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州者又有九,乃謂九州也。

    有裨海環之,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也。

    如是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 三川,河、洛、伊也。

     司馬光言行錄:有司奏盲日當食。

    光盲:“食不滿分,或京師不見,皆賀。

    臣以為日食四方見而京師獨不見,天意人君為陰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獨不知,其為災當益甚,不當賀。

    ”诏從之,後以為常。

     漢宮中有宣室、武台: 召文臣則于宣室,召武臣則于武台。

     春夏秋冬釋義。

    《禮鄉飲酒》雲:“春之為言蠢也,産萬物者聖也。

    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仁也。

    秋之為言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

    冬之為言中也,中者藏也。

    天地嚴凝之氣,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尊嚴之義氣也;溫厚之氣,始于東北而盛于東南,此天地盛德之仁氣也。

    ” 按《地志》:“今衛州城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纣築也。

    ”又雲:“武王至于商郊牧野,乃築此城。

    ” 祭說。

    唐韋彤議曰:“祭非外至,生于心者也。

    是故聖人等牲牢,布笾豆,昆蟲草木可薦者,莫不鹹在,所以享宗廟、交神明而全孝敬也。

    ” 遺山嘗與張哝齋論文,見有竊用前人辭意而複加雌黃者。

    遺山曰:“既盜其物,又傷事主,可乎?”一座為絕倒(哝齋即張允文先生,蓋遺山戲語也。

    嘗有詩雲:“因君寄謝哝齋老,道我今年二十七。

    ”)。

    作論法。

    鹿庵雲:“語與義體式一般,亦是冒原講證結,但論入作獨句直下,不似義兩句扇對而入,如麻先生《〈漢書〉貫〈五經〉論》最明白得體。

    ” 金清漳老人,南宮人,曾撰本縣二阆神廟碑,遺山見之,謂進士張和之有讀得行之語。

     光武同馮異遇雨燎衣處,在今南宮東北二十裡馮村。

     内外制。

    翰林學士所撰者為内制,中書舍入定撰者為外制。

     金哀宗朝,有親軍殺其子者,法家斷不至死。

    上曰:“親軍宿衛之人,父子之間,殘忍如此,與常人不同。

    ”竟坐死谕。

     徐大卿雲:“沼命之體,莫如兩漢,以其體實故也(餘則何恤)。

    ”又,大卿等論及子告母事,孟德卿有莊公、文姜之說,徐公主義重于母。

     李侍講說:“中和真人在龍廷,時以瞻對無時,恒備物以充咀嚼。

    時一士人同在邸舍,師每與之分甘。

    一日,師複求之,彼辭無有,托便旋食焉。

    師知之,因曰:‘沙漠之羊,與中土桑用略同,肉充饑,毛作氈,皮為裘,角為丕。

    此人所共知,不憶近來羊尿又可以配餅食也。

    ’聞者為大笑。

    彼徐悟其方已甚有愧色。

    ” 楊勸農春卿夜讀書,有鼠出,躍書幾上,忽投膏罐中。

    楊子取一方木覆之。

    随突以出,環書冊走不辍,作人語曰:“油著油著。

    ”楊笑起曰:“吾避汝。

    ”燕城閣前晌午市合更忙,猝不能過,即擎虛器雲:“油著油著。

    ”人即避開,故鼠亦雲雲。

    聞者為笑。

     圖克坦侍講說:“右丞相琚,大定末,緻仕居鄉中。

    一日會客間,聞司錄呵喝過門。

    公即起立,既遠複位。

    客曰:‘丞相何若此。

    ’公曰:‘參軍雖微,國家命官也。

    吾敢不敬?’衆客為歎息(丞相字子美,中山人)。

     王西溪嘗雲:“表章體,臣無居首之理。

    故今之表式,皆以帝旨冠首。

     王西溪雲:“《元遺山錄冊》中雲:‘東平範尊師庵内見化飯王先生,說渠海州為吏時,歲貢糟姜糟蟹。

    海棠出州東入海八百裡峽島,島是龍宮地,生海棠作矮樹,花色深紅,大如茶碗面而百葉,香韻殊絕。

    開時可持一月久,既衰不落而萎。

    每歲自島中移百本入海州禦園,明年再移百本,而以先所種者供禦,每花一金簽牌記之,腳花乃得入州官民家,每一花必三葉承之,重九開。

    ’” 鹿庵先生為學士日,命應奉編修輩,取《金實錄》内名臣事迹,欲集為長編,俾士大夫家易于觀錄。

    或問其去取法。

    曰:“大抵人之功勞,必須具載,如西漢曹參、樊哙傳,此其例也。

    ”又曰:“西漢列傳,是多少好墓志碑銘格佯,學之有餘師矣。

    ”既而侍講某多略去其人勳效,鹿庵聞之曰:“某不解此,平日于書多漫讀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