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 | 李健吾
關燈
小
中
大
家寫的那個可愛的牧師一樣,我們從來樂觀,因為,别瞧我們打不進他們的世界,我們絕不想把過錯推在一群無辜者身上。
我們明白過錯在我們自己。
知識是罪惡,然而隻有不完全的知識才值得可憐。
我們這六個人,應付小孩子有餘,開導大人卻不足了。
他們的經驗往往難倒我們這種半斤簍子。
他們有時狡黠似的道:&ldquo請問,你們不朝東去,為什麼倒要往西?&rdquo 一句簡單的疑問,但是窘住了我們。
這需要長時的解說,然而對于鄉下人,凡不能立即用一句話作複的,全不會是理直氣壯的。
所以跋涉了十天,走了将近三百裡路程,我們覺得虛此一行。
我們不說出我們的疲倦,我第一個用那先知粗率的語言提醒大家道:&ldquo我們要像熊一樣,野驢一樣,産婦一樣叫喚!&rdquo 于是我們抖擻精神,間或唱着歌,甚至于做一個怪樣子,引逗大家高興。
這樣走了整整半天,眼看太陽就要下去,我們還沒有遇見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
天氣漸漸冷了下來;但是我們在意的,不是冷,卻是風沙。
土礫灌滿了我們的五官。
最後連一棵樹也看不見,仿佛我們迷了路,走一座罕無人迹的鬼境。
我心裡想,我們真也許走進蒙古的戈壁。
我們順着山腳,一高一低,希望不久會逃出這荒涼的曠野。
山是秃的,黃色和黑色做成它的表皮。
山并不高,也不陡,但是因為沒有一點綠意,隻能給我們一種枯燥的感覺,好像我們蹭蹬着千仞的崄巇。
一道旅客喜愛的山澗也不曾看見,我們要想埋怨,然而話來到口邊,又縮了回去。
我們的性情非常剛強,不過也非常溫良。
然而苦惱,和病一樣,郁在我們各自的心頭。
今晚我們睡在什麼地方呢?眼前一座破廟也沒有。
而且口渴&hellip&hellip 忽然一個同伴,向我們指着天空道:&ldquo瞧!老鸹!&rdquo 從我們背後的天空,飛來一隊烏鴉。
浮過我們的頭頂,向西北冉冉逝去。
這表示不遠就有樹林,就有村莊,就有我們駐腳的地方。
我們興奮上來,步子提高,走動也加快了。
這樣五裡以後,拐過山角,我們望見一片樹林,太陽掠過,梢頭好像戴着金冠迎着我們這些遠行者招徕。
這讓我想起《桃花源記》,尤其是&ldquo豁然開朗&rdquo那一句。
難道這裡的居民,也是&ldquo不知有漢,無論魏晉&rdquo嗎?但是,我的癡想被道旁一塊闆條攆掉。
這闆條有三尺長,五寸來寬,釘在入口第一棵樹的中腰,上面寫着這樣的字句:&ldquo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
我曾題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
&rdquo我們六個人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我們真像在神話裡面,走進什麼魔窟或者仙境嗎?這不可能,然而這又如此引人往不可能想着,走不上二十步,在另一棵樹上我們看見另一塊闆條,上面寫着:&ldquo信奉上帝,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
&rdquo我們不複疑惑了。
從樹木的行列和培植,我們看出這不是一個等閑的村莊。
我們常常聽人講起内地教會的勢力,想來我們如今碰上這樣一個特殊的區域。
一邊走,一邊欣賞,我們不得不贊揚人家一切的設飾。
這是一座山谷。
圍着谷底,四山種滿了松柏果木。
我們望見一個高的頂尖。
我們聽見狗的吠聲。
我們放緩步子,覺得終于到了一個理想的過夜的地方。
看見旁邊一道淺溪,我們丢下行李,伏在水面,掬起一口漱着。
水呢呢喃喃,一直流向村去。
我們看見兩扇大門,一開一閉,整個和座城門相似。
風似乎小了,我們提高喉嚨,表示各自的欣快。
對着村門,是座三間進身的廟宇。
匾額不見了,隻有土牆上,橫寫着一行&ldquo不要信偶像,因為偶像是人做出來的&rdquo。
我們背向着村門,等到我們扭回身,便見門已然關住。
有人從後招呼。
一個高大的壯年,手裡拿緊一把盒子炮,瞄準我們的胸口。
就在我們出神吃驚的時候,他站在廟前台階上,向我們道:&ldquo你們是幹什麼來的?&rdquo 我們躊躇了一下。
于是他左手向裡一招往前蹿出一步喝道:&ldquo你們有沒有家夥?&rdquo 這完全出乎我們意外。
足有五分鐘,我們不明白他的作為,我們把他當作強盜也難說。
他一步一步走下台階,命令道:&ldquo放下你們的行李!不準亂動!站好了!背朝着我!不許回頭!&rdquo 于是,在他強硬的威迫之下,我們完全依照他的話做。
我們看清廟裡影影綽綽的埋伏,違抗毫無益處。
随後,果不然從廟裡走出十二個人,一邊一個,緊緊揪住我們的胳膊。
那領頭的,按着次序搜檢我們的衣服,看見身上沒有什麼可疑的攜帶,語調和緩了,向自己人道:&ldquo帶他們見神甫去!&rdquo 于是随着一聲胡哨,村門慢慢打開一扇,我們一隊囚犯被放進去。
我們的精神,原本慵倦,如今一經變動,反而振作起來。
魚貫而行,我們誰也隻看見前行的脊背;然而我覺得,由于自信心強,我們并不頹喪。
就是這樣,不交一言,我們被押解到路北一座小教堂前面。
那領頭的,不走正門,過去敲着旁邊窄小的紅門。
不久從裡面走出一個姑娘,神甫的使女。
他向她唧哝了兩句;她瞥了我們一眼,點點頭,不見了。
我告訴領頭的,我們不是匪人。
他擺擺手,叫我們等候神甫出來。
足有十分鐘光景,一位教士慢條斯理地從小門踱出,來在
我們明白過錯在我們自己。
知識是罪惡,然而隻有不完全的知識才值得可憐。
我們這六個人,應付小孩子有餘,開導大人卻不足了。
他們的經驗往往難倒我們這種半斤簍子。
他們有時狡黠似的道:&ldquo請問,你們不朝東去,為什麼倒要往西?&rdquo 一句簡單的疑問,但是窘住了我們。
這需要長時的解說,然而對于鄉下人,凡不能立即用一句話作複的,全不會是理直氣壯的。
所以跋涉了十天,走了将近三百裡路程,我們覺得虛此一行。
我們不說出我們的疲倦,我第一個用那先知粗率的語言提醒大家道:&ldquo我們要像熊一樣,野驢一樣,産婦一樣叫喚!&rdquo 于是我們抖擻精神,間或唱着歌,甚至于做一個怪樣子,引逗大家高興。
這樣走了整整半天,眼看太陽就要下去,我們還沒有遇見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
天氣漸漸冷了下來;但是我們在意的,不是冷,卻是風沙。
土礫灌滿了我們的五官。
最後連一棵樹也看不見,仿佛我們迷了路,走一座罕無人迹的鬼境。
我心裡想,我們真也許走進蒙古的戈壁。
我們順着山腳,一高一低,希望不久會逃出這荒涼的曠野。
山是秃的,黃色和黑色做成它的表皮。
山并不高,也不陡,但是因為沒有一點綠意,隻能給我們一種枯燥的感覺,好像我們蹭蹬着千仞的崄巇。
一道旅客喜愛的山澗也不曾看見,我們要想埋怨,然而話來到口邊,又縮了回去。
我們的性情非常剛強,不過也非常溫良。
然而苦惱,和病一樣,郁在我們各自的心頭。
今晚我們睡在什麼地方呢?眼前一座破廟也沒有。
而且口渴&hellip&hellip 忽然一個同伴,向我們指着天空道:&ldquo瞧!老鸹!&rdquo 從我們背後的天空,飛來一隊烏鴉。
浮過我們的頭頂,向西北冉冉逝去。
這表示不遠就有樹林,就有村莊,就有我們駐腳的地方。
我們興奮上來,步子提高,走動也加快了。
這樣五裡以後,拐過山角,我們望見一片樹林,太陽掠過,梢頭好像戴着金冠迎着我們這些遠行者招徕。
這讓我想起《桃花源記》,尤其是&ldquo豁然開朗&rdquo那一句。
難道這裡的居民,也是&ldquo不知有漢,無論魏晉&rdquo嗎?但是,我的癡想被道旁一塊闆條攆掉。
這闆條有三尺長,五寸來寬,釘在入口第一棵樹的中腰,上面寫着這樣的字句:&ldquo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
我曾題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
&rdquo我們六個人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我們真像在神話裡面,走進什麼魔窟或者仙境嗎?這不可能,然而這又如此引人往不可能想着,走不上二十步,在另一棵樹上我們看見另一塊闆條,上面寫着:&ldquo信奉上帝,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
&rdquo我們不複疑惑了。
從樹木的行列和培植,我們看出這不是一個等閑的村莊。
我們常常聽人講起内地教會的勢力,想來我們如今碰上這樣一個特殊的區域。
一邊走,一邊欣賞,我們不得不贊揚人家一切的設飾。
這是一座山谷。
圍着谷底,四山種滿了松柏果木。
我們望見一個高的頂尖。
我們聽見狗的吠聲。
我們放緩步子,覺得終于到了一個理想的過夜的地方。
看見旁邊一道淺溪,我們丢下行李,伏在水面,掬起一口漱着。
水呢呢喃喃,一直流向村去。
我們看見兩扇大門,一開一閉,整個和座城門相似。
風似乎小了,我們提高喉嚨,表示各自的欣快。
對着村門,是座三間進身的廟宇。
匾額不見了,隻有土牆上,橫寫着一行&ldquo不要信偶像,因為偶像是人做出來的&rdquo。
我們背向着村門,等到我們扭回身,便見門已然關住。
有人從後招呼。
一個高大的壯年,手裡拿緊一把盒子炮,瞄準我們的胸口。
就在我們出神吃驚的時候,他站在廟前台階上,向我們道:&ldquo你們是幹什麼來的?&rdquo 我們躊躇了一下。
于是他左手向裡一招往前蹿出一步喝道:&ldquo你們有沒有家夥?&rdquo 這完全出乎我們意外。
足有五分鐘,我們不明白他的作為,我們把他當作強盜也難說。
他一步一步走下台階,命令道:&ldquo放下你們的行李!不準亂動!站好了!背朝着我!不許回頭!&rdquo 于是,在他強硬的威迫之下,我們完全依照他的話做。
我們看清廟裡影影綽綽的埋伏,違抗毫無益處。
随後,果不然從廟裡走出十二個人,一邊一個,緊緊揪住我們的胳膊。
那領頭的,按着次序搜檢我們的衣服,看見身上沒有什麼可疑的攜帶,語調和緩了,向自己人道:&ldquo帶他們見神甫去!&rdquo 于是随着一聲胡哨,村門慢慢打開一扇,我們一隊囚犯被放進去。
我們的精神,原本慵倦,如今一經變動,反而振作起來。
魚貫而行,我們誰也隻看見前行的脊背;然而我覺得,由于自信心強,我們并不頹喪。
就是這樣,不交一言,我們被押解到路北一座小教堂前面。
那領頭的,不走正門,過去敲着旁邊窄小的紅門。
不久從裡面走出一個姑娘,神甫的使女。
他向她唧哝了兩句;她瞥了我們一眼,點點頭,不見了。
我告訴領頭的,我們不是匪人。
他擺擺手,叫我們等候神甫出來。
足有十分鐘光景,一位教士慢條斯理地從小門踱出,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