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松林的翠綠

關燈
間。

     “房子挺好,可就是不能買。

    ”太吉郎在種着胡枝子白花那家門前自語道。

     “從發展趨勢來看,整個京都城可能用不了多久,就像高台寺一帶那樣,都要蓋起飯店旅館啦……大阪、京都之間變成了工業區,西京①一帶交通不便,這倒還好、但那附近還有空地,誰又能保證今後不在那附近蓋起怪裡怪氣的時新房子呢……。

     父親臉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太吉郎或許是對那一溜胡枝子白花戀戀不舍吧,走了七八步,又獨自折回去再觀賞—番。

     阿繁和千重子就在路上等他。

     “花開得真美啊!可能在種法上有什麼秘訣吧。

    ”太吉郎回到她們兩個人身邊,“倘使能用竹子支撐起來就好了,可是……下雨天,過往的人可能會被胡枝子葉弄濕,不好走鋪石路哩。

    ” 太吉郎又說:“如果屋主想到今年胡枝子會開得更美麗,他大概也不舍得賣掉這所房子的吧。

    可是到了非賣不可的時候,恐怕也就顧不上胡枝子花是凋謝還是紛亂了。

    ” 她們倆沒有搭腔。

     “人嘛,恐怕就是這樣子了。

    ”父親的臉多少失去了光澤。

     “爸爸,您這樣喜歡胡枝子花嗎?”千重子爽朗地問道,“今年已經來不及了,明年讓千重子來替爸爸設計一張胡枝子小花紋畫稿吧。

    ” “胡枝子是女式花樣,哦。

    是婦女夏裝的花樣啊。

    ” “我要試試把它設計成既不是女式,也不是夏裝的花樣。

    ” ①京都平城京、平安京的朱雀大路以西的地帶。

     “噢,小花紋什麼的,打算做内衣嗎?”父親望着女兒,用笑支吾過去,“爸爸為了答謝你,給你畫張樟樹圖案做和服或外褂。

    你穿起來準像妖精……” “簡直把男女式樣全給颠倒了。

    ” “沒有颠倒嘛。

    ” “你敢穿那件像妖精的樟樹圖案和服上街嗎?” “敢,去什麼地方都敢……” “唔。

    ” 父親低下頭在沉思。

     “千重子,其實我也并不是喜歡胡枝子白花,任何一種花,每每由于賞花的時間和地點各異,而使人的感觸也各有不同。

    ” “那是啊。

    ”千重子回答,“爸爸,既然已經來到這兒,龍村就 在附近,我想順便去看看……” “嘿,那是做外國人生意的鋪子……繁,你看怎麼辦好?” “既然千重子想去……”阿繁爽快地說。

     “那就去吧。

    不過,龍村可沒什麼腰帶賣……” 這一帶是下河原町的高級住宅區。

     千重子一定進店鋪,就熱心地觀看成溜挂在右邊、重疊着的女服綢料。

    這不是龍村的織品,而是“鐘紡”的産品。

     阿繁走過來問:“千重子也打算穿西裝嗎?” “不,不,媽媽。

    我隻是想了解了解,外國人到底都喜歡什麼絲綢。

    ” 母親點點頭。

    她站在女兒的後面,不時伸手去摸那些綢料。

     仿古代書畫斷片——以正倉院書畫斷片為主的織品,挂滿了正個的房間和走廊。

     這是龍村的織品。

    太吉郎多次參觀過龍村織品展覽,還看過原來的古代書畫斷片和有關目錄,腦子裡有印象,都叫得上它們的名字、可是他還是一再仔細參觀。

     “這是為了讓西方人知道,日本也能織出這樣的織品。

    ”認識太吉郎的店員說。

     這些話,太吉郎以前來的時候也聽說過,但現在聽了還是點頭表示贊同。

    即使是模仿中國的,他也說:“古代真了不起啊……恐怕上千年了吧。

    ” 在這裡陳列的仿古代大書畫斷片是非賣品……也有織成婦女腰帶的,太吉郎曾買過幾條自己喜歡的送給阿繁和千重子。

     不過,這個商店是做洋人生意的,沒有腰帶出賣。

    最大的商品就是大桌布,如此而已。

     此外,櫥窗裡還陳列着袋、囊一類東西和錢包、煙盒、方綢巾等小玩意兒。

     太吉郎索性買了兩三條不像是龍村出品的龍村領帶,還有“揉菊”錢包:“揉菊”就是在織物上仿制光悅①在鷹峰做的所謂“大揉菊”紙制手工藝産品,手法比較新穎。

     “類似這種錢包,現在在東北一些地方也還有、用結實的日本紙做的。

    ”太吉郎說。

     “哦,哦。

    ”店員應着,“它同光悅有什麼聯系,我們不太了解……” 在裡頭的櫥窗裡擺着索尼牌小型收音機,連太吉郎他們也感到吃驚。

    這些委托商品,盡管是為了“賺取外彙”,但也未免太…… 他們三人被請到裡面的客廳喝茶。

    店員告訴他們,曾有好幾個外賓在這些椅子上坐過。

     ①光悅(1558—1637),即本阿彌光設,江戶初期的藝術家,擅長泥金畫、書道和茶道等。

     玻璃窗外,有一片杉樹叢,面積不大,卻很稀罕。

     “這叫什麼杉呢?”太吉郎問。

     “我也不曉得……大概是叫什麼廣葉杉吧。

    ” “哪幾個字呢?” “有的花匠不識字,不一定可靠,好像是廣大的廣,樹葉的葉吧。

    這種樹多半是本州以南才有。

    ” “樹幹是什麼顔色?……” “那是青苔。

    ” 小型收音機響了。

    他們掉回頭去,隻見有個年輕人在給三四個西方婦女介紹商品。

     “呀,是真一先生的哥哥啊。

    ”千重子說着站了起來。

     真一的哥哥龍助也向千重子這邊靠過來。

    千重子的雙親坐在客廳椅子上,龍助向他們施了個禮。

     “你接待那些婦女?“千重子說。

    雙方一接近,千重子就感到這位哥哥和比較随便的真一不同,他給人一種礎礎逼人的感覺,使人難以同他搭話。

     “不算什麼接待,我是給他們當翻譯跑跑腿,因為那位擔任翻譯的朋友,他妹妹死了,我替他幹三四天。

    ” “哦?他的妹妹……” “是啊。

    比真一小兩歲。

    是個可愛的姑娘……” “真一的英語不太好,又害羞,所以隻好由我……本來這家商店是不需要什麼翻譯的……何況這些客人在這家商店裡隻買小型收音機之類東西,她們是住在首都飯店裡的美國太太。

    ” “是嗎?” “首都飯店很近,她們是順便來看看的。

    如果她們能仔細看看龍村的織品就好了,可惜她們隻顧看小型收音機了。

    ”龍助低聲笑了笑,“當然願看什麼全聽她們的便。

    ” “我也是頭一回看到這裡陳列收音機。

    ” “不論是小型收音機還是絲綢,都要收美鈔。

    ” “嗯。

    ” “方才到院子裡去,看到池裡有色彩缤紛的鯉魚,我還想:如果她們詳細問起這個,該怎麼說明才好呢。

    可是她們隻是誇誇鯉魚好看就了事,無形中幫了我的大忙。

    關于鯉魚的知識、我知道的不多。

    鯉魚的各種顔色,用英語該怎麼說才确切,我也不曉得,還有帶斑紋的彩色鯉魚……” “千重子小姐,我們去看看鯉魚好嗎?” “那些太太怎麼辦?” “讓店員去照應她們好喽。

    也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