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幕後的伏流

關燈
姑娘,發生一種不可免的摩擦。

    幸虧這位姑娘,天生下那種忍耐的&ldquo美德&rdquo,在一貫的&ldquo張伯倫式的溫柔&rdquo之下,終于使這兩道濃眉,屢次欲豎而豎不起來;可是,在這裡面,藏有一種不安穩的因素,那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以上種種情形,在那位自甘退後的編劇家的冷眼中,看得相當清楚。

    他知道在這位易紅霞姑娘的身上,已造成了一個一九四○年間的巴爾幹半島的形勢,早晚之間,這小小的火藥庫,會有&ldquo轟通!&rdquo地爆發的一日!這使他時常暗忖:自己似乎犯不着再以弱小國家的姿态,投進漩渦中去,染上一些火藥的臭味。

    &mdash&mdash這是他自甘退後的一個真正的原因。

     那麼,這一個冷眼旁觀者,他本身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他是不是一位真正的編劇家呢? 不!編劇家的頭銜,于這家夥,卻是一個善意的嘲笑。

    實際,他是這遊戲場裡的一名職員。

    他和這遊戲場的主人華大老闆,沾着一些三千裡外的親。

    因而,他在這裡的總賬房裡,算是&ldquo重要&rdquo的一員。

    據他自己告訴人家:他曾畢業于某某大學;在這幾經兵燹的年頭,他拿不出那張&ldquo天曉得&rdquo式的文憑,卻也振振有詞,頗能提出相當的理由。

    可是,這小子的确相當聰明。

    有一個時期,他曾在這遊戲場裡的一個好友話劇團中,編過半本戲&mdash&mdash因為是助人合編,而并不是出于單獨的大手筆,所以隻能稱為&ldquo半&rdquo本&mdash&mdash居然十分叫座。

    從這時候起,他開始取得了&ldquo編劇家&rdquo三字的榮譽;而他自己,從此便也自居這頭銜而不疑。

    除此以外,他又自诩:對于每一件事物,都能發揮他的精密的觀察與判斷,關于這,也許是他一向愛讀所謂偵探小說的效果。

     這位編劇家所以能夠接近那位天真的姑娘,也有一個特殊的原因。

     原來:這位易紅霞姑娘,雖然識字無多,而奇怪!她卻很有一些獨特的思想。

    她對話劇中的&ldquo葛嫩娘&rdquo,與電影中的&ldquo香妃&rdquo之類的人物,具有一種非常&ldquo向往&rdquo的熱忱。

    平時,在她的癡想之中,即使自己不能步武那種人物,退一步,如果能在戲台上面,模仿一下她們的聲容笑貌,那也使她感到高興。

    其次,在她美秀的兩眼裡,又頗有些遠大的見地:她覺得她所演唱的平劇,有許多地方,似乎令她感到不滿;雖然她也模模糊糊,提不出一個具體的意見,然而她終覺得很有加以改革的必要。

    為此,她對編演新戲抱有很大的熱望。

    那位非正式的編劇家張四維,就依着這條路線,而找到了一個和她接近的機會。

     後台的群衆,大都看出這小張的編劇,無非是個&ldquo掩護登陸&rdquo的煙幕;而且,由于傳統的習慣,即使這位編劇家,真能編出一個戲來,他們也并不準備加以接受與歡迎。

    可是,那位稚氣的易紅霞,卻并不管這些。

    你看,這時候,她還是一團高興,在熱烈地讨論着這問題。

     &ldquo喂喂!我告訴你們&mdash&mdash&rdquo這位姑娘不顧衆人的非難,依然天真地嚷着:&ldquo小張告訴我:在他編的戲裡,他要讓我唱一個女扮男裝的角色。

    &rdquo 她這樣說時,這後台的一群,有的在向她擠眼;有的在暗暗撇嘴,那個&ldquo抽水馬桶&rdquo,卻在向她掀動着塌鼻子。

     衆人的不合作,使這位姑娘感到了一陣輕微的&ldquo沒意思&rdquo。

    為了要掩飾這&ldquo沒意思&rdquo,她飄過眼梢,望見她的身旁,正放着一件舊的黑褶子,她把它拿過來,就向身上一披:準備預先演習一下&ldquo女扮男裝&rdquo的姿态。

     可是,褶子雖已穿上,她不知道自己在這未來的新戲裡,應有一種如何的表演?她的纖眉一皺,偷眼看看衆人,覺得有些尴尬。

    于是,她索性把水袖向兩下一灑,丢出了一個&ldquo蝴蝶雙飛&rdquo的勢子;她又翹起兩個拇指,一下,兩下,把袖子抖将起來;連着,她把雙手向頭上一比,做出了一個&ldquo整冠&rdquo的姿勢,順勢再把雙手往下一勒,做成&ldquo理須&rdquo的樣子。

     呵!這是一個很好的&ldquo青官衣&rdquo戲的架子哪! 在&ldquo抖袖&rdquo、&ldquo整冠&rdquo與&ldquo理須&rdquo的姿勢之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