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五

關燈
山市醉逰春幔緑,溪窓清話夜燈紅。

    歸來又振龍溪業,新額榮光照學宮。

     旁批:㈠雲仍,《爾雅釋親》:“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

     溧水湖鄉夏末述事二首 淺碧湖漪沒草萊,柳陰坐石浣塵埃。

    流光老我添文債,溽暑酣人卻酒杯。

     六月魚龍随浪起,五更風雨送秋來。

    離家見說門無客,鳥雀羣飛啄緑苔。

     【是日醜時立秋風雨大至】 江海機心乆已灰,白鷗見客莫驚猜。

    天連一水山浮動,地接三州路拆開。

     野豎沖炎耘稻去,掉郎唱晚采菱回。

    征途亦有歸田夢,意恐清盟負菊梅。

     館中山朝元觀作 自出征租五十日,朝元閣下首頻搔。

    客中喜遇故鄉友,秋後自憐疏布袍。

     老火流空望霖雨,西風入湖飛雪濤。

    扁舟又欲渡江去,桂影滿身明月髙。

     鎮守太平楊侯緻仕 金虎橫腰世爵傳,功成謝事享髙年。

    營家緑野閑方樂,報國丹心老愈堅。

     刀劍于今買牛犢,兠鍪自昔換貂蟬。

    江城乆駐多遺愛,軍政承風尚肅然。

     次韻徹通理秋日驿中二首 幾年江海拟同群,又隔鐘山一片雲。

    驿路秋髙人漸逺,征袍霜重火頻熏。

     台臣鹗薦多知己,天子龍飛舊獻文。

    我亦南宮老詞客,何時把臂慰前聞。

     驚看冀北馬空羣,閉戶探玄學子雲。

    獨念邦家情未已,何心富貴勢如雲。

     典谟搃是經綸事,館閣應需黼黻文。

    安得燈前一夜話,平生傾倒叩竒聞。

     送鐵元起監歸州 川口通衢熊繹城,兒童竹馬走相迎。

    三巴草樹春浮動,萬舸風濤雨蕩平。

     晚市炊煙連白帝,曉山旭日射紅旌。

    政成當入蘭台選,熟路霜蹄上玉京。

     送李國用赴宗文山長 鵝湖朱陸講道處,書院獨以宗文名。

    古今自有易簡理,經注皆同日月明。

     蒼嶂曉蒸鉛水濕,黃簾夜度燭煙輕。

    交承是我同年士,為說故人華髪生。

     【前山長孔晥字子充餘同榜友也】 送東川山長張彥深 去城一百二十裡,川上化為弦誦林。

    西塾青氈三閱歲,東籬黃菊獨知心。

     鹭車使者裁霜檄,鳯閣铨曹傳玉音。

    我亦檀襟更清淡,喜看雲骥驟骎骎。

     【設教于山主陶氏之族】 寄宣城學正徐伯初【辛卯秋同考太平堂試】 官燭依然淚滿台,望中溪嶂似蓬萊。

    登樓幾度碧雲合,對酒獨看明月來。

     松葉連檐霜後好,梅花喜客臘前開。

    榻氈未覺如冰冷,弟子森森育異才。

     【宣城諺雲松連檐出狀元】 送黃文敬長岱山 都門煙栁去年時,回首文光照島夷。

    半石琢成司冦像,空庠留得侍郎祠。

     坐看賈舶分鹽利,自笑行囊少俸資。

    最是郡城文獻地,不妨來徃結相知。

     挽湯子允 故家積徳經幾世,此老享年逾七旬。

    先向蒲塘蔔風水,免看淮境動煙塵。

     雨窓竹石存遺迹,月館琴書付後人。

    不見瘦笻扶鶴骨,市橋楊栁亦傷神。

     次韻二首【并序】 慈溪劉中可為姚江學官,去家無百裡,其父字隠之,因來視焉。

    天倫至樂,藹然庠舍,婆娑嬉逰,觞詠笑談,旬日而歸。

    适餘來後,不及瞻承。

    而與中可締交,觀唱和諸詩,缙紳傳為羙事,且教子入官,父之志也。

    得祿奉親,子之志也。

    以志養志,俱賢矣哉。

    乃倚歌而和之: 雨後芹池長緑波,幡然來此聽弦歌。

    舟輿熟路江頭近,父子歡情客裡多。

     春館稱觞衣舞彩,晚窓題句扇裁羅。

    笑看清俸供甘旨,奈此廣文官冷何。

     石上綸埀碧海波,山中興在紫芝歌。

    先生閱世身長徤,當代求賢意正多。

     老骥獨能谙步驟,冥鴻全不被搜羅。

    浙東文物從前盛,如此期頥有幾何。

     送樊照磨【與庸田官履餘姚旱田回紹興郡幕】 都水使轺江上駐,郡僚馳驿共經過。

    旱田官賦今蠲免,屬邑民痍更撫摩。

     水路歸舟賖月色,山家冷竈借陽和。

    蓬萊清淺神仙府,歲晚梅花照碧波。

     三月三十日費安中山長告别走賦六首 春融璧海講帷開,有客攜經萬裡來。

    天下名人半知己,芹邊冷席獨淹才。

     東湖時雨沾膏壤,北鬥文星貫上台。

    回望當年舊逰地,蒼茫煙樹隔金台。

     右送安中 去年見客問相知,射目如何卻中眉㈠。

    安定教條西浙盛,堯夫易學後人疑。

     水晶宮裡風煙爽,琥珀杯中歲月馳。

    誰念姚江未歸客,蕭蕭詩鬓忽成絲。

     右寄察徳元 南浔鎮裡新文學,姑孰湖陽舊世家。

    兄弟從戎多武偹,師儒掌教盛才華。

     林巒勝處春攜屐,風雨聲中夜煑茶。

    去歲相逢便相别,故人千裡寄漁槎。

     右寄邢彥賢 霅水雨中曽共飲,錢塘秋半又相逢。

    可憐過眼日五色,還欲扣阍天九重。

     才似祢衡當薦鹗,識如太史更登龍。

    偶因人去傳消息,見說盈門士子從。

     右寄金仲宣 我本江東一布衣,十年較藝到京畿。

    欲從彭澤尋歸路,且學嚴陵坐釣矶。

     山月度牆窺冷榻,海潮帶雨過晨扉。

    天台客至因留話,一笑揮杯興欲飛。

     右述懷 來自東郊曾逺迎,今朝有意惜君行。

    落花風裡一杯酒,芳草天涯幾日程。

     正欲園林娯賞興,又教莺燕動離情。

    臨岐預約相逢處,信到梅梢白玉英。

     右送春 旁批:㈠,射目如何卻中眉,《佛祖統紀》卷十七:“射目中眉,事與時違”。

     甲午六月旦日登嶼山觀海 腳底潮生鼓萬雷,浪頭隠隐白雲堆。

    諸州地到海邊盡,外國帆從天際來。

     但見中間浮島嶼,不知何處是蓬萊。

    平生登覽今朝最,髣髴珠宮貝阙開。

     送豐叔良 雨添新水長蒼芹,一片書聲隔屋聞。

    講席青氈留傲兀,官倉紅米代耕耘。

     諸侯賞識璠玙器,學子争傳錦繡文。

    自是冷官難乆住,出門有路踏青雲。

     送戴生 姑孰亭前緑藻肥,會稽山上白雲飛。

    四郊兵氣頻聞警,一榻燈光隻夢歸。

     舟子争潮喧熟路,海魚修馔奉重闱。

    姚江在望渾非逺,肯踏梭船訪釣矶。

     送湖北憲佥亦普刺金 金斧霜威壓将營,煙塵不犯石頭城。

    當朝天子為知己,列郡鄉民搃習兵。

     鄂渚山川何日到,于湖風浪一時平。

    舟師好渡蟂矶去,江上遊氛易得清。

     送太平路同知王庭珍 隔江塵起動邊聲,采石波濤夜不驚。

    台鼎調元延世賞,倅車佐守厚民生。

     近來壁壘添烽火,未見天河洗甲兵。

    月滿空船歸思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