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義之劍 誅不義徒

關燈
兩個萍水相逢的年輕人,偶而邂逅,連姓名都沒問,卻談得很投機,因此,他們的說話也較為深入了。

     其中的一個,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問話:“劍是什麼?” “這問題問得多蠢,劍就是劍,是一種兵器,兩面開鋒,寬約二三指,長不過三尺許,精鋼所鑄,我身上有一柄,你身上也有一柄。

    ” “不……不對……不……隻對了一半!” “哦!隻對一半!是那一半錯了?又是那一半對了?” “劍就是劍對了,劍不是劍那一半你沒說!” “劍怎麼不是劍了呢?什麼劍不是劍?” “不能殺人的不是劍!” “那有不能殺人的劍?連紙劍也能殺人的,隻要使用者有足夠的功力……” “不!你弄錯了,我說的劍不是這一種的!” “是哪一種?” “比如說“故劍情深”,劍隻是一種感情!” “…………” “像“以劍止劍”,劍就是代表了一種手段,一種方法,像以牙還牙的牙一樣。

    ” “我知道這個意思,你不必解釋得那麼詳細。

    ” “再有,我們說“劍道即仁道!劍心即天心”,這劍又是一種修為的境界!” “…………” “路見不平,拔“劍”而起,這劍隻是兵刃的代表,并不一定單指劍而言。

    ” “…………” “胸藏十萬“橫磨”。

    這橫磨二字的意義雖然是指劍,但劍所代表的卻不是劍,而是韬略和兵法。

    ” “真想不到你對一個劍字下了這麼深的工夫去研究。

    不過朋友,還有一句話我仍然是不明白!” “那一句話?” “劍在江湖,就是你刻在劍柄上的那四個字。

    ”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你反而不知道?” “我不明白這個劍字代表什麼!” “代表正義!” “為什麼要用劍來代表正義?” “因為劍最公平,兩面俱鋒,邪惡當之立摧!” “劍也幫助邪惡傷害正義過。

    ” “劍隻是死的,重要的自然是執劍的人,那個劍字隻是指着一些執行正義的人!也是那些.被稱為俠的人。

    ” “那為什麼不說是“人在江湖”呢?” “因為人會死的,唯有正義卻是永存不朽的。

    ” “所以“劍在江湖”,就是正義永存江湖了?” “不對!江湖的範圍太窄了,應該說是正義永在人間才對。

    ” “這麼一說,劍不是劍,江湖也不是江湖?” “不錯,可是劍在江湖,就是劍在江湖。

    ” “劍在江湖?我怎麼沒見過聽過,我一直就在江湖上闖蕩,至今還沒見過一柄出色的劍,或是一個不凡的劍客出來主持正義,反倒是魅魑(音妹吃)處處,宵小橫行。

    ” “快了!朋友!很快你就會見到或聽到劍在江湖大放光輝了!” 口口口口口口 黃塵漫天、朔風怒号。

     這是黃土高原上的冬天。

     粗犷!骠悍、桀傲不馴,好鬥逞勇,這是北國居民的一般寫照。

     燕趙固多慷慨悲歌之士,但也多強梁不法之徒。

     口口口口口口 一個近黃昏的下午。

     一家小酒店之中。

     棉布門簾深垂,擋住了外面的寒氣。

     很多人圍着一口大缸,紅中是燙得很熱的燒酒,但不是很醇的隹釀,酒喝到口中辣得嗆人流入腹中像火。

     但是仍然無法驅除那刺骨的寒意。

     天沒下雪,隻是因為幹旱得無雪可下,在戶外咳嗽吐口痰,掉落地上時,已經成了小冰球兒,氣溫經常在零下十幾度。

     所以,有的人還要用瓦罐兒把酒溫熱了才敢喝。

     大夥兒也就有一口瓦鍋,撈着裡面的炖驢肉下酒。

     這些人都是标準的北地典型,一個個都粗壯高大,孔武有力,他們也都帶着兵刃,黃銅刀把映着爐火發亮。

     腰間别着粗而黑的鐵鍊子,那是九節鞭。

     也有人胸前斜插一排薄薄的飛刀,柄上拖着鮮紅的紅綢刀衣。

     每個人的眼睛中都瞪着自己的面前,靜靜地喝着酒,沒人開口說話。

    而且他們的酒也喝得很慢。

     顯然,他們的目的不在喝酒,也不在驅寒,因為有人敞開了胸膛,使胸前黑色的毫毛與老羊皮袍邊緣露出的羊毛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表示他們并不怕冷。

     他們隻是在等候着、磨時間。

     等着一個人,或是一件待做的事情。

     店中隻有一個人在招呼着,是個年轾的小媳婦兒,模樣梃标緻,高高的胸脯,細腰身,烏黑的頭發盤了個大髻,那表示她已嫁了人,而鬓邊卻又帶了朵白絨花,那表示她死了丈夫,是新寡文君的身份。

     白淨淨的皮膚;黑溜溜的眼睛,圓圓的臉蛋。

     且不說輪廓有多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