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喪服小記。
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祢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于上,宗易于下。
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大傳》曰:“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祢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
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
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
” 祢(繼祢)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别子繼别為祖為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 諸侯(繼世之君)君君君君君 陳氏《禮書》雲:“公子不得祢先君,故為别子而繼别者,族人宗之為大宗,遠雖至于絕屬,猶為之服衰三月。
庶子不得祭祖,故諸兄弟宗之為小宗,以其服服之。
大宗遠祖之正體則一而已,小宗高祖之正體,其别有四,則繼祢者兄弟宗之,繼祖者從兄弟宗之,繼曾祖者從祖兄弟宗之,繼高祖者從曾祖兄弟宗之,四世親盡屬絕而不為宗矣。
然言繼别為宗,又言繼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繼祢為小宗,又言宗其繼高祖者,則繼别子者,子之子也;繼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繼祢者,庶子之子;繼高祖者,五世之孫也。
繼祢言其始,繼高祖言其終,繼别言其宗,繼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
《經》言繼别子之所自出,穎達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則别子之所由出,即國君也,其可宗乎?” 玺。
衛宏《漢書舊儀》曰:“玺,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凡六。
”又曰:“諸侯王印黃金橐駝紐,文亦曰玺;列侯黃金印龜紐,文曰印,丞相、将軍黃金龜紐,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紐,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銅印鼻紐,文曰印。
”孫堅得傳國玺,方圍四寸,上紐盤五龍。
然則漢天子之玺,其方不過四寸,諸侯王已下其小可知。
土牛制義: 《月令》:“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氣。
” 《正義》曰:“出,猶作也。
醜為牛,牛可牽止也。
送,猶畢也。
其月建醜,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陰氣,故時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土勝水,故可以勝寒,又且以升陽。
”《唐月令》:“季冬出土牛以示農耕之早晚,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則策牛人近前,示其農早;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則策牛人當中,示其農平;立春近正月望,則策牛人近後,示其農晚也。
”《後漢志》:“季冬作土牛六頭于國都郡縣城外醜地。
其牛色以歲之幹色為首,甲乙木,其色青;丙丁火,其色赤;戊已土,其色黃;庚辛金,其色白;壬癸水,其色黑。
以支色為身,寅卯木,其色青;巳午火,其色赤;申酉金,其色白;亥子水,其色黑;辰戌、醜未土,其色黃。
納音色為腹,若甲子、乙醜金,其色白;丙寅、丁卯火,其色赤,他皆仿此。
以立春日幹色為角、耳、尾,支色為胫,納音色為蹄。
設令甲子歲,甲為幹,其色青,則青為牛首;子為水,其色黑,則黑為身;納音金,其色白,則白為腹。
又若丙寅日立春,丙為幹,其色赤,則赤為角、耳、尾;寅為支,其色青,則青為胫;納音火,其色赤,赤為蹄。
”九州釋義: 衮州。
衮,信也。
五行星流而為衮。
豫州。
豫,舒也。
又序也,言陰陽分布,各得其序。
荊州。
荊,疆也。
陽盛物堅,其氣急。
冀州。
冀,近也。
《爾雅》雲:“兩河間曰冀。
” 青州。
《元命苞》曰:“虛、危星精流而為青。
” 雍州。
雍,壅也。
《唐地紀》曰:“雍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位,陽所不及,陰氣壅遏,故取名焉。
” 益州。
益,謂溢也。
舒,徐也。
揚,輕也。
鐘山: 徐爰曰:“建康北十餘裡有鐘山。
漢末,金陵尉蔣子文讨賊戰亡,靈發于山,因立蔣侯祠,故世号蔣山神。
” 赤縣: 張衡《靈憲圖》曰:“昆侖東南有赤縣之州,風雨有時,寒暑有節。
苟非此土,南則多暑,北則多寒,東則多陰,故聖王不處焉。
”《史記》鄒衍曰:“中國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國名赤縣。
赤縣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
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祢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于上,宗易于下。
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大傳》曰:“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祢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百世不遷者,别子之後也。
宗其繼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
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
” 祢(繼祢)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繼祢)小宗小宗小宗 (别子繼别為祖為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 諸侯(繼世之君)君君君君君 陳氏《禮書》雲:“公子不得祢先君,故為别子而繼别者,族人宗之為大宗,遠雖至于絕屬,猶為之服衰三月。
庶子不得祭祖,故諸兄弟宗之為小宗,以其服服之。
大宗遠祖之正體則一而已,小宗高祖之正體,其别有四,則繼祢者兄弟宗之,繼祖者從兄弟宗之,繼曾祖者從祖兄弟宗之,繼高祖者從曾祖兄弟宗之,四世親盡屬絕而不為宗矣。
然言繼别為宗,又言繼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繼祢為小宗,又言宗其繼高祖者,則繼别子者,子之子也;繼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繼祢者,庶子之子;繼高祖者,五世之孫也。
繼祢言其始,繼高祖言其終,繼别言其宗,繼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
《經》言繼别子之所自出,穎達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則别子之所由出,即國君也,其可宗乎?” 玺。
衛宏《漢書舊儀》曰:“玺,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凡六。
”又曰:“諸侯王印黃金橐駝紐,文亦曰玺;列侯黃金印龜紐,文曰印,丞相、将軍黃金龜紐,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紐,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銅印鼻紐,文曰印。
”孫堅得傳國玺,方圍四寸,上紐盤五龍。
然則漢天子之玺,其方不過四寸,諸侯王已下其小可知。
土牛制義: 《月令》:“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氣。
” 《正義》曰:“出,猶作也。
醜為牛,牛可牽止也。
送,猶畢也。
其月建醜,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陰氣,故時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土勝水,故可以勝寒,又且以升陽。
”《唐月令》:“季冬出土牛以示農耕之早晚,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則策牛人近前,示其農早;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則策牛人當中,示其農平;立春近正月望,則策牛人近後,示其農晚也。
”《後漢志》:“季冬作土牛六頭于國都郡縣城外醜地。
其牛色以歲之幹色為首,甲乙木,其色青;丙丁火,其色赤;戊已土,其色黃;庚辛金,其色白;壬癸水,其色黑。
以支色為身,寅卯木,其色青;巳午火,其色赤;申酉金,其色白;亥子水,其色黑;辰戌、醜未土,其色黃。
納音色為腹,若甲子、乙醜金,其色白;丙寅、丁卯火,其色赤,他皆仿此。
以立春日幹色為角、耳、尾,支色為胫,納音色為蹄。
設令甲子歲,甲為幹,其色青,則青為牛首;子為水,其色黑,則黑為身;納音金,其色白,則白為腹。
又若丙寅日立春,丙為幹,其色赤,則赤為角、耳、尾;寅為支,其色青,則青為胫;納音火,其色赤,赤為蹄。
”九州釋義: 衮州。
衮,信也。
五行星流而為衮。
豫州。
豫,舒也。
又序也,言陰陽分布,各得其序。
荊州。
荊,疆也。
陽盛物堅,其氣急。
冀州。
冀,近也。
《爾雅》雲:“兩河間曰冀。
” 青州。
《元命苞》曰:“虛、危星精流而為青。
” 雍州。
雍,壅也。
《唐地紀》曰:“雍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位,陽所不及,陰氣壅遏,故取名焉。
” 益州。
益,謂溢也。
舒,徐也。
揚,輕也。
鐘山: 徐爰曰:“建康北十餘裡有鐘山。
漢末,金陵尉蔣子文讨賊戰亡,靈發于山,因立蔣侯祠,故世号蔣山神。
” 赤縣: 張衡《靈憲圖》曰:“昆侖東南有赤縣之州,風雨有時,寒暑有節。
苟非此土,南則多暑,北則多寒,東則多陰,故聖王不處焉。
”《史記》鄒衍曰:“中國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國名赤縣。
赤縣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