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獨眼龍遠道續良緣 湖蘿葡故鄉警污吏
關燈
小
中
大
意雖做的得法,有報答的力量了,無如生意沒有幫手,不能抽身去尋找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隻道我已是忘恩負義,不打算報答的了,所以生氣前來找我。
就是這麼一回事,請諸位高鄰不用為我受驚。
&rdquo 看熱鬧的人聽了,都無言散去,店夥也都安心各做各的事,不以為意了。
金發興才走回自己卧室,帶着些兒埋怨的神氣,低聲對大漢說道:&ldquo師叔為什麼要用這般一個來勢,險些兒不把我吓死了呢!&rdquo大漢道:&ldquo你好安閑自在地過了這幾年,隻這樣吓一下子,就經不起了嗎?若不這麼吓你,你肯出來麼,你可知道我們在江西受了多少驚吓?老實對你說吧,你師父此刻已下在南康府監裡了。
&rdquo 金發興流淚道:&ldquo這是我早已料定有這一天的,若在八年前肯信我的谏,何至如此!大師兄梁一鳴呢?&rdquo大漢道:&ldquo我就是為受了你大師兄之托,才長途跋涉地到這裡來,在他師徒此刻正是憂愁困苦,沒可奈何。
而在你卻是喜中有喜,可謂錦上添花。
你師父當日不是曾說過,由他出頭作合,将梁一鳴的妹子梁月華,許配給你的嗎?梁月華的品性和武藝,你都是知道的,因為你師父有那麼一句話,你的心裡雖不知道怎樣,她心裡倒是很甘願的。
你走後據你師兄說:&lsquo月華也曾幾次勸谏你師父及早洗手,遠些兒換一個碼頭,尚不失一個富翁的地位。
&rsquo奈你師父不肯聽從,緻有今日。
你師兄就虧了月華見機得早,未遭毒手,于今獨自逃亡在外,不知下落。
臨行才到我家,向我叩頭說道:&lsquo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沒有兄弟,隻一個妹子月華,雖是後母生的,然後母也于前年去世了。
蒙師父的栽培,使我兄妹能學成一身武藝,本打算追随師父之後,大小做成一點兒事業;無如人心太壞,師父既落了自家人的圈套,我雖一時幸免,終難在此間立腳。
盡多人勸我挺身出來接師父的手,團集師父的舊人,不使渙散。
舍妹月華執意不可,說我一接手就去死期不遠了,逼着我立刻遠走高飛。
我獨自高飛遠走是容易,但是舍妹年輕,一個人在家,如何是個了局?我想師弟金石友,在一同跟着師父學藝的時候,他獨對月華甚好,所以師父曾說從中作合的話。
隻因那時舍妹的年紀太輕,以緻拖延下來了。
現在我既成個這樣的局面,隻好将舍妹托付師叔,訪尋金石友,作成這件親事。
&rsquo &ldquo梁一鳴說完這一篇話,也不問我能不能受他托付,又接連叩了兩個頭,即起身匆匆地走了。
我事後思量,既當面沒有推辭,他托付的事,便不能不盡力替他去做,隻得即日親去梁家看月華,把一鳴托付的話,說給她聽。
她一點兒不遲疑地說道:&lsquo訪尋金師兄的事,暫可從緩,且容我報了師父的仇再說。
&rsquo我問他師父的仇,将怎生報法?她躊躇不肯向我說明,我料想她必有難說之處,便不追問了。
&ldquo又過了幾日,這夜三更以後了,我從夢中驚醒,忽覺有人敲門。
開門看時,原來是月華來了。
突然對我說道:&lsquo特來求師叔一同找尋金師兄去。
&rsquo我說:&lsquo我既受了你哥哥的托付,金石友是得去找尋的,不過金石友自離開你師父到于今,已七八年未通音訊了,究竟他當時去向何方,也沒有人知道。
且等我一個人去各處訪尋,得了他的下落,見他将話說明白了,才回頭帶你去,方為妥當。
若就這麼冒昧一同動身前去,姑無論你是個年輕女子,行路多有不便。
即算你有功夫,能與男子一般和我同走,到底什麼時候能訪尋着金石友?你一個年輕女子,能三月五月半年一載地在路上漂流嗎,這如何使得?&rsquo月華笑道:&lsquo如果金師兄當日的去向何方都不知道,此刻去哪裡尋找他的蹤影?&rsquo &ldquo我至此才明白她早已知道你的着落,次日就從九江雇了一條船,打算且到了長沙,再細細探訪你的居處。
也是天從人願,這日上船還沒有一會兒,月華正坐在艙裡,從窗眼看碼頭上往來的人,忽見你押了十幾挑瓷貨,搬運到相隔十多丈遠近的一條船上。
月華叫我看,我看了很歡喜,就要過來招呼,被月華阻攔住了,說我們在這地方不好招呼人,既是見了面,以後跟着開頭,跟着停泊就是了。
因此才一點兒不費事地得着了你這所在。
于今月華還在船上等候,隻看你打算怎麼辦?&rdquo 做書的寫到了這裡,便不能不把這個瓷器小販,金發興的來蹤去迹,略略地交代一番。
說到這個金發興的家庭履曆,在當時也實在是有些足使人稱道的地方。
他父親單名一個琰字,江西南康府人,金琰十一歲考幼童進學,十四五歲就文名大噪了。
所來往的都是一般負不羁之才的名士,青衣罵座、白眼看人,禮法算是什麼東西,在金琰一般人的眼中,簡直不屑顧盼一下。
科名也不在他們心上,各自以為負着蓋世的才華,舉人、進士是各自所固有的,何時高興,就何時去取這頭銜戴上就是了。
但是世事哪裡有這般容易如人意的,金琰連下了五六次科場,這舉人的頭銜,隻是弄不到手。
看平日同負盛名的名士,也都差不多,才不由得有些心灰氣短,知道科第不能全仗才華,有許多關系在根基祖德的。
十幾歲時候那種恃才傲物的神氣,已漸漸減退好多了,直到三十歲才中了一榜。
因希望騰達的心思太切,金家的産業,在南康也可稱得起是一家富室,就花錢捐了四川一個知縣。
那時四川的哥老會的氣焰,已是很高大的了。
他原想将所統治的一縣,竭力整頓一番,不使有哥老會存在的。
及到四川,仔細一探聽哥老會的組織及行動,雖覺得不能與尋常沒知識、殺人放火的強盜一例看待,然整頓是不能不存心整頓的。
金琰初次到任的是石泉縣,這日帶了不少的随從人員,前去石泉上任。
走到離城二十來裡的地方,一處門臨大路的火鋪,隻見過路茅亭中擺設了一桌酒菜,一個衣冠楚楚的人,中等身材,年齡約在五十左右,拱手當路立着。
背後緊跟着兩個魁偉絕倫的壯士,包頭裹腿,威武逼人。
金琰坐在大轎中,早已看見了這三人的形态,心裡雖料想是來迎接自己的,然猜不出是什麼人,何以會在這地方,如此情形地迎接。
不過金琰從來膽大心雄,不似尋常讀書人模樣,轉眼之間,大轎已到了茅亭前面。
在前開道的人,厲聲喝三人閃開,三人不理,隻見那個衣冠楚楚迎轎長揖說道:&ld
他老人家隻道我已是忘恩負義,不打算報答的了,所以生氣前來找我。
就是這麼一回事,請諸位高鄰不用為我受驚。
&rdquo 看熱鬧的人聽了,都無言散去,店夥也都安心各做各的事,不以為意了。
金發興才走回自己卧室,帶着些兒埋怨的神氣,低聲對大漢說道:&ldquo師叔為什麼要用這般一個來勢,險些兒不把我吓死了呢!&rdquo大漢道:&ldquo你好安閑自在地過了這幾年,隻這樣吓一下子,就經不起了嗎?若不這麼吓你,你肯出來麼,你可知道我們在江西受了多少驚吓?老實對你說吧,你師父此刻已下在南康府監裡了。
&rdquo 金發興流淚道:&ldquo這是我早已料定有這一天的,若在八年前肯信我的谏,何至如此!大師兄梁一鳴呢?&rdquo大漢道:&ldquo我就是為受了你大師兄之托,才長途跋涉地到這裡來,在他師徒此刻正是憂愁困苦,沒可奈何。
而在你卻是喜中有喜,可謂錦上添花。
你師父當日不是曾說過,由他出頭作合,将梁一鳴的妹子梁月華,許配給你的嗎?梁月華的品性和武藝,你都是知道的,因為你師父有那麼一句話,你的心裡雖不知道怎樣,她心裡倒是很甘願的。
你走後據你師兄說:&lsquo月華也曾幾次勸谏你師父及早洗手,遠些兒換一個碼頭,尚不失一個富翁的地位。
&rsquo奈你師父不肯聽從,緻有今日。
你師兄就虧了月華見機得早,未遭毒手,于今獨自逃亡在外,不知下落。
臨行才到我家,向我叩頭說道:&lsquo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沒有兄弟,隻一個妹子月華,雖是後母生的,然後母也于前年去世了。
蒙師父的栽培,使我兄妹能學成一身武藝,本打算追随師父之後,大小做成一點兒事業;無如人心太壞,師父既落了自家人的圈套,我雖一時幸免,終難在此間立腳。
盡多人勸我挺身出來接師父的手,團集師父的舊人,不使渙散。
舍妹月華執意不可,說我一接手就去死期不遠了,逼着我立刻遠走高飛。
我獨自高飛遠走是容易,但是舍妹年輕,一個人在家,如何是個了局?我想師弟金石友,在一同跟着師父學藝的時候,他獨對月華甚好,所以師父曾說從中作合的話。
隻因那時舍妹的年紀太輕,以緻拖延下來了。
現在我既成個這樣的局面,隻好将舍妹托付師叔,訪尋金石友,作成這件親事。
&rsquo &ldquo梁一鳴說完這一篇話,也不問我能不能受他托付,又接連叩了兩個頭,即起身匆匆地走了。
我事後思量,既當面沒有推辭,他托付的事,便不能不盡力替他去做,隻得即日親去梁家看月華,把一鳴托付的話,說給她聽。
她一點兒不遲疑地說道:&lsquo訪尋金師兄的事,暫可從緩,且容我報了師父的仇再說。
&rsquo我問他師父的仇,将怎生報法?她躊躇不肯向我說明,我料想她必有難說之處,便不追問了。
&ldquo又過了幾日,這夜三更以後了,我從夢中驚醒,忽覺有人敲門。
開門看時,原來是月華來了。
突然對我說道:&lsquo特來求師叔一同找尋金師兄去。
&rsquo我說:&lsquo我既受了你哥哥的托付,金石友是得去找尋的,不過金石友自離開你師父到于今,已七八年未通音訊了,究竟他當時去向何方,也沒有人知道。
且等我一個人去各處訪尋,得了他的下落,見他将話說明白了,才回頭帶你去,方為妥當。
若就這麼冒昧一同動身前去,姑無論你是個年輕女子,行路多有不便。
即算你有功夫,能與男子一般和我同走,到底什麼時候能訪尋着金石友?你一個年輕女子,能三月五月半年一載地在路上漂流嗎,這如何使得?&rsquo月華笑道:&lsquo如果金師兄當日的去向何方都不知道,此刻去哪裡尋找他的蹤影?&rsquo &ldquo我至此才明白她早已知道你的着落,次日就從九江雇了一條船,打算且到了長沙,再細細探訪你的居處。
也是天從人願,這日上船還沒有一會兒,月華正坐在艙裡,從窗眼看碼頭上往來的人,忽見你押了十幾挑瓷貨,搬運到相隔十多丈遠近的一條船上。
月華叫我看,我看了很歡喜,就要過來招呼,被月華阻攔住了,說我們在這地方不好招呼人,既是見了面,以後跟着開頭,跟着停泊就是了。
因此才一點兒不費事地得着了你這所在。
于今月華還在船上等候,隻看你打算怎麼辦?&rdquo 做書的寫到了這裡,便不能不把這個瓷器小販,金發興的來蹤去迹,略略地交代一番。
說到這個金發興的家庭履曆,在當時也實在是有些足使人稱道的地方。
他父親單名一個琰字,江西南康府人,金琰十一歲考幼童進學,十四五歲就文名大噪了。
所來往的都是一般負不羁之才的名士,青衣罵座、白眼看人,禮法算是什麼東西,在金琰一般人的眼中,簡直不屑顧盼一下。
科名也不在他們心上,各自以為負着蓋世的才華,舉人、進士是各自所固有的,何時高興,就何時去取這頭銜戴上就是了。
但是世事哪裡有這般容易如人意的,金琰連下了五六次科場,這舉人的頭銜,隻是弄不到手。
看平日同負盛名的名士,也都差不多,才不由得有些心灰氣短,知道科第不能全仗才華,有許多關系在根基祖德的。
十幾歲時候那種恃才傲物的神氣,已漸漸減退好多了,直到三十歲才中了一榜。
因希望騰達的心思太切,金家的産業,在南康也可稱得起是一家富室,就花錢捐了四川一個知縣。
那時四川的哥老會的氣焰,已是很高大的了。
他原想将所統治的一縣,竭力整頓一番,不使有哥老會存在的。
及到四川,仔細一探聽哥老會的組織及行動,雖覺得不能與尋常沒知識、殺人放火的強盜一例看待,然整頓是不能不存心整頓的。
金琰初次到任的是石泉縣,這日帶了不少的随從人員,前去石泉上任。
走到離城二十來裡的地方,一處門臨大路的火鋪,隻見過路茅亭中擺設了一桌酒菜,一個衣冠楚楚的人,中等身材,年齡約在五十左右,拱手當路立着。
背後緊跟着兩個魁偉絕倫的壯士,包頭裹腿,威武逼人。
金琰坐在大轎中,早已看見了這三人的形态,心裡雖料想是來迎接自己的,然猜不出是什麼人,何以會在這地方,如此情形地迎接。
不過金琰從來膽大心雄,不似尋常讀書人模樣,轉眼之間,大轎已到了茅亭前面。
在前開道的人,厲聲喝三人閃開,三人不理,隻見那個衣冠楚楚迎轎長揖說道:&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