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學士集巻十四

關燈
于巨細。

    況孝敬之心不衰,則其天者全矣。

    吾喜其與吾道類,且有吾黨之難能者,安得不與之言哉。

     送教谕彭景先序 江東文物番㈠為盛。

    仆兩入京,見南士官館閣翰監,或負才學,旅逰栖栖。

    以至賓貢春官,番人居多。

    比叨祿金陵,見仕郡邑,掌校庠者,複多番人。

    時景先彭君受當塗文學,自番赴官,便道過餘,一見如素識。

    言論英發,理富機敏,知其學有本原。

    信宿辭去。

    餘既歎不獲與君久相從遊,然獨喜吾邑得賢教官。

    今年夏代歸,私慶日被薫涵。

    君尋滿秩,會方新而别已迫,固不得不鞅鞅于懐也。

     曩柄臣奏廢科舉,三台二十二憲司上疏請複,不得命。

    禦史及各道憲節以文藝試士,為教官。

    時南北學者無階取仕,與選則榮炫如擢大科,老戰場屋者鹹樂就試。

    君以禦史舉,名占髙等。

    及來莅職,堂掲誨語,敦厚儒習,俾知所尚,逢掖㈡敬從。

    學素無帑庾,缺祿給晨夕,君介守沖澹,無茍得意。

    部使者及郡監守知而嘉歎,分泮廪充俸,着為定令。

    有祿遂自君始。

    其盡心學務,勤若理家。

    廟宇齋廬,葺治完美。

    創亭官牆,在地幽景曠。

    俯仰山水,相忘于物外。

    顔以“樂山水亭”,而理緻髙逺矣。

     仆已慕番盛文物,而君複若是,尤有光于斯文哉。

    今朝廷屈羣策以綏萬方,使在位効力者如君不少曠瘝,則臣職修而王化洽,而君之才有可嘉矣。

    其去也,貴公俊士,群餞溪郭,俾仆叙其事如右。

     旁批:㈠番,番陽。

     ㈡逢掖,《禮記儒行》:“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

    逢掖或作逄掖,儒服也。

     送汪教授序 汪氏為神明之胄,居新安七百餘年。

    族屬蕃衍,複多賢秀。

    其福澤流被,雖久益深。

    而又有若處謙先生者出,君子謂積善之慶,果有餘也㈠。

     先生之歴儒官也,始谕長洲,調長清獻書院,升嘉定州教授,凡三仕皆久任。

    最後典教姑孰。

    姑孰學校,東南稱第三,匹休于漳明㈡。

    士風淳厚,稱小鄒魯。

    先生視事似不能言,若不勝衣者。

    及其登講座,進諸生,導誘諄懇。

    羽翼綱常,表章道義,使先王遺教之懿入耳而着心。

    甞與郡侯大興堂試,仿科舉式,所選多髦俊,文風乃振。

    其接物和易,至于不可則義形于色,志莫能奪,又人之所難也。

    甫歲餘即引退,士子驚愕,相與議曰:“先生偹天下之達尊㈢,神氣強徤,才學精核。

    乃髙舉而去,弗克盡摅所能,曷有以為賢者之留“?遂相與力請,而其意不俞㈣矣。

     仆等出入泮林,望其表儀而起敬。

    知其長育文獻之邦,父兄師友漸陶有素,故見聞異常人,雖老猶不自足。

    視世之茍利祿者,徃徃以去官為戚,而印绶不忍去手,其所為何如也。

    先生由此佐大府,宰巨邑,推善教之心以施于政,則功恵及民,如春陽時雨,涵煦無窮,餘将側耳以聞嘉聲,亦有以慰此心雲爾。

     旁批:㈠積善之慶,果有餘也。

    《易經坤卦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㈡漳明,漳州、四明。

     ㈢達尊,《孟子公孫醜下》:“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

     ㈣俞通渝。

     送醫官黃與任序 歴代陳迹去今懸逺矣。

    論及漢唐全盛時,猶使人欣快于百世下,況當海宇混一,而文明隆熈之治,與覆載無極,雖漢唐全盛之天下不能比其什一。

    士生斯世,身親遇,目親覩,凡徳學技藝,充足于己,度可濟用者,願効力行志,自拔衆中,奮袂振筞,趨集京都。

    星拱雲合,不特受官可以為榮,得祿可以為養,而且水浮陸輾,經閱萬裡,遐邈如周旋堂室間。

    喬嶽巨鎮之竒,大河清濟之雄,皆在指顧,又得仰瞻宮阙神麗。

    以至廟廊列司之崇貴,車馬人物之繁華,常紛纭而日接,此黃君與任,所以兩入京都,意有在于茲欤? 君儒而醫者也。

    意氣動當道,因為醫官,歴長林、右鄖、樂平,升太平路醫學教授。

    使其在京師,擢置長選,累資級以踐清華,則興事樹功,将無不可。

    僅官于醫,志若未就然。

    而逺遊勝歴,見漢唐全盛之所無,居其職又足專衛生活物之寄,其亦可矣。

     黃氏家新喻,其業儒,醫傳已七世。

    君從祖曉峯官奉訓大夫,臨政州縣,利澤及民,壽幾百齡。

    詩文成編,于軒岐㈠而下,諸家之書,領悟要旨,秘方靈劑,世未知者,悉授與任㈡。

    自其來肘㈢教印,郡府官僚,寓公多士,及闾閻庶民,恃以為命。

    切脈視證,究極根源,叢草木、玉石、昆蟲諸品,适君臣佐使之宜,或相助以全其性,或相制以成其用,易呼号為歡欣,起沈笃為康裕。

    然郡官、寓公、士民所産之地有北庭焉,有西域焉,燕魏齊魯焉,江淮荊粵焉,禀氣異而緻疾不同,君随類應,其服餌無溫涼寒燥之偏,乃家傳之有征也。

    今将别去,醫家者流群谒文以為贈。

     餘惟黃君以仁名其齋,以同仁名其堂。

    天地生物,一元妙化,運行無間。

    全體皆仁,人具是理。

    恻隠慈愛之真,随在呈露。

    醫者功用最近于仁,視人疾痛癢痾皆切于己,矧君講求儒術,茍克治存養,使仁之性純乎内,拯療恵濟。

    使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