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換參苓文炳延奇禍 告禦狀福祿趕前程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十四回 換參苓文炳延奇禍 告禦狀福祿趕前程
人生如夢寄塵中,夢覺塵緣總是空。
浪蕩形骸同泡影,浮沉蹤迹似飄蓬。
話表徐文亮被狂風吹入波浪之中,舟子并家丁大聲喊救,隻急得徐文炳痛哭,連話都說不出來。
衆舟子下水打撈多時,并無蹤迹。
徐文炳無法可使,便将蕭子世所贈錦囊拆視,上寫: 風波險絕丹陽路,蓬島安居不是災。
記取明年擂台下,棄文就武去重來。
文炳看罷,半信半疑。
你道徐文亮落水未死,被終南山呂祖将他救去,帶至山中,親教兵法,明年在揚州打擂,匹配良緣。
後血戰沙場,匡扶聖主,此是後話。
且言文炳無法施計,隻得天明催着開船。
不數日,已到杭州。
登岸至家,奔到上房,看視母病。
徐夫人見兒回家,心中似覺稍好,便攜文炳之手,說:“我兒回來了,為娘盼兒盼的眼穿。
” 文炳口尊:“母親暫且養病,為兒去請位醫生診視,服兩帖藥必愈。
” 徐夫人問:“你兄弟為何不來見我?”文炳聞言,不覺淚下,不敢隐瞞,便将落水及蕭子世所贈錦囊中之言說了一遍。
徐夫人聞言,大哭一聲,登時昏暈過去。
徐文炳大驚,手扶老夫人,呼喚母親,遂命人将李夫人請來,複命家丁急請醫生來診治。
李夫人幫着徐文炳呼喚片刻,徐夫人方蘇醒過來,吐出一口濁痰,哭喚文亮吾兒不止。
李夫人一面勸慰,一面痛罵李廣,遂勸解了一回,方住聲停哭。
醫生已到,讓進房診脈,遂将六部脈診畢。
醫生說:“太夫人之病,皆由思慮而成,并無外感等症,但須清補和平,宣通理氣,兩三帖藥便可痊愈。
俟痊愈之後,平時再為清補便了。
”言畢,開立藥方,文炳見藥方平和,即命從人前去打藥,遂将醫生送出。
回來遂勸母親不必煩慮,二弟終久有回來之日。
徐老夫人也是無法,隻得姑作此想,留為後驗。
不移時藥已打來,文炳親自熬藥,送與母親服下。
當夜病體安靜。
次日複請醫生來診脈開方,由此不到十日,已經痊愈。
但是氣體虛弱,尚須清補。
醫生斟酌一盡善盡美的參苓補氣湯。
徐文炳即攜藥方,便到街市親自買參苓。
剛走到一家門首,不提防這家大門一開,從裡面潑出一盆水來,正潑在文炳身上,渾身盡皆濕透。
文炳掉轉頭來一看,見門内是一少婦,便望少婦怒望了一眼。
不能較量,方邁步回家換衣。
那婦人過意不去,趕忙出來謝罪,說:“奴家實在無意,萬望勿怒。
所潑卻是面水,并不污衣;但隻公子衣濕,街上如何可行?不若請到奴家少坐片刻,待奴給公子烘幹好走。
” 徐文炳聞言,覺得有理,便走了進去。
那婦人便請脫下濕衣,落座候幹。
遂生一炭火盆,坐在一旁,一面烘衣,一面與徐文炳閑話。
文炳見他雖是小家碧玉,有些姿色,亦知道理。
那婦人見徐文炳瞅了他兩眼,心中誤會了意,以為徐文炳是一多情公子,便細問文炳身家。
徐文炳卻毫無邪念,也就問了他一遍。
那婦人見問,笑說道:“原來是徐大公子,奴家失敬了。
奴家的娘家姓梅,夫家姓黃。
可恨奴丈夫黃貴終日賭博,不事生理,累的奴柴米缺乏,衣衫典盡。
” 不由落下淚來。
文炳聞言,不由歎惜。
梅氏望文炳飄了兩眼,如眉目傳情一般,文炳毫不介意。
不移時,衣服烘幹,文炳穿了衣衫,起身要走,梅氏含笑口呼:“ 公子爺,何不再坐片刻呢?”文炳随口答音: “ 我有
浪蕩形骸同泡影,浮沉蹤迹似飄蓬。
話表徐文亮被狂風吹入波浪之中,舟子并家丁大聲喊救,隻急得徐文炳痛哭,連話都說不出來。
衆舟子下水打撈多時,并無蹤迹。
徐文炳無法可使,便将蕭子世所贈錦囊拆視,上寫: 風波險絕丹陽路,蓬島安居不是災。
記取明年擂台下,棄文就武去重來。
文炳看罷,半信半疑。
你道徐文亮落水未死,被終南山呂祖将他救去,帶至山中,親教兵法,明年在揚州打擂,匹配良緣。
後血戰沙場,匡扶聖主,此是後話。
且言文炳無法施計,隻得天明催着開船。
不數日,已到杭州。
登岸至家,奔到上房,看視母病。
徐夫人見兒回家,心中似覺稍好,便攜文炳之手,說:“我兒回來了,為娘盼兒盼的眼穿。
” 文炳口尊:“母親暫且養病,為兒去請位醫生診視,服兩帖藥必愈。
” 徐夫人問:“你兄弟為何不來見我?”文炳聞言,不覺淚下,不敢隐瞞,便将落水及蕭子世所贈錦囊中之言說了一遍。
徐夫人聞言,大哭一聲,登時昏暈過去。
徐文炳大驚,手扶老夫人,呼喚母親,遂命人将李夫人請來,複命家丁急請醫生來診治。
李夫人幫着徐文炳呼喚片刻,徐夫人方蘇醒過來,吐出一口濁痰,哭喚文亮吾兒不止。
李夫人一面勸慰,一面痛罵李廣,遂勸解了一回,方住聲停哭。
醫生已到,讓進房診脈,遂将六部脈診畢。
醫生說:“太夫人之病,皆由思慮而成,并無外感等症,但須清補和平,宣通理氣,兩三帖藥便可痊愈。
俟痊愈之後,平時再為清補便了。
”言畢,開立藥方,文炳見藥方平和,即命從人前去打藥,遂将醫生送出。
回來遂勸母親不必煩慮,二弟終久有回來之日。
徐老夫人也是無法,隻得姑作此想,留為後驗。
不移時藥已打來,文炳親自熬藥,送與母親服下。
當夜病體安靜。
次日複請醫生來診脈開方,由此不到十日,已經痊愈。
但是氣體虛弱,尚須清補。
醫生斟酌一盡善盡美的參苓補氣湯。
徐文炳即攜藥方,便到街市親自買參苓。
剛走到一家門首,不提防這家大門一開,從裡面潑出一盆水來,正潑在文炳身上,渾身盡皆濕透。
文炳掉轉頭來一看,見門内是一少婦,便望少婦怒望了一眼。
不能較量,方邁步回家換衣。
那婦人過意不去,趕忙出來謝罪,說:“奴家實在無意,萬望勿怒。
所潑卻是面水,并不污衣;但隻公子衣濕,街上如何可行?不若請到奴家少坐片刻,待奴給公子烘幹好走。
” 徐文炳聞言,覺得有理,便走了進去。
那婦人便請脫下濕衣,落座候幹。
遂生一炭火盆,坐在一旁,一面烘衣,一面與徐文炳閑話。
文炳見他雖是小家碧玉,有些姿色,亦知道理。
那婦人見徐文炳瞅了他兩眼,心中誤會了意,以為徐文炳是一多情公子,便細問文炳身家。
徐文炳卻毫無邪念,也就問了他一遍。
那婦人見問,笑說道:“原來是徐大公子,奴家失敬了。
奴家的娘家姓梅,夫家姓黃。
可恨奴丈夫黃貴終日賭博,不事生理,累的奴柴米缺乏,衣衫典盡。
” 不由落下淚來。
文炳聞言,不由歎惜。
梅氏望文炳飄了兩眼,如眉目傳情一般,文炳毫不介意。
不移時,衣服烘幹,文炳穿了衣衫,起身要走,梅氏含笑口呼:“ 公子爺,何不再坐片刻呢?”文炳随口答音: “ 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