子略反,刺史新渝侯映讨平之。
诏曲赦廣州。
秋九月己醜,赦。
冬十一月,大雪,平地三尺。
十一年春正月,震華林園光嚴殿、重雲閣。
帝自貶拜謝上天,累刻乃止。
夏四月,東魏人來聘。
冬十月己未,诏複開贖罪典。
中大同元年春正月丁未,曲阿縣建陵隧口石辟邪起舞,有大蛇鬥隧中,其一被傷奔走。
青蟲食陵樹葉略盡。
癸醜,交州刺史楊膘克交址嘉甯城,李贲竄入屈獠洞。
交州平。
三月乙巳,大赦。
庚戌,幸同泰寺講金字三慧經,仍施身。
夏四月丙戌,皇太子
六月丁亥,诏郊明堂陵廟等令,改視散騎侍郎。
秋九月辛亥,幸同泰寺,設四部無礙法會。
冬十月乙亥,诏大舉北侵。
壬午,幸同泰寺,設無礙大會。
十一月,雨黃塵如雪,攬之盈掬。
己亥,诏北侵衆軍班師。
辛亥,都下地震,生白一毛一,長二尺。
十二月壬申,與東魏通和。
三年春正月辛醜,祀南郊,大赦。
賜孝悌力田爵一級。
是夜,朱雀門災。
壬寅,雨灰,黃色。
二月丁亥。
耕藉田。
癸巳,以護軍将軍蕭藻爲尚書左仆射。
三月戊戌,立昭明太子子謷爲武昌郡王,臨爲義一陽一郡王。
夏五月癸未,幸同泰寺,鑄十方金銅像,設無礙法會。
六月,青州朐山隕霜。
秋七月,青州雪,害苗稼。
癸卯,東魏人來聘。
己酉,義一陽一王臨薨。
八月辛卯,幸阿育王寺,設無礙法喜食,大赦。
九月,使兼散騎常侍張臯聘于東魏。
閏九月甲子,侍中、太尉元法僧薨。
冬十月丙辰,都下地震。
是歲饑。
四年春二月己亥,耕藉田。
三月,河南、蠕蠕國并遣使朝貢。
夏五月甲戌,東魏人來聘。
六月辛醜,日有蝕之。
秋七月癸亥,诏以東冶徒李胤之降象牙如來真形,大赦。
戊辰,使兼散騎常侍劉孝儀聘于東魏。
八月甲辰,诏南兖等十二州,既經饑馑,曲赦逋租宿責,勿收今年三調。
九月,閱武于樂遊苑。
五年春正月乙卯,以護軍将軍廬陵王續爲骠騎将軍,安右将軍、尚書左仆射蕭藻爲中衛将軍,并開府儀同三司。
中權将軍、丹一陽一尹何敬容以本号爲尚書令,吏部尚書張續爲尚書仆射。
丁巳,禦史中丞、參禮儀事賀琛奏:“今南北二郊及藉田往還,并宜禦辇,不複乘路。
二郊請用素辇,藉田往還乘常辇,皆以侍中倍乘。
停大将軍及太仆。
”诏付尚書博議施行。
改素辇名大同辇。
郊祀宗廟乘玉辇。
辛未,祀南郊,诏孝悌力田及州闾鄉一黨一稱爲善人者,各賜爵一級。
秋八月乙酉,扶南國獻生犀。
冬十一月乙亥,東魏人來聘。
十二月,使兼散騎常侍柳豹聘于東魏。
是歲,都下訛言天子取人肝以饴天狗,大小相警,日晚便閉門持仗,數月乃止。
六年春正月庚戌朔,曲赦司、豫、徐、兖四州。
二月己亥,耕藉田。
夏四月癸未,诏晉、宋、齊三代諸陵有職司者,勤加守護。
五月己卯,河南王遣使朝,獻馬及方物,求釋迦像并經論十四條。
敕付像并制旨涅盤、般若、金光明講疏一百三卷。
秋七月丁亥,東魏人來聘。
遣散騎常侍陸晏子報聘。
八月戊午,大赦。
辛未,盤盤國遣使朝貢。
九月戊戌,司空袁昂薨。
冬十一月己卯,曲赦都下。
十二月壬子,江州刺史豫章王歡薨。
七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大赦。
辛醜,祀明堂。
二月乙巳,以行宕昌王梁彌泰爲平西将軍、河涼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
辛亥,耕藉田。
乙卯,都下地震。
夏四月戊申,東魏人來聘,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報聘。
冬十一月丙子,诏停所在使役女丁。
十二月壬寅,東魏人來聘,遣兼散騎常侍袁狎報聘。
丙辰,于宮城西立士林館,延集學者。
是歲,宕昌、蠕蠕、高麗、百濟、滑國各遣使朝貢。
百濟求涅盤等經疏及醫工、畫師、一毛一詩博士,并許之。
交州人李贲攻刺史蕭谘。
八年春正月,安成郡人劉敬躬挾左道以反。
二月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中兵曹子郢讨禽之,送于都,斬之建康市。
三月,于江州新蔡高塘立頌平屯,墾作蠻田。
九年春閏正月丙申,地震,生一毛一。
三月,以太子詹事謝舉爲尚書仆射。
夏四月,林邑王破德州,攻李贲,贲将範修又破林邑王于九德,敗走之。
冬十一月,益州刺史武陵王紀進号征西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年春正月,李贲竊号于交址,年号天德。
三月甲午,幸蘭陵。
庚子,谒建陵,有紫雲蔭陵上,食頃乃散。
帝望陵流涕,所沾草皆變色,陵傍有枯泉,至是而流水香潔。
辛醜,哭于修陵。
壬寅,于皇基寺設法會,诏賜蘭陵老少位一階,并加頒赉。
所經縣邑,無出今年租賦。
因賦還舊鄉詩。
癸卯,诏園陵職司,恭事勤勞,并錫位一階,并加賜赉。
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樓,因改名北顧。
庚戌,幸回賓亭,宴帝鄉故老及所經近縣奉迎候者少長數千人,各赉錢二千。
夏四月乙卯,至自蘭陵。
诏鳏寡孤獨尤貧者,贍恤各有差。
五月,廣州人盧子略反,刺史新渝侯映讨平之。
诏曲赦廣州。
秋九月己醜,赦。
冬十一月,大雪,平地三尺。
十一年春正月,震華林園光嚴殿、重雲閣。
帝自貶拜謝上天,累刻乃止。
夏四月,東魏人來聘。
冬十月己未,诏複開贖罪典。
中大同元年春正月丁未,曲阿縣建陵隧口石辟邪起舞,有大蛇鬥隧中,其一被傷奔走。
青蟲食陵樹葉略盡。
癸醜,交州刺史楊膘克交址嘉甯城,李贲竄入屈獠洞。
交州平。
三月乙巳,大赦。
庚戌,幸同泰寺講金字三慧經,仍施身。
夏四月丙戌,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