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别有悟心西人談建設 不無遺憾寒土種相思

關燈
有什麼大利益。

    &rdquo 志前愕然了,這話從何說起?便肯定的道:&ldquo不!這是陝西對農事上最得意的兩種建設。

    你何以有這樣的問題問我。

    &rdquo 威廉又擡了肩膀,他笑着說:&ldquo這是有來由的。

    聽說在泾惠渠将要成功的時候,一班當地的紳士和富農,老早的,就把各支渠左右的地畝,完全收買去了。

    貧農明知道水利快要通暢,将來有利可圖。

    可是無奈那是将來的事,眼前可以将田地賣得現款,他們隻圖目前,終于是把地畝賣了。

    所以現在水渠所灌的田,恐怕是紳士,富農得利為多吧?再說到鹹陽一帶棉花,農人自種自賣,似乎不會有什麼吃虧的。

    可是并不曾将棉花收割完了,送到市場上來賣。

    事實上,也不等他收割完了,到市場上來賣。

    在那時,就有帶着現款的人,到鄉下去用低微的價錢,把棉花估量着全數收買了。

    等到棉花上市,那并不是由農人手裡,交到出口的商人手裡,卻是由包辦的販子,送到大資本家手裡,所有的利益,都為這中間介紹的販子得去了,而此外還有農人借債,早把棉花押出去了的。

    &rdquo 他說到這裡,志前搶着道:&ldquo不,不,先生是一誤會,關于第一個問題,也許本地人有些田畝變賣的事情,窮人為了賣田來吃飯的,也是人情之常,他等不及水利通暢的享受,不能怪人。

    至于收買棉花,或者是農人一種需要。

    押款,是經濟合作社的誤會吧?&rdquo 威廉笑說:&ldquo西人看中國社會,或者是不會徹底,不過有資本的人,是善于投機圖利的。

    比如西安北城一帶,鐵路未曾通到,地皮就讓人收買幹淨。

    越是窮人,越是将地皮最先賣出去。

    而越是最先賣出去的,也就損失越大了。

    &rdquo 志前躊躇了一會子,想得了一個答複,笑道:&ldquo在社會上活動的人,都是謀得一種利益的。

    很多歐美國家的人,遠遠到中國來不也是為了一種利益的嗎?&rdquo 說了這幾句話,向威廉一笑,威廉也沒有說什麼,起身告辭去了。

    但是他那屋子裡卻另有個美國朋友湯尼在座,聽到說這裡有古物,竟是不必介紹,站在窗子外來看,看到志前正捧了泥駱駝展玩着,這就向他問道:&ldquo是真的古物呵,我可以看看嗎?&rdquo 志前聽他的口音,就知道他是美國人,就笑着歡迎他進來。

    他穿着橡皮呢的雨衣,腰裡緊束了帶子,在兩隻口袋裡,包鼓鼓的表示裡邊收藏東西不少。

    這樣的陰雨天,衣裡還露出雪白無塵的領子。

    那高大的身軀長長的臉,鼻子下面有點小黑胡子,大粗而紅的手,在小手指上,卻帶了西安市上的翠玉戒指。

    志前想着,這個人也許不是到西安做生意的人物,便交給了他泥駱駝,讓他去仔細賞玩。

     他看過了,放在桌上,笑說:&ldquo在洛陽西安這兩個地方,要買古董,是很容易的。

    若是要分别真假,這就很難。

    &rdquo 志前道:&ldquo你到過洛陽嗎?&rdquo 他笑道:&ldquo到過的。

    中國西北部,張家口綏遠,太原,都去過。

    這次,還想到蘭州去看看。

    &rdquo 志前道:&ldquo那麼,你對于中國西北地方,是很有興趣的了。

    &rdquo 湯尼笑道:&ldquo不但是我,美國許多經濟家,對于中國西北,都很有興趣的。

    中國的航空線,在西北是增加了,美國在航空方面,是很願幫助中國。

    &rdquo 志前笑道:&ldquo你說的是好大量的,賣商用飛機給中國嗎?&rdquo 他笑了,似乎有些點頭。

    志前道:&ldquo你是個航空家嗎?&rdquo 湯尼道:&ldquo不,我是個商人,我是經理汽油的。

    西北公路剛剛成了兩條幹線,汽車已有好幾百輛,将來,汽車更多,汽油是需要大量供給的。

    我現時很想到蘭州去,調查需要汽油的量數。

    &rdquo 志前心裡動了一動,笑道:&ldquo中國本來是世界上一個頂大的推銷商場,隻是西南西北部份,交通不便利,洋貨還不能怎樣暢銷。

    現在中國西部,努力在建築公路,對于推銷外貨,自然是比以前發達。

    你對這事,有什麼感想嗎?&rdquo 他說着,向湯尼望着微笑。

    湯尼用手托着下巴,想了一想,再用手掌在空中微微一按,表示他意思肯定的樣子,答道:&ldquo實在的,你的話對了。

    不過像汽油這樣東西,中國并沒有,若不歡迎大批汽油輸入,這公路有何用處?&rdquo 志前挺起頸脖子道:&ldquo汽油,中國也會有的。

    便是陝西,也就預備開采油礦呢。

    &rdquo 湯尼将閃動的眼光,對志前觀察了一遍。

    感到隻管和他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