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斷腸镖再度出世
關燈
小
中
大
蕭索的秋風,吹黃了江漢平原的綠樹碧草,也染紅了山谷巒嶺間的霜楓。
在江陵城北郊外一條古老的道路邊,一個破舊的小亭中,兩個人在夕陽下喁喁地說個不休。
這兩個人一望而知是對恩愛的夫婦。
那位娟楚的少婦深情的眼光,老是離不開她丈夫的面龐。
那是一張略嫌瘦削然而十分堅毅的面龐,嘴唇邊兩道深深的弧形線條,使得他堅強的性格十分突出地顯示出來。
她再三低聲地喚着他的名字,囑他這次遠行,要小心保重。
“你不必太挂慮我,倒是自己要一切小心。
”他裝出一絲微笑,那隻闊大而瘦削的手掌溫柔地撫在她肩上,但立刻便收回來。
在這個年頭,即便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黯然話别時,也不便表演出這麼親熱的鏡頭。
“你好好地保重自己,照顧孩子,安心等我回來。
以後,我答應你,再也不作遠行,縱使是皇上的聖旨,我也不離開你。
” 他的語聲是這麼堅強有力,使得他那妻子面上的愁容頓斂,而換了歡愉可愛的笑容。
“請你原諒和理解我這一次重入江湖。
”他忽然變得十分嚴肅地說:“我知道你可以不問情由而原諒我的決定,可是,在這臨别的最後刹那,我覺得這件事不該瞞住你。
” 他停頓了一下,仿佛是思索該如何措詞才能明晰地表達出心中之意。
“我沈鑒.生平以信義自許.講求的是恩怨分明.一諾千金。
自從當年受了楊漢幀大人的恩惠,至今明記于心。
目下楊大人因為無意中得到一件稀世至寶而招來橫禍,眼看不但前程難保,甚且可能有滅門之禍。
楊大人明知我婚後退出公門,不再承擔任何差事,可是這件稀世之寶已經在江湖洩露了風聲,他欲将此寶送到京師和相國府中,卻不是件易事,是以請我走這一趟,我雖知此事甚為危險,但也正好借此報卻昔年思德,故此一口應承下來,啊,你……你可是怪我不該應允嗎?” 她搖搖頭,舉袖拭去淚痕,但拭不掉面上的愁容。
“我在公門中,雖以一對判官筆傳名于江湖,提起生判官沈鑒的名字,足可震駭一般綠林道,可是這樁事不比尋常,誰不想得到那稀世之寶?故此我料定必有能人或魔頭半途攔劫,我既受人之托,倘若真的不幸失手被擒,也絕不教那些人得到該寶;即使是粉身碎骨,我也不會讓他們得手。
”語意堅決之極。
他的妻子含淚恨恨地咕哝道:“真是害人的東西,還說是寶貝哩,楊大人要不為它,也不會遭遇禍事,我們要不是為了它,也不必傷離惜别。
哼,究竟是什麼鬼寶貝啊?” “你說得好,那東西真是個禍胎,名字也可怕得很,叫做斷腸镖。
傳聞這斷腸镖所至之處,得主必有橫禍” “什麼?是一支镖?” “正是一支黃金制成的小镖。
據說乃是漢代淮南王府中之寶,但一支黃金小镖能值多少錢,原因卻在那支小金镖身上刻着淮南王的篆印,并且是用一個錦盒盛着。
錦盒上綴着一圈小珠,當中一顆卻是比龍眼核還要大的珍珠,乃是無價之寶的夜明珠。
” 他妻子恍然地啊一了聲,道:“原來價值在于镖上的印刻和盤上的夜明珠……” “不,你可想錯了,這兩般價值不過是那些俗人覺得貴重而已,武林中人,卻着眼于镖上的一些字迹和盒上的小珍珠。
據說那些字迹隻有短短六行,乃是極玄妙的内功秘訣,得着不但可以獨步天下武林,而且再将盒上小珍珠研碎服下之時,便可以長生不老。
不過我認為這些都是鬼話,倒是盒上的小珍珠能夠祛百病、除諸毒一說可以相信。
” 他的妻子忽然靠近他,并且把頭埋在他胸前。
生判官沈鑒輕輕歎口氣,怅惘無言地凝視着夕陽中的古道。
正是“悲莫兮生離别,登山臨水送君歸”,這小亭已是十裡長亭,但沈鑒的妻子,依然不肯回去。
她指指回路一座小山,上面有塊大石,道:“請記取閨中之人,将于半年之後,每日黃昏定在那方石上,眺望夫君歸塵,請你好生記住啊。
” 沈鑒但覺鼻子一酸,可是即使想流淚,也得流向肚中。
他心中情知此去兇險之極,但他豈忍透露讓妻子更加擔憂? 時刻已屆,他再也不能耽擱,隻好一橫心當先走出那亭子。
亭外一株樹下,系着一匹駿馬。
他一墊步,到了馬旁,解下缰繩,猛的回頭一瞥,隻見帶點憔悴的愛妻,倚在亭柱上,滿面淚痕縱橫。
那匹駿馬昂首嘶一聲,躍躍欲動。
隻見沈鑒一咬牙,淩身上馬。
蹄聲驟響,黃塵飛揚。
當他乍回頭時,已在數丈之外。
這一放缰疾馳,半刻之後,已馳出四十餘裡。
現在,他暫時将兒女柔情,離愁别緒都抛撒開。
他非得集中思想,以應付面臨的生死不可。
他早已想過那些有能力來劫奪此寶的人,除了在海外和僻處南疆,或是漠外的諸魔之外,目下中原隻有兩人是他深懷戒懼的。
一是終南孤鶴尚煌。
此人年紀如今未過五旬,但威名震武林已垂三十年,以一趟少清劍法縱橫天下,未逢敵手,乃是終南派第一位人物。
他年紀輕輕,輩份卻高,十年前曾任終南掌門,便不及半載,但不肯再擔此重任。
唯一的理由僅僅是嫌棄當掌門人凡事便須一闆一眼,太過拘束,由此可知此人性格。
在正派高人之中,隻有他可能出手,并且無能抗拒。
第二個卻是個黑道上的大魔頭。
此人乃近十餘年方崛起江湖,手中一柄精鋼骨折扇,長僅尺半,打開時扇面其紅如火,縱橫南北,未逢敵手,人稱修羅扇秦宣真。
此人不但武功精絕得足可脾睨天下,尤其是心腸如鐵,手段極辣,是以在十餘年間,已得到極大的名聲。
而生判官沈鑒更知道一事,便是這位修羅扇秦宣真并非浪得虛名之輩,敢情他曾将黑道上十餘位極著名的人物全在三十招之内,都給輪流打敗了,自後便隐然成為中原南北黑道上第一位人物。
其餘的黑道人物,雖然不乏高明,可是生判官沈鑒本身武功也極精純深厚,碰上了其他人物來攔劫,雖不敢說一定得勝,但最少也能落個全身而退。
然而他有自知之明,他若遇上終南孤鶴尚煌或修羅扇秦宣真的話,那就多半難以幸免了。
他在一個山崗後勒住馬,隻見那兒旗幟亂飄,槍戟森然,敢情一彪清軍,駐紮在崗後的平地上。
時間可真耽誤不得,因為那楊漢桢大人已另遣人飛馬馳書上京,說明此事,他必須如限趕到京師,否則楊大人可能因他之耽誤而遭遇奇禍。
他的坐騎才勒住,便已有兩名軍士過來大聲喝問着。
生判官沈鑒趕忙通報姓名來意。
正在說話之際,已出來三人,當中的是位軍官,其餘兩個一身勁裝疾服,懸刀背劍,一面精悍之色。
生判官沈鑒認得這兩人乃是鄂省公門名捕,左邊那位乃是神眼張中元,此人出了名的一對利眼,凡跟他見過一面之後,雖隔一二十年,仍能夠極清晰詳細地說出來。
右邊那位長得身軀偉岸,人稱鐵翅雕譚克用。
使的是極沉重的砍山刀,勇力過人。
當中的那軍官,敢情是位把總老爺,神情粗直,乃是個旗人。
神眼張中元搶先一步,先替那位把總介紹過,得知名為額固。
此來乃是楊大人放
在江陵城北郊外一條古老的道路邊,一個破舊的小亭中,兩個人在夕陽下喁喁地說個不休。
這兩個人一望而知是對恩愛的夫婦。
那位娟楚的少婦深情的眼光,老是離不開她丈夫的面龐。
那是一張略嫌瘦削然而十分堅毅的面龐,嘴唇邊兩道深深的弧形線條,使得他堅強的性格十分突出地顯示出來。
她再三低聲地喚着他的名字,囑他這次遠行,要小心保重。
“你不必太挂慮我,倒是自己要一切小心。
”他裝出一絲微笑,那隻闊大而瘦削的手掌溫柔地撫在她肩上,但立刻便收回來。
在這個年頭,即便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黯然話别時,也不便表演出這麼親熱的鏡頭。
“你好好地保重自己,照顧孩子,安心等我回來。
以後,我答應你,再也不作遠行,縱使是皇上的聖旨,我也不離開你。
” 他的語聲是這麼堅強有力,使得他那妻子面上的愁容頓斂,而換了歡愉可愛的笑容。
“請你原諒和理解我這一次重入江湖。
”他忽然變得十分嚴肅地說:“我知道你可以不問情由而原諒我的決定,可是,在這臨别的最後刹那,我覺得這件事不該瞞住你。
” 他停頓了一下,仿佛是思索該如何措詞才能明晰地表達出心中之意。
“我沈鑒.生平以信義自許.講求的是恩怨分明.一諾千金。
自從當年受了楊漢幀大人的恩惠,至今明記于心。
目下楊大人因為無意中得到一件稀世至寶而招來橫禍,眼看不但前程難保,甚且可能有滅門之禍。
楊大人明知我婚後退出公門,不再承擔任何差事,可是這件稀世之寶已經在江湖洩露了風聲,他欲将此寶送到京師和相國府中,卻不是件易事,是以請我走這一趟,我雖知此事甚為危險,但也正好借此報卻昔年思德,故此一口應承下來,啊,你……你可是怪我不該應允嗎?” 她搖搖頭,舉袖拭去淚痕,但拭不掉面上的愁容。
“我在公門中,雖以一對判官筆傳名于江湖,提起生判官沈鑒的名字,足可震駭一般綠林道,可是這樁事不比尋常,誰不想得到那稀世之寶?故此我料定必有能人或魔頭半途攔劫,我既受人之托,倘若真的不幸失手被擒,也絕不教那些人得到該寶;即使是粉身碎骨,我也不會讓他們得手。
”語意堅決之極。
他的妻子含淚恨恨地咕哝道:“真是害人的東西,還說是寶貝哩,楊大人要不為它,也不會遭遇禍事,我們要不是為了它,也不必傷離惜别。
哼,究竟是什麼鬼寶貝啊?” “你說得好,那東西真是個禍胎,名字也可怕得很,叫做斷腸镖。
傳聞這斷腸镖所至之處,得主必有橫禍” “什麼?是一支镖?” “正是一支黃金制成的小镖。
據說乃是漢代淮南王府中之寶,但一支黃金小镖能值多少錢,原因卻在那支小金镖身上刻着淮南王的篆印,并且是用一個錦盒盛着。
錦盒上綴着一圈小珠,當中一顆卻是比龍眼核還要大的珍珠,乃是無價之寶的夜明珠。
” 他妻子恍然地啊一了聲,道:“原來價值在于镖上的印刻和盤上的夜明珠……” “不,你可想錯了,這兩般價值不過是那些俗人覺得貴重而已,武林中人,卻着眼于镖上的一些字迹和盒上的小珍珠。
據說那些字迹隻有短短六行,乃是極玄妙的内功秘訣,得着不但可以獨步天下武林,而且再将盒上小珍珠研碎服下之時,便可以長生不老。
不過我認為這些都是鬼話,倒是盒上的小珍珠能夠祛百病、除諸毒一說可以相信。
” 他的妻子忽然靠近他,并且把頭埋在他胸前。
生判官沈鑒輕輕歎口氣,怅惘無言地凝視着夕陽中的古道。
正是“悲莫兮生離别,登山臨水送君歸”,這小亭已是十裡長亭,但沈鑒的妻子,依然不肯回去。
她指指回路一座小山,上面有塊大石,道:“請記取閨中之人,将于半年之後,每日黃昏定在那方石上,眺望夫君歸塵,請你好生記住啊。
” 沈鑒但覺鼻子一酸,可是即使想流淚,也得流向肚中。
他心中情知此去兇險之極,但他豈忍透露讓妻子更加擔憂? 時刻已屆,他再也不能耽擱,隻好一橫心當先走出那亭子。
亭外一株樹下,系着一匹駿馬。
他一墊步,到了馬旁,解下缰繩,猛的回頭一瞥,隻見帶點憔悴的愛妻,倚在亭柱上,滿面淚痕縱橫。
那匹駿馬昂首嘶一聲,躍躍欲動。
隻見沈鑒一咬牙,淩身上馬。
蹄聲驟響,黃塵飛揚。
當他乍回頭時,已在數丈之外。
這一放缰疾馳,半刻之後,已馳出四十餘裡。
現在,他暫時将兒女柔情,離愁别緒都抛撒開。
他非得集中思想,以應付面臨的生死不可。
他早已想過那些有能力來劫奪此寶的人,除了在海外和僻處南疆,或是漠外的諸魔之外,目下中原隻有兩人是他深懷戒懼的。
一是終南孤鶴尚煌。
此人年紀如今未過五旬,但威名震武林已垂三十年,以一趟少清劍法縱橫天下,未逢敵手,乃是終南派第一位人物。
他年紀輕輕,輩份卻高,十年前曾任終南掌門,便不及半載,但不肯再擔此重任。
唯一的理由僅僅是嫌棄當掌門人凡事便須一闆一眼,太過拘束,由此可知此人性格。
在正派高人之中,隻有他可能出手,并且無能抗拒。
第二個卻是個黑道上的大魔頭。
此人乃近十餘年方崛起江湖,手中一柄精鋼骨折扇,長僅尺半,打開時扇面其紅如火,縱橫南北,未逢敵手,人稱修羅扇秦宣真。
此人不但武功精絕得足可脾睨天下,尤其是心腸如鐵,手段極辣,是以在十餘年間,已得到極大的名聲。
而生判官沈鑒更知道一事,便是這位修羅扇秦宣真并非浪得虛名之輩,敢情他曾将黑道上十餘位極著名的人物全在三十招之内,都給輪流打敗了,自後便隐然成為中原南北黑道上第一位人物。
其餘的黑道人物,雖然不乏高明,可是生判官沈鑒本身武功也極精純深厚,碰上了其他人物來攔劫,雖不敢說一定得勝,但最少也能落個全身而退。
然而他有自知之明,他若遇上終南孤鶴尚煌或修羅扇秦宣真的話,那就多半難以幸免了。
他在一個山崗後勒住馬,隻見那兒旗幟亂飄,槍戟森然,敢情一彪清軍,駐紮在崗後的平地上。
時間可真耽誤不得,因為那楊漢桢大人已另遣人飛馬馳書上京,說明此事,他必須如限趕到京師,否則楊大人可能因他之耽誤而遭遇奇禍。
他的坐騎才勒住,便已有兩名軍士過來大聲喝問着。
生判官沈鑒趕忙通報姓名來意。
正在說話之際,已出來三人,當中的是位軍官,其餘兩個一身勁裝疾服,懸刀背劍,一面精悍之色。
生判官沈鑒認得這兩人乃是鄂省公門名捕,左邊那位乃是神眼張中元,此人出了名的一對利眼,凡跟他見過一面之後,雖隔一二十年,仍能夠極清晰詳細地說出來。
右邊那位長得身軀偉岸,人稱鐵翅雕譚克用。
使的是極沉重的砍山刀,勇力過人。
當中的那軍官,敢情是位把總老爺,神情粗直,乃是個旗人。
神眼張中元搶先一步,先替那位把總介紹過,得知名為額固。
此來乃是楊大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