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回 有心捉弄桑黛使刁 任意留難楚雲賴嫁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十五回 有心捉弄桑黛使刁 任意留難楚雲賴嫁
憶秋風,遷客走天涯。
喜歸來,碧山亭下。
水田十數畝,茅屋兩三家。
暮雨明霞,妝點出辋川圖畫。
———雙調《新水令》一調 話表李廣謝了天子之賜,外面的戲班已上來請示開戲。
大廳上酒筵已排齊,李廣邀請兩位大賓入席,各席上賓客相陪落座,李廣親自各席敬酒。
下面戲房内已裝扮齊全,隻候示下便即開演。
此時李廣吩咐班内之人先打一陣鬧台的鑼鼓,随後跳加官,一面呈上戲目至各席上請衆位王公大臣點戲。
範相點了一出《 全家福》,鄭相點了一出《 會佳期》,以次均各點畢,頃刻唱戲。
一出一出唱畢,席散,就料理奠雁親迎之禮節。
刻間,英武王乘轎赴楚府奠雁親迎。
不必細表。
且言桑黛見李廣過楚府奠雁,忽然想起一件捉狹鬼的事來,便至上房向李太王妃口呼:“伯母,今日大哥與颦卿完婚,卻非尋常可比,少刻喜轎臨門,必須請兩位少年雙全、福德俱備的夫人攙新人。
”李太妃笑曰:“這又是個難題目,時候已迩,向何處去請這兩位福德雙全年少的夫人呢?” 桑黛口呼:“ 伯母不必作難,小侄卻思得兩位,不但少年雙全,而且武藝超群,且與颦卿是一流人物,再沒有比這兩位好的了。
”李太妃問:“果是何人?” 桑黛曰;“ 一位是文俊賢弟之妻白氏弟婦,一位是胡逵兄之妻甘氏嫂嫂。
這兩位實是福德俱備,武藝雙全,且是女中豪傑,平時又與颦卿共事一方,頂好難得這湊巧,隻須伯母将胡兄請來向他說知,他必不駁。
” 李太王妃曰:“ 既如此,煩賢侄就傳老身的話,向胡賢侄一說。
” 桑黛曰:“小侄去說恐胡兄不準應允,不若将胡兄請進來,還是伯母當面向他說知方好。
” 李太妃曰:“煩你請他進來。
”桑黛退出來。
徐文俊一旁聽了此言,已是暗笑不已,見桑黛出來,便扯住桑黛袍袖,口呼:“桑兄!你太作谑了,無端要捉弄甘家十二姑,便是弟婦尚在年輕,焉能代人攙親?”桑黛回答:“你且休管。
”說着走出來将胡逵喚了進去,李太王妃口呼:“胡賢侄,老身今日要借重侄媳的全福,同徐家白氏侄媳攙一攙颦卿,不知賢侄允否?”胡逵曰:“隻恐伯母嫌他貌醜,若不嫌,承伯母見愛,小侄那敢不允?我便去令他前來,同白氏弟婦攙親。
” 胡逵不說出許多絮絮叨叨之話,李太王妃并想不到甘十二姑貌醜,一聞胡逵說出甘十二姑貌醜,心中省悟,暗想:“桑黛是有意捉弄胡逵。
” 想至此不由一笑。
若不請他,話已出口;若請來同白氏侄媳攙親,定為大家取笑。
沉吟時未及回答,桑黛、徐文俊見李太王妃沉吟不語,早已料定太王妃心事,二人也忍不住好笑。
李太王妃見他二人一笑,又恐胡逵一旁生疑,遂口呼:“賢侄承你應允,老身就心感了。
” 文俊謙曰:“侄媳年輕,恐不能當此重任。
” 李太妃未及答言,忽聞胡逵大聲言道:“ 三賢弟你忒古怪,這有什麼年輕重任?我知你的心思倒不是因他年輕,是因他生得嬌美,恐被人看見肥了人家的眼睛。
其實不必過慮這一層,當日在河南厮殺于千軍萬馬之中,都不怕人看他,今又怕人看他了。
雖然廳上賓客衆多,難道比河南殺賊時人多麼?愚兄就沒有這個思想,俺那十二姑雖然容貌醜陋,人稱他
喜歸來,碧山亭下。
水田十數畝,茅屋兩三家。
暮雨明霞,妝點出辋川圖畫。
———雙調《新水令》一調 話表李廣謝了天子之賜,外面的戲班已上來請示開戲。
大廳上酒筵已排齊,李廣邀請兩位大賓入席,各席上賓客相陪落座,李廣親自各席敬酒。
下面戲房内已裝扮齊全,隻候示下便即開演。
此時李廣吩咐班内之人先打一陣鬧台的鑼鼓,随後跳加官,一面呈上戲目至各席上請衆位王公大臣點戲。
範相點了一出《 全家福》,鄭相點了一出《 會佳期》,以次均各點畢,頃刻唱戲。
一出一出唱畢,席散,就料理奠雁親迎之禮節。
刻間,英武王乘轎赴楚府奠雁親迎。
不必細表。
且言桑黛見李廣過楚府奠雁,忽然想起一件捉狹鬼的事來,便至上房向李太王妃口呼:“伯母,今日大哥與颦卿完婚,卻非尋常可比,少刻喜轎臨門,必須請兩位少年雙全、福德俱備的夫人攙新人。
”李太妃笑曰:“這又是個難題目,時候已迩,向何處去請這兩位福德雙全年少的夫人呢?” 桑黛口呼:“ 伯母不必作難,小侄卻思得兩位,不但少年雙全,而且武藝超群,且與颦卿是一流人物,再沒有比這兩位好的了。
”李太妃問:“果是何人?” 桑黛曰;“ 一位是文俊賢弟之妻白氏弟婦,一位是胡逵兄之妻甘氏嫂嫂。
這兩位實是福德俱備,武藝雙全,且是女中豪傑,平時又與颦卿共事一方,頂好難得這湊巧,隻須伯母将胡兄請來向他說知,他必不駁。
” 李太王妃曰:“ 既如此,煩賢侄就傳老身的話,向胡賢侄一說。
” 桑黛曰:“小侄去說恐胡兄不準應允,不若将胡兄請進來,還是伯母當面向他說知方好。
” 李太妃曰:“煩你請他進來。
”桑黛退出來。
徐文俊一旁聽了此言,已是暗笑不已,見桑黛出來,便扯住桑黛袍袖,口呼:“桑兄!你太作谑了,無端要捉弄甘家十二姑,便是弟婦尚在年輕,焉能代人攙親?”桑黛回答:“你且休管。
”說着走出來将胡逵喚了進去,李太王妃口呼:“胡賢侄,老身今日要借重侄媳的全福,同徐家白氏侄媳攙一攙颦卿,不知賢侄允否?”胡逵曰:“隻恐伯母嫌他貌醜,若不嫌,承伯母見愛,小侄那敢不允?我便去令他前來,同白氏弟婦攙親。
” 胡逵不說出許多絮絮叨叨之話,李太王妃并想不到甘十二姑貌醜,一聞胡逵說出甘十二姑貌醜,心中省悟,暗想:“桑黛是有意捉弄胡逵。
” 想至此不由一笑。
若不請他,話已出口;若請來同白氏侄媳攙親,定為大家取笑。
沉吟時未及回答,桑黛、徐文俊見李太王妃沉吟不語,早已料定太王妃心事,二人也忍不住好笑。
李太王妃見他二人一笑,又恐胡逵一旁生疑,遂口呼:“賢侄承你應允,老身就心感了。
” 文俊謙曰:“侄媳年輕,恐不能當此重任。
” 李太妃未及答言,忽聞胡逵大聲言道:“ 三賢弟你忒古怪,這有什麼年輕重任?我知你的心思倒不是因他年輕,是因他生得嬌美,恐被人看見肥了人家的眼睛。
其實不必過慮這一層,當日在河南厮殺于千軍萬馬之中,都不怕人看他,今又怕人看他了。
雖然廳上賓客衆多,難道比河南殺賊時人多麼?愚兄就沒有這個思想,俺那十二姑雖然容貌醜陋,人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