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戒圖說卷之一

關燈
子之報 宋時,晉州人常瑤,父死,母攜之再嫁康德休。

    瑤落魄無依,德休與錢三萬作本生涯,由是日給。

    而瑤事繼父,略不知恩。

    德休死,盡竊其不,且,輕賤德休之一。

    一日,忽作牛叫一聲而死。

    是夕,康氏産一犢,一蹄出背上。

    德休子知是常瑤,不忍露其醜迹,匿之于家。

    一年,忽一日,牛高叫,觸石碎首而死。

     尊敬長上之報 周司元時人,事前輩如父母,待同輩如兄弟。

    一日過江,風浪大作,船幾覆。

    及登岸,聞一漁翁雲:昨夜江邊有人言,明早當覆一舟,溺人二十,但有周不同在上,不可壞此好人。

    客有善解者謂:司字少一直,不成同字,豈非周司乎?後船果全,俱司之福。

     不教兒子之報 王瑤,元時人,養二子,通不教訓,不知法度。

    後争家财,毆罵其父,父告官,俱打死。

    後瑤死,清明前一夜,城隍廟,廟祝聞廟中有人。

    聲,往窺之,見一人執狀告,求清明祭祀。

    城隍怒雲:你有子不教,緻令不孝不弟自家。

    絕嗣,誰與你入祭?令鬼卒驅出廟祝。

    次早。

    訪之于市,始知即王瑤也。

     順夫養姑之報 劉建德,唐時洛陽人。

    母病,其妻厭于服事,欲送至尼寺,遣一婢供奉湯藥,母不肯往。

    妻悍甚,劉不能制,竟送于寺其母。

    凄涼,病日益增,臨危乃大罵曰:我必訴汝于陰司。

    母亡後數日,妻果死。

    又數曰,劉亦死。

    妻尚未斂,忽震雷一聲,腹背盡裂,臭聞數裡。

     終娶啞女之報 宋時鄧叔通,字文甫,幼聘夏氏女為婚,以女後以疾啞,叔通之諸父欲更擇婚,叔通定要娶,且說道:我不娶,将何所歸?且先人有約,不可違背。

    竟娶之。

    後啞女所生子皆登第,叔通壽至九十二而終。

     因貴棄妻之報 宋時史堂微時娶妻,及登第,悔不娶富貴家女,因薄妻,不同寝。

    妻郁悒成病,數歲不一顧。

    臨死,妻隔壁呼堂道:我今死,忍不一看?堂終不顧。

    及死,反從邪說厭勝,将土器蓋其面,以索木縛屍而殓。

    尼夜,女托夢于父,謂:托身非人,生懷愁恨,死受厭勝,但他亦為女,故一生壽祿削盡。

    明年,堂果得惡疾,投廁中而死。

     恥執斷臂之報 五代時李氏謹守節操。

    其夫王凝卒幹虢州,子尚幼,李氏攜子負骸以歸。

    束過開封,止于旅舍,主人不納。

    李氏顧天巳暮,不肯去,主人牽臂出之,李氏仰天恸曰:我為婦人,此手為人所執。

    即引斧斷臂,見者為之流涕。

    開封尹聞之,白其事于朝,主人伏罪。

    後李氏子官至侍禦,榮封其母之節。

     厭貧怨夫之報 □時,崇德張氏,家貧吃麥,其婦以麥不丁口,日夕怨夫。

    鄰人曰:凡做婦人,或貧或富,一随其夫,至于飲食充饑便巳,何用怨為?婦不聽,怨聲不絕。

    一日,取麥晨炊,悉化為蝶,從牖間飛去,此婦即苦心痛,數日而死。

     救友升仙之報 夏時,羊角哀、左伯桃兩人相與同行,探友千裡外,途中偶遇大雪,寒甚,度不能俱全。

    羊角哀乃盡解其衣與伯桃,令之先往,巳乃裸形入空樹中,受凍而死。

    上帝矜其友誼深重,脫鬼籍,升之仙籍,至今列仙傳垂名不朽。

     計陷惡死之報 □時袁盎與晁錯同事景帝,隻因盎以計陷晁錯,錯死非其罪,未幾,盎遂生人面瘡,瘡能啖肉,肉或不至,即痛入骨髓,不可忍。

    移時,瘡乃作聲言曰:汝乃袁盎,我即晁錯也。

    遂不可療治而死。

     全信周急之報 後漢朱晖常遊太學,同郡張堪素有聲譽,見晖甚加敬重,接以友道,執晖臂曰:堪欲以妻子托君侍。

    晖以堪先達,舉手未敢對。

    自後不複相見。

    堪卒,晖聞他妻子窮困,往候視,厚赈贍之。

    堪子颉曰:颉平生未聞大人與父堪為友,竊怪何為來給?晖曰:爾先君嘗謂予為知巳,吾巳信于心也。

    後由臨淮太守名拜尚書仆射。

     妒賢害友之報 龐涓與孫膑同學兵法,忌膑之能。

    及仕魏,詐召膑至,斷其足,且黥之,使終身廢棄。

    齊有使者至魏,竊□□歸田,忌進□威王,王問兵法,遂為師。

    及龐涓伐韓,王使膑救韓,膑故走魏,治□棄韓歸魏。

    膑以減竈計,使涓輕進□□暮至馬陵,砍樹,白書曰:龐涓死此樹下。

    涓以火燭之,讀未畢,萬弩俱婁,魏軍大亂,涓遂自刎。

     遭火償絲之報 張肪,宋時汶上人。

    家居時,有同裡張氏以絲五萬兩寄昉家,而他适。

    數日後,肪家被火,産業燒盡。

    昉力完所寄絲還張氏,不敢以火為辭。

    後累官兵部尚書。

     為食放火之報 天聖間,李轅事毋最孝。

    近晚,忽有客來投宿,轅适臨溪烹雞,既而以脫粟食客,客大怒,轅實告曰:母病思肉,山居無有,故烹一雞,不及君也。

    客愈怒。

    是夕,即從屋後乘風放火,将及其廬,忽天兩反風,火随滅。

    既而鄰裡聚觀,見一人卧火中。

    火炬尚在手,且自說:因主人待我薄,故來放火,被一人推我入火中。

    言罷而死。

     勸戒圖說卷之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