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關燈
他又想起了楊嫂先前說的話:“大小姐聽見大少爺病了,很着急。

    大小姐說大少爺是為她的喜事忙出病來的,所以她心裡很不安。

    她恨不得親自過來看大少爺。

    怎奈姑少爺脾氣古怪,連大小姐回娘家他也不高興。

    大小姐又不好跟他吵架。

    大少爺,你曉得,大小姐素來脾氣好,遇事總讓人,就将就了他,所以喊我過來給大少爺請安,問問大少爺的病體怎樣。

    ”還有:“大小姐受了氣,一聲不響,逢着屋裡頭沒有人的時候,她就偷偷地哭起來,給我碰見過兩次,我勸她,她就說:我橫豎活不久的,早點把眼淚哭幹了,好早點死。

    大少爺,你想我還好說什麼話?”覺新這時被一種強烈的悔恨的感情壓倒了。

    他明白他自己又鑄了一個大錯。

    蕙可以說是被他間接害了的。

    他已經斷送了幾個人的幸福。

    這些人都是他所認為最親愛的,現在都被驅逐到另一個世界裡去了,而且每一次都是由他來做幫兇。

     蕙應該是那些人中間的最後一個了。

    在這一年來他所受到的種種打擊之上,又加了這個最後的沉重的一擊。

    這好像是對他的犯罪所施的懲罰。

    如今一切都陷在無可挽回的境地裡,那嚴峻的法律是不容許悔罪的。

    他當初誤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錯,就被逼着步步走錯,等着走到懸崖的邊緣,回頭一看,後路變成了茫茫一片白色。

    他雖然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隻得縱身跳進無底的深淵裡去。

    “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是不能挽救他的。

    他知道這是十分确定的了。

    到此時他縱然把自己所寶貴的一切拿來犧牲,也不能夠改變那個結局。

    他對自己的命運并不抱怨。

    但是對那個溫淑的少女也得着同樣命運的事,他卻感到不平、惋惜與悲痛了。

    他拿着書簽絕望地長歎一聲,淚水從眼眶裡迸了出來。

     淑英也聽見楊嫂的報告。

    這使她的心裡也起了一個劇烈的震動。

    她起初的确感到恐怖,仿佛看見那樣的命運就在她的面前等待她。

    然而後來她下了決心了:她絕不走蕙的路。

    其實她早已有了這樣的決定。

    琴便是她這個決定的贊助人。

    雖然她們還沒有商定詳細明确的計劃。

    但是那條唯一的路她已經認清楚了。

    那條路是覺慧指給她、而且以他自己的經曆作了保證的。

    自然有時候她也不免有一點躊躇。

    可是看見蕙的遭遇以後她卻不能夠再有疑惑了。

    她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那條路上。

    她對自己的前途便不再悲觀。

    她的痛苦倒是來自對别人的同情。

    因此她很關心地向楊嫂發出一些問話,也很注意地聽楊嫂的回答。

    不過她的态度比較穩重,她不大說氣憤的話。

    淑華卻不然。

    她動氣地抱怨周伯濤,她也跟着楊嫂責罵蕙的丈夫。

    她甚至氣得帶了一點坐立不安的樣子。

    淑貞坐在淑英旁邊。

    她很少開口發言,隻是畏怯地靜聽着别人談話,不時擡起頭看别人的臉色。

     淑英聽見覺新念詩,又聽見他的長歎聲。

    她驚疑地掉頭看他,看見他拿着書簽在垂淚。

    她起初覺得奇怪,但是後來也就明白了。

    她心裡更難過。

    她站起來伸出手去柔聲對他說:“大哥,給我看看,”便從他的手裡接過了書簽,她正埋下頭去看那一行娟秀的字迹,淑華也走了過來,伸着頭把捏在淑英手裡的書簽看了一眼,自語似地說:“這是什麼意思?……我不懂。

    ”覺新和淑英都不回答她。

    楊嫂沒有明白淑華的意思,卻接着解釋道:“這是大小姐親手做的。

    她自己做,自己畫。

    不過姑少爺在家的時候她不敢做這些東西。

    有一回她在做,給姑少爺看見了,就搶了去。

    大小姐氣得不得了,說了兩三句話,姑少爺就發起脾氣來,大小姐又不敢跟他吵架隻好低頭垂淚……”“二妹,你們帶楊嫂出去歇歇罷,喊翠環、绮霞陪她到花園裡去耍一會兒也好,”覺新不能夠支持下去,臉色慘白,疲倦地對淑英說。

    淑英知道他的心情,也不問什麼話,便答應一聲,同淑華、淑貞一起帶着楊嫂到外面去了。

    楊嫂正要跨出門檻,覺新忽然喚住她吩咐道:“楊嫂,你走的時候再到我屋裡來一趟。

    ”楊嫂不等天黑就回鄭家去了。

    她臨走時果然到覺新的房裡去。

    覺新仍舊躺在床前那把藤椅上。

    他看見她來,臉上略微現出喜色,說了一些普通的應酬話,要她轉達給蕙。

    他最後仔細地叮囑道:“楊嫂,你是個明白事理的人。

    你們太太相信你,才叫你過去服侍大小姐。

    如今大小姐境遇很苦,她有時心裡不快活,你要多多勸她。

    事情到了這樣,可說木已成舟。

    姑少爺再不好,大小姐也隻得忍耐着好好過活下去。

    或者過幾個月,處久了,就能相安無事也未可知。

    大小姐一個人有時候悶得很,或者會想不開,你曉得她的性子,你要好好地開導她才是。

    ”他說了這些話。

    他自己也知道是勉強說出來的,他自己就憎厭這種見解。

    他還給了楊嫂一點賞錢。

     楊嫂聽了這番囑咐,十分感動。

    她接過賞錢請了安,道謝地稱贊道:“多謝大少爺。

    大少爺的心腸真好,想得也很周到。

    其實不勞大少爺操心。

    我也勸過大小姐:常常把心放寬一點。

    我會好好地服侍她。

    唉,我們大小姐的命真不好。

    如果我們的枚少爺換了大少爺,大小姐有你這樣一位哥哥,也不會弄到現在這種地步。

    ”楊嫂的話是她的真情的吐露。

    但是在覺新聽起來,話裡面似乎含得有刺。

    楊嫂好像故意說反面的話來挖苦他似的。

    他想:倘使蕙真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哥哥,她的遭遇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他并沒有力量把她從那個脾氣古怪的陌生男子的手掌中救出來。

    這個思想使他苦惱。

    他頹喪地倒在藤椅上,癡呆地望着楊嫂,不再說一句話。

    楊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