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關燈
小
中
大
。
又加杖首。
都官又加計筭。
禮加篆書書者。
工加計史。
〉 憲?沿革 三國新羅司正府〈大宗王置。
掌糾彈。
○景德王改肅正?。
官有令卿佐評事。
文武王置外司正百三十三。
州二人郡一人。
○景德王置內司正典。
改建平省。
官有議決貞察。
〉 高句麗〈內評外評等官。
蓋憲職也。
〉 高麗初司憲?〈掌論執時政。
正風俗。
〉 成宗〈十四年改〉禦史?〈官大夫中丞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
顯宗五年。
武臣罷置金吾?。
明年復之名司憲?。
置大夫中丞雜端侍禦司憲殿中侍禦司憲監察司憲。
十四年復稱禦史?。
〉 文宗〈定制〉上同〈判事大夫知事中丞雜端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掾屬。
錄事令史書令史計史知班記官筭士記事所由等任。
〉 忠烈王〈元年改〉監察司〈提憲侍丞侍史監察史〉 忠宣王〈受禪〉司憲府〈大夫中丞內侍史殿中內侍史監察內侍史注簿○尋改監察司及卽位。
復稱司憲府大司憲執義掌令持平糾正。
後復改監察司。
以大司憲爲大夫。
〉 恭愍王〈五年〉禦史?〈同文宗制。
十一年改稱監察司。
又稱執義掌令持平糾正。
十八年復稱司憲府。
置大司憲知事。
革執義。
兼知事侍史雜端。
二十一年革知事。
復稱執義掌令持平。
〉 諫官沿革歷代諫官皆門下郞屬號郞舍 三國高麗文宗〈定制〉 未聞新羅司正之職兼諫官見憲官條|左右散騎常侍〈自穆宗時已有之。
又改左右常侍。
忠宣恭愍屢改官制。
或加散騎。
或隻稱常侍。
沿革無常。
〉 直門下〈太祖時直省官。
疑是忠宣罷。
恭愍置直都僉議。
又稱直門下。
〉 諫議大夫〈穆宗時已有左右諫議大夫。
睿宗改司議。
忠宣恭愍稱諫議稱司議。
沿革無常。
〉 給事中〈又稱中使。
穆宗時已有之。
忠宣改給事中後罷。
恭愍稱中事後又罷。
〉 中書舍人〈太祖十三年置內議舍人。
成宗改內史。
忠宣改都僉議舍人。
恭愍又稱中書舍人。
尋改內書舍人。
後改門下舍人。
〉 起居注起居郞起居舍人 左右補闕〈穆宗時已有之。
睿宗改司諫又改補諫。
忠宣改獻納。
恭愍稱司諫。
又稱獻納。
無常。
〉 左右拾遺〈穆宗時已有之。
睿宗改正言。
忠宣改思補。
恭愍又稱正言。
〉 門下錄事〈穆宗時已有之。
忠烈恭愍稱都僉錄事。
稱門下錄事。
無常。
〉 中書注書〈穆宗時有內史主書。
忠烈恭愍稱都僉議注書。
門下注書。
無常。
〉 史官沿革 三國〈新羅眞興時居?夫。
高句麗嬰陽時大學博士李文眞。
百濟近肖古時博士高興。
皆修史。
則三國蓋皆有史官。
而名稱未聞。
〉 高麗初史舘〈掌記時政〉〈監修國史。
修國史。
同修國史。
侍中以下至二品。
兼修撰官。
翰林院三品以下兼。
又有直史舘四人。
後稱直舘。
至忠宣。
並於文翰署。
爲藝文春秋舘。
吏屬。
書藝四人。
記官一人。
〉 忠肅王〈十二年改〉春秋舘〈分藝文春秋爲二舘。
春秋舘掌史草。
官修撰注簿檢閱後改供奉。
又有領舘事監舘事首相爲之。
知事同知事二品以上爲之。
充修撰官。
充編修官。
兼編修官三品以下爲之。
〉 恭愍王〈五年改〉史舘〈十一年復稱春秋舘。
初置編修官檢閱直舘。
後稱供奉修撰檢閱。
〉 〈舊時。
藝文春秋舘。
選文行士八人。
任史翰之職。
二舘分。
而史翰歧而爲二。
供奉以下四人。
不能備記。
恭讓元年。
史官崔蠲上書。
請以史翰八人。
同其職任。
各修史草二本。
秩滿當遷。
一納于官。
一藏于家。
以備後考。
兼官充修撰官以下。
各據聞見。
錄爲史草。
悉送史舘。
又本舘直牒。
京外大小衙門凡所施爲。
一一報舘。
以憑記錄從之。
○架閣庫。
掌藏啚籍。
恭愍王置丞注簿。
按本朝政府。
有架閣錄事。
主受敎及大臣收議軍國緊關文書。
成廟以後廢之。
架閣。
宋官也。
掌兩府典。
故蓋史舘之類也。
〉 學官沿革 三國新羅〈神文王二年。
置國學。
景德王置諸業博士,助敎。
尋改大學監。
官有卿改司業,博士,助敎,大舍改主簿。
〉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
立大學有國子博士。
〉百濟〈近肖古王置博士。
掌書記。
羅時。
又有孔子廟堂大舍錄事之官。
今無考。
〉 高麗成宗國子監〈司業博士助敎大學四門各置博士助敎又置經學博士於十二牧〉 文宗上同〈提擧同提擧管勾判事皆兼職。
官有祭酒司業丞博士四門博士學正學錄學諭直學書學博士筭學博士睿宗改判事大司成。
吏屬書史記官。
〉 忠烈王〈元年〉國學〈祭酒爲典酒司業爲司藝〉忠宣王〈改成均監復祭酒司業。
加置明經博士學諭。
後改監稱舘置祭酒樂正〈改司藝〉丞〈改直講〉成均博士諄誘博士進德博士。
又置學正學錄等官置大司成。
〉 恭愍王〈五年〉國子監〈大司成,祭酒,司業,直講。
國子大學四門。
各有博士,學正,學錄,直學,學諭。
明經。
有博士,學諭。
書學筭學。
皆有博士。
律學。
有博士,助敎。
十一年復稱成均舘。
司業爲司藝。
四門。
改諄誘博士。
十八年改祭酒爲司成〉恭讓王〈三年〉〈各道府牧。
置敎授。
四年罷。
尋復之。
〉 學士沿革附諸舘殿學士 三國新羅詳文司〈聖德王置。
又聖德王改通文博士。
景德王改翰林後置學士。
○崔緻遠爲侍讀兼翰林學士知瑞書〈書或作石〉院事。
崔彥撝爲瑞書院學士。
惠恭王朝。
金弼奚爲翰林郞。
又有元鳳省待詔,記室郞,瑞書郞,興文監,太子侍書,學士之官。
〉高句麗〈有太學博士〉百濟〈亦有博士〉 弓裔元鳳省〈卽翰林仍羅制崔凝爲裔翰林郞〉 高麗初上仝〈後改學士院。
有翰林學士。
國初。
崔凝爲知元鳳省事。
崔彥撝爲元鳳省大學士翰林令。
崔知夢又爲供奉官。
〉 成宗學士院〈顯宗改翰林院以崇文舘。
爲弘文舘置學士。
〉 文宗〈定制〉翰林院〈判事兼學士承旨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直院知制誥。
〈兼○誥後改敎〉諸殿大學士學士。
幷定品秩。
○又有同文舘使副使。
皆兼官。
睿宗時。
已有長樂殿文德殿延英殿學士。
○十一年。
置淸讌閣。
尋改寶文閣。
置學士直學士直閣。
又置校勘。
朝夕講論經史。
又置提擧管勾等官。
以中樞內臣兼之。
仁宗。
改文德延英殿爲修文集賢殿。
〉 忠烈王文翰署〈改翰林院。
爲文翰署。
改寶文閣。
爲寶文署。
寶文爲書筵之始。
至此徒有其名。
恭讓三年改書筵爲經筵。
有領事知事。
〉 忠宣王藝文春秋舘〈王初受禪。
命直史舘。
直文翰更直本署。
罷政房本署。
主選法。
尋改詞林院。
掌出納。
改學士爲司學。
加置待制。
復以寶文署。
倂於同文舘。
又置弘文舘,右文舘,進賢舘。
再卽位。
倂文翰史舘。
爲藝文春秋舘。
置大詞伯詞伯直詞伯應敎供奉幷兼官。
又置修撰注簿檢閱。
三年。
改詞伯爲提學。
○右文進賢二舘幷置大提學提學直提學。
〉 忠肅王〈十二年〉藝文舘〈分藝文春秋爲二。
置修撰,注簿,檢閱。
〈後改供奉〉元年。
瀋暠置寶文閣大提學,提學,直提學。
〉 恭愍王〈五年〉翰林院〈置學士承旨待制供奉檢閱直院。
加置大學士二人。
寶文閣提學。
皆稱學士。
革提學。
加置待制。
〈罷進賢古文兩舘置修文集賢二殿學士〉十一年。
復以翰林。
爲藝文舘。
改學士爲提學。
寶文閣官號。
皆稱提學。
革待制。
置直閣。
復置兩舘。
革二殿。
十八年。
提學例改學士。
寶文閣革直閣。
置應敎復置二殿。
革兩舘。
二十一年。
復稱學士爲提學。
復置兩舘。
〉 恭讓王〈元年〉〈復幷爲藝文春秋舘〉 諸司沿革 新羅引道典〈景德王改禮成典〉乘府〈眞平六年置景德王改司馭府令卿大舍〈主簿〉舍知司史。
〉領客府〈本名倭典眞平十三年改領客府景德王改司賓府〉司農卿〈唐書新羅官侍中司農卿大府卿〉調府〈眞平王六年置景德王改大府令卿大舍〈主簿〉舍知〈司庫〉史〉物藏典工匠府〈神文王二年置〉黑鎧監〈改武衛監〉司天博士〈漏刻典聖德王置景德置天文漏刻博士供奉蔔師〉醫學博士〈神文王置藥典〈改保命司〉供奉醫師○孝昭元年置醫學〉船府〈眞平王五年置有大監弟監景德改利濟府掌舟楫〉 弓裔禁書省飛龍省奉賓部納貨府物藏省南廂壇史?〈掌譯語〉 麗初內書省〈掌經籍〉內軍〈掌儀物器械〉大馭府禮賓省光宗時有評農書史內泉府上仝〈光宗改寶泉後改少府監掌工技寶藏。
〉未聞太蔔監〈太史局〉都航司〈有令卿後無聞〉 成宗秘書省衛尉寺〈光宗稱掌衛部又司衛寺至是改〉未聞改客省後復舊名有主農卿未聞少府監未聞上仝〈顯宗改太蔔爲司天?〉 穆宗上仝閤門〈掌朝儀〉太常〈掌祭祀贈謚〉殿中省〈掌族譜〉上仝未聞禮賓省司農〈後廢〉未聞上仝將作監〈掌營繕〉軍器監〈掌造兵器〉司天?〈太史局〉太醫監 文宗上仝〈又置禦書院置官〉上仝太常府殿中寺上仝大僕寺〈掌輿馬廐牧〉上仝未聞大府寺〈掌財貨〉上仝上仝司宰寺〈掌魚梁川澤〉上仝上仝〈睿宗改?爲監〉上仝 忠烈王上仝通禮門上仝宗正寺上仝上仝上仝未聞上仝上仝上仝上仝上仝觀候署〈尋復舊〉上仝通文舘〈二年始置令諸學官年未四十者習漢語後改司譯院〉 忠宣王〈改省爲監後降爲典校署尋陞署爲寺○恭愍互稱秘書監典校寺〉〈改閤門復改稱中門後改通禮門○恭愍互稱閤門通禮門〉〈改奉常寺又稱典儀寺○恭愍互稱太常寺典儀寺〉宗簿寺〈恭愍互稱宗正宗簿寺〉罷倂於吏部〈忠惠復置恭讓罷倂於重房〉司僕寺〈恭愍互稱大僕司僕寺〉〈改典客寺恭愍稱禮賓寺互稱典客寺〉典農司〈掌粢盛改儲積倉恭愍復置典農寺〉〈改外府寺又改內府寺復改司爲寺○恭愍互稱大府監內府寺〉〈改內府監後罷倂於繕工司忠惠復置少府寺○恭愍稱少府監又寺○恭愍革之置軍資寺掌軍需〉〈改繕工監後稱司又改寺○恭愍互稱將作繕工〉〈改司津監又都津司復稱舊名○恭愍稱司宰監改寺〉〈罷倂於民部恭愍復置稱寺〉書雲觀〈倂太史局恭愍互稱司天監書雲觀〉司醫署〈後改典醫寺○恭愍互稱太醫監典醫寺〉都府署〈掌兵船恭讓罷置司水署又改寺〉 官屬官制。
文宗大備。
後代沿革皆因其制。
各司皆有判事。
至忠宣或有置領 事者。
次卿或監或尹或正或令。
次少卿少監少尹副正副令。
皆出入三四五 品互置不常。
次丞注簿或直長錄事。
或置或不置。
沿革無定不能盡錄。
典校寺又有郞校書郞正字校勘。
或著作郞秘書郞。
通禮門初有閤門使副使祗候。
又有引進使副使通事舍人或判官。
典儀寺初有司儀齋郞。
忠宣改司儀爲大祝齋郞爲奉禮郞。
宗簿寺內給事。
後改注簿。
右各司。
例置官外別置者。
若司天典醫等雜職。
不能盡述。
吏屬各司。
例多置主事書史令史書令史記官等任。
而典校有書秇 書手。
通禮有承旨聽頭。
典儀有記者書事。
宗簿有筭士。
禮賓有 筭士承旨孔目都衙。
內府有計史筭士。
少府有監史筭士。
繕工有監作 筭士。
司宰有筭士。
軍器有監史筭士。
諸小各司 新羅改號皆景德王所定 京城周作典〈聖德王置改修城府○官令卿主簿〉賞賜典〈屬倉部改司勳監○官正佐主書〉典邑署〈改典京府○官卿監大中小司邑〉音聲署〈改大樂監○官卿主簿〉彩典〈改典彩署○官監主書史〉左右司祿官〈文武王置○官監主書史〉典祀署〈聖德王置○官監大舍史〉市典〈東市典智證王置西市南市典孝昭王置○官監大舍書生史〉六部少監典〈監郞幢史〉律令典〈博士〉錦典〈改織錦房〉鐵鍮典〈改築冶房〉漆典〈改餙器房〉毛典〈改聚毳房〉皮典〈改鞄人房〉皮打典〈改?工房〉磨典〈改梓人房〉麻典〈改織紡局○幹史〉肉典〈改尙膳局○幹二人〉綺典〈改別錦房○母八人〉朝霞房〈掌織細○母二十三人〉席典〈改奉座局○幹史〉楊典〈改司篚局○幹史〉瓦器局〈改陶登局○幹史〉村徒典〈文武王置掌村中之政○幹一宮翁一大尺一史二〉煙舍典〈聖德王置○看翁一人疑掌行旅〉陵色典〈錄事參軍〉氷庫典〈大舍史〉廩典〈改天祿司〉藥典〈改保命司〉祭典〈舍知史〉崇文?〈郞史從舍知〉獄典〈大舍史從舍知〉行軍典〈大舍史從舍知〉針房〈女子十六○〈右名義可知者〉〉 大道署〈眞平王置屬禮部○一稱內道監。
疑崇佛之官。
〉大日任典〈後合典京府○官有大都司小都司都事大舍都事舍知都謁舍知都引舍知都事稽知都謁稽知等名〉內省〈眞平王置改殿中省○官有私臣改令又有卿監大舍舍知〉少年監典〈改鈞天省○大舍史〉穢宮〈改珍閣省○官稚省宮翁〉禦龍省〈哀莊王置○官有私臣改奉禦卿監〉洗宅〈改中事省○大舍從舍知○〈右名義
又加杖首。
都官又加計筭。
禮加篆書書者。
工加計史。
〉 憲?沿革 三國新羅司正府〈大宗王置。
掌糾彈。
○景德王改肅正?。
官有令卿佐評事。
文武王置外司正百三十三。
州二人郡一人。
○景德王置內司正典。
改建平省。
官有議決貞察。
〉 高句麗〈內評外評等官。
蓋憲職也。
〉 高麗初司憲?〈掌論執時政。
正風俗。
〉 成宗〈十四年改〉禦史?〈官大夫中丞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
顯宗五年。
武臣罷置金吾?。
明年復之名司憲?。
置大夫中丞雜端侍禦司憲殿中侍禦司憲監察司憲。
十四年復稱禦史?。
〉 文宗〈定制〉上同〈判事大夫知事中丞雜端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掾屬。
錄事令史書令史計史知班記官筭士記事所由等任。
〉 忠烈王〈元年改〉監察司〈提憲侍丞侍史監察史〉 忠宣王〈受禪〉司憲府〈大夫中丞內侍史殿中內侍史監察內侍史注簿○尋改監察司及卽位。
復稱司憲府大司憲執義掌令持平糾正。
後復改監察司。
以大司憲爲大夫。
〉 恭愍王〈五年〉禦史?〈同文宗制。
十一年改稱監察司。
又稱執義掌令持平糾正。
十八年復稱司憲府。
置大司憲知事。
革執義。
兼知事侍史雜端。
二十一年革知事。
復稱執義掌令持平。
〉 諫官沿革歷代諫官皆門下郞屬號郞舍 三國高麗文宗〈定制〉 未聞新羅司正之職兼諫官見憲官條|左右散騎常侍〈自穆宗時已有之。
又改左右常侍。
忠宣恭愍屢改官制。
或加散騎。
或隻稱常侍。
沿革無常。
〉 直門下〈太祖時直省官。
疑是忠宣罷。
恭愍置直都僉議。
又稱直門下。
〉 諫議大夫〈穆宗時已有左右諫議大夫。
睿宗改司議。
忠宣恭愍稱諫議稱司議。
沿革無常。
〉 給事中〈又稱中使。
穆宗時已有之。
忠宣改給事中後罷。
恭愍稱中事後又罷。
〉 中書舍人〈太祖十三年置內議舍人。
成宗改內史。
忠宣改都僉議舍人。
恭愍又稱中書舍人。
尋改內書舍人。
後改門下舍人。
〉 起居注起居郞起居舍人 左右補闕〈穆宗時已有之。
睿宗改司諫又改補諫。
忠宣改獻納。
恭愍稱司諫。
又稱獻納。
無常。
〉 左右拾遺〈穆宗時已有之。
睿宗改正言。
忠宣改思補。
恭愍又稱正言。
〉 門下錄事〈穆宗時已有之。
忠烈恭愍稱都僉錄事。
稱門下錄事。
無常。
〉 中書注書〈穆宗時有內史主書。
忠烈恭愍稱都僉議注書。
門下注書。
無常。
〉 史官沿革 三國〈新羅眞興時居?夫。
高句麗嬰陽時大學博士李文眞。
百濟近肖古時博士高興。
皆修史。
則三國蓋皆有史官。
而名稱未聞。
〉 高麗初史舘〈掌記時政〉〈監修國史。
修國史。
同修國史。
侍中以下至二品。
兼修撰官。
翰林院三品以下兼。
又有直史舘四人。
後稱直舘。
至忠宣。
並於文翰署。
爲藝文春秋舘。
吏屬。
書藝四人。
記官一人。
〉 忠肅王〈十二年改〉春秋舘〈分藝文春秋爲二舘。
春秋舘掌史草。
官修撰注簿檢閱後改供奉。
又有領舘事監舘事首相爲之。
知事同知事二品以上爲之。
充修撰官。
充編修官。
兼編修官三品以下爲之。
〉 恭愍王〈五年改〉史舘〈十一年復稱春秋舘。
初置編修官檢閱直舘。
後稱供奉修撰檢閱。
〉 〈舊時。
藝文春秋舘。
選文行士八人。
任史翰之職。
二舘分。
而史翰歧而爲二。
供奉以下四人。
不能備記。
恭讓元年。
史官崔蠲上書。
請以史翰八人。
同其職任。
各修史草二本。
秩滿當遷。
一納于官。
一藏于家。
以備後考。
兼官充修撰官以下。
各據聞見。
錄爲史草。
悉送史舘。
又本舘直牒。
京外大小衙門凡所施爲。
一一報舘。
以憑記錄從之。
○架閣庫。
掌藏啚籍。
恭愍王置丞注簿。
按本朝政府。
有架閣錄事。
主受敎及大臣收議軍國緊關文書。
成廟以後廢之。
架閣。
宋官也。
掌兩府典。
故蓋史舘之類也。
〉 學官沿革 三國新羅〈神文王二年。
置國學。
景德王置諸業博士,助敎。
尋改大學監。
官有卿改司業,博士,助敎,大舍改主簿。
〉高句麗〈小獸林王二年。
立大學有國子博士。
〉百濟〈近肖古王置博士。
掌書記。
羅時。
又有孔子廟堂大舍錄事之官。
今無考。
〉 高麗成宗國子監〈司業博士助敎大學四門各置博士助敎又置經學博士於十二牧〉 文宗上同〈提擧同提擧管勾判事皆兼職。
官有祭酒司業丞博士四門博士學正學錄學諭直學書學博士筭學博士睿宗改判事大司成。
吏屬書史記官。
〉 忠烈王〈元年〉國學〈祭酒爲典酒司業爲司藝〉忠宣王〈改成均監復祭酒司業。
加置明經博士學諭。
後改監稱舘置祭酒樂正〈改司藝〉丞〈改直講〉成均博士諄誘博士進德博士。
又置學正學錄等官置大司成。
〉 恭愍王〈五年〉國子監〈大司成,祭酒,司業,直講。
國子大學四門。
各有博士,學正,學錄,直學,學諭。
明經。
有博士,學諭。
書學筭學。
皆有博士。
律學。
有博士,助敎。
十一年復稱成均舘。
司業爲司藝。
四門。
改諄誘博士。
十八年改祭酒爲司成〉恭讓王〈三年〉〈各道府牧。
置敎授。
四年罷。
尋復之。
〉 學士沿革附諸舘殿學士 三國新羅詳文司〈聖德王置。
又聖德王改通文博士。
景德王改翰林後置學士。
○崔緻遠爲侍讀兼翰林學士知瑞書〈書或作石〉院事。
崔彥撝爲瑞書院學士。
惠恭王朝。
金弼奚爲翰林郞。
又有元鳳省待詔,記室郞,瑞書郞,興文監,太子侍書,學士之官。
〉高句麗〈有太學博士〉百濟〈亦有博士〉 弓裔元鳳省〈卽翰林仍羅制崔凝爲裔翰林郞〉 高麗初上仝〈後改學士院。
有翰林學士。
國初。
崔凝爲知元鳳省事。
崔彥撝爲元鳳省大學士翰林令。
崔知夢又爲供奉官。
〉 成宗學士院〈顯宗改翰林院以崇文舘。
爲弘文舘置學士。
〉 文宗〈定制〉翰林院〈判事兼學士承旨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直院知制誥。
〈兼○誥後改敎〉諸殿大學士學士。
幷定品秩。
○又有同文舘使副使。
皆兼官。
睿宗時。
已有長樂殿文德殿延英殿學士。
○十一年。
置淸讌閣。
尋改寶文閣。
置學士直學士直閣。
又置校勘。
朝夕講論經史。
又置提擧管勾等官。
以中樞內臣兼之。
仁宗。
改文德延英殿爲修文集賢殿。
〉 忠烈王文翰署〈改翰林院。
爲文翰署。
改寶文閣。
爲寶文署。
寶文爲書筵之始。
至此徒有其名。
恭讓三年改書筵爲經筵。
有領事知事。
〉 忠宣王藝文春秋舘〈王初受禪。
命直史舘。
直文翰更直本署。
罷政房本署。
主選法。
尋改詞林院。
掌出納。
改學士爲司學。
加置待制。
復以寶文署。
倂於同文舘。
又置弘文舘,右文舘,進賢舘。
再卽位。
倂文翰史舘。
爲藝文春秋舘。
置大詞伯詞伯直詞伯應敎供奉幷兼官。
又置修撰注簿檢閱。
三年。
改詞伯爲提學。
○右文進賢二舘幷置大提學提學直提學。
〉 忠肅王〈十二年〉藝文舘〈分藝文春秋爲二。
置修撰,注簿,檢閱。
〈後改供奉〉元年。
瀋暠置寶文閣大提學,提學,直提學。
〉 恭愍王〈五年〉翰林院〈置學士承旨待制供奉檢閱直院。
加置大學士二人。
寶文閣提學。
皆稱學士。
革提學。
加置待制。
〈罷進賢古文兩舘置修文集賢二殿學士〉十一年。
復以翰林。
爲藝文舘。
改學士爲提學。
寶文閣官號。
皆稱提學。
革待制。
置直閣。
復置兩舘。
革二殿。
十八年。
提學例改學士。
寶文閣革直閣。
置應敎復置二殿。
革兩舘。
二十一年。
復稱學士爲提學。
復置兩舘。
〉 恭讓王〈元年〉〈復幷爲藝文春秋舘〉 諸司沿革 新羅引道典〈景德王改禮成典〉乘府〈眞平六年置景德王改司馭府令卿大舍〈主簿〉舍知司史。
〉領客府〈本名倭典眞平十三年改領客府景德王改司賓府〉司農卿〈唐書新羅官侍中司農卿大府卿〉調府〈眞平王六年置景德王改大府令卿大舍〈主簿〉舍知〈司庫〉史〉物藏典工匠府〈神文王二年置〉黑鎧監〈改武衛監〉司天博士〈漏刻典聖德王置景德置天文漏刻博士供奉蔔師〉醫學博士〈神文王置藥典〈改保命司〉供奉醫師○孝昭元年置醫學〉船府〈眞平王五年置有大監弟監景德改利濟府掌舟楫〉 弓裔禁書省飛龍省奉賓部納貨府物藏省南廂壇史?〈掌譯語〉 麗初內書省〈掌經籍〉內軍〈掌儀物器械〉大馭府禮賓省光宗時有評農書史內泉府上仝〈光宗改寶泉後改少府監掌工技寶藏。
〉未聞太蔔監〈太史局〉都航司〈有令卿後無聞〉 成宗秘書省衛尉寺〈光宗稱掌衛部又司衛寺至是改〉未聞改客省後復舊名有主農卿未聞少府監未聞上仝〈顯宗改太蔔爲司天?〉 穆宗上仝閤門〈掌朝儀〉太常〈掌祭祀贈謚〉殿中省〈掌族譜〉上仝未聞禮賓省司農〈後廢〉未聞上仝將作監〈掌營繕〉軍器監〈掌造兵器〉司天?〈太史局〉太醫監 文宗上仝〈又置禦書院置官〉上仝太常府殿中寺上仝大僕寺〈掌輿馬廐牧〉上仝未聞大府寺〈掌財貨〉上仝上仝司宰寺〈掌魚梁川澤〉上仝上仝〈睿宗改?爲監〉上仝 忠烈王上仝通禮門上仝宗正寺上仝上仝上仝未聞上仝上仝上仝上仝上仝觀候署〈尋復舊〉上仝通文舘〈二年始置令諸學官年未四十者習漢語後改司譯院〉 忠宣王〈改省爲監後降爲典校署尋陞署爲寺○恭愍互稱秘書監典校寺〉〈改閤門復改稱中門後改通禮門○恭愍互稱閤門通禮門〉〈改奉常寺又稱典儀寺○恭愍互稱太常寺典儀寺〉宗簿寺〈恭愍互稱宗正宗簿寺〉罷倂於吏部〈忠惠復置恭讓罷倂於重房〉司僕寺〈恭愍互稱大僕司僕寺〉〈改典客寺恭愍稱禮賓寺互稱典客寺〉典農司〈掌粢盛改儲積倉恭愍復置典農寺〉〈改外府寺又改內府寺復改司爲寺○恭愍互稱大府監內府寺〉〈改內府監後罷倂於繕工司忠惠復置少府寺○恭愍稱少府監又寺○恭愍革之置軍資寺掌軍需〉〈改繕工監後稱司又改寺○恭愍互稱將作繕工〉〈改司津監又都津司復稱舊名○恭愍稱司宰監改寺〉〈罷倂於民部恭愍復置稱寺〉書雲觀〈倂太史局恭愍互稱司天監書雲觀〉司醫署〈後改典醫寺○恭愍互稱太醫監典醫寺〉都府署〈掌兵船恭讓罷置司水署又改寺〉 官屬官制。
文宗大備。
後代沿革皆因其制。
各司皆有判事。
至忠宣或有置領 事者。
次卿或監或尹或正或令。
次少卿少監少尹副正副令。
皆出入三四五 品互置不常。
次丞注簿或直長錄事。
或置或不置。
沿革無定不能盡錄。
典校寺又有郞校書郞正字校勘。
或著作郞秘書郞。
通禮門初有閤門使副使祗候。
又有引進使副使通事舍人或判官。
典儀寺初有司儀齋郞。
忠宣改司儀爲大祝齋郞爲奉禮郞。
宗簿寺內給事。
後改注簿。
右各司。
例置官外別置者。
若司天典醫等雜職。
不能盡述。
吏屬各司。
例多置主事書史令史書令史記官等任。
而典校有書秇 書手。
通禮有承旨聽頭。
典儀有記者書事。
宗簿有筭士。
禮賓有 筭士承旨孔目都衙。
內府有計史筭士。
少府有監史筭士。
繕工有監作 筭士。
司宰有筭士。
軍器有監史筭士。
諸小各司 新羅改號皆景德王所定 京城周作典〈聖德王置改修城府○官令卿主簿〉賞賜典〈屬倉部改司勳監○官正佐主書〉典邑署〈改典京府○官卿監大中小司邑〉音聲署〈改大樂監○官卿主簿〉彩典〈改典彩署○官監主書史〉左右司祿官〈文武王置○官監主書史〉典祀署〈聖德王置○官監大舍史〉市典〈東市典智證王置西市南市典孝昭王置○官監大舍書生史〉六部少監典〈監郞幢史〉律令典〈博士〉錦典〈改織錦房〉鐵鍮典〈改築冶房〉漆典〈改餙器房〉毛典〈改聚毳房〉皮典〈改鞄人房〉皮打典〈改?工房〉磨典〈改梓人房〉麻典〈改織紡局○幹史〉肉典〈改尙膳局○幹二人〉綺典〈改別錦房○母八人〉朝霞房〈掌織細○母二十三人〉席典〈改奉座局○幹史〉楊典〈改司篚局○幹史〉瓦器局〈改陶登局○幹史〉村徒典〈文武王置掌村中之政○幹一宮翁一大尺一史二〉煙舍典〈聖德王置○看翁一人疑掌行旅〉陵色典〈錄事參軍〉氷庫典〈大舍史〉廩典〈改天祿司〉藥典〈改保命司〉祭典〈舍知史〉崇文?〈郞史從舍知〉獄典〈大舍史從舍知〉行軍典〈大舍史從舍知〉針房〈女子十六○〈右名義可知者〉〉 大道署〈眞平王置屬禮部○一稱內道監。
疑崇佛之官。
〉大日任典〈後合典京府○官有大都司小都司都事大舍都事舍知都謁舍知都引舍知都事稽知都謁稽知等名〉內省〈眞平王置改殿中省○官有私臣改令又有卿監大舍舍知〉少年監典〈改鈞天省○大舍史〉穢宮〈改珍閣省○官稚省宮翁〉禦龍省〈哀莊王置○官有私臣改奉禦卿監〉洗宅〈改中事省○大舍從舍知○〈右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