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谑庵悔谑

關燈
h4>附 叙谑庵悔谑抄 “至此人面無血矣。

    門人馬權奇識。

    ”哀哉王君,至此谑雖虐亦已無用,隻能破口大罵,惟此輩即力批其頰亦不覺痛,則罵又豈有用哉。

    由此觀之,大家可以戲谑時還是天下太平,很值得慶賀也。

    《文飯小品》卷二末有一首七律,題曰“偶過槐兒花坐”,系弘光乙酉年作,有雲: “矯矯清流,其源僻兮。

    有斐君子,巧于索兮。

    我欲舌之,而齒齰兮。

     “蓋先生聰明絕世,出言靈巧,與人諧谑,矢口放言,略無忌憚。

    川黔總督蔡公敬夫,先生同年友也,以先生閑住在家,思以帷幄屈先生,檄先生至。

    至之日,燕先生于滕王閣,時日落霞生,先生謂公曰,王勃《滕王閣序》不意今日乃複應之。

    公問故,先生笑曰,落霞與孤鹜齊飛,今日正當落霞,而年兄眇一目,孤鹜齊飛殆為年兄道也。

    公面赪及頸,先生知其意,襆被即行。

    ”這裡開玩笑在我的趣味上說來是不贊成的,因為我有“兩個鬼”,在撒野時我猶未免有紳士氣也,雖然在講道學時就很有些流氓氣出來。

    但是谑庵的谑總夠得上算是徹底了,在這一點上是值得佩服的。

    他生在明季,那麼胡鬧,卻沒有給奄黨所打死,也未被東林所罵死,真是儌天之幸。

    他的一生好像是以谑為業。

    張宗子編《有明越人三不朽圖贊》,其贊王谑庵有雲: “靈谷松妙,寺前澗亦可。

    約唐存憶同往則妙,若呂豫石一臉舊選君氣,足未行而肚先走,李玄素兩擺搖斷玉魚,往來三山街,邀喝人下馬,是其本等,山水之間着不得也。

    ”材料太多太好,一抄就是五篇,隻好帶住,此雖是書劄,實在無一非《悔谑》中逸語也。

    卷首又有緻語十篇,黃石齋評曰: “此又箋啟别體,冰心匠玉,香咮吐金,望似白描,按之錦絢,蘇黃小品中吉光摘出,何以敵此。

    ”其中如《魯兩生不肯行》,《嚴子陵還富春渚》,《陶淵明解绶》諸篇,都頗有風趣,今惜不能多引。

     “敦睦如吾兄,妙矣。

    然吾兄大爺氣未除,不讀書之故耳。

    邵都公每每作詩示弟,弟戲之曰,且雲做官做吏,各安生理,毋作非為。

    渠怫然。

    聞兄近日亦染其病,讀書可也,作詩且慢,不容易鮑參軍耳。

    ”第十五則上黃老師雲: “先生之莅官行政,摘伏發奸,以及論文賦詩,無不以谑用事者。

    ”可謂知言,亦與上文所說相合。

    谑庵著書有刻本王季重九種以至十一種,世上多有,寒齋所藏《谑庵文飯小品》,隻有五卷,而共有五百葉,倉卒不及盡讀,難于引證,姑就卷一中尺牍一部分言之,蓋九種雲雲之中無尺牍,故用以為例。

    第一則簡夏懷碧雲: “以文為飯,以弈為律。

    谑不避虐,錢不諱癖。

    ”特别提出谑來,與傳中多叙谑事,都有獨到之見。

    《三不朽圖贊》凡一百單八人,人人有贊,而《琅嬛文集》中特别收錄王君像一贊,蓋宗老對于此文亦頗自憙欤。

    傳中又引陸德先之言有雲: “人方眈眈虎視,将下石先生,而先生對之調笑狎侮谑浪如常,不肯少自貶損也。

    晚乃改号谑庵,刻《悔谑》以志己過,而逢人仍肆口诙諧,虐毒益甚。

    ”這裡不但可以知道《悔谑》這書的來曆,也可以看出谑庵這人的特色。

    傳中前半有雲: “麗人果解事,此君針透,量酬之金帛可也,若即欲為之作緣,恐職方亦自嶽嶽。

    買魚喂貓則可,買鲥魚喂貓,無此理矣。

    ”第二則柬餘慕蘭雲: “東人之子,有蒜其頭。

    西人之子,有蔥其腿。

    或拗其腧,或搖其尾。

     “不佞得南繕郎且去,無以留别。

    此時海内第一急務在安頓窮人。

    若驿遞不複,則換班之小二哥,扯纖之花二姐,皆無所得馍馍,其勢必搶奪,搶奪不可,其勢必争殺,禍且大亂,劉懋毛羽健之肉不足食也。

    相公速速主持,存不佞此語。

    ”第二十則又雲,劉掌科因父作馬頭被縣令苦責,毛禦史則因在京置妾,其妻忽到,遂發議罷驿遞,也是很有趣的掌故。

    第二十五則答李伯襄雲: 二七 谑庵弱冠筮令得槐裡,同年郭象蒙以治民相戲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