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慚愧沒衣裳垂帏避客 辛勤省膏火拂曉抄書
關燈
小
中
大
鉛筆寫字,近去看時,乃是拿了别人的抄本,照樣抄上自己的抄本。
我就問他為什麼這樣一早就抄書?他說:&lsquo到了上午,同學自己要用抄的本子,就不能借給别人抄了&rsquo。
我說,為什麼不到課堂上去抄呢?他說,&lsquo課堂上的朋友,正在抄黑闆上的算式,分開來抄,免得攪亂在一處。
&rsquo我說,你睡覺的屋子裡也可以抄呀?他說,&lsquo屋子裡太黑,看不見抄書。
而且一屋子裡有七八個人睡覺,隻有兩張凳子,一張小桌子,也不能坐許多人。
&rsquo他這不是假話。
他們有一部分人住在窯洞裡,其黑可知。
那位住在房屋裡的,小小的窗戶,再蒙上一塊藍布,實在也和窯洞黑得差不多,因為玻璃這樣東西,是西方缺少之物,大家窗戶上,絕對談不到用玻璃。
若是用紙來糊窗戶吧,無奈又是刮風的日子太多,每刮一場風,可以把窗戶紙吹個稀爛。
&rdquo 周有容笑道:&ldquo你這有一點形容過甚。
我們東方,也有刮大風的日子,不見得有了風,窗紙都不能存在。
&rdquo 志前道:&ldquo我的縣長,你是在有樹木的地方做老爺,哪知道無樹木的地方,人民蓋房子,是盡量的節省木料呢?他們的窗戶,決不能像東方房屋裡的窗戶,用精細的木料,做那緊密的窗格子。
他們的窗戶,根本是牆上一個四方窟窿。
就是有用木料做的格子,也是尺來見方的一格,試問這上面糊着紙,風刮得破刮不破呢?說到這層,我還鬧了一個笑話呢。
就是我向那學生說,既是屋子裡黑,點上燈在屋子裡抄,不比在外面強的多嗎?事後經人家點破,真是一句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那校長為讓我明白屋裡不點燈的緣故,特意讓我晚半天再去一趟。
在暮色蒼茫的時候,總算讓我趕到了他們的晚飯。
不過那校長料定了我不能吃那苦,竟是不曾約我吃飯。
那些學生們,像是很匆忙,各人趕着到廚房裡去,拿一碗小米湯出來。
另一隻手拿了黑馍,咬一口,喝一口小米湯,就在院子裡用他們的晚餐。
這我就明白了,他們為什麼要搶吃飯,正為的是要搶這一點蒼茫的晚光,免得在燈下吃飯。
晚飯以後,二十來個學生所住的屋子裡,統共隻有三盞燈,分在三個窗戶裡放出那淡黃色的光來。
我索性到學生宿舍裡去看看,看到他們炕上那破舊的被褥,在細小的燈光下照着,仿佛就讓人感到一種凄涼的意味。
&rdquo 周有容道:&ldquo二十多個學生,共兩三盞煤油燈,這自然是不能念書,但不知道這燈油是歸學生自辦呢?還是出在學校裡呢?&rdquo 志前道:&ldquo這個我卻不知道。
不過根據着大家這樣節省燈油看來,當然燈火是學生自備的。
你想想,他們吃飯,連菜蔬也不預備一樣,還肯多用錢買燈油點嗎?他們不買油,學校裡也不買油,結果就弄得大家摸黑坐着了。
天一黑了,時間就白廢了,那也覺得可惜,所以他們就因地制宜的,老早的睡覺,天一發亮,就起床做事。
&rdquo 王北海在旁邊聽到,始終不作聲,現在志前已經說完,他就忍不住插嘴了,因笑道:&ldquo程先生說到内地學生苦,當然,是在西安學生以上。
可是吃飯咬黑馍,喝小米湯,不用菜蔬,這或者不苦。
&rdquo 志前一拍腿笑道:&ldquo呵!我忘了你也是那樣的。
不過像你這樣的學生,在西安城裡,總不過是一部分,然而我所說的這個學校,全體學生可都是一樣呢。
再說,想讀夜書,摸不着燈光,這樣的痛苦,你也總不至于有。
所以那天我在那小學參觀以後,發生了無窮的感慨。
覺得從事教育的人,自己不到民間去,坐在通都大邑,談些教育理論,想些教育計劃,那有什麼用?好像我說的這小學,那問題就太多了,怎樣子不必讓他抄書讀?怎樣子免了他們天黑就睡,天亮就起來抄書?這就是第一步實施教育的辦法。
可是我想教育行政長官,他也不會夢想到縣城裡的縣立小學,有這種現象吧?我現在有點小小的志願,打算邀合一些同志,編輯那帶地方性的教科書,以及成人教育的書籍。
你想,那二十多歲的人,讓他受兒童教育,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人,讓生長江南的編輯先生,在書上告訴他一些江南社會的情形,那怎能适宜?&rdquo 周有容昂着頭向了屋頂,歎了一口長氣,然後向志前道:&ldquo程先生,你是有心人。
可是有什麼用?比如我,雖不是賢吏,至少也不是貪官,可是我就讓八大爺打跑了。
我一肚做縣長的計劃,一樣沒辦,隻是和人家籌了大半年的軍饷。
&rdquo 說畢,又歎了口氣。
志前道:&ldquo現在各省軍人,都有些覺悟了,政治或者在不久有上軌道的一天&hellip&hellip&rdquo 周有容伸手将臉用勁一抹,表示着把剛才的話取消,笑道:&ldquo不要提到我,還是說你的吧。
說了半天,你都是說到學生方面的,關于先生方面的,又是怎麼樣呢?&rdquo 志前想了想,微笑道:&ldquo我們同在陝北作客,究竟還有不能明了之處,關于這一層,請我們這位老弟報告罷。
他有親戚在内地教書,他可以報告一點材料。
&rdquo 說着,望了王北海。
他在未說話之前,竟也是先歎一口氣,似乎說出來,又是一篇凄楚文章呢。
我就問他為什麼這樣一早就抄書?他說:&lsquo到了上午,同學自己要用抄的本子,就不能借給别人抄了&rsquo。
我說,為什麼不到課堂上去抄呢?他說,&lsquo課堂上的朋友,正在抄黑闆上的算式,分開來抄,免得攪亂在一處。
&rsquo我說,你睡覺的屋子裡也可以抄呀?他說,&lsquo屋子裡太黑,看不見抄書。
而且一屋子裡有七八個人睡覺,隻有兩張凳子,一張小桌子,也不能坐許多人。
&rsquo他這不是假話。
他們有一部分人住在窯洞裡,其黑可知。
那位住在房屋裡的,小小的窗戶,再蒙上一塊藍布,實在也和窯洞黑得差不多,因為玻璃這樣東西,是西方缺少之物,大家窗戶上,絕對談不到用玻璃。
若是用紙來糊窗戶吧,無奈又是刮風的日子太多,每刮一場風,可以把窗戶紙吹個稀爛。
&rdquo 周有容笑道:&ldquo你這有一點形容過甚。
我們東方,也有刮大風的日子,不見得有了風,窗紙都不能存在。
&rdquo 志前道:&ldquo我的縣長,你是在有樹木的地方做老爺,哪知道無樹木的地方,人民蓋房子,是盡量的節省木料呢?他們的窗戶,決不能像東方房屋裡的窗戶,用精細的木料,做那緊密的窗格子。
他們的窗戶,根本是牆上一個四方窟窿。
就是有用木料做的格子,也是尺來見方的一格,試問這上面糊着紙,風刮得破刮不破呢?說到這層,我還鬧了一個笑話呢。
就是我向那學生說,既是屋子裡黑,點上燈在屋子裡抄,不比在外面強的多嗎?事後經人家點破,真是一句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那校長為讓我明白屋裡不點燈的緣故,特意讓我晚半天再去一趟。
在暮色蒼茫的時候,總算讓我趕到了他們的晚飯。
不過那校長料定了我不能吃那苦,竟是不曾約我吃飯。
那些學生們,像是很匆忙,各人趕着到廚房裡去,拿一碗小米湯出來。
另一隻手拿了黑馍,咬一口,喝一口小米湯,就在院子裡用他們的晚餐。
這我就明白了,他們為什麼要搶吃飯,正為的是要搶這一點蒼茫的晚光,免得在燈下吃飯。
晚飯以後,二十來個學生所住的屋子裡,統共隻有三盞燈,分在三個窗戶裡放出那淡黃色的光來。
我索性到學生宿舍裡去看看,看到他們炕上那破舊的被褥,在細小的燈光下照着,仿佛就讓人感到一種凄涼的意味。
&rdquo 周有容道:&ldquo二十多個學生,共兩三盞煤油燈,這自然是不能念書,但不知道這燈油是歸學生自辦呢?還是出在學校裡呢?&rdquo 志前道:&ldquo這個我卻不知道。
不過根據着大家這樣節省燈油看來,當然燈火是學生自備的。
你想想,他們吃飯,連菜蔬也不預備一樣,還肯多用錢買燈油點嗎?他們不買油,學校裡也不買油,結果就弄得大家摸黑坐着了。
天一黑了,時間就白廢了,那也覺得可惜,所以他們就因地制宜的,老早的睡覺,天一發亮,就起床做事。
&rdquo 王北海在旁邊聽到,始終不作聲,現在志前已經說完,他就忍不住插嘴了,因笑道:&ldquo程先生說到内地學生苦,當然,是在西安學生以上。
可是吃飯咬黑馍,喝小米湯,不用菜蔬,這或者不苦。
&rdquo 志前一拍腿笑道:&ldquo呵!我忘了你也是那樣的。
不過像你這樣的學生,在西安城裡,總不過是一部分,然而我所說的這個學校,全體學生可都是一樣呢。
再說,想讀夜書,摸不着燈光,這樣的痛苦,你也總不至于有。
所以那天我在那小學參觀以後,發生了無窮的感慨。
覺得從事教育的人,自己不到民間去,坐在通都大邑,談些教育理論,想些教育計劃,那有什麼用?好像我說的這小學,那問題就太多了,怎樣子不必讓他抄書讀?怎樣子免了他們天黑就睡,天亮就起來抄書?這就是第一步實施教育的辦法。
可是我想教育行政長官,他也不會夢想到縣城裡的縣立小學,有這種現象吧?我現在有點小小的志願,打算邀合一些同志,編輯那帶地方性的教科書,以及成人教育的書籍。
你想,那二十多歲的人,讓他受兒童教育,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人,讓生長江南的編輯先生,在書上告訴他一些江南社會的情形,那怎能适宜?&rdquo 周有容昂着頭向了屋頂,歎了一口長氣,然後向志前道:&ldquo程先生,你是有心人。
可是有什麼用?比如我,雖不是賢吏,至少也不是貪官,可是我就讓八大爺打跑了。
我一肚做縣長的計劃,一樣沒辦,隻是和人家籌了大半年的軍饷。
&rdquo 說畢,又歎了口氣。
志前道:&ldquo現在各省軍人,都有些覺悟了,政治或者在不久有上軌道的一天&hellip&hellip&rdquo 周有容伸手将臉用勁一抹,表示着把剛才的話取消,笑道:&ldquo不要提到我,還是說你的吧。
說了半天,你都是說到學生方面的,關于先生方面的,又是怎麼樣呢?&rdquo 志前想了想,微笑道:&ldquo我們同在陝北作客,究竟還有不能明了之處,關于這一層,請我們這位老弟報告罷。
他有親戚在内地教書,他可以報告一點材料。
&rdquo 說着,望了王北海。
他在未說話之前,竟也是先歎一口氣,似乎說出來,又是一篇凄楚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