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9 陳本紀上第九

關燈
之。

     是歲,周武帝保定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戌,設帷爆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

    辛亥,祀南郊,诏賜人爵一級,孝悌力田加一等。

     二月,梁宣帝殂。

     閏月己酉,以百濟王馀明爲撫東大将軍,高麗王高湯爲甯東将軍。

    江州刺史周迪舉兵應留異。

    甲子,改鑄五铢錢。

     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自周。

    丁醜,以安右将軍吳明徹爲安南将軍、江州刺史,督衆軍南讨。

    甲申,大赦。

    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異于桃枝嶺,異奔晉安,東一陽一郡平。

     夏四月癸卯,曲赦東一陽一郡。

    乙巳,齊人來聘。

     秋七月己醜,皇太子納妃王氏,在位文武賜帛各有差,孝悌力田爲父後者,賜爵二級。

     九月戊辰朔,日有蝕之。

    以侍中到仲舉爲尚書右仆射。

    丁亥,周迪請降。

     四年春正月丙子,幹陀利國遣使朝貢。

    甲申,周迪走投閩州,刺史陳寶應納之。

     夏四月辛醜,設無礙大會,舍身于太極前殿。

    乙卯,加骠騎将軍、揚州刺史安成王顼開府儀同三司。

     六月癸巳,司空侯安都賜死。

     秋九月壬戌,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歐一陽一頠薨。

    癸亥,曲赦都下。

    辛未,周迪複寇臨川,诏護軍将軍章昭達讨平之。

     冬十二月丙申,大赦。

    诏昭達進軍建安,讨陳寶應。

    五年春三月壬午,诏以故護軍将軍周鐵武配食武帝廟庭。

     夏五月,周、齊并遣使來聘。

     秋七月丁醜,曲赦都下。

     九月,城西城。

     冬十一月己醜,章昭達禽陳寶應、留異,送建邺,晉安郡平。

    甲辰,以護軍将軍章昭達爲鎮軍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二月甲子,曲赦建安、晉安二郡。

    讨陳寶應将士死王事者,并給棺槥,送還本鄉,并複其家。

    癸未,齊人來聘。

     六年春正月甲午,皇太子加元服,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孝悌力田爲父後者,賜爵一級,鳏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

     夏四月甲寅,以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安成王顼爲司空。

     五月,齊武成帝傳位于太子緯,自号太上皇帝。

     六月辛酉,彗星見于上台北。

    周人來聘。

     秋七月癸未,有大風自西南至,廣百餘步,激壞靈台候樓。

    甲申,儀賢堂無故自壞。

    丙戌,臨川太守駱牙斬周迪,傳首建邺,枭于朱雀航。

     八月己卯,立皇子伯固爲新安王,伯恭爲晉安王,伯仁爲廬陵王,伯義爲江夏王。

     九月,新作大航。

     冬十月辛亥,齊人來聘。

     十二月乙卯,立皇子伯禮爲武陵王。

    癸亥,曲赦都下。

     天康元年春二月丙子,大赦,改元。

     三月己卯,以司空安成王顼爲尚書令。

     夏四月乙卯,皇孫至澤生,賜在位文武帛各有差,爲父後者賜爵一級。

    癸酉,皇帝崩于有覺殿。

    遺诏皇太子可即君臨,山陵務存儉速,大斂竟,群臣三日一臨,公除之制,率依舊典。

    六月甲子,群臣上諡曰文皇帝,廟号世祖。

    丙寅,葬永甯陵。

     文帝起自布衣,知百姓疾苦,國家資用,務從儉約。

    妙識真僞,下不容一奸一。

    一一夜内刺閨取外事分判者,前後相續。

    每雞人伺漏傳簽于殿中者,令投簽于階石上,一槍一然有聲,雲:“吾雖得眠,亦令驚覺。

    ”其自強若此雲。

     廢帝諱伯宗,字奉業,小字藥王,文帝嫡長子也。

    梁承聖三年五月庚寅生。

    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臨川王世子。

    三年,文帝嗣位,八月庚戌,立爲皇太子。

    自梁室亂離,東宮焚燼,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文帝崩,是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大赦。

    诏内外文武各複其職,遠方悉停奔赴。

     五月己卯,尊皇太後曰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

    庚寅,以司空、揚州刺史、新除尚書令安成王顼爲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

    丁酉,以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爲司空,以鎮東将軍、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爲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以吏部尚書袁樞爲尚書左仆射。

    以吳興太守沈欽爲右仆射。

    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爲皇後。

     冬十月庚申,享太廟。

     十一月乙亥,周人來吊。

     十二月甲子,高麗國遣使朝貢。

     是歲,周天和元年。

     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尚書左仆射袁樞卒。

    乙亥,大赦,改元,賜孝悌力田爵一級。

    辛卯,祀南郊。

     二月辛亥,南豫州刺史餘孝頃謀反,伏誅。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爲侍中、尚書仆射。

     夏五月乙未,湘州刺史華皎不從執政,丙申,以中撫軍大将軍淳于量爲征南大将軍,總舟師讨之。

     六月壬寅,以中軍大将軍、司空徐度爲車騎将軍,總督都下衆軍,自步道襲湘州。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爲皇太子,賜天下爲父後者爵一級,王公以下赉帛各有差。

     九月丙辰,百濟國遣使朝貢。

    是月,周将拓拔定入郢州,與華皎水陸俱進,都督淳于量、吳明徹等大破之,皎單舸奔江陵,禽定送建邺。

     冬十月辛巳,曲赦湘、巴二州爲皎所诖誤者。

     十一月甲子,中權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王沖薨。

     十二月庚寅,以儀同三司兼從事中郎孔英哲爲奉聖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春正月己亥,司徒、安成王顼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

    以新除征南大将軍淳于量爲中軍大将軍,及安南将軍、湘州刺史吳明徹即本号并開府儀同三司。

    庚子,诏讨華皎軍人死王事者,并給棺槥,送還本鄉,仍複其家。

    甲子,司空徐度薨。

     夏五月丙辰,太傅安成王顼獻玉玺一。

     六月丁亥,彗星見。

     秋七月戊申,新羅國遣使朝貢。

    壬戌,立皇弟伯智爲永一陽一王,伯謀爲桂一陽一王。

     九月,林邑、狼牙修國并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甲寅,慈訓太後令曰:“伯宗昔在儲宮,本無令問、及居崇極,遂騁兇一婬一。

    太傅親承顧托,義深垣屏,而攢塗未禦,翌日無淹,仍遣劉師知、殷不佞等顯言排斥,一陰一謀禍亂,賴元相維持,但除君側。

    又以馀孝頃密迩京師,便相徵召,宗社之靈,祅氛是滅。

    于是密诏華皎,稱兵上流,國祚憂惶,幾移醜類。

    又别敕歐一陽一纥等攻一逼一衡州,嶺表紛纭,殊淹弦望。

    但賊豎皆亡,日望懲改,而悖禮忘德,情一性一不悛。

    蕩主侯法喜等,太傅麾下,恒遊府内,啖以深利,謀興肘腋;又蕩主孫泰等潛相連結,大有交通,天誘其衷,自然開發。

    此諸文迹,今以相示,豈可複肅恭禋祀,臨禦生靈。

    今可特降爲臨海郡王,送還藩邸。

    太傅安成王,固天生德,齊聖廣深,二後锺心,三靈伫眷。

    自前朝不豫,任總邦家,威惠相宣,刑禮兼設。

    且地彰靈玺,天表長彗,布新除舊,祯祥鹹顯。

    文皇知子之鑒,事甚帝堯,傳弟之懷,久符太伯。

    今可還申舊志,崇立賢君,外宜依舊典,奉迎輿駕。

    ”是日,帝出居别第。

    太建二年四月乙卯薨,時年十九。

     帝一性一仁弱,無人君之器,及即尊位,政刑皆歸冢宰,故宣太後稱文帝遺志而廢焉。

     論曰:陳武帝以雄毅之姿,屬殷憂之運,功存拯溺,道濟橫流,應變無方,蓋惟人傑。

    及乎西都蕩覆,江表阽危,僧辯任同伊尹,空結桐宮之恨,貞一陽一入假秦兵,不息穆嬴之泣。

    帝乘隙以舉,乃蹈玄機,王業所基,始自于此,柴天改物,蓋有憑雲。

    文帝以宗枝承統,情存兢惕,加以崇尚儒術,一愛一悅文義,恭儉行己,勤勞濟物,志度弘遠,有前哲之風,至于臨下明察,得永平之政矣。

    臨海懦弱,有同于帝摯,文後雖欲不鑒殷道,蓋亦其可得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