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
關燈
小
中
大
體乎?」
○楊天使勑倭官等曰:「我等在此累朔,汝等不時撤回,上使大怒出去,此則汝等之失也。
雖無上使,印符在我,我不動。
汝等若卽撤去,上使亦必還來。
汝等且觀我終始。
」 ○淸正聞宗誠之出,喜甚曰:「我固疑其非眞天使也,今如此,必僞官人也。
我當進兵慶州,詰問彼將,問其所由也。
」旣而,聞副使鎭定,而止不出兵。
○遣沈友勝等,奏聞賊情及上使先出事。
○沈惟敬與行長,還自日本,揚言欲發兵,追天使還,旣而不果。
五月 5月1日 ○朔丁卯,淸正燒寨撤兵,渡海去。
皇朝以封倭副使楊邦亨爲正使,沈惟敬爲副。
遊擊陳雲鴻奉勑來宣。
六月 6月1日 ○朔丁酉,以敦寧都正黃愼、前府使樸弘長爲通信正、副使。
我國差黃愼及前府使樸弘長時,沈惟敬等屢促我使臣同行,上持之久不許。
至是,大臣與備局諸臣屢啓請勿立使臣之號,隻擇遣兩價,稱以跟隨使從行爲便,上許之。
愼時接伴惟敬,在倭營二年。
在朝名官,憚避其行,乃就差愼爲正使,加階通政,除敦寧都正,以嶺南武人前府使樸弘長爲副,自軍中發送。
上問:「愼何如人?」大臣柳成龍等啓曰:「愼明敏有膽略,且有夷險不貳之志。
」上悶其離老母,久勞于外,初不欲遣,故有是問。
愼旣受命,詔使責我,必持國書、國幣曰:「豈有使行徒往之理?」朝廷又不得已而從之。
愼等旣持書幣,從天使別作後行,仍稱通信使,與初議異矣。
上本不欲與賊通好,備局諸臣迫於經略衙門之令,又恐失懽於天將,而敗和之後,我國無策備禦,強爲應副。
或覬成事小安,節節聽從,竟至遣使通信。
上自是,厭薄大臣之議,屢形於詞旨,大臣益不自安,而斥和之論紛然矣。
○釜山屯倭耕作、繕築如舊,聲言搬運器械、蔔物未畢,而其實撤去,久戍病弱之兵,替以新兵,列二十餘屯。
○遞全羅監司洪世恭,以樸弘老伐之。
〈弘老,後改名弘耉〉世恭剛正勤事,威制貪吏,列邑敬憚,民被實惠,至是被遞。
弘老闇弱善媚,美髯有豐姿,敏於趨走,時望素重,大臣特擧,赴道之後,軍政大解,南民失望。
秋七月 7月1日 ○朔丙寅,忠淸道鴻山庶人李夢鶴聚兵作亂。
夢鶴,宗姓孽裔也。
從軍在湖西,爲操練將官,寓鴻山無量寺,與選鋒將韓絢等交結。
夢鶴愚狂無賴,而絢則狡獪練事,時以《紀效新書》束伍法,置軍練技,絢與權仁龍、金時約等,皆以庶人應募,俱稱選鋒將,屬禦史李時發任使。
絢管湖西操練,見民心咨怨,州郡無備,欲乘釁作亂。
絢適以父喪在洪州,先令夢鶴擧兵,而己自內浦相應約已定。
夢鶴潛於無量寺窟室中,與僧徒造作旗幟、器仗。
湖俗常作同甲會,乃令同黨,倡爲契會于洞口之野,〈甲會,無論老少貴賤,每甲立麾,書以其甲,則衆各認其甲,聚會飮樂。
〉夢鶴從寺中出兵,洞中椅坐竪旗,吹角擊皷,號召其衆。
甲會中先有同謀丁壯,發刃麾衆趨進,夢鶴誑誘以擧此義,當安民定國,違者誅死,順者受賞。
衆皆讙譟而從之,人人自以爲得高官大爵,稱以聖佛出世。
乃分置僧俗將軍,文武假稱淸顯官職,士族子弟無賴者多附之。
夜襲鴻山縣治,縣監尹英賢被執,〈英賢戊子生員壯元,仕爲王子師傅,光海嘗受學,遷轉今官。
〉又執林川郡守樸振國,〈文出身。
〉皆降附,夢鶴待以上賓。
轉陷靑陽、定山等六邑,守令皆先避逃,吏民皆從賊號令,酒食迎候,抄兵附益。
聞風,釋鋤投屬者相繼,軍至數萬。
聲言:「忠勇將金德齡、義兵將郭再祐、洪季男等,皆連兵相助,兵曹判書李德馨爲內應。
」雲,中外震撓。
○李夢鶴爲其下所誅,賊黨破散。
夢鶴初言直向京城,旣而徒衆紛沓,夢鶴不能統率,欲就韓絢於洪州,而絢已爲沔川郡守李瑗所囚,遂進攻洪州。
牧使洪可臣收聚民兵,且召州居武將林得義、樸名賢、前兵使辛景恒等,爲守城計,以城外閭閻草屋連接,賊兵將得庇雨炊爨爲便,夜放火箭皆燒之。
時,藍浦縣監樸東善聞變,急報于水使崔浩,發兵欲進救洪州,水使令東善馳來相議,東善因聚兵馳進,欲直往洪州,崔湖以水軍非陸戰之兵,有持難之色。
東善大言曰:「此誠何時,而較水陸之異耶?」遂盡發水營兵,且令保寧縣監黃應聖,〈平壤人,文臣。
其後子胤後亦登文科。
〉聚集本縣之兵,同入洪州城。
城中得援兵大喜,撥立於城頭,夜列炬雉堞,照耀內外,聲勢頗張。
於是,賊衆乘暗逃去,夢鶴知城不可攻,翌日引向德山之路,聲言將會金德齡、洪季男之兵,直向京城,衆始不信,在途逃散相繼。
時,本道兵使李時言住兵溫陽,不敢進勦,求援於湖南,都元帥權慄檄忠勇將金德齡等,引兵來赴。
湖南兵進至石城,賊徒先已聞購捕之令,夜卽其陣中,斬夢鶴首來降。
樸名賢等出城追擊,徒衆盡散。
都元帥權慄傳令,搜捕州縣,各自捕囚,慄卽訊取服,
雖無上使,印符在我,我不動。
汝等若卽撤去,上使亦必還來。
汝等且觀我終始。
」 ○淸正聞宗誠之出,喜甚曰:「我固疑其非眞天使也,今如此,必僞官人也。
我當進兵慶州,詰問彼將,問其所由也。
」旣而,聞副使鎭定,而止不出兵。
○遣沈友勝等,奏聞賊情及上使先出事。
○沈惟敬與行長,還自日本,揚言欲發兵,追天使還,旣而不果。
五月 5月1日 ○朔丁卯,淸正燒寨撤兵,渡海去。
皇朝以封倭副使楊邦亨爲正使,沈惟敬爲副。
遊擊陳雲鴻奉勑來宣。
六月 6月1日 ○朔丁酉,以敦寧都正黃愼、前府使樸弘長爲通信正、副使。
我國差黃愼及前府使樸弘長時,沈惟敬等屢促我使臣同行,上持之久不許。
至是,大臣與備局諸臣屢啓請勿立使臣之號,隻擇遣兩價,稱以跟隨使從行爲便,上許之。
愼時接伴惟敬,在倭營二年。
在朝名官,憚避其行,乃就差愼爲正使,加階通政,除敦寧都正,以嶺南武人前府使樸弘長爲副,自軍中發送。
上問:「愼何如人?」大臣柳成龍等啓曰:「愼明敏有膽略,且有夷險不貳之志。
」上悶其離老母,久勞于外,初不欲遣,故有是問。
愼旣受命,詔使責我,必持國書、國幣曰:「豈有使行徒往之理?」朝廷又不得已而從之。
愼等旣持書幣,從天使別作後行,仍稱通信使,與初議異矣。
上本不欲與賊通好,備局諸臣迫於經略衙門之令,又恐失懽於天將,而敗和之後,我國無策備禦,強爲應副。
或覬成事小安,節節聽從,竟至遣使通信。
上自是,厭薄大臣之議,屢形於詞旨,大臣益不自安,而斥和之論紛然矣。
○釜山屯倭耕作、繕築如舊,聲言搬運器械、蔔物未畢,而其實撤去,久戍病弱之兵,替以新兵,列二十餘屯。
○遞全羅監司洪世恭,以樸弘老伐之。
〈弘老,後改名弘耉〉世恭剛正勤事,威制貪吏,列邑敬憚,民被實惠,至是被遞。
弘老闇弱善媚,美髯有豐姿,敏於趨走,時望素重,大臣特擧,赴道之後,軍政大解,南民失望。
秋七月 7月1日 ○朔丙寅,忠淸道鴻山庶人李夢鶴聚兵作亂。
夢鶴,宗姓孽裔也。
從軍在湖西,爲操練將官,寓鴻山無量寺,與選鋒將韓絢等交結。
夢鶴愚狂無賴,而絢則狡獪練事,時以《紀效新書》束伍法,置軍練技,絢與權仁龍、金時約等,皆以庶人應募,俱稱選鋒將,屬禦史李時發任使。
絢管湖西操練,見民心咨怨,州郡無備,欲乘釁作亂。
絢適以父喪在洪州,先令夢鶴擧兵,而己自內浦相應約已定。
夢鶴潛於無量寺窟室中,與僧徒造作旗幟、器仗。
湖俗常作同甲會,乃令同黨,倡爲契會于洞口之野,〈甲會,無論老少貴賤,每甲立麾,書以其甲,則衆各認其甲,聚會飮樂。
〉夢鶴從寺中出兵,洞中椅坐竪旗,吹角擊皷,號召其衆。
甲會中先有同謀丁壯,發刃麾衆趨進,夢鶴誑誘以擧此義,當安民定國,違者誅死,順者受賞。
衆皆讙譟而從之,人人自以爲得高官大爵,稱以聖佛出世。
乃分置僧俗將軍,文武假稱淸顯官職,士族子弟無賴者多附之。
夜襲鴻山縣治,縣監尹英賢被執,〈英賢戊子生員壯元,仕爲王子師傅,光海嘗受學,遷轉今官。
〉又執林川郡守樸振國,〈文出身。
〉皆降附,夢鶴待以上賓。
轉陷靑陽、定山等六邑,守令皆先避逃,吏民皆從賊號令,酒食迎候,抄兵附益。
聞風,釋鋤投屬者相繼,軍至數萬。
聲言:「忠勇將金德齡、義兵將郭再祐、洪季男等,皆連兵相助,兵曹判書李德馨爲內應。
」雲,中外震撓。
○李夢鶴爲其下所誅,賊黨破散。
夢鶴初言直向京城,旣而徒衆紛沓,夢鶴不能統率,欲就韓絢於洪州,而絢已爲沔川郡守李瑗所囚,遂進攻洪州。
牧使洪可臣收聚民兵,且召州居武將林得義、樸名賢、前兵使辛景恒等,爲守城計,以城外閭閻草屋連接,賊兵將得庇雨炊爨爲便,夜放火箭皆燒之。
時,藍浦縣監樸東善聞變,急報于水使崔浩,發兵欲進救洪州,水使令東善馳來相議,東善因聚兵馳進,欲直往洪州,崔湖以水軍非陸戰之兵,有持難之色。
東善大言曰:「此誠何時,而較水陸之異耶?」遂盡發水營兵,且令保寧縣監黃應聖,〈平壤人,文臣。
其後子胤後亦登文科。
〉聚集本縣之兵,同入洪州城。
城中得援兵大喜,撥立於城頭,夜列炬雉堞,照耀內外,聲勢頗張。
於是,賊衆乘暗逃去,夢鶴知城不可攻,翌日引向德山之路,聲言將會金德齡、洪季男之兵,直向京城,衆始不信,在途逃散相繼。
時,本道兵使李時言住兵溫陽,不敢進勦,求援於湖南,都元帥權慄檄忠勇將金德齡等,引兵來赴。
湖南兵進至石城,賊徒先已聞購捕之令,夜卽其陣中,斬夢鶴首來降。
樸名賢等出城追擊,徒衆盡散。
都元帥權慄傳令,搜捕州縣,各自捕囚,慄卽訊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