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

關燈
再啓曰:「君臣之間,情義貴於相通。

    隻敎以虛傳,則下情自釋,安有入審禁苑之理乎?」上曰:「予命入審,此事非難。

    政院職在出納,其欲從中沮遏乎?」兩司亦啓:「不當迫臣子以所不敢爲之事,以阻下情。

    」再啓,不允,館員皆待罪。

    上曰:「誰倡爲此?其速直啓。

    」館員對曰:「同有所懷,陳其所聞,豈有先倡者乎?請俱被罪。

    」上遂停入審之命,下敎曰:「宮闕,予家之事,非外人所預知。

    此習一開後,有奸徒爲口實,將有不可忍言之弊。

    故欲窮詰首倡,而今姑不問。

    大扺人臣之進言,一言以爲智;一言以爲躁,不可不愼也。

    」自是臺館不敢復言女侍事矣。

     ○以柳成龍爲尙州牧使。

    成龍有才識,文學優長,善辭令。

    敷奏經席,甚稱聖旨。

    以母老,乞郡便養。

    上曰:「爾出則我失一良臣,固可惜矣。

    母子情切,亦不可不從。

    」命除尙州。

     ○以鄭逑爲昌寧縣監。

    逑律身甚嚴,謹於禮學,聲名日著。

    屢除官不就,至是始拜命赴縣。

    上引見,問其所學,且問治縣何先,對曰:「先修學政。

    」上曰:「爾得名不虛矣。

    」慰諭以遣之。

     ○大臣請復正殿,再啓乃允。

    時,領左相皆人望,而不能有所猷爲。

    災異疊現,別無獻替、消弭之策,惟請復正殿,識者憂之。

     ○右贊成鄭宗榮謝病免,避物議也。

     閏四月 閏4月1日 ○朔己亥,以金貴榮爲右贊成,特拜樸好元爲戶曹判書。

    上之初卽位也,淸名之士一時彙進,是時職秩在三品以上者尙多,皆以西人見斥,疵議紛然。

    公、孤、六卿有闕則皆以闒茸趨附之人苟充備位。

    由是,百職不擧,綱紀大壞。

    堂下淸官,但以區別東西爲務,能言當世黑白者爲名士。

    時平已久,酒色、伎樂之娛又侈,政弊、民瘼,擧付之度外,惟三司諫諍,指陳劘切,尙有士風,而上又惡其無實多言,聽納已倦。

    貴榮等,皆以趨附承順進用。

     ○陰竹進士全旭上疏言時弊,且及朝廷不和之狀。

    上答曰:「身在草野陳弊之誠,良用可嘉。

    」傳敎政院曰:「全旭疏中言朝廷不和之狀曰:『挾私嫌,彈劾無咎;動浮言,放逐田裡,上欺宸聰;下貽幽憂。

    』雲。

    草野之人必有所見,第未知指何事耶。

    夫人臣敢樹私黨,角之朋比,則其罪固大。

    至挾私欺君,則尤極可愕。

    此意知悉。

    」政院啓曰:「今此疏辭,大槪荒雜顚錯,實無所據。

    而上敎則似若疑有是事者然,無乃未安乎?朝廷之上,雖或有議論之不同,豈至於角立朋比,欺罔宸聰乎?朝廷間事,聖鑑旣已洞燭,而乃有此敎,非但人心疑怪,其於日月之明,恐有未瑩,故敢達。

    」答曰:「知道。

    」是時東西之說未息,是非、用舍,未免顚倒。

    名士之沈抑不揚者多,旭之言,蓋有所指也。

     ○試文士通政以下于慶會樓。

    承旨尹卓然居首,賞階嘉善。

    卓然非人望,而以藻繪陞品,人多不厭。

    諫院論請改正,不允。

     ○以孫軾爲全羅道觀察使。

    上,下敎曰:「孫軾累經近侍,處事明敏,勤勞效著,特加一資。

    」軾素無學識,又有心疾,動多顚錯,而乃下明敏之敎,人多怪之。

    憲府劾以非卓異之才,請改正,不允。

     五月 5月1日 ○朔己巳,旱甚。

    江原道霜降殺草。

     六月 6月1日 ○朔己亥,始大雨,江漲海溢,山崩屋漂。

    下三道癘疫猶熾,民多死亡。

    政院啓曰:「今年水災,比古尤甚,外方啓聞,極爲可怪。

    至於都城之內,一夜之間大雨暴漲,平地水深丈餘。

    橋梁圮壞,道路衝破,屋宇漂流,厭傷、溺死之人不知厥數。

    郊外衆塚崩頹,白骨暴露,持蘲掩埋者相續。

    田穀盡沒,蔬場罔餘,民生失業,聞見慘惻。

    變不虛生,應之有道。

    伏願聖上,益自修省。

    」答曰:「今年水災,極爲驚駭,予用兢惕。

    當更加省念。

    」 ○洪聖民製吏文居首,陞嘉善。

    憲府論以微事陞階,非命德之政,請改正,不允。

     ○大司諫金添慶入啓曰:「近者士類,其在家學問與否,臣所未知,但富然後爲善之說盛行。

    於是,士友間多以防海澤、營土田爲能事,此弊當自上禁之。

    」上曰:「爲富不仁,安有富然後爲善者乎?此事諫官當擧劾。

    」添慶曰:「非不欲劾,而其中多有名字可惜者,故不敢耳。

    」時,名士或有不仕,而耕野者。

    添慶曾爲士類所外,故倡此說,欲陰中之計也。

     秋七月 7月1日 ○朔戊辰,吏曹判書李文馨謝病免,樸大立代之。

    文馨、大立皆附年少士類,遞居銓衡,一無所爲,故訾謗不及焉。

     ○江原道觀察使鄭澈,陳一道弊瘼。

    上嘉奬答之,下該司議行。

     八月 8月1日 ○朔戊戌,以鄭仁弘爲司憲府持平,辭不至。

     九月 9月1日 ○朔戊辰,彗星見,有雷電之異。

    下敎求言。

    是歲,京畿、黃海、江原、平安四道大饑。

     冬十月 10月1日 ○朔丁酉,天氣如春,逐日有雷電,大霧晝昏。

     ○以李山海爲刑曹判書。

    山海早以文詞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