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袁家坳春宴說猴經 瞿公庵空門逢倩女
關燈
小
中
大
民國壬子年,不肖生在嶽州幹一點小小的差事。
那時的中華民國才成立不久,由革命黨改組的國民黨,在湖南的氣焰,正是炙手可熱。
不肖生雖不是真正的老牌革命黨,然因辛亥以前在日本留學,無意中混熟了好幾個革命黨,想不到革命一成功,我也就跟着那些真正的老牌革命黨,得了些好處。
得的是些什麼好處?第一是得着了出入官衙的資格,可以帶護兵馬弁,戴墨晶眼鏡,坐三丁拐轎子,當着無知無識、沒見過世面的老百姓,混稱偉人;第二是可以讨點小差事幹幹,撈幾個錢供揮霍。
不過這兩樁好處,有限得很,事後追想起來,倒實在有些替自己肉麻。
唯有第三樁好處,正當時得着,不但不覺得好,反以為是十分敗興的事,直到此刻,那好處才得實現。
畢竟是什麼好處呢?原來就是得了這部《回頭是岸》的材料。
這話照湖南的俗話說起來,真是有一丈二尺棉布長,好在我既沒有注經的才,又沒有修史的福,雖曾略讀幾句詩書,卻生成一種乖僻疏懶,不合時宜的性格,不能始終模仿那些偉人的樣兒,跳上政治舞台,口口聲聲謀國利民福,随時随地可以拍發通電,顯出肚皮裡的文才;僅能寫出些荒誕不經的小說來,給諸位看官們消遣。
既是為寫出來給諸位消遣,便不妨小題大做,拿來從頭至尾細說一番。
我在嶽州幹的差事,是鎮守使署的秘書和厘金局的文案。
兩件事合起來,每月連外快也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一個人的正當開支,不嫖不賭,哪裡耗将得了這許多?因此每月至少有二百元以上的存積。
在下并非不喜嫖,實因嶽州那地方,位置雖在長沙之下、武昌之上,水陸交通兩便,然不知怎的,簡直不容易遇着一個略當人意的妓女。
隻要稍為平頭整臉的,不是巨商豪富每月花多少錢包占了,便是駐在當地的偉人賞識了。
與其花錢捐冤大頭,不如索性不轉這念頭,倒可免受多少閑氣。
在厘局的同事當中,有一個姓袁的老頭兒,年紀有了六十多歲,在局裡當了十幾年的稽查,家中置了幾千銀子的産業,有子有孫,不當這稽查也可以過得去了。
隻為他的資格最老,辦事又精明,每任局長都因他為人可靠,局中少不了他,不放他辭職;他也吃慣了這碗飯,每日非坐着巡劃到河裡遊蕩幾遍,身心都覺不舒服。
每年唯有臘底正初,約半個月,得請假回家去享兒孫團聚之樂。
他家距離厘局有十來裡,地名叫作袁家坳,是不是因他家姓袁,在那地方住得久,才叫出這地名來呢?抑是原來有這地名,與他家的姓巧合,便不得而知。
他家的房屋不大,而有一個花園布置得非常幽雅。
袁老頭兒每年正月初間,照例得在那花園裡宴客一次,壬子這年袁家的春宴,在下也在被邀之列。
我還記得那日是正月初四,上午天氣晴明,在下和幾個同事的,騎了鎮守使署幾匹馬,到袁家坳不過十來裡路,不過一小時的工夫,就到了袁家。
袁家養了四隻看家的猢狲,都有七八歲小孩兒那般大小,能懂得主人的意思言語。
每一隻猢狲給小銅鑼一面,鑼錘一柄,夜深遇有盜賊,或不相識的人來,四隻猢狲同時在屋瓦上敲鑼報警。
并不用鍊條鎖住,随處可以自由行走,但是從來不肯遠離袁家那所房屋。
在下這回是初次到袁家,平日也不曾聽袁老頭兒談過他家養猢狲的話。
袁老頭兒才引我們到客廳中坐定,就見四隻猢狲,兢兢業業地捧着四蓋碗茶進來,做一排立着,各拿兩眼望着袁老頭兒,好像等待吩咐的神氣。
袁老頭兒笑容滿面地指着在下等四人,對猢狲說道:&ldquo送給這四位老爺喝。
&rdquo四隻猢狲真個将茶分送到我等四人跟前,我初次看見這種猢狲服務的情形,覺得異常有趣,連忙立起身伸手接茶。
送茶給我的這猢狲,倒被我吓了一跳,原是兩手捧着蓋碗底下的銅茶托,因受了我猛然立起身的驚吓,也連忙放下一隻手,隻一隻手擎住蓋碗。
碗中的茶,登時淋淋漓漓地潑了出來,現出要逃跑又不敢,不逃跑又害怕的樣子。
袁老頭兒見了便笑向我道:&ldquo請坐着不要動,先生是初次到寒舍來,面生的人,是不免有些兒害怕。
&rdquo袁老頭兒說這話的時候,我已從猢狲手中将蓋碗接過來了,這猢狲回身就四腳着地往外跑,那三隻也跟着跑離了客廳。
我因問袁老頭兒道:&ldquo這猢狲是哪裡來的,怎麼調教得這麼馴順?&rdquo 袁老頭兒笑道:&ldquo這是大小兒在河南買來的,原是雌雄三對,四年前我們局裡的金局長,不知如何聽說寒舍養了六隻很馴順的猢狲,教我送他一隻。
我不好意思不肯,就捉了一隻雌的,用鐵鍊鎖着送給他。
送去不到一個月,金局長便升任到常德去了。
留下那一隻
那時的中華民國才成立不久,由革命黨改組的國民黨,在湖南的氣焰,正是炙手可熱。
不肖生雖不是真正的老牌革命黨,然因辛亥以前在日本留學,無意中混熟了好幾個革命黨,想不到革命一成功,我也就跟着那些真正的老牌革命黨,得了些好處。
得的是些什麼好處?第一是得着了出入官衙的資格,可以帶護兵馬弁,戴墨晶眼鏡,坐三丁拐轎子,當着無知無識、沒見過世面的老百姓,混稱偉人;第二是可以讨點小差事幹幹,撈幾個錢供揮霍。
不過這兩樁好處,有限得很,事後追想起來,倒實在有些替自己肉麻。
唯有第三樁好處,正當時得着,不但不覺得好,反以為是十分敗興的事,直到此刻,那好處才得實現。
畢竟是什麼好處呢?原來就是得了這部《回頭是岸》的材料。
這話照湖南的俗話說起來,真是有一丈二尺棉布長,好在我既沒有注經的才,又沒有修史的福,雖曾略讀幾句詩書,卻生成一種乖僻疏懶,不合時宜的性格,不能始終模仿那些偉人的樣兒,跳上政治舞台,口口聲聲謀國利民福,随時随地可以拍發通電,顯出肚皮裡的文才;僅能寫出些荒誕不經的小說來,給諸位看官們消遣。
既是為寫出來給諸位消遣,便不妨小題大做,拿來從頭至尾細說一番。
我在嶽州幹的差事,是鎮守使署的秘書和厘金局的文案。
兩件事合起來,每月連外快也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一個人的正當開支,不嫖不賭,哪裡耗将得了這許多?因此每月至少有二百元以上的存積。
在下并非不喜嫖,實因嶽州那地方,位置雖在長沙之下、武昌之上,水陸交通兩便,然不知怎的,簡直不容易遇着一個略當人意的妓女。
隻要稍為平頭整臉的,不是巨商豪富每月花多少錢包占了,便是駐在當地的偉人賞識了。
與其花錢捐冤大頭,不如索性不轉這念頭,倒可免受多少閑氣。
在厘局的同事當中,有一個姓袁的老頭兒,年紀有了六十多歲,在局裡當了十幾年的稽查,家中置了幾千銀子的産業,有子有孫,不當這稽查也可以過得去了。
隻為他的資格最老,辦事又精明,每任局長都因他為人可靠,局中少不了他,不放他辭職;他也吃慣了這碗飯,每日非坐着巡劃到河裡遊蕩幾遍,身心都覺不舒服。
每年唯有臘底正初,約半個月,得請假回家去享兒孫團聚之樂。
他家距離厘局有十來裡,地名叫作袁家坳,是不是因他家姓袁,在那地方住得久,才叫出這地名來呢?抑是原來有這地名,與他家的姓巧合,便不得而知。
他家的房屋不大,而有一個花園布置得非常幽雅。
袁老頭兒每年正月初間,照例得在那花園裡宴客一次,壬子這年袁家的春宴,在下也在被邀之列。
我還記得那日是正月初四,上午天氣晴明,在下和幾個同事的,騎了鎮守使署幾匹馬,到袁家坳不過十來裡路,不過一小時的工夫,就到了袁家。
袁家養了四隻看家的猢狲,都有七八歲小孩兒那般大小,能懂得主人的意思言語。
每一隻猢狲給小銅鑼一面,鑼錘一柄,夜深遇有盜賊,或不相識的人來,四隻猢狲同時在屋瓦上敲鑼報警。
并不用鍊條鎖住,随處可以自由行走,但是從來不肯遠離袁家那所房屋。
在下這回是初次到袁家,平日也不曾聽袁老頭兒談過他家養猢狲的話。
袁老頭兒才引我們到客廳中坐定,就見四隻猢狲,兢兢業業地捧着四蓋碗茶進來,做一排立着,各拿兩眼望着袁老頭兒,好像等待吩咐的神氣。
袁老頭兒笑容滿面地指着在下等四人,對猢狲說道:&ldquo送給這四位老爺喝。
&rdquo四隻猢狲真個将茶分送到我等四人跟前,我初次看見這種猢狲服務的情形,覺得異常有趣,連忙立起身伸手接茶。
送茶給我的這猢狲,倒被我吓了一跳,原是兩手捧着蓋碗底下的銅茶托,因受了我猛然立起身的驚吓,也連忙放下一隻手,隻一隻手擎住蓋碗。
碗中的茶,登時淋淋漓漓地潑了出來,現出要逃跑又不敢,不逃跑又害怕的樣子。
袁老頭兒見了便笑向我道:&ldquo請坐着不要動,先生是初次到寒舍來,面生的人,是不免有些兒害怕。
&rdquo袁老頭兒說這話的時候,我已從猢狲手中将蓋碗接過來了,這猢狲回身就四腳着地往外跑,那三隻也跟着跑離了客廳。
我因問袁老頭兒道:&ldquo這猢狲是哪裡來的,怎麼調教得這麼馴順?&rdquo 袁老頭兒笑道:&ldquo這是大小兒在河南買來的,原是雌雄三對,四年前我們局裡的金局長,不知如何聽說寒舍養了六隻很馴順的猢狲,教我送他一隻。
我不好意思不肯,就捉了一隻雌的,用鐵鍊鎖着送給他。
送去不到一個月,金局長便升任到常德去了。
留下那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