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回 慰相思颦玉入宮 明大義太後認女

關燈
,口呼母親,将太後宣召言明:“兒此一去,若遭太後逼迫,兒情願血濺宮廷,了卻終身。

    ” 不由凄然不已。

    楚太王妃正欲勸慰,家丁進來禀道:“外面催迫入宮。

    ” 楚雲隻得辭别母親,出府乘輿,不一刻,已至宮門。

     内侍傳報進去,太後聞奏曰:“ 宣楚雲進宮。

    ” 楚雲聞召,緩移蓮步,從容入内。

    山呼禮畢,太後賜坐。

    太後見他改了女妝,更覺豔麗,果然是傾國傾城,姿容絕世。

    暗贊:如此芳容,莫怪王兒因他染病?笑問曰:“ 本宮宣你入宮,非因他事。

    但你既說自幼字與李廣,前日天子當面賜婚,你為何不肯承允?既然不肯應允,本宮想來,雖有當初之言,卻是無憑無據,依本宮之意,還是匹配玉清王冊立正妃,也不辜負你 青 春。

    爾 可 仔 細 想 來,如 果 可 行,便 向 本 宮 奏上。

    ”楚雲聞言,便即跪下奏曰:“太後所谕差矣。

    臣女自幼字與李廣,是臣女母舅範其鸾為媒,何為無憑據?李廣雖然已經娶婦,臣女終是李家之人,其所以不肯應承聖旨者,現有養母未終,難已抛撇。

    若謂玉清王冊立正妃,此是宮廷大事,又何可因為冊立,便奪娶有夫之女?非特有礙國典,亦且見笑于天下後世。

    臣女不敢應承,還是上顧朝廷的大禮,不敢陷親王于不義,緻贻後世之羞。

    尚乞太後鑒臣女苦心,臣女不勝幸甚!” 太後聞奏曰:“ 楚雲你雖是一女子,你這唇舌真利害,為今之計,玉清王因你染成病症,你既不允與他為妃,你代本宮将王兒病症醫好才是。

    現在玉清王居于清風閣内,爾可随宮女前往探視。

    ” 楚雲聞言,忿氣填胸,欲說不得,正在難為之處,忽見宮娥奏道:“玉清王爺帶病來見忠勇王。

    ”太後急命宮娥攙扶進來。

    隻見玉清王骨瘦如柴,神魂颠倒,踉跄走進。

    一見楚雲面貌,頓覺心曠神怡,口呼:“楚雲賢卿,你害得孤好苦呀!” 楚雲不語,卻行了一個君臣之禮,複又坐在一旁。

    玉清王目不轉睛直向楚雲望看,遂長歎一聲曰:“孤豈不知卿為李廣自幼聘定,豈可君奪臣妻。

    但孤意思想卿于歸李廣,便不能相見晤談。

    審是之故,孤偶然一病在床,卿如有善策能令孤時常得見卿之顔面,孤王決不敢妄生邪念,但得卿語言共話,即是孤之幸也。

    不知卿尚有善策以處之否?” 楚雲聞言,暗想:我何不如此如此,既可絕彼之念,又可順彼之情,大約彼之病必痊,即太後必感我之情,我亦可謂情義兼盡。

    想罷,向太後奏曰:“臣女啟奏太後,思得一計,可療王爺之病。

    但臣女不敢妄奏,倘蒙太後恕臣女無罪,臣女便冒昧渎陳。

    ” 太後曰:“卿但有療病之策,盡管言來,本宮并不加罪。

    ” 楚雲奏曰:“ 臣女所奏,前者玉清王本有欲與臣等願列同盟之意,臣等因有君臣之分,不可紊亂,故未敢承應。

    今日王爺既以臣女為念,臣女又何敢置之不顧?臣女之意,略仿同盟之意,願與王爺列作雁行,此是臣女不自分量之言。

    臣女罪該萬死!尚求太後赦罪。

    ” 言罷,太後尚未答言,玉清王便高聲曰:“既如此說,孤便為卿王兄,卿便為孤禦妹,一言為定,永無更變。

    卿若稍存疑心,孤若稍存妄想,皆不善終。

    孤發此誓言,以堅卿之意,以表孤之心。

    從今以後,便以兄妹相稱。

    ”太後聞言,大悅曰:“ 如此可謂兩全其美。

    ”楚雲遂向太後行了母女之禮,複向玉清王行了兄妹之禮。

    畢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