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關燈
小
中
大
〈一雲阿尺幹或阿餐○自重阿飡至四重〉〈七位〉一吉飡〈一雲乙吉幹〉〈八位〉沙飡〈或薩飡或沙咄幹〉〈九位〉級伐飡〈或級飡或及伏幹〉〈十位〉大奈麻〈或奈末○自重大奈麻至九重〉〈十一位〉奈麻〈或奈末○自重奈麻至七重〉〈十二位〉大舍〈或韓舍〉〈十三位〉舍知〈或小舍〉〈十四位〉吉士〈或稽知或吉次〉〈十五位〉大烏〈或大烏知〉〈十六位〉小烏〈或小烏知〉〈十七位〉造位〈或先沮知〉外位〈見牧守〉
高句麗〈本史闕〉〈後漢書。
其官九等曰。
〉相加對盧沛者古鄒大加〈掌賓客如鴻臚〉主簿優日使者皁衣先人〈南史。
亦同尊卑有等級其置官。
有對盧則不置沛者。
有沛者則不置對盧。
北史其官十二等分掌內外事曰〉大對盧太大兄大兄小兄竟侯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醫屬仙人〈其大對盧則以強弱相淩奪。
不由王署。
○隋書言宮十二等曰。
太大兄次大兄次小兄次對盧次竟侯奢。
餘上同。
新唐書言其官十二級曰〉大對盧〈一雲吐捽揔知國事〉欝折〈主啚簿者〉太大使者皁衣頭大兄〈所謂。
皁衣者先人也。
秉國政三歲一易。
善職則否。
凡代日有不服則相攻。
王爲閉宮。
守勝者聽爲之。
○通考。
吐捽下。
有太大兄至皁衣頭大兄以上五官。
掌機密謀政事。
徵發兵馬。
選授官爵。
〉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諸兄小使者過節先人古鄒大加〈通考。
大兄下有收位使者。
諸兄上有小兄。
過節下有不過節。
無小使者凡十五等。
新羅平高句麗。
量本國官品。
授麗人。
〉主簿〈授一吉飡〉大相〈授沙飡〉位頭大兄從大相〈授級飡〉小相狄相〈授奈麻〉小兄〈授大舍〉諸兄〈授舍知〉先人〈授吉決〉自位〈授烏知〉 百濟〈古爾王置十六品〉〈一品〉六佐平〈見宰相北史五人〉〈二品〉達卛〈北史三十人〉〈三品〉恩卛〈北史雲。
恩卛以下官。
無常員。
各有部司。
分掌衆務。
〉〈四品〉德卛〈五品〉扞卛〈六品〉奈卛〈北史。
已上冠飾。
銀花。
○服紫〉〈七品〉將德〈紫帶〉〈八品〉施德〈皁帶〉〈九品〉固德〈赤帶〉〈十品〉季德〈靑帶〉〈十一品〉對德〈十二品〉文督〈右黃帶服緋〉〈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軍〈十五品〉振威〈十六品〉克虞〈右白帶服靑〉新羅平百濟。
量本國官品。
授濟人。
京官達卛〈授大奈麻〉恩卛〈授奈麻〉德卛〈授大舍〉扞卛〈授幢知〉奈卛〈授幢〉將德〈授大烏〉外官達卛〈授貴幹〉恩卛〈授選幹〉德卛〈授上幹〉扞卛〈授幹〉奈卛〈授一伐〉將德〈授一尺〉 高麗初〈官堦不分文武曰〉大舒發韓舒發韓夷粲蘓判波珍粲韓粲閼粲一吉粲級粲〈右新羅之制〉大宰相重副台司勳輔佐相注書令光祿丞奉朝判奉進位佐眞使〈右泰封之制參用二制尋用爲〉大匡正匡大丞佐丞大相之號〈又有〉元甫正甫元尹佐尹正朝正位甫尹軍尹中尹之號 成宗文官改大匡〈爲開府儀同三司〉正匡〈爲特進〉大丞〈爲興祿大夫〉大相〈爲金紫興祿大夫〉銀靑光祿大夫〈爲銀靑興祿大夫〉〈武散堦凡二十九〉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正二品〈輔國〉從二品〈鎭國〉正三品〈冠軍〉從三品〈雲麾○右皆稱大將軍〉正四〈上中武下將武〉從四〈上宣威下明威〉正五〈上定遠下寧遠〉從五〈上遊騎下遊擊〉正六〈上耀武右皆稱將軍○耀武副尉〉從六〈上振威下振武〉〈自從六以下上皆稱校尉下皆稱副尉〉正七〈上緻果下緻果〉從七〈上翊威下翊麾〉正八〈上宣折下宣折〉從八〈上禦侮下禦侮〉正九〈上仁勇下仁勇〉從九〈上陪戎下陪戎〉 文宗文散堦二十九從一〈開府儀同三司〉正二〈特進〉從二〈金紫光祿大夫〉正三〈銀靑光祿大夫〉從三〈光祿大夫〉正四〈上正議下通議〉從四〈上大中下中大夫〉正五〈上中散下朝議〉從五〈上朝請下朝散〉正六〈上朝議郞下承議郞〉〈此下稱郞〉從六〈上奉議下通直〉正七〈上朝請下宣德〉從七〈上宣議下朝散〉正八〈上給事下徵事〉從八〈上承奉下承務〉正九〈上儒林下登仕〉從九〈上文林下將仕〉 忠烈王金紫光祿〈改爲匡靖〉銀靑光祿〈改爲中奉〉〈其餘擬上國者皆改之〉忠宣王改〈忠烈二十四年〉從一〈崇祿大夫〉正二〈興祿大夫〉從二〈正奉大夫〉正三〈正議大夫〉從三〈通議〉正四〈大中〉從四〈中大夫〉〈正五品以下上下幷從文宗舊制後有榮列正獻朝顯大夫之堦〉 忠宣王〈又改一品始置正〉正一〈三重大匡又加壁上三韓之號又去〉從一〈重大匡〉正二〈匡靖大夫○改上大匡下正匡〉從二〈通憲大夫○改上匡靖下奉翊〉正三〈上正順下奉順改同〉從三〈上中正下中顯改同〉正四〈奉常〉從四〈奉善〉正五〈通直郞○自此爲郞〉從五〈初五品以下無從後改○朝奉〉正六〈承奉〉從六〈宣德〉正七〈從事此下無從〉八品〈徵事〉九品〈通事〉〈忠宣凡三改初二十七堦再十五堦終十九堦〉 恭愍王正一〈上開府儀同三司改壁上三韓三重大匡又改特進輔國三重大匡○下儀同三司改三重大匡又改特進三重大匡〉從一〈上金紫光祿大夫改重大匡改三重大匡○下金紫崇祿大夫改無又改重大匡〉正二〈上銀靑光祿改匡靖又改光祿○下銀靑榮祿改無又改崇祿〉從二〈上光祿改奉翊又改榮祿○下榮祿改無又改資德〉正三〈上正議改正順又改正議○下通議改奉順又改通議〉從三〈上太中改中正又改太中○下中大夫改中顯又改中正〉正四〈中散改奉常○又改上中散下中議〉從四〈朝散改奉善○又改上朝散下朝列〉正五〈朝議郞此下稱郞改通直此下幷同初制〉從五〈朝奉改同〉正六〈朝請改承奉〉從六〈宣德改同〉七品〈修職改從事此下無從〉八品〈承事改徵事〉九品〈登仕改通仕〉〈恭愍王三改初二十一堦再十八堦終二十三堦〉 高麗諸司都監各色 都評議使司〈見宰相〉式目都監〈文宗定掌邦國重事使宰相兼〉三軍都揔制府〈見恭讓三年揔中外軍事〉廵軍萬戶府〈卽詔獄又掌捕盜〉尙瑞司〈卽政房或稱知印房或稱箚子房他官兼〉印符郞〈掌王府印信舊稱璽符郞〉印信司〈卽承旨房掌出納兼官〉迎送都監會議都監〈員額無數以練事者爲迎送會議幷文宗定〉典牧司〈此下亦皆文宗所定〉四面都監刪定都監八關寶勾覆院內莊宅都齋庫都祭庫內弓箭庫倉庫都監行廊都監幞頭店聚仙店慶仙店書籍店〈恭讓三年罷四年置書籍院掌鑄字〉給田都監祭器都監鹵簿都監都塩院東西大悲院濟危寶〈光宗置〉惠民局〈睿宗置掌藥局〉東西材塲〈此下又文宗定〉管絃坊街衢所光軍司〈定宗置〉征袍都監〈宣宗定掌軍士衣服〉養賢庫〈睿宗置屬國子〉宮闕都監〈光宗始置〉救濟都監〈睿宗始置忠穆王置賑濟都監禑置賑濟色〉禮儀詳定所〈睿宗置〉額號都監〈仁宗置〉平鬥量都監〈明宗置〉別例祈恩都監〈明宗置〉山川裨補都監〈此下神宗置〉輸養帳都監五家都監敎定都監〈崔忠獻擅權置此掌百事金俊改稱敎定別監〉戎器都監〈高宗置下同〉救急都監淨事色〈忠宣王改齋醮都監〉行從都監〈此下元宗置〉田民辨正都監戰艦兵糧都監〈伐日本時〉鈿凾造成都監〈以皇後欲藏經求之也〉房庫監傳別監〈掌田地公案奴婢賤籍〉濟州逃漏人物推刷色〈此下忠烈王置〉舖馬箚子色寡婦處女推考別監〈時武人專國撰定名號鄙拙多類此〉農務都監燃燈都監人物推考都監諸領府完護都監經史敎授都監選軍鷹坊內乘〈忠穆王罷之以土田奴婢還本〉拶理辨違都監〈此下忠肅王置改除弊事目所爲此號〉火者據執田民推考都監盤纏都監〈入朝時置〉吏學都監〈忠惠王置〉整治都監〈此下忠穆王置掌諸道量田〉孩兒都監求福都監〈爲支應楡店寺置〉弘福都監〈此下恭愍王置〉興福都監典寶都監崇福都監禮儀推正都監推刷色刷卷都監〈徵公債者〉興王都監〈仁宗時已有此名〉習射都監禁殺都監祿轉捧上色刑人推正都監理學都監供辦都監〈掌正陵〉都揔都監〈點坊裡軍〉火桶都監〈禑置下同〉折給都監〈掌均田裡〉推徵色〈掌徵逋欠〉武藝都監點牛色〈爲進獻置〉別酒色別鞍色十學〈此下恭讓王置〉漢文都監世子朝見色三蘇造成都監〈明宗置〉諸宮殿官〈文宗定〉諸陵直諸眞殿直諸舘直諸壇直諸神廟直諸牧監直諸窰直諸亭院直 〈按麗制。
省府各司外有別稱。
如有軍國諸事。
必別設一衙門掌之。
本司便同虗設。
事已卽罷。
或有傳久永置者。
名號多端。
今錄之。
以著當時官制之冗繁。
〉 鄕職沿革 三國未考 高麗初一品〈三重大匡重大匡〉二品〈大匡正匡〉三品〈大丞佐丞〉四品〈大相元甫〉五品〈正甫〉六品〈元尹佐尹〉七品〈正朝正位〉八品〈甫尹〉九品〈軍尹中尹〉〈與朝官相應○麗祖。
以掌民者稱戶長。
統兵者稱將校。
此鄕吏之始。
〉 成宗〈改〉兵部爲司兵倉部爲司倉堂大等爲戶長大等爲副戶長郞中爲戶正員外郞爲副戶正執事爲史兵部卿爲兵正筵上爲副兵正維乃爲兵史倉部卿爲倉正麗制。
郡邑首吏曰戶長。
穆宗定年滿七十則屬安逸不任事。
每歲初。
朝謁于京曰正朝戶長。
顯宗戶長副戶長兵正副兵正倉正副倉正兵倉史公須食祿史客舍史藥店史司獄史 文宗〈諸州縣吏〉初職後壇史二轉兵倉史三轉州府郡縣史四轉副兵倉正五轉副戶正六轉戶正七轉倉正八轉副戶長九轉戶長 僧官沿革 新羅新羅尊崇異敎。
寵以官爵。
今著于末。
國統〈一雲寺主。
眞興王。
始以惠亮爲之。
〉 都唯那娘〈眞興王置〉 大書省〈眞興王。
以安藏爲之。
文武王。
以信惠爲之。
〉 阿尼大都唯那〈眞德置〉 少年書省〈元聖王置〉 州統〈九州各置一人〉 郡統〈十八郡各置一人〉 高麗麗氏代羅一襲舊迹尊寵緇髡無比 國師〈太祖以後。
必以高僧二人。
尊爲國師王師。
國師最尊。
至麗末猶然。
〉 王師 僧統 古初官號別錄 朝鮮大夫〈有大夫禮〉博士〈衛滿爲之〉衛氏相將軍 三韓臣智邑借〈通考雲。
馬韓其國各有帥。
大者名臣智。
次邑借。
辰韓同。
〉險側樊穢殺奚〈辰韓。
小邑各有渠帥。
大者名臣智。
次險側以下名。
〉魏卛善邑君歸義侯中郞將都尉伯長〈馬韓官也○按。
中郞將都尉。
皆秦官。
益信韓人之爲秦人。
〉邑長。
濊侯邑君三老〈東沃沮同〉 '三國'新羅〈官號散見于上〉 高句麗〈官號畧見于上〉掌牲大主簿,九使者,中畏大夫,評者,駙馬都尉,長史,司馬參軍,相加,大加。
〈國初。
國相稱相加。
大官稱大加。
凡官名皆有加字。
如馬中羊狗加之類。
〉古鄒加〈通考雲。
掌賓客以太大使者爲之。
〉國子博士,舍人,通事,典書客。
〈右皆以小兄以上爲之〉武官。
有大模達。
〈以頭大兄以上爲之〉末客。
〈比中郞將。
大兄以上爲。
其次領千人以下有差。
〉○〈按句麗官爵。
最無徵。
以本紀考之。
諸部各有沛者,于台,小兄,大使者,皁衣等官。
朝官亦然。
蓋其職掌。
與中朝官爲表裡。
使之管攝。
若左右中畏大夫之類。
卽中朝之官。
而不與於外部矣。
〉 〈弓裔官散見上〉又有植貨府〈掌裁植〉障繕府〈掌修城〉珠淘府〈掌造器〉又有正匡元輔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軍尹,中尹等號。
百濟〈官號畧見于上〉恩卛以下。
官無常員。
各有部司。
分掌衆務。
〈內官〉前內部穀內部內??〈北史作掠〉部外??部馬部刀部功德部藥部木部法部後宮部 〈外官〉司軍部司徒部司空部司冦部點口部外舍部綢部日官部市部〈右見于北史。
其義多未詳。
〉○冠軍將軍,駙馬都尉,弗俟侯,長史,龍驤將軍,帶方太守。
〈右見于本紀〉又有官名北門頭。
古今職官之異 大監〈新羅武官尊爵。
今又以二品以上文武官。
通稱爲大監。
〉 別監〈高麗時。
因事置官。
多稱別監。
頗貴顯者爲之。
今則掖屬有別監。
又州縣之佐。
以鄕員爲之。
亦稱別監。
人家蒼頭亦稱之。
〉 幹〈新羅時。
相呼尊貴之稱。
今多卑賤之呼。
治園圃者謂之園頭幹。
海民魚採者謂之捕鮓幹之類。
是也。
〉 中樞府〈高麗樞密院也。
今爲西班軍職。
虗銜無實差者。
〉 承旨〈高麗屬樞密院。
今別設承政院置之。
〉 注書〈高麗屬門下省。
今屬承政院。
〉 諫官〈高麗。
以門下郞屬。
爲諫官稱郞舍。
今別設司諫院。
〉 儀賓府,敦寧府〈高麗。
公主及妃父。
各開府置屬於家。
今別立府設官。
爲王朝職。
〉 六曹〈高麗稱六部。
其官稱尙書,侍郞,郞中,員外郞。
事元以後。
自中書以下省號官名。
擬上國者。
皆革之。
今從麗之改制而各曹參判參議則舊無其稱。
〉 萬戶〈忠烈以後。
置萬戶爲尊貴之職。
今邊將有萬戶。
〉
其官九等曰。
〉相加對盧沛者古鄒大加〈掌賓客如鴻臚〉主簿優日使者皁衣先人〈南史。
亦同尊卑有等級其置官。
有對盧則不置沛者。
有沛者則不置對盧。
北史其官十二等分掌內外事曰〉大對盧太大兄大兄小兄竟侯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醫屬仙人〈其大對盧則以強弱相淩奪。
不由王署。
○隋書言宮十二等曰。
太大兄次大兄次小兄次對盧次竟侯奢。
餘上同。
新唐書言其官十二級曰〉大對盧〈一雲吐捽揔知國事〉欝折〈主啚簿者〉太大使者皁衣頭大兄〈所謂。
皁衣者先人也。
秉國政三歲一易。
善職則否。
凡代日有不服則相攻。
王爲閉宮。
守勝者聽爲之。
○通考。
吐捽下。
有太大兄至皁衣頭大兄以上五官。
掌機密謀政事。
徵發兵馬。
選授官爵。
〉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諸兄小使者過節先人古鄒大加〈通考。
大兄下有收位使者。
諸兄上有小兄。
過節下有不過節。
無小使者凡十五等。
新羅平高句麗。
量本國官品。
授麗人。
〉主簿〈授一吉飡〉大相〈授沙飡〉位頭大兄從大相〈授級飡〉小相狄相〈授奈麻〉小兄〈授大舍〉諸兄〈授舍知〉先人〈授吉決〉自位〈授烏知〉 百濟〈古爾王置十六品〉〈一品〉六佐平〈見宰相北史五人〉〈二品〉達卛〈北史三十人〉〈三品〉恩卛〈北史雲。
恩卛以下官。
無常員。
各有部司。
分掌衆務。
〉〈四品〉德卛〈五品〉扞卛〈六品〉奈卛〈北史。
已上冠飾。
銀花。
○服紫〉〈七品〉將德〈紫帶〉〈八品〉施德〈皁帶〉〈九品〉固德〈赤帶〉〈十品〉季德〈靑帶〉〈十一品〉對德〈十二品〉文督〈右黃帶服緋〉〈十三品〉武督〈十四品〉佐軍〈十五品〉振威〈十六品〉克虞〈右白帶服靑〉新羅平百濟。
量本國官品。
授濟人。
京官達卛〈授大奈麻〉恩卛〈授奈麻〉德卛〈授大舍〉扞卛〈授幢知〉奈卛〈授幢〉將德〈授大烏〉外官達卛〈授貴幹〉恩卛〈授選幹〉德卛〈授上幹〉扞卛〈授幹〉奈卛〈授一伐〉將德〈授一尺〉 高麗初〈官堦不分文武曰〉大舒發韓舒發韓夷粲蘓判波珍粲韓粲閼粲一吉粲級粲〈右新羅之制〉大宰相重副台司勳輔佐相注書令光祿丞奉朝判奉進位佐眞使〈右泰封之制參用二制尋用爲〉大匡正匡大丞佐丞大相之號〈又有〉元甫正甫元尹佐尹正朝正位甫尹軍尹中尹之號 成宗文官改大匡〈爲開府儀同三司〉正匡〈爲特進〉大丞〈爲興祿大夫〉大相〈爲金紫興祿大夫〉銀靑光祿大夫〈爲銀靑興祿大夫〉〈武散堦凡二十九〉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正二品〈輔國〉從二品〈鎭國〉正三品〈冠軍〉從三品〈雲麾○右皆稱大將軍〉正四〈上中武下將武〉從四〈上宣威下明威〉正五〈上定遠下寧遠〉從五〈上遊騎下遊擊〉正六〈上耀武右皆稱將軍○耀武副尉〉從六〈上振威下振武〉〈自從六以下上皆稱校尉下皆稱副尉〉正七〈上緻果下緻果〉從七〈上翊威下翊麾〉正八〈上宣折下宣折〉從八〈上禦侮下禦侮〉正九〈上仁勇下仁勇〉從九〈上陪戎下陪戎〉 文宗文散堦二十九從一〈開府儀同三司〉正二〈特進〉從二〈金紫光祿大夫〉正三〈銀靑光祿大夫〉從三〈光祿大夫〉正四〈上正議下通議〉從四〈上大中下中大夫〉正五〈上中散下朝議〉從五〈上朝請下朝散〉正六〈上朝議郞下承議郞〉〈此下稱郞〉從六〈上奉議下通直〉正七〈上朝請下宣德〉從七〈上宣議下朝散〉正八〈上給事下徵事〉從八〈上承奉下承務〉正九〈上儒林下登仕〉從九〈上文林下將仕〉 忠烈王金紫光祿〈改爲匡靖〉銀靑光祿〈改爲中奉〉〈其餘擬上國者皆改之〉忠宣王改〈忠烈二十四年〉從一〈崇祿大夫〉正二〈興祿大夫〉從二〈正奉大夫〉正三〈正議大夫〉從三〈通議〉正四〈大中〉從四〈中大夫〉〈正五品以下上下幷從文宗舊制後有榮列正獻朝顯大夫之堦〉 忠宣王〈又改一品始置正〉正一〈三重大匡又加壁上三韓之號又去〉從一〈重大匡〉正二〈匡靖大夫○改上大匡下正匡〉從二〈通憲大夫○改上匡靖下奉翊〉正三〈上正順下奉順改同〉從三〈上中正下中顯改同〉正四〈奉常〉從四〈奉善〉正五〈通直郞○自此爲郞〉從五〈初五品以下無從後改○朝奉〉正六〈承奉〉從六〈宣德〉正七〈從事此下無從〉八品〈徵事〉九品〈通事〉〈忠宣凡三改初二十七堦再十五堦終十九堦〉 恭愍王正一〈上開府儀同三司改壁上三韓三重大匡又改特進輔國三重大匡○下儀同三司改三重大匡又改特進三重大匡〉從一〈上金紫光祿大夫改重大匡改三重大匡○下金紫崇祿大夫改無又改重大匡〉正二〈上銀靑光祿改匡靖又改光祿○下銀靑榮祿改無又改崇祿〉從二〈上光祿改奉翊又改榮祿○下榮祿改無又改資德〉正三〈上正議改正順又改正議○下通議改奉順又改通議〉從三〈上太中改中正又改太中○下中大夫改中顯又改中正〉正四〈中散改奉常○又改上中散下中議〉從四〈朝散改奉善○又改上朝散下朝列〉正五〈朝議郞此下稱郞改通直此下幷同初制〉從五〈朝奉改同〉正六〈朝請改承奉〉從六〈宣德改同〉七品〈修職改從事此下無從〉八品〈承事改徵事〉九品〈登仕改通仕〉〈恭愍王三改初二十一堦再十八堦終二十三堦〉 高麗諸司都監各色 都評議使司〈見宰相〉式目都監〈文宗定掌邦國重事使宰相兼〉三軍都揔制府〈見恭讓三年揔中外軍事〉廵軍萬戶府〈卽詔獄又掌捕盜〉尙瑞司〈卽政房或稱知印房或稱箚子房他官兼〉印符郞〈掌王府印信舊稱璽符郞〉印信司〈卽承旨房掌出納兼官〉迎送都監會議都監〈員額無數以練事者爲迎送會議幷文宗定〉典牧司〈此下亦皆文宗所定〉四面都監刪定都監八關寶勾覆院內莊宅都齋庫都祭庫內弓箭庫倉庫都監行廊都監幞頭店聚仙店慶仙店書籍店〈恭讓三年罷四年置書籍院掌鑄字〉給田都監祭器都監鹵簿都監都塩院東西大悲院濟危寶〈光宗置〉惠民局〈睿宗置掌藥局〉東西材塲〈此下又文宗定〉管絃坊街衢所光軍司〈定宗置〉征袍都監〈宣宗定掌軍士衣服〉養賢庫〈睿宗置屬國子〉宮闕都監〈光宗始置〉救濟都監〈睿宗始置忠穆王置賑濟都監禑置賑濟色〉禮儀詳定所〈睿宗置〉額號都監〈仁宗置〉平鬥量都監〈明宗置〉別例祈恩都監〈明宗置〉山川裨補都監〈此下神宗置〉輸養帳都監五家都監敎定都監〈崔忠獻擅權置此掌百事金俊改稱敎定別監〉戎器都監〈高宗置下同〉救急都監淨事色〈忠宣王改齋醮都監〉行從都監〈此下元宗置〉田民辨正都監戰艦兵糧都監〈伐日本時〉鈿凾造成都監〈以皇後欲藏經求之也〉房庫監傳別監〈掌田地公案奴婢賤籍〉濟州逃漏人物推刷色〈此下忠烈王置〉舖馬箚子色寡婦處女推考別監〈時武人專國撰定名號鄙拙多類此〉農務都監燃燈都監人物推考都監諸領府完護都監經史敎授都監選軍鷹坊內乘〈忠穆王罷之以土田奴婢還本〉拶理辨違都監〈此下忠肅王置改除弊事目所爲此號〉火者據執田民推考都監盤纏都監〈入朝時置〉吏學都監〈忠惠王置〉整治都監〈此下忠穆王置掌諸道量田〉孩兒都監求福都監〈爲支應楡店寺置〉弘福都監〈此下恭愍王置〉興福都監典寶都監崇福都監禮儀推正都監推刷色刷卷都監〈徵公債者〉興王都監〈仁宗時已有此名〉習射都監禁殺都監祿轉捧上色刑人推正都監理學都監供辦都監〈掌正陵〉都揔都監〈點坊裡軍〉火桶都監〈禑置下同〉折給都監〈掌均田裡〉推徵色〈掌徵逋欠〉武藝都監點牛色〈爲進獻置〉別酒色別鞍色十學〈此下恭讓王置〉漢文都監世子朝見色三蘇造成都監〈明宗置〉諸宮殿官〈文宗定〉諸陵直諸眞殿直諸舘直諸壇直諸神廟直諸牧監直諸窰直諸亭院直 〈按麗制。
省府各司外有別稱。
如有軍國諸事。
必別設一衙門掌之。
本司便同虗設。
事已卽罷。
或有傳久永置者。
名號多端。
今錄之。
以著當時官制之冗繁。
〉 鄕職沿革 三國未考 高麗初一品〈三重大匡重大匡〉二品〈大匡正匡〉三品〈大丞佐丞〉四品〈大相元甫〉五品〈正甫〉六品〈元尹佐尹〉七品〈正朝正位〉八品〈甫尹〉九品〈軍尹中尹〉〈與朝官相應○麗祖。
以掌民者稱戶長。
統兵者稱將校。
此鄕吏之始。
〉 成宗〈改〉兵部爲司兵倉部爲司倉堂大等爲戶長大等爲副戶長郞中爲戶正員外郞爲副戶正執事爲史兵部卿爲兵正筵上爲副兵正維乃爲兵史倉部卿爲倉正麗制。
郡邑首吏曰戶長。
穆宗定年滿七十則屬安逸不任事。
每歲初。
朝謁于京曰正朝戶長。
顯宗戶長副戶長兵正副兵正倉正副倉正兵倉史公須食祿史客舍史藥店史司獄史 文宗〈諸州縣吏〉初職後壇史二轉兵倉史三轉州府郡縣史四轉副兵倉正五轉副戶正六轉戶正七轉倉正八轉副戶長九轉戶長 僧官沿革 新羅新羅尊崇異敎。
寵以官爵。
今著于末。
國統〈一雲寺主。
眞興王。
始以惠亮爲之。
〉 都唯那娘〈眞興王置〉 大書省〈眞興王。
以安藏爲之。
文武王。
以信惠爲之。
〉 阿尼大都唯那〈眞德置〉 少年書省〈元聖王置〉 州統〈九州各置一人〉 郡統〈十八郡各置一人〉 高麗麗氏代羅一襲舊迹尊寵緇髡無比 國師〈太祖以後。
必以高僧二人。
尊爲國師王師。
國師最尊。
至麗末猶然。
〉 王師 僧統 古初官號別錄 朝鮮大夫〈有大夫禮〉博士〈衛滿爲之〉衛氏相將軍 三韓臣智邑借〈通考雲。
馬韓其國各有帥。
大者名臣智。
次邑借。
辰韓同。
〉險側樊穢殺奚〈辰韓。
小邑各有渠帥。
大者名臣智。
次險側以下名。
〉魏卛善邑君歸義侯中郞將都尉伯長〈馬韓官也○按。
中郞將都尉。
皆秦官。
益信韓人之爲秦人。
〉邑長。
濊侯邑君三老〈東沃沮同〉 '三國'新羅〈官號散見于上〉 高句麗〈官號畧見于上〉掌牲大主簿,九使者,中畏大夫,評者,駙馬都尉,長史,司馬參軍,相加,大加。
〈國初。
國相稱相加。
大官稱大加。
凡官名皆有加字。
如馬中羊狗加之類。
〉古鄒加〈通考雲。
掌賓客以太大使者爲之。
〉國子博士,舍人,通事,典書客。
〈右皆以小兄以上爲之〉武官。
有大模達。
〈以頭大兄以上爲之〉末客。
〈比中郞將。
大兄以上爲。
其次領千人以下有差。
〉○〈按句麗官爵。
最無徵。
以本紀考之。
諸部各有沛者,于台,小兄,大使者,皁衣等官。
朝官亦然。
蓋其職掌。
與中朝官爲表裡。
使之管攝。
若左右中畏大夫之類。
卽中朝之官。
而不與於外部矣。
〉 〈弓裔官散見上〉又有植貨府〈掌裁植〉障繕府〈掌修城〉珠淘府〈掌造器〉又有正匡元輔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軍尹,中尹等號。
百濟〈官號畧見于上〉恩卛以下。
官無常員。
各有部司。
分掌衆務。
〈內官〉前內部穀內部內??〈北史作掠〉部外??部馬部刀部功德部藥部木部法部後宮部 〈外官〉司軍部司徒部司空部司冦部點口部外舍部綢部日官部市部〈右見于北史。
其義多未詳。
〉○冠軍將軍,駙馬都尉,弗俟侯,長史,龍驤將軍,帶方太守。
〈右見于本紀〉又有官名北門頭。
古今職官之異 大監〈新羅武官尊爵。
今又以二品以上文武官。
通稱爲大監。
〉 別監〈高麗時。
因事置官。
多稱別監。
頗貴顯者爲之。
今則掖屬有別監。
又州縣之佐。
以鄕員爲之。
亦稱別監。
人家蒼頭亦稱之。
〉 幹〈新羅時。
相呼尊貴之稱。
今多卑賤之呼。
治園圃者謂之園頭幹。
海民魚採者謂之捕鮓幹之類。
是也。
〉 中樞府〈高麗樞密院也。
今爲西班軍職。
虗銜無實差者。
〉 承旨〈高麗屬樞密院。
今別設承政院置之。
〉 注書〈高麗屬門下省。
今屬承政院。
〉 諫官〈高麗。
以門下郞屬。
爲諫官稱郞舍。
今別設司諫院。
〉 儀賓府,敦寧府〈高麗。
公主及妃父。
各開府置屬於家。
今別立府設官。
爲王朝職。
〉 六曹〈高麗稱六部。
其官稱尙書,侍郞,郞中,員外郞。
事元以後。
自中書以下省號官名。
擬上國者。
皆革之。
今從麗之改制而各曹參判參議則舊無其稱。
〉 萬戶〈忠烈以後。
置萬戶爲尊貴之職。
今邊將有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