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
關燈
小
中
大
(庚子)三十三年大明萬曆二十八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丙午,諫院啓曰:「右參贊沈喜壽諂附年少用事之輩,冒居銓長,凡進退除拜,一從其指揮,任他笑罵,恬不知恥。
及爲貳公,物議譁然,而至參爰立之蔔,貽辱淸朝,莫甚於此。
請命遞差。
」憲府啓曰:「同知中樞府事柳永慶黨附金、南,凡所猷爲,無不主張,前日引避以隻一見南以恭爲言,欺瞞君父,請命罷職。
」累啓而皆不從。
○以左議政李恒福爲都體察使兼都元帥。
按《實錄》,當己醜逆獄,與毒澈同惡,爲問事郞廳,言於澈曰:「逆賊從湖南起,有從京中起者,又有從嶺南起者。
」欲盡殺士類,澈喜言於上,上曰:「知此言者,預此謀。
卿聞此言於何人?」澈曰:「李恒福言之矣。
」其慘毒至於此極,而位至台鼎,時事可知雲。
噫!群小輩構誣之言,何乃若是之甚也?恒福當己醜之獄,每於議讞之際,有所周旋,全活甚多。
且見恒福所著《己醜記事》,則益可知恒福之心事矣。
如是而謂之慘毒,不亦盭乎? ○以李山海爲領議政,任國老爲吏曹判書,復以洪汝諄爲兵曹判書。
按,朋黨之患,其來久矣。
徇私傾軋之習,未有甚於此時。
元翼筵中之說,雖有爲成龍地,而其論汝諄、國老,則實一國公共之言也。
特以上意不悅於成龍,故元翼之言,終不見用。
纔閱月,而兇恣之輩復逞其志,而山海以原任大臣稱疾,不入於召對之日,使君父不知其同於汝諄,而偃然復據鼎軸,人皆如見其肺肝,其可廋哉? 二月 2月1日 ○朔乙亥,以鄭琢爲左議政。
持平尹宖啓曰:「鄭琢性本迂踈,年且衰耗,當此艱虞之日,撥亂興衰之責,不可付之此人。
今日人心之屬望,盡歸虛地,物情皆以爲未安。
斯速改蔔,以廣廟謨。
」上答曰:「鄭琢之迂拙,非不知之。
然馬不必驥騏,鄭琢亦可人也。
相臣之道,難矣哉,豈易言乎?」遂不從。
琢時在南中,上辭本二度而免。
時,汝諄輩用事,謀以其黨列於鼎軸,凡異己者必欲斥逐後已。
宖特汝諄之鷹犬也,琢之被彈,無足怪也。
○以沈喜壽爲禮曹判書。
按《實錄》,極言喜壽反覆之態,至譬路傍之官娼。
噫,甚矣。
喜壽少負雅望,歷敭華顯,受知聖世,位躋卿班。
當時未聞有訾議之者,而今乃詆辱之至此何哉? 夏四月 4月1日 ○朔甲戌,以李元翼爲左議政。
持平樸孝生、正言樸思齊啓曰:「李元翼曾居大臣之列,附會成龍,力贊邪論,無所不至。
幸賴聖鑑洞燭,公論難誣,則與金、南浮薄之徒,表裏相結,陳箚之辭、登對之說,無非力排士類,陰護姦黨之計,見棄於淸議久矣。
爰立之命,遽出於人望之外,群情莫不駭憤,請命遞差。
」三啓,上不從。
玉堂亦上箚論之,上皆不聽。
元翼遂呈辭四度而遞。
以李憲國爲右議政。
時,閔夢龍爲大司憲,主是論,使盡心國事之賢相,不得安於朝廷之上,可勝痛哉? ○胡人老土等寇富寧。
府使李侃初與之戰不利,偏裨多死,侃亦被十餘創,進戰不輟,賊遂遁。
○獻納柳慶宗、正言樸思齊等啓曰:「兵曹判書洪汝諄猜險貪暴,必害家兇國,如李有中之昏妄惡疾,大司諫李準之得罪倫紀,都承旨柳希緖之悖戾無行,修撰尹宖之棄母廢喪,修撰權縉、持平洪湜等之蝨附鼠拱,掌令樸孝生之諂媚權臣,俱極可惡。
請洪汝諄削奪官爵,門外黜送,李有中、李準、柳希緖、尹宖、權縉、洪湜等竝命罷職,樸孝生遞差。
」上答曰:「此人等時無所犯,不宜紛紛駁擊也。
」 ○大司憲閔夢龍、執義尹壽民、掌令安克孝啓曰:「兵曹判書洪汝諄賦性猜險,無所忌憚,再授本兵,多行貪暴,衛士離心,武弁側目。
加以尹宖、權縉、洪湜輩作爲鷹犬,肆其胸臆,士類結舌
及爲貳公,物議譁然,而至參爰立之蔔,貽辱淸朝,莫甚於此。
請命遞差。
」憲府啓曰:「同知中樞府事柳永慶黨附金、南,凡所猷爲,無不主張,前日引避以隻一見南以恭爲言,欺瞞君父,請命罷職。
」累啓而皆不從。
○以左議政李恒福爲都體察使兼都元帥。
按《實錄》,當己醜逆獄,與毒澈同惡,爲問事郞廳,言於澈曰:「逆賊從湖南起,有從京中起者,又有從嶺南起者。
」欲盡殺士類,澈喜言於上,上曰:「知此言者,預此謀。
卿聞此言於何人?」澈曰:「李恒福言之矣。
」其慘毒至於此極,而位至台鼎,時事可知雲。
噫!群小輩構誣之言,何乃若是之甚也?恒福當己醜之獄,每於議讞之際,有所周旋,全活甚多。
且見恒福所著《己醜記事》,則益可知恒福之心事矣。
如是而謂之慘毒,不亦盭乎? ○以李山海爲領議政,任國老爲吏曹判書,復以洪汝諄爲兵曹判書。
按,朋黨之患,其來久矣。
徇私傾軋之習,未有甚於此時。
元翼筵中之說,雖有爲成龍地,而其論汝諄、國老,則實一國公共之言也。
特以上意不悅於成龍,故元翼之言,終不見用。
纔閱月,而兇恣之輩復逞其志,而山海以原任大臣稱疾,不入於召對之日,使君父不知其同於汝諄,而偃然復據鼎軸,人皆如見其肺肝,其可廋哉? 二月 2月1日 ○朔乙亥,以鄭琢爲左議政。
持平尹宖啓曰:「鄭琢性本迂踈,年且衰耗,當此艱虞之日,撥亂興衰之責,不可付之此人。
今日人心之屬望,盡歸虛地,物情皆以爲未安。
斯速改蔔,以廣廟謨。
」上答曰:「鄭琢之迂拙,非不知之。
然馬不必驥騏,鄭琢亦可人也。
相臣之道,難矣哉,豈易言乎?」遂不從。
琢時在南中,上辭本二度而免。
時,汝諄輩用事,謀以其黨列於鼎軸,凡異己者必欲斥逐後已。
宖特汝諄之鷹犬也,琢之被彈,無足怪也。
○以沈喜壽爲禮曹判書。
按《實錄》,極言喜壽反覆之態,至譬路傍之官娼。
噫,甚矣。
喜壽少負雅望,歷敭華顯,受知聖世,位躋卿班。
當時未聞有訾議之者,而今乃詆辱之至此何哉? 夏四月 4月1日 ○朔甲戌,以李元翼爲左議政。
持平樸孝生、正言樸思齊啓曰:「李元翼曾居大臣之列,附會成龍,力贊邪論,無所不至。
幸賴聖鑑洞燭,公論難誣,則與金、南浮薄之徒,表裏相結,陳箚之辭、登對之說,無非力排士類,陰護姦黨之計,見棄於淸議久矣。
爰立之命,遽出於人望之外,群情莫不駭憤,請命遞差。
」三啓,上不從。
玉堂亦上箚論之,上皆不聽。
元翼遂呈辭四度而遞。
以李憲國爲右議政。
時,閔夢龍爲大司憲,主是論,使盡心國事之賢相,不得安於朝廷之上,可勝痛哉? ○胡人老土等寇富寧。
府使李侃初與之戰不利,偏裨多死,侃亦被十餘創,進戰不輟,賊遂遁。
○獻納柳慶宗、正言樸思齊等啓曰:「兵曹判書洪汝諄猜險貪暴,必害家兇國,如李有中之昏妄惡疾,大司諫李準之得罪倫紀,都承旨柳希緖之悖戾無行,修撰尹宖之棄母廢喪,修撰權縉、持平洪湜等之蝨附鼠拱,掌令樸孝生之諂媚權臣,俱極可惡。
請洪汝諄削奪官爵,門外黜送,李有中、李準、柳希緖、尹宖、權縉、洪湜等竝命罷職,樸孝生遞差。
」上答曰:「此人等時無所犯,不宜紛紛駁擊也。
」 ○大司憲閔夢龍、執義尹壽民、掌令安克孝啓曰:「兵曹判書洪汝諄賦性猜險,無所忌憚,再授本兵,多行貪暴,衛士離心,武弁側目。
加以尹宖、權縉、洪湜輩作爲鷹犬,肆其胸臆,士類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