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五

關燈
倚欄,春雲藹藹出毫端。

    嵩泉香透銀箋滑,溪月清分雪椀寒。

     官乆厭懸龜紐重,客來不放蟻觞幹。

    南歸衣拂京塵污,喜見骊珠落玉盤。

     次韻嵩溪悼馬 帝選龍駒不泛常,特搜下土遣王良。

    蹑雲疾足應先逝,戀主真情恐未忘。

     月滿瑤池飛馭逺,塵栖金勒舊槽荒。

    如君自有方臯㈠眼,天驷儲精午位陽。

     旁批:㈠相馬之九方臯也。

     瀑布泉 懸流飛落大峯尖,千丈中涵萬縷纎。

    河漢機空埀雪練,石岩戸辟挂冰簾。

     白龍倒噴天邊雨,銀浪急沖江底蟾。

    薄暮香爐紫煙散,卧聽冷響入松檐。

     鶴籠 相依蕙帳貯仙禽,不似松巢結在林。

    月色穿來窺瘦骨,露華飛入戞清音。

     寛容聊息雙輪翅,盤促難拘萬裡心。

    童子放開欣客至,孤山祠下迹堪尋。

     秋江鴈影 西風不動楚波涼,倒浸征鴻帶夕陽。

    雲母屏間筝列柱,水晶宮裡字成行。

     紛如鵲映銀河面,孤似鸾窺寳鏡光。

    幾見蘆汀飛起處,冷涵數點在清湘。

     鴻門 寒侵玉帳酒闌珊,鐵甲重圍意度閑。

    真命未應遭虎口,至親猶解護龍顔。

     一雙白璧雖歸楚,萬丈朱光已滿阕㈠。

    亞父不知仁義主,至今遺恨在人間。

     旁批:㈠阕字誤,當作關。

     貂蟬冠 尾裁丹黒蟪紋蒼,簮挿纓埀列廟堂。

    毳錦柔溫揺采弁,翼绡清潔附金珰。

     鵔鸃制度存遺意,獬豸鋒棱接後行。

    台鼎選賢非狗續,玉階風露鬓邊涼。

     晚渡 下馬江頭緑草生,蒼童笑指暮潮平。

    得風先送孤舟渡,過岸将為萬裡行。

     宿雁隔煙沙際沒,寒鴉帶日樹頭鳴。

    多情最是津亭柳,歲歲逢人費送迎。

     送毛公禮 賢網如天覆九垓,拟看展翮起蒿萊。

    膺門世重登龍譽,雄賦人驚吐鳯才。

     歲月辛勤存鐵硯,風雷浩蕩接金台。

    江南鼓箧忘岑寂,雪夜挑燈巻屢開。

     送小毛秀才 北望颕川雲樹深,江南風雨幾沾襟。

    一千餘裡逺為客,三百五篇常究心。

     待用能全和氏璧,知音未負伯牙琴。

    論文晝永相忘處,棣萼生輝照士林。

     禦史大夫帖木哥公緻仕 正是當今耳目臣,急流勇退足全身。

    江南開府臨諸道,林下休官見一人。

     日月旗常功烈着,煙霞窓幾性情真。

    公孤論道思元老,恐有蒲車出紫宸。

     送李好古赴西台禦史 天花剪玉澡英姿,緑萼梅招夢裡詩。

    百二山河勞跋涉,九重耳目寄詢咨。

     錦袍召對金銮殿,寳墨留題太液池。

    正值長安花滿路,青骢騰踏辔如絲。

     送張太初赴西台禦史 開國功勞出保州,武攻文輔世王侯。

    星垣柱史承嘉命,天府神都紀勝逰。

     霜草不藏狐兎穴,煙花又繞鳯凰樓。

    驚心時事紛纭甚,應有封章告逺猷。

     送哈徳卿赴内台禦史 骢花照地辔絲輕,煙栁陰中望禁城。

    豸角鋒棱新憲節,龍頭文采舊儒英。

     霜飛白簡朝巍阙,星拱銮輿入上京。

    側耳谏垣聞谠論,應須有志在澄清。

     送曾道士 青牛蹴月五雲京,袖得琳書度上清。

    琪樹陰籠玄鶴陛,碧桃香引紫鸾笙。

     踈棂銀浪浮天影,内鼎金丹錬日精。

    小别千年飛馭速,清風何處步虛聲。

     送集慶教授博淵泉 四薦科場筆有神,三為博士甑生塵。

    江南學校尊升郡,海内英豪讓國人。

     青鏡忽看霜入鬓,玉堂行與月為鄰。

    臨岐無限留連意,已覺風雲滿要津。

     送江子冝赴京二首【宋相古心族任湖州安定山長】 芹波香接水晶宮,老筆生花氣焰雄。

    安定教條行浙右,古心家學振江東。

     書閑清晝茶铛沸,官滿多年俸箧空。

    台閣知名新有薦,輕舟北上趂南風。

     金水河環萬歲山,客中随友看朝班。

    風雷變化魚龍海,日月東西虎豹關。

     石炭晨炊倉米老,土床寒酌甕醪悭。

    慈親應有門闾望,捧得天書及早還。

     送陳唯道赴廣東憲史 台栢相看耐雪霜,天南行役泝長江。

    繡衣香裡風生筆,緑绮聲中月在窓。

     海樹迎人馳曉騎,蠻蕉對酒剔秋釭。

    紛紛貨利無心取,時吐嘉謀慰逺邦。

     秋日述懷 一氈雖冷寄名邦,卻愧辭巢燕子雙。

    風送霜華來短鬓,秋随雁影落疎窗。

     甘霖透地晴觀稼,缺月當樓夜聽江。

    佳客相過常滿座,清貧每欠酒盈缸。

     登樓, 吟邊萬象寄憑欄,露柳煙蒲不耐看。

    天地一時秋氣動,山川四望客懷寛。

     稻花飽雨揺新霁,蕉葉招風送早寒。

    短褐蕭蕭知己少,任無魚食铗休彈。

     送賀憲史赴廣東 英才适用出儒庠,自喜參承繡斧光。

    粵雪夜寒飛海峤,蠻煙曉霁避風霜。

     纻袍清挹芙蓉水,椰椀甘凝荔子漿。

    北望鳯台真快捷方式,先将文采動遐荒。

     送張文質赴内察掾 紫禁東藩望太微,雲霄捧足去如飛。

    秋庭展牍霜随筆,晨馬趨朝月滿衣。

     瓦釡米陳噓石火,葦簾燈寂閑油扉。

    澄清坊裡行蹤熟,直待君恩寵賜绯。

     送張庫使 白雲館下舊藏修,薇劄随身賦逺逰。

    寳婺儒家傳禮樂,金陵官帑試才猷。

     孤山雪月寒梅屋,兩浙風煙盡闆舟。

    最是雙親皆永壽,捧觞獻歲栢香浮。

     送趙心徳赴番禺令 去天萬裡海南邊,甘露清泠洗瘴煙。

    邑附羊城民按堵,路通獅國賈開船。

     荔枝雨後千岩麗,榔葉雲間百粵連。

    玉節金符皆大府,喜聞子賤晝鳴弦。

     送邵克忠赴武岡照磨 七十二峯樓幕下,諸侯賓佐六曹師。

    簿書疎少尋詩酒,城郭蕭條罷鼓旗。

     煙濕猿藤騎馬處,雲連龍瀑倚欄時。

    蠻溪警絶官無事,月照秋蓮泛碧漪。

     送姚秀才歸桃源 客路随身一束書,淩雲氣似馬相如。

    孤燈江館厭紅粟,三月淮鄉多白魚。

     遇世豈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輿㈠。

    桃源雨霁春如錦,更望瓊林欲駐車。

     旁批:㈠潘輿,晉潘嶽《閑居賦》:“太夫人乃禦版輿,升輕軒,遠覽王畿,近周家園。

    體以行和,藥以勞宣,常膳載加,舊疴有痊”。

    後以潘輿為養親之典。

     贈江有源 紫芝雲冷隠臞仙,起傍星垣步列躔。

    世學有源難墜地,客逰無處不談天。

     秋窓攬鏡風欺鬓,夜榻評詩月透箋。

    台閣公卿暫留住,幾回訪我話流年。

     送朱叔志 阙裡古今唯二處,新安地望魯邦同。

    諸賢祠墓遺蹤在,兩族雲仍㈠舊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