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嘲部第二十四

關燈
讀作姨字,毋得再誤,&rsquo明日,學子觀乞兒弄蛇,飯後方來。

    問:&lsquo何晏也?&rsquo曰:&lsquo遇有弄姨者,從衆觀之。

    先弄大姨,後弄小姨,是以來遲。

    &rsquo&rdquo歐公亦為之噱然。

     按簡肅公墓文,王拱辰兩為公婿。

    而《詩話》等書皆稱歐公,未解。

     何承天 何承天年老,為著作佐郎。

    諸佐郎并名家年少。

    荀伯子嘲之,呼為&ldquo奶母。

    &rdquo何曰:&ldquo卿當雲&lsquo風凰将九子&rsquo,何言&lsquo奶母&rsquo?&rdquo 王、範 王文度、範榮期常同詣簡文,範齒勝,王爵勝。

    王遂在範後,王因謂範曰:&ldquo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rdquo範曰:&ldquo淘之汰之,砂礫在後。

    &rdquo 祝石林 給事祝石林,曾為黃陂博士。

    偶入郡,與黃岡令劉聯坐。

    令心易之,而嗔其抗直,曰:&ldquo吾鄉士人有一破,乃&lsquo大哉堯之為君&rsquo一節題。

    破雲:&lsquo以齊天之大聖,極天下之無狀焉。

    &rsquo&rdquo祝曰:&ldquo吾亦有一破,題是&lsquo不得已而之景醜氏宿焉&rsquo。

    破雲:&lsquo處無可奈何之地,遇大不相幹之人。

    &rsquo&rdquo同官絕倒。

    明年,祝及第,劉以縣令考察為民。

     王清 王清系掾吏,初授卑官,有異才,累遷嘉興府同知。

    以督責海塘有功,擢兩淮佥憲。

    逾半年,請告歸。

    在嘉時,偕太守行香文廟。

    太守戲指先師,謂公曰:&ldquo認得此位老先生否?&rdquo清曰:&ldquo認得,這老先生人品極高,隻是不曾發科。

    &rdquo太守默然。

     隻誇科第,不論人品,此位老先生,太守反不認得。

     仕宦遲速 魏周泰為新城太守。

    司馬宣王使鐘毓調曰:&ldquo公釋褐政府三十六日,擁蓋守兵馬郡。

    乞兒乘小車,一何駛乎!&rdquo泰曰:&ldquo君名公之子,小有文采,故守吏職。

    猕猴騎土牛,又何遲也!&rdquo 陸兵曹、張給事 陸式齋容一日與張給事宴,投壺中耳。

    給事曰:&ldquo信是陸兵曹,開手便中帖木耳。

    &rdquo式齋答雲:&ldquo可惜張給事,閉口常學磨兜堅。

    &rdquo給事有慚色。

     費侍郎對 費宏官侍郎,其兄奉常。

    公宴,以長少易位,劉瑾适過之,曰:&ldquo費秀才以羊易牛。

    &rdquo公答曰:&ldquo趙中貴指鹿為馬。

    &rdquo 侍郎谑 景泰間兵、刑二部僚佐會坐。

    時于公謙為兵書,俞公士悅為刑書。

    刑侍郎戲謂兵侍郎曰:&ldquo于公為大司馬,公非少司驢乎?&rdquo兵侍郎即應之曰:&ldquo俞公為大司寇,公非少司賊乎?&rdquo 崔副使允,京山侯元之弟也。

    初登第時,偕同年王侍郎寅之子允修,谒王之一鄉前輩。

    其人問崔何人。

    王雲:&ldquo崔驸馬弟也。

    乃兄驸馬,此為驸驢。

    &rdquo崔答曰:&ldquo此王侍郎兒。

    乃父侍狼,此為侍狗。

    &rdquo 洗馬 劉定之升洗馬,朝遇少司馬王偉。

    王戲之曰:&ldquo太仆馬多,洗馬須一一洗之。

    &rdquo劉笑曰:&ldquo何止太仆,諸司馬不潔,我亦當洗。

    &rdquo 太常卿大學士 陳師召擢南京太常,門生會餞,有垂涕者。

    李西涯大學士在席,為句雲:&ldquo師弟重分離,不升他太常卿也罷。

    &rdquo公應聲曰:&ldquo君臣難際會,便除我大學士何妨?&rdquo一座絕倒。

     按陳音,莆田人,李東陽同榜,性寬坦。

    在翰林時,夫人嘗試之。

    會客至,呼茶,曰:&ldquo未煮。

    &rdquo公曰:&ldquo也罷。

    &rdquo又呼幹茶,曰:&ldquo未買。

    &rdquo公曰:&ldquo也罷。

    &rdquo客為捧腹。

    時因号&ldquo陳也罷&rdquo。

     增廣、檢讨 内鄉縣李蓘,字子田,官翰林檢讨。

    其弟名蔭,字襲美,久滞增廣生。

    蓑遣書蔭曰:&ldquo爾今年增廣,明年增廣,不知增得幾多?廣得幾多?&rdquo蔭答書曰:&ldquo爾今日檢讨,明日檢讨,不知檢得甚麼?讨得甚麼?&rdquo 試官舉子 唐制:舉人試日,既暮,許燒燭三條。

    主文權德輿于簾下戲雲:&ldquo三條燭盡,燒殘舉子之心。

    &rdquo舉子遂答雲:&ldquo八韻賦成,驚破侍郎之膽。

    &rdquo 僧贊甯等 僧贊甯辭辯縱橫,人莫能屈。

    時有安鴻漸者,文辭隽敏,尤好嘲詠。

    嘗街行,遇贊甯與數僧相随。

    鴻漸指而嘲白:&ldquo鄭都官不愛之徒,鄭谷詩:愛僧不愛紫衣僧。

    時時作隊。

    &rdquo贊甯應聲答曰:&ldquo秦始皇未坑之輩,往往成群。

    &rdquo 安鴻漸素好谑。

    淩侍郎策,其父曾為鎮所由,父攜拜鴻漸乞名。

    鴻漸命名,曰&ldquo教之&rdquo。

    蓋言所由生也。

    策後頗銜恨之。

     潘阆常谑惠崇曰:&ldquo崇師爾當憂獄事。

    吾去夜夢爾拜我,爾豈當歸俗耶?&rdquo惠崇曰:&ldquo此乃秀才憂獄事爾。

    惠崇,沙門也。

    惠崇拜,沙門倒也。

    秀才得無詣沙門島耶?&rdquo 包山寺在蘇州太湖。

    僧天靈者,博學通文。

    有一秀才嘲之曰:&ldquo秃字如何寫?&rdquo僧應聲曰;&ldquo秀字掉轉尾就是。

    &rdquo 僧錄惠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