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康德的批判和宇宙學(1)

關燈
有限和無限這個難題,這是每一位宇宙學家都必然碰到的問題。

    關于空間,後來已由愛因斯坦通過有限而無界的世界提出了一個富有魅力的解。

    這個解斬釘截鐵地解決了康德的難題,不過它使用了更加有力的手段,這是康德及其同時代人還無法得到的。

    至于時間,直到今天也沒有對康德的難題提出同樣有希望的解。

     3.批判和宇宙學問題 康德告訴我們,(12)他在考慮宇宙在時間上究竟有沒有一個開端的問題時,才發現他的《批判》中的核心問題。

    他大為沮喪地發現,對這兩種可能性他似乎都可以找到有效的證明。

    這兩種證明(13)是饒有興趣的,領會它們需要集中注意力,不過這兩個證明并不冗長,也不難理解。

     對第一個證明,我們可從分析年(或天,或任何其他相等的有限時間間隔)的無限序列觀念開始。

    這個序列必定是一個不斷延續的永無止境的序列。

    這個序列永遠不會結束:一個結束了的或消逝了的無限多的年是一種語詞矛盾。

    因而康德的第一個證明隻是論證:世界在時間上必定有一個開端,否則,此時此刻必定已有無限多的年消逝過去了,而這是不可能的。

    這就結束了第一個證明。

     對第二個證明,我們從分析一個完全空的時間觀念&mdash&mdash在存在一個世界之前的時間&mdash&mdash開始。

    在這種時間之中什麼東西也沒有,因而這種時間就不具有根據它與事物和事件的時間關系而同任何别的時間間隔區分開來的時間間隔,因為根本不存在任何事物或事件。

    現在試取這種虛空時間的最後一段間隔&mdash&mdash也即最接近世界開始之前的那一段。

    顯然,這段間隔區别于以前的全部間隔,因為它的特點就在于對某一事件&mdash&mdash世界的開端&mdash&mdash的密切的時間關系;但同一段間隔又被設想為虛空的,這是一種語詞矛盾。

    因而康德的第二個證明隻是論證:世界在時間上不可能有一個開端,因為否則的話,就會有一段時間間隔&mdash&mdash最接近于世界開始之前的那一時刻&mdash&mdash它既是虛空的,又對世界中的某一事件具有直接的時間關系;而這是不可能的。

     在這裡我們碰到了兩個證明之間的沖突。

    康德把這個沖突稱為&ldquo二律背反&rdquo。

    我不想用其他二律背反打擾你們了,康德發現自己就被這種諸如宇宙的空間界限之類的問題纏住了。

     4.空間和時間 康德從這些使人迷惑不解的二律背反中引出什麼教訓呢?他最後說,(14)我們的空間、時間觀念根本不可以應用于作為整體的宇宙。

    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種觀念用于普通的物理事物和物理事件。

    但是空間和時間本身既不是事物,也不是事件,甚至不可能觀察到,因而更加難以捉摸。

    它們隻是一種事物和事件的框架,有點像是放觀測材料的鴿籠式分類架即文件架。

    空間和時間并不是事物和事件的實在經驗世界的組成部分,而是我們的心靈裝備、我們把握這個世界的儀器的構件。

    其專門用途是充當觀察工具:我們在觀察任何事件時總要直接地、直觀地确定它在空間和時間秩序中的地位。

    因此,空間和時間可描述為參照框架,這種框架不是以經驗為根據,而是直觀地用于經驗,而且完全可以用于經驗。

    正因為這樣,如果我們把空間時間觀念誤用于超越一切可能經驗的領域之中,如我們對宇宙整體的兩個證明所做的那樣,那麼我們就會陷入困境。

     對于我剛剛勾畫的這個觀點,康德選用了這個難聽而又雙重使人誤解的名稱:&ldquo先驗唯心主義&rdquo。

    他很快就為這個選擇感到後悔了,(15)因為這使人誤以為,在否定物理事物的實在性的意義上他是個唯心主義者,以為他把物理事物僅僅看作是觀念。

    康德急急忙忙地解釋,他隻是否定空間和時間是經驗的和實在的&mdash&mdash從物理事物和事件才是經驗的和實在的這種意義上說。

    但他的抗議無效。

    他的艱澀的文風決定了他的命運:他注定要被尊為德國唯心主義之父。

    我認為現在是糾正這一點的時候了。

    康德一直堅持(16)空間和時間之中的物理事物是實在的。

    至于對德國唯心主義者任性而含糊的形而上學思辨,康德選擇《批判》作為标題,正是宣布對一切思辨性推理的批判抨擊。

    《批判》所批判的是純粹理性,它批判并抨擊一切關于世界的&ldquo純粹&rdquo推理&mdash&mdash即沒有受到感覺經驗污染的推理。

    康德表明,關于世界的純粹推理必然使我們總是陷于二律背反,以此來抨擊純粹理性。

    康德受到休谟的激勵寫了《批判》,以确證(17)感覺經驗的界限也就是對世界的一切可靠推理的界限。

     5.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康德發現,他關于空間和時間是直觀參照框架的理論可以提供一把解決第二個問題的鑰匙,這時他的信心更加牢固了。

    這就是牛頓理論的正确性問題。

    康德同當時所有的物理學家一樣,深信牛頓理論絕對的無可置疑的真理性。

    (18)他覺得,說這個精确的數學理論隻不過是積累觀察資料的結果,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那麼它的基礎又可能是什麼呢?康德對待這個問題,首先考慮到幾何學的情況。

    他說,歐幾裡得幾何不是建立在觀察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