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冒名記者
關燈
小
中
大
,會抓住那個跟你相像的人。
第二,你的确是文法班的學生勃脫來。
學習努力,品學兼優。
你父親在外省,每個月你都去見他的代理人卑爾諾先生。
他對你非常欣賞。
” “因此……” “因此你自由了。
” “完全自由?” “完全自由。
喔!隻是,你明白,我無法随便放走一位先生,這位先生給人服了麻藥,然後跳窗而去,接着又在私人住宅裡當場被捕。
你得将功補過,滿足我個很小的附帶條件。
” “您說吧。
” “很好,把我們上次沒說完的話說完。
跟我說說,偵查工作進展如何?自由了兩天,應該有點收獲了。
” 賈尼麻聽完這番話,臉上露出輕蔑的神色。
他打算出去,被法官叫住: “等等,檢察長先生,您的辦公地點就在這兒,我向你保證,勃脫萊先生要說的話,很有價值。
據我調查,勃脫萊先生在上松一德——薩夷中學,享有觀察家的聲譽。
他可以洞察一切,同學們把他當作你的對手,把他同福爾摩斯相提并論。
” “毫無疑問!”賈尼麻譏諷道。
法官接着說: “好極了。
學生裡有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假如勃脫萊提到他深通某事,你要堅信他不會有絲毫虛假,他的話可以視為真理。
’” “勃脫萊先生,機不可失,跟我們談談事情真象,來證明同學們對你的信賴吧。
” 勃脫萊聽完,微微一笑,答道: “預審法官先生,您把話說得太嚴重了,您在戲弄天真無知的學生,他們不過是随便說說罷了。
您說的不錯,我無法滿足供您開 心的材料。
” “照此看來,勃脫萊先生,您不了解情況。
” “不了解。
幹脆說全不知道。
我不能隻把兩三點認為比較有把握的材料,當作全部情況,而且,我也可以說,這點兒情況,你也遇見過。
” “就是說?” “就是說東西被盜。
” “噢!你也知道東西被盜。
” “是的,沒什麼值得懷疑的。
一開始我就分析過,所以我認為弄清這點事不難。
” “真不難?” “對,不難!隻不過作個推斷罷了。
” “不必再幹别的了?” “不必了。
” “推斷什麼呢?” “很好辦,不費事。
一則,東西被盜。
正像兩位小姐所說的,她們親眼目睹兩人帶出過東西。
” “被盜的東西。
” “二則,什麼也沒丢,日斯菲爾先生認定了這一點。
對此他比誰都再清楚不過了。
” “什麼也沒丢。
” “兩種說法隻能得出下述結果:如果東西被盜和什麼也沒丢同時存在,那麼,讓人盜走的東西,一定被類似的東西調了包。
或許這話說過頭了,畢竟是主觀推斷,沒有進一步核實。
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仔細核查之後,才能得出正确結論。
” “很好……很好……”預審法官悄聲說道,顯得興緻很高。
“可是,”勃脫萊接着說,“強盜打算把客廳裡的什麼東西偷走呢?隻有兩樣: 一是地毯。
它丢不了,地毯年代已久,沒法複制,造假的東西很容易被識破。
二是四幅盧兵思的油畫。
” “如何?” “牆上挂着的四幅盧兵思油畫是假的。
” “哪能呀!” “沒錯!我的主觀判斷錯不了。
可惜無法挽回了。
” “我再重複一次,他們辦不到。
” “預審法官先生,大約一年前,一個叫夏菩乃的小夥子,來到安蔔呂美西城堡,打算臨摹盧兵思的油畫。
日斯菲爾先生答應了他。
夏菩乃在客廳裡,一天到晚,整整工作了五個月時間。
如今,挂在牆上框子裡的、包巴狄亞侯爵送給他外甥日斯菲爾先生的四幅真作,被他所臨摹的作品取代了。
” “你有憑據嗎?” “我沒憑據。
臨摹品就是臨摹品,我根本不想去驗證它。
” 費葉爾先生和賈尼麻相視無言,臉上露出驚歎的神色。
檢察長不打算走了。
預審法官悄聲道: “最好聽聽日斯菲爾先生的看法。
” 賈尼麻贊同道: “是的,聽聽他的看法。
” 他們叫人把伯爵喚到客廳。
年輕的文法班小夥子取得了當然的成功,使得眼前這兩位專家,也不能不重視他的推斷。
在外人看來,這是件值得自豪的事,但勃脫萊卻滿不在乎,因為這點兒小事,不過填補點兒自尊心罷了。
他面帶微笑地等着,臉上毫無嘲諷的表情。
日斯菲爾先生來到客廳。
“伯爵先生,”預審法官對他說道,“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了意外情況,現在還不敢斷定是怎麼回事,或許……我認為,或許……盜賊來這兒,就是為了盜走盧兵思的四幅油畫。
一年前,有個名叫夏菩乃的畫家臨摹了這些畫。
也許,他用複制品把它們換走了,請你 核實一下,我們打算弄清它的真僞。
” 伯爵有點不快,但沒表露,他看了看勃脫萊和費葉爾先生,快步走到油畫跟前,說道; “預審法官先生,我本來不想讓人知道,既然辦不到了,我就照直說吧:這些畫都是假的。
” “早清楚了?” “從一開始我就清楚了。
” “幹嘛不講出來呢?” “收藏藝術品的人,從不急于公布,不管東西是不是真的。
” “這是找回原作的唯一辦法嗎?” “還有好辦法。
” “你指什麼?” “不對外張揚,免得吓走盜賊,當他們無法處理這些畫時,我就用錢贖回來。
” “怎麼告訴他們呢?” 伯爵沒回答。
勃脫萊接下去說道: “在《天天新聞》或《早報》上發個啟事: 本人打算用錢買回自己的名畫。
” 伯爵點點頭。
這就再次表明,小夥子的機敏勁兒超過長輩。
費葉爾先生并不計較個人得失。
“噢!多好的眼力,多聰明的推斷!尊敬的先生,眼下我更信服了,你的同學們說得不錯。
照這樣幹下去,賈尼麻先生和我就該退休了。
” “咳,不值一提。
” “依你看,難題還在後面?我想起來了,咱們第一次見面時,好像你還知道不少别的情況。
如果我沒記錯,你清楚兇手的名字。
” “沒錯。
” “是誰把達發爾殺害了?殺人犯是死是活?藏哪兒去了?” “法官先生,咱倆有了誤解,準确說,是你對事情誤解了,一開始就誤解了。
兇手與逃犯,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 “你說什麼?”費葉爾先生驚叫道,“日斯菲爾先生在小客廳見過、并且跟他鬥過的那個人,兩位小姐在
第二,你的确是文法班的學生勃脫來。
學習努力,品學兼優。
你父親在外省,每個月你都去見他的代理人卑爾諾先生。
他對你非常欣賞。
” “因此……” “因此你自由了。
” “完全自由?” “完全自由。
喔!隻是,你明白,我無法随便放走一位先生,這位先生給人服了麻藥,然後跳窗而去,接着又在私人住宅裡當場被捕。
你得将功補過,滿足我個很小的附帶條件。
” “您說吧。
” “很好,把我們上次沒說完的話說完。
跟我說說,偵查工作進展如何?自由了兩天,應該有點收獲了。
” 賈尼麻聽完這番話,臉上露出輕蔑的神色。
他打算出去,被法官叫住: “等等,檢察長先生,您的辦公地點就在這兒,我向你保證,勃脫萊先生要說的話,很有價值。
據我調查,勃脫萊先生在上松一德——薩夷中學,享有觀察家的聲譽。
他可以洞察一切,同學們把他當作你的對手,把他同福爾摩斯相提并論。
” “毫無疑問!”賈尼麻譏諷道。
法官接着說: “好極了。
學生裡有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假如勃脫萊提到他深通某事,你要堅信他不會有絲毫虛假,他的話可以視為真理。
’” “勃脫萊先生,機不可失,跟我們談談事情真象,來證明同學們對你的信賴吧。
” 勃脫萊聽完,微微一笑,答道: “預審法官先生,您把話說得太嚴重了,您在戲弄天真無知的學生,他們不過是随便說說罷了。
您說的不錯,我無法滿足供您開 心的材料。
” “照此看來,勃脫萊先生,您不了解情況。
” “不了解。
幹脆說全不知道。
我不能隻把兩三點認為比較有把握的材料,當作全部情況,而且,我也可以說,這點兒情況,你也遇見過。
” “就是說?” “就是說東西被盜。
” “噢!你也知道東西被盜。
” “是的,沒什麼值得懷疑的。
一開始我就分析過,所以我認為弄清這點事不難。
” “真不難?” “對,不難!隻不過作個推斷罷了。
” “不必再幹别的了?” “不必了。
” “推斷什麼呢?” “很好辦,不費事。
一則,東西被盜。
正像兩位小姐所說的,她們親眼目睹兩人帶出過東西。
” “被盜的東西。
” “二則,什麼也沒丢,日斯菲爾先生認定了這一點。
對此他比誰都再清楚不過了。
” “什麼也沒丢。
” “兩種說法隻能得出下述結果:如果東西被盜和什麼也沒丢同時存在,那麼,讓人盜走的東西,一定被類似的東西調了包。
或許這話說過頭了,畢竟是主觀推斷,沒有進一步核實。
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仔細核查之後,才能得出正确結論。
” “很好……很好……”預審法官悄聲說道,顯得興緻很高。
“可是,”勃脫萊接着說,“強盜打算把客廳裡的什麼東西偷走呢?隻有兩樣: 一是地毯。
它丢不了,地毯年代已久,沒法複制,造假的東西很容易被識破。
二是四幅盧兵思的油畫。
” “如何?” “牆上挂着的四幅盧兵思油畫是假的。
” “哪能呀!” “沒錯!我的主觀判斷錯不了。
可惜無法挽回了。
” “我再重複一次,他們辦不到。
” “預審法官先生,大約一年前,一個叫夏菩乃的小夥子,來到安蔔呂美西城堡,打算臨摹盧兵思的油畫。
日斯菲爾先生答應了他。
夏菩乃在客廳裡,一天到晚,整整工作了五個月時間。
如今,挂在牆上框子裡的、包巴狄亞侯爵送給他外甥日斯菲爾先生的四幅真作,被他所臨摹的作品取代了。
” “你有憑據嗎?” “我沒憑據。
臨摹品就是臨摹品,我根本不想去驗證它。
” 費葉爾先生和賈尼麻相視無言,臉上露出驚歎的神色。
檢察長不打算走了。
預審法官悄聲道: “最好聽聽日斯菲爾先生的看法。
” 賈尼麻贊同道: “是的,聽聽他的看法。
” 他們叫人把伯爵喚到客廳。
年輕的文法班小夥子取得了當然的成功,使得眼前這兩位專家,也不能不重視他的推斷。
在外人看來,這是件值得自豪的事,但勃脫萊卻滿不在乎,因為這點兒小事,不過填補點兒自尊心罷了。
他面帶微笑地等着,臉上毫無嘲諷的表情。
日斯菲爾先生來到客廳。
“伯爵先生,”預審法官對他說道,“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了意外情況,現在還不敢斷定是怎麼回事,或許……我認為,或許……盜賊來這兒,就是為了盜走盧兵思的四幅油畫。
一年前,有個名叫夏菩乃的畫家臨摹了這些畫。
也許,他用複制品把它們換走了,請你 核實一下,我們打算弄清它的真僞。
” 伯爵有點不快,但沒表露,他看了看勃脫萊和費葉爾先生,快步走到油畫跟前,說道; “預審法官先生,我本來不想讓人知道,既然辦不到了,我就照直說吧:這些畫都是假的。
” “早清楚了?” “從一開始我就清楚了。
” “幹嘛不講出來呢?” “收藏藝術品的人,從不急于公布,不管東西是不是真的。
” “這是找回原作的唯一辦法嗎?” “還有好辦法。
” “你指什麼?” “不對外張揚,免得吓走盜賊,當他們無法處理這些畫時,我就用錢贖回來。
” “怎麼告訴他們呢?” 伯爵沒回答。
勃脫萊接下去說道: “在《天天新聞》或《早報》上發個啟事: 本人打算用錢買回自己的名畫。
” 伯爵點點頭。
這就再次表明,小夥子的機敏勁兒超過長輩。
費葉爾先生并不計較個人得失。
“噢!多好的眼力,多聰明的推斷!尊敬的先生,眼下我更信服了,你的同學們說得不錯。
照這樣幹下去,賈尼麻先生和我就該退休了。
” “咳,不值一提。
” “依你看,難題還在後面?我想起來了,咱們第一次見面時,好像你還知道不少别的情況。
如果我沒記錯,你清楚兇手的名字。
” “沒錯。
” “是誰把達發爾殺害了?殺人犯是死是活?藏哪兒去了?” “法官先生,咱倆有了誤解,準确說,是你對事情誤解了,一開始就誤解了。
兇手與逃犯,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 “你說什麼?”費葉爾先生驚叫道,“日斯菲爾先生在小客廳見過、并且跟他鬥過的那個人,兩位小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