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蓮花
關燈
小
中
大
序場:
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被排山倒海般黑色的風暴掀起,波浪滾滾,一瀉千裡。
在大漠和戈壁接壤的地方,一株株馬蓮草、紅柳、駱駝刺、白刺等沙生植物被風沙劈頭蓋臉地撲打着,它們勇敢地迎着風沙…… 旁白:每當我事業受阻、前途迷茫的時候,我母親那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鼓勵着我,使我猛醒、令我振奮;每當我跌倒了或是跌得頭破血流時,我母親為追求幸福生活奮鬥不止的一生賦予了我承受一切苦難的力量。
字幕:謹以此片獻給我敬愛的母親 響起本片主題歌(甘肅臨夏花兒曲調),同時拉出演職員表—— (男):涼州城裡的鐘鼓樓, 半截子在天裡頭; 馬蓮花是阿哥的護心油, 千思萬想着難丢。
(女):五十二堡的甜水泉, 擔兒擔, 榆木的勺勺兒把它舀幹; 要想和五斤哥的婚姻散, 三九天, 明冰上長出個馬蓮。
推出片名: 第一場 字幕: 1946年夏 第二場 景:祁連山下五十二堡村,鄉村小路,麥田 時:下午 山裡頭高不過天山, 川裡頭平不過四川; 花裡頭的馬蓮, 心上有個少年。
随着優美的花兒,從山峁峁裡走出一村姑。
村姑叫馬蓮花,她上身穿藍土布汗褂加青布圍裙兒,下身穿打上補丁的藍土布褲子。
隻見她左手掌托着腮,右手提着水罐,胳膊上吊個布包包,邊唱邊朝五斤娃割田的方向走來。
五斤娃聽到歌聲,收鐮直起了腰,他用白汗褂擦去了臉上的汗水,看了腳下一捆捆齊刷刷的麥捆子一眼,拉拉吊在青土布褲子上羊毛腰帶的穗子,左手叉腰,右手托腮,自豪地沖着走上山峁峁的村姑唱道: 麥子地裡的鐮刀響, 腳踏在麥茬子地上; 人前頭問話也難腸, 唱一個花兒了試量。
村姑微微一笑,邊走邊唱: 尕馬兒趕到平灘裡來, 綠草的彎彎裡吃來; 你是個唱家了等我來, 我兩個對上了唱來。
武大武高身材、紅臉盤的五斤娃麻利地把腳邊的麥捆子碼放齊整,朝越來越近的村姑唱道: 大溝沿上的一塊地, 當地裡堵一道壩哩; 尕妹子有個實心意, 要問個心裡話哩。
聽到五斤娃的歌,稍一猶豫,绯紅了臉唱道: 上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裡顯出個牡丹; 有心者去摘牡丹, 心酸者拔了個馬蓮。
五斤娃想接唱,馬蓮花紅着臉已快步走下了山峁峁,他隻好興奮地往前迎,快到她眼前了又停了下來,在麥田邊一棵大柳樹下,采下了一朵鮮豔得紫茵茵的馬蓮花,虔誠地捧在手裡。
五斤哥,渴了吧,快些來喝水。
馬蓮花放下布包包,取出碗來,用圍裙擦了擦,嘩啦啦從水罐裡倒出一碗水來。
五斤娃嘴咬着馬蓮花兒,手在白布汗褂上擦了又擦,把嘴裡的馬蓮花兒别在了馬蓮花的頭上,爾後雙手接過碗,一仰脖咕噜噜倒了進去。
他放下碗說:蓮花,這水甜的很呢! 馬蓮花紅着臉,低下頭一根一根的拔馬蓮。
六月的馬蓮遍河灘都是。
一會兒功夫就編出一匹飛馬來。
五斤娃悄悄地想過去搶,遠處傳來了哒哒哒的馬蹄聲。
隻見五十二堡的王胖子領着五六個當兵的騎馬急馳而來。
他們的漢陽造槍杆上挑着狐子、野兔、山雞。
馬蓮花躲在樹後對他說:五斤哥,這是王胖子打獵回來了,咱們避一避吧。
五斤娃說:别怕,不就是五十二堡的王胖子嗎,不怕他! 馬隊很快橫在了他們跟前,王胖子抓着馬缰繩,勒回了馬頭在原地兜了幾個圈子。
他頭戴大禮帽,上身穿青緞子鑲邊衣裳,内襯白漂布褂子,下穿青布褲子,腳穿快鞋洋襪子,騎在馬上像馱了個碾轱辘。
他指着馬蓮花說:呔!是誰家的丫頭?幹散得很嘛。
王胖子雙腿一夾,喊了一聲“駕!”馬隊跑開了。
五斤娃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隐在了馬蹄揚起的塵土之中,對她說: 蓮花,這個王胖子日怪得很,我覺着要出事哩……今個不吉利,你快回屋去吧。
蓮花欲言又止,隻是腿腳不挪窩兒。
蓮花,去吧,你等着,我要用八擡大轎名正言順地來娶你…… 第三場 景:馬蓮花家 馬蓮花家裡。
土坯房子,肋巴條窗子,大土炕上鋪着舊席子、破氈。
地掃得幹幹淨淨,靠牆的一張大條桌子擦得一塵不染。
馬母:五斤娃。
五斤娃:哎。
馬母:你說的對着哩,你趕緊置辦喜事用的東西吧,我讓蓮花早早就出門。
給你們把喜事辦了,他王胖子也就沒治了。
五斤娃:媽,你等着,我這就去馱炭,到涼州城裡換成錢兒,給蓮花扯穿的,買東西。
馬母:去吧,早去早回來。
五斤娃答應着接過了馬蓮花遞過來的幹糧袋,深情地瞥了她一眼,掉頭就走了。
第四場 景:鄉路上 五斤娃騎着毛驢,吆喝着,走着。
幾個當兵的騎着馬趕來,把他五花大綁抓上了馬。
他買的藍花布五色扣線等撒了一地。
他大喝一聲掙開了繩子,跳下了馬,又被當兵的抓住捆了起來,他大聲喊叫着,罵着…… 第五場 景:馬家軍兵營裡 馬家軍兵營裡,關着幾十個被抓來的兵丁。
五斤娃大罵:快放我回去!快放我回去! “别叫喚了!”窗外的兵大聲呵斥說。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說:尕兄弟,我們都被抓兵了,今個黑裡就要去青海,到馬步芳的騎五軍裡當兵。
認命吧,小夥子,聽說能立功才能回家去。
……啥?跑?跑不成,逃兵抓回來要搶斃的。
五斤娃一聽,又涼了半截。
他用拳砸着腦袋說,回不了家,萬一王胖子來叼她怎麼辦?他失望極了,倒頭躺在地鋪草上,怪腔怪調地唱起了小放牛: 說了個大老婆, 嘴上開豁豁, 廚房裡去架火, 倒把火吹滅。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說了個二老婆, 美者了不得, 黑裡了睡覺去, 才是個石家夥。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買了個破皮襖, 虮子虱子多, 搭到牆頭上, 豬兒壘了窩。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養了一對牛, 長的個木壘角, 套上種田去, 倒把铧扳折。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别唱了!”窗外的兵丁想聽又怕長官怪罪,就順窗戶喊道。
同室的人說,别理他,接着唱! 五斤娃翻起身扳着窗子上的鐵條罵道:快放老子出去……放我出去!…… 第六場 景:王家古宅大院 旁白同時出現畫面:涼州城西有座叫做三羅城的古宅——王家大院。
依山居勢而立,内外三層圍牆,夯土而築,堅固無比。
内院牆高約兩丈,寬可跑馬。
牆内十五個天井,井井相連。
正門高約三丈的大墩下,十五道大木門,層層有兵丁把守。
王胖子一家老少五十餘口人,居住其中。
六月初十這天,王胖子在豪華的古宅内院裡,擺下了幾十桌酒席,請來了涼州城裡方圓百裡的軍政要員及親友,為母親王邱氏過七十八歲大壽。
大堂上鬥大的“壽”字是包金的,楷書對聯懸挂兩邊,頗具氣勢: 雲鶴千秋壽,古松萬年青。
宅院内外一派熱鬧、歡樂氣象。
壽星王邱氏銀發蒼蒼,一身青綢布衣裳,冷峻的表情跟這個熱鬧的場面不甚協調。
旁白:王邱氏出身貧寒、心地善良,雖然生了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自己卻笃信佛教、吃齋念佛。
王邱氏手撚佛珠,端坐在壽星席位上。
耳邊分明傳來了馬蓮花悲涼的讓人掉淚的花兒: 清茶熬成個牛血了, 茶葉熬成個紙了; 相思害在了心肺上, 血疤疤兒吊在了嘴上。
老人臉上平靜,可心裡焦慮,似貓娃子抓心一般。
祝壽儀式舉行到牆頭跑馬這個節目時,已經到了正午了。
三聲号炮響過後,20名年青娃子牽着20匹高頭大馬走進了大院,一字兒擺開,朝老太太、縣長等人行禮後,翻身上馬,通過天井的斜坡,急馳到了内院的牆上。
大院裡一下子掌聲雷動。
三羅城外也站滿了裡三層外三層前來看馬的農夫們,見20匹紅馬在城牆上跑起來時,手舞足蹈,歡呼雀躍。
二院裡的長工們今天沒有下地,和下人們一起興高采烈地看着。
三院裡當兵的和王家大院護衛隊的弟兄們也在高興地看着這神奇的表演。
縣長拍着手,笑着對老太太說:美的了不得嘛。
老太太,這牆頭上跑馬,在涼州真真個個是一大景觀呐!老太太點點頭,沒有回答縣長的話。
一來她的耳朵裡響的老是馬蓮花憂傷的花兒,二來她不願意跟這些人說話。
所以做出一個專心看跑馬的樣子。
王胖子說:就是呀!牆頭跑馬,在涼州沒有第二家。
從我記事起,我爹就逢年過節、祝壽娶親,都要看這出戲…… 嗵!嗵!嗵!三聲炮響後,牆頭跑馬結束了。
下一項是看戲,戲班子老闆拿着戲本讓王胖子點戲。
老太太點的是《三娘教子》《張連賣布》;縣長點的是《賣水》《大保媒》;王胖子點的是《求婚》;王營長點的是《打懶婆》…… 第七場 景:王家大院,内院新房屋 時:夜 旁白:我母親被搶進王家大院已經有些日子了。
王胖子送來的绫羅綢緞、金銀首飾,她連正眼也不瞧一下,丫環們端來的羊羔羔肉她聞着就惡心,整日裡以淚洗面。
使她撕心扯肺的隻有她的心上人五斤哥。
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惟有花兒才能表達她對五斤哥的思念之情。
馬蓮花整整頭發和衣裳,左手托腮,虔誠地唱道: 一對鴿子飛崖彎, 身穿一對的寶藍; 含我的金山和銀山, 舍我的五斤哥是萬難。
負責看守蓮花的馬忠被驚醒了,他被這凄楚的花兒打動了。
職責使他走過來勸道:都黑天半夜了,你唱個啥哩麼?放着清福不享,嫁個窮漢去遭罪呀? 馬蓮花看了馬忠一眼,遂又唱道: 好馬不備雙鞍子, 走個千裡路哩; 好女不嫁二夫男, 做個烈女哩。
馬忠當兵前,是家鄉有名的花兒高手,此刻,他也想在她面前一顯身手,便一手托腮,壓低聲音唱道:白牡丹不開了拿水澆,
綠葉兒自己長哩;
婚緣不成了好話勸,
你是個鐵心也軟哩。
馬忠是王家派來的說客,雖也在勸也在說,可他隻能在心裡同情她。
馬忠繼續盡他的職責,勸道: 高山者再高難遮日, 森林再密也有路; 心胸再高是閑的, 你想着找個啥人哩? 馬忠言不由衷的花兒,使馬蓮花對他有了好感,她索性用花兒向馬忠表明了她的決心: 五十二堡的甜水泉, 擔兒擔, 榆木的勺勺兒把它舀幹; 要想和五斤哥的婚姻散, 三九天, 明冰上長出個馬蓮。
馬忠對她的花兒、嗓音,暗暗稱奇。
馬忠的畫外音:這麼幹散的歌兒,隻有幹散的蓮花才能唱出來。
可她還不知道她的五斤哥怎麼樣了呢?唉!自古以來,幹散的女娃子多災難啊。
馬忠看了一眼似睡非睡的蓮花,壓低聲音說:尕妹子,你的五斤哥早讓馬家軍抓去充軍了,現在在新疆騎七旅當差呢。
蓮花一聽驚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半晌才問:新疆在哪哒?他新疆幹什麼去了?……我尋他去!馬忠說:尋他去!你以為新疆是涼州呀?遠得沒式樣……有幾千裡路吧……馬忠的話讓敲門進來的丫環打斷了。
丫環對馬忠說:老太太讓你去哩。
馬忠看了一眼蓮花,應聲到老太太那裡去了。
馬忠走後,鏡頭把屋裡的擺設一一向我們拉近:牆是用緞子挂出來的,地是用羊毛毯鋪出來的,木頭床是用金銀鑲邊做出來的。
靠裡邊的長條桌上擺着绫羅綢緞,金銀首飾…… 馬蓮花流着淚,愣怔怔地坐在燈前。
馬蓮花的面部表情特寫。
出現馬蓮花和五斤娃對話的畫外音: 五斤娃:你怎麼叫馬蓮花? 馬蓮花:就叫馬蓮花…… 旁白:17年前,我母親的母親——我外奶奶給王胖子家割田,我母親就出生在麥地邊的一株馬蓮上,怒放的紫茵茵的馬蓮花被染成了紅色。
我外奶奶就給她取了個馬蓮花的名字。
我母親五歲時,外爺給王胖子家幹活,累死在了山中的石料工地上。
之後,我外奶奶含辛茹苦,把我母親養大。
她自小就仇恨王胖子,别說和五斤娃已經訂了婚,就是沒有給人家,她也決不會嫁給王胖子。
馬蓮花靜靜地坐着,淚水漣漣…… 馬蓮花的畫外音:他說過,他要用八擡大轎來娶我呢…… 第八場 景:夜,王家大院内外 王家大院的壽宴散去,夜已經深了。
王邱氏趁王胖子酒醉之際,把馬忠叫了進來。
在昏暗的燈光下,老太太把一串鑰匙交給了馬忠。
她說:娃子記住,三更天放尕女子出去,讓她跑得遠遠的,近了還會被抓來的。
這是令牌,拿在手上沒有人擋……你要是敢肋巴窩裡漏氣(走漏消息),我就讓你的營長拾掇你。
馬忠連連向老太太點頭,小心地把鑰匙和令牌藏在了身上。
他來到了馬蓮花的“新房”,把兩個丫環支到門外後悄悄說:老太太讓我在今夜三更天放你出去。
真的?馬連花又驚又喜:大哥,你是好人,我早就看出來了。
馬忠試探着問:你上哪哒去呢?馬蓮花說:我上新疆去找他……馬忠說:尕妹子,不是我小看你,你根本跑不到新疆。
那路真是遠的沒式樣,有人煙了好說,到了沒人煙的地方,連水都喝不上。
我擔心你還沒到去,就得渴死,餓死。
不!馬蓮花望着牆角喃喃說:他說過,他要用八擡大轎來娶我哩。
……她轉過臉來看着馬忠說:大哥,你别管我,我一定要找到他,哪怕新疆在天邊邊上,我也一定要去。
馬忠說:那我幫你,三更前我替你去看你媽,你是去不成的。
王胖子見你跑了,首先要尋的地方就是你媽那裡。
大哥!馬蓮花含着眼淚說:你告訴我媽,讓她别扯心我。
就當了沒有我這個女兒。
我一見到五斤哥就拉他回來,伺候她老人家……她有病,你替我給她瞧病。
馬忠點點頭說:還有啥? 把我繡的十幾雙繡花鞋拿來,還讓媽給我多帶幾條褲子,把褲帶繩縫在褲腰上,路上用…… 三更的梆子敲過後,王家大院裡一片寂靜。
馬忠領着馬蓮花來到了三羅城的第一座城門上。
所謂城門是用土打的厚厚的高高的大墩下的門,足有六丈深,每隔四尺一道堅固的木頭門。
開過十五道門,應付了十五名守門的兵丁,他們順利地走出了内院。
走過城門約十步,兩把長槍架到了馬忠的脖子上:幹什麼的? 馬忠出示了令牌,兩個兵一見令牌,讓開了道。
第一座城到第二座城大約有三十五丈的距離,這叫二院,包圍着高牆内院。
二院裡住的是王胖子的一幫狗腿子和給王家幹活的長工。
馬忠和蓮花順利地走出了第二座城墩下的五道堅固的大木門。
二道城外是三院,住的是王家大院護衛隊和王營長派來的一個班的士兵。
馬忠手持的令牌真管用,護院的、站崗的、守門的、巡邏的,都恭恭敬敬把他倆送出了第三座墩下的第三座城門。
他們終于走出了深不可測的王家大院。
尕妹子!馬忠把藏在牆外的包袱交給了蓮花說:上了這個坡是谷子地。
如有人攆,你千萬别跑,藏在谷子地裡。
沒有人攆,就照直朝西北方向走,趕天亮,你就能走到豐樂堡。
聽着,千萬别回家!王胖子是不會放過你的。
你媽讓我告訴你,一路上你要小心,别扯心她。
大哥!你一定請大夫給我媽瞧病。
她流下了眼淚。
馬忠把自己積蓄的一點錢全給到了她的手裡說:這些錢你拿上,路上救個急。
馬蓮花淚眼婆娑,朝馬忠鞠了一躬說:大哥,我會永遠記着你的……不過,你敢回去嗎?王胖子會不會害你? 馬忠說:你把心放寬吧。
我不怕他,天塌了還有老太太呢,她會護着我的……我要是個女人,我會送你去的。
第九場 景:西去的路上 油潑的辣辣子茄拌蒜, 辣辣兒吃碗攪團; 隻要能見上哥一面, 喝一碗涼水也心甘。
旁白:我母親走到山丹境内時,唱着花兒流下了凄涼的眼淚。
帶的炒面全吃完了,肚子餓了口渴了。
想着五斤哥的時候,想起了家裡常吃的山藥攪團。
把山藥煮熟剝掉皮,用木勺搗爛,炸上蔥花兒,加上油潑辣子,就着蒜拌茄子,好吃得了不得。
馬蓮花的畫外音:出門一裡,不如屋裡,出門走了幾百裡地了,回頭是萬萬不能的。
如果五斤哥突然出現,我馬蓮花就是三天不吃飯心也是甜的。
走吧,再走一程就到山丹城裡了。
她艱難地邁着沉重的步子,渾身兒一點勁也沒有了,一對小腳每挪動一步就鑽心地疼,一個軟腿坐在了地裡。
她坐在那裡才發現鞋底子早就通了,連裹腳布都磨爛了兩三層。
她從包袱裡取出了一雙新鞋穿在了一雙小腳上。
馬蓮花畫外音:這些鞋是準備好和五斤哥成親時,送親戚鄰舍的。
現在就個家穿吧。
新疆到底有多遠,委實不知道,也不曉得這十幾雙鞋夠不夠穿。
管它呢,先穿着再說吧,新鞋穿爛了,就縫上舊鞋再穿。
連舊鞋也沒有了,就精腳片子跑。
我就不相信跑不到新疆。
她吃力地站起來又走。
第十場 景:農家 山丹城南的一戶人家,隔着柴門望見一位老媽媽。
馬蓮花敲了一下門說:開門來……老奶奶,有水了給上點,我快渴死了。
老媽媽趕緊打開柴門,見蓮花嘴上起了一嘴的泡,忙往院子裡讓:姑娘,快進來吧。
老媽媽把馬蓮花讓到了一間茅屋裡:坐下,姑娘
在大漠和戈壁接壤的地方,一株株馬蓮草、紅柳、駱駝刺、白刺等沙生植物被風沙劈頭蓋臉地撲打着,它們勇敢地迎着風沙…… 旁白:每當我事業受阻、前途迷茫的時候,我母親那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鼓勵着我,使我猛醒、令我振奮;每當我跌倒了或是跌得頭破血流時,我母親為追求幸福生活奮鬥不止的一生賦予了我承受一切苦難的力量。
字幕:謹以此片獻給我敬愛的母親 響起本片主題歌(甘肅臨夏花兒曲調),同時拉出演職員表—— (男):涼州城裡的鐘鼓樓, 半截子在天裡頭; 馬蓮花是阿哥的護心油, 千思萬想着難丢。
(女):五十二堡的甜水泉, 擔兒擔, 榆木的勺勺兒把它舀幹; 要想和五斤哥的婚姻散, 三九天, 明冰上長出個馬蓮。
推出片名: 第一場 字幕: 1946年夏 第二場 景:祁連山下五十二堡村,鄉村小路,麥田 時:下午 山裡頭高不過天山, 川裡頭平不過四川; 花裡頭的馬蓮, 心上有個少年。
随着優美的花兒,從山峁峁裡走出一村姑。
村姑叫馬蓮花,她上身穿藍土布汗褂加青布圍裙兒,下身穿打上補丁的藍土布褲子。
隻見她左手掌托着腮,右手提着水罐,胳膊上吊個布包包,邊唱邊朝五斤娃割田的方向走來。
五斤娃聽到歌聲,收鐮直起了腰,他用白汗褂擦去了臉上的汗水,看了腳下一捆捆齊刷刷的麥捆子一眼,拉拉吊在青土布褲子上羊毛腰帶的穗子,左手叉腰,右手托腮,自豪地沖着走上山峁峁的村姑唱道: 麥子地裡的鐮刀響, 腳踏在麥茬子地上; 人前頭問話也難腸, 唱一個花兒了試量。
村姑微微一笑,邊走邊唱: 尕馬兒趕到平灘裡來, 綠草的彎彎裡吃來; 你是個唱家了等我來, 我兩個對上了唱來。
武大武高身材、紅臉盤的五斤娃麻利地把腳邊的麥捆子碼放齊整,朝越來越近的村姑唱道: 大溝沿上的一塊地, 當地裡堵一道壩哩; 尕妹子有個實心意, 要問個心裡話哩。
聽到五斤娃的歌,稍一猶豫,绯紅了臉唱道: 上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裡顯出個牡丹; 有心者去摘牡丹, 心酸者拔了個馬蓮。
五斤娃想接唱,馬蓮花紅着臉已快步走下了山峁峁,他隻好興奮地往前迎,快到她眼前了又停了下來,在麥田邊一棵大柳樹下,采下了一朵鮮豔得紫茵茵的馬蓮花,虔誠地捧在手裡。
五斤哥,渴了吧,快些來喝水。
馬蓮花放下布包包,取出碗來,用圍裙擦了擦,嘩啦啦從水罐裡倒出一碗水來。
五斤娃嘴咬着馬蓮花兒,手在白布汗褂上擦了又擦,把嘴裡的馬蓮花兒别在了馬蓮花的頭上,爾後雙手接過碗,一仰脖咕噜噜倒了進去。
他放下碗說:蓮花,這水甜的很呢! 馬蓮花紅着臉,低下頭一根一根的拔馬蓮。
六月的馬蓮遍河灘都是。
一會兒功夫就編出一匹飛馬來。
五斤娃悄悄地想過去搶,遠處傳來了哒哒哒的馬蹄聲。
隻見五十二堡的王胖子領着五六個當兵的騎馬急馳而來。
他們的漢陽造槍杆上挑着狐子、野兔、山雞。
馬蓮花躲在樹後對他說:五斤哥,這是王胖子打獵回來了,咱們避一避吧。
五斤娃說:别怕,不就是五十二堡的王胖子嗎,不怕他! 馬隊很快橫在了他們跟前,王胖子抓着馬缰繩,勒回了馬頭在原地兜了幾個圈子。
他頭戴大禮帽,上身穿青緞子鑲邊衣裳,内襯白漂布褂子,下穿青布褲子,腳穿快鞋洋襪子,騎在馬上像馱了個碾轱辘。
他指着馬蓮花說:呔!是誰家的丫頭?幹散得很嘛。
王胖子雙腿一夾,喊了一聲“駕!”馬隊跑開了。
五斤娃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隐在了馬蹄揚起的塵土之中,對她說: 蓮花,這個王胖子日怪得很,我覺着要出事哩……今個不吉利,你快回屋去吧。
蓮花欲言又止,隻是腿腳不挪窩兒。
蓮花,去吧,你等着,我要用八擡大轎名正言順地來娶你…… 第三場 景:馬蓮花家 馬蓮花家裡。
土坯房子,肋巴條窗子,大土炕上鋪着舊席子、破氈。
地掃得幹幹淨淨,靠牆的一張大條桌子擦得一塵不染。
馬母:五斤娃。
五斤娃:哎。
馬母:你說的對着哩,你趕緊置辦喜事用的東西吧,我讓蓮花早早就出門。
給你們把喜事辦了,他王胖子也就沒治了。
五斤娃:媽,你等着,我這就去馱炭,到涼州城裡換成錢兒,給蓮花扯穿的,買東西。
馬母:去吧,早去早回來。
五斤娃答應着接過了馬蓮花遞過來的幹糧袋,深情地瞥了她一眼,掉頭就走了。
第四場 景:鄉路上 五斤娃騎着毛驢,吆喝着,走着。
幾個當兵的騎着馬趕來,把他五花大綁抓上了馬。
他買的藍花布五色扣線等撒了一地。
他大喝一聲掙開了繩子,跳下了馬,又被當兵的抓住捆了起來,他大聲喊叫着,罵着…… 第五場 景:馬家軍兵營裡 馬家軍兵營裡,關着幾十個被抓來的兵丁。
五斤娃大罵:快放我回去!快放我回去! “别叫喚了!”窗外的兵大聲呵斥說。
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說:尕兄弟,我們都被抓兵了,今個黑裡就要去青海,到馬步芳的騎五軍裡當兵。
認命吧,小夥子,聽說能立功才能回家去。
……啥?跑?跑不成,逃兵抓回來要搶斃的。
五斤娃一聽,又涼了半截。
他用拳砸着腦袋說,回不了家,萬一王胖子來叼她怎麼辦?他失望極了,倒頭躺在地鋪草上,怪腔怪調地唱起了小放牛: 說了個大老婆, 嘴上開豁豁, 廚房裡去架火, 倒把火吹滅。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說了個二老婆, 美者了不得, 黑裡了睡覺去, 才是個石家夥。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買了個破皮襖, 虮子虱子多, 搭到牆頭上, 豬兒壘了窩。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養了一對牛, 長的個木壘角, 套上種田去, 倒把铧扳折。
世上的窮人多, 哪個就像我? “别唱了!”窗外的兵丁想聽又怕長官怪罪,就順窗戶喊道。
同室的人說,别理他,接着唱! 五斤娃翻起身扳着窗子上的鐵條罵道:快放老子出去……放我出去!…… 第六場 景:王家古宅大院 旁白同時出現畫面:涼州城西有座叫做三羅城的古宅——王家大院。
依山居勢而立,内外三層圍牆,夯土而築,堅固無比。
内院牆高約兩丈,寬可跑馬。
牆内十五個天井,井井相連。
正門高約三丈的大墩下,十五道大木門,層層有兵丁把守。
王胖子一家老少五十餘口人,居住其中。
六月初十這天,王胖子在豪華的古宅内院裡,擺下了幾十桌酒席,請來了涼州城裡方圓百裡的軍政要員及親友,為母親王邱氏過七十八歲大壽。
大堂上鬥大的“壽”字是包金的,楷書對聯懸挂兩邊,頗具氣勢: 雲鶴千秋壽,古松萬年青。
宅院内外一派熱鬧、歡樂氣象。
壽星王邱氏銀發蒼蒼,一身青綢布衣裳,冷峻的表情跟這個熱鬧的場面不甚協調。
旁白:王邱氏出身貧寒、心地善良,雖然生了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自己卻笃信佛教、吃齋念佛。
王邱氏手撚佛珠,端坐在壽星席位上。
耳邊分明傳來了馬蓮花悲涼的讓人掉淚的花兒: 清茶熬成個牛血了, 茶葉熬成個紙了; 相思害在了心肺上, 血疤疤兒吊在了嘴上。
老人臉上平靜,可心裡焦慮,似貓娃子抓心一般。
祝壽儀式舉行到牆頭跑馬這個節目時,已經到了正午了。
三聲号炮響過後,20名年青娃子牽着20匹高頭大馬走進了大院,一字兒擺開,朝老太太、縣長等人行禮後,翻身上馬,通過天井的斜坡,急馳到了内院的牆上。
大院裡一下子掌聲雷動。
三羅城外也站滿了裡三層外三層前來看馬的農夫們,見20匹紅馬在城牆上跑起來時,手舞足蹈,歡呼雀躍。
二院裡的長工們今天沒有下地,和下人們一起興高采烈地看着。
三院裡當兵的和王家大院護衛隊的弟兄們也在高興地看着這神奇的表演。
縣長拍着手,笑着對老太太說:美的了不得嘛。
老太太,這牆頭上跑馬,在涼州真真個個是一大景觀呐!老太太點點頭,沒有回答縣長的話。
一來她的耳朵裡響的老是馬蓮花憂傷的花兒,二來她不願意跟這些人說話。
所以做出一個專心看跑馬的樣子。
王胖子說:就是呀!牆頭跑馬,在涼州沒有第二家。
從我記事起,我爹就逢年過節、祝壽娶親,都要看這出戲…… 嗵!嗵!嗵!三聲炮響後,牆頭跑馬結束了。
下一項是看戲,戲班子老闆拿着戲本讓王胖子點戲。
老太太點的是《三娘教子》《張連賣布》;縣長點的是《賣水》《大保媒》;王胖子點的是《求婚》;王營長點的是《打懶婆》…… 第七場 景:王家大院,内院新房屋 時:夜 旁白:我母親被搶進王家大院已經有些日子了。
王胖子送來的绫羅綢緞、金銀首飾,她連正眼也不瞧一下,丫環們端來的羊羔羔肉她聞着就惡心,整日裡以淚洗面。
使她撕心扯肺的隻有她的心上人五斤哥。
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惟有花兒才能表達她對五斤哥的思念之情。
馬蓮花整整頭發和衣裳,左手托腮,虔誠地唱道: 一對鴿子飛崖彎, 身穿一對的寶藍; 含我的金山和銀山, 舍我的五斤哥是萬難。
負責看守蓮花的馬忠被驚醒了,他被這凄楚的花兒打動了。
職責使他走過來勸道:都黑天半夜了,你唱個啥哩麼?放着清福不享,嫁個窮漢去遭罪呀? 馬蓮花看了馬忠一眼,遂又唱道: 好馬不備雙鞍子, 走個千裡路哩; 好女不嫁二夫男, 做個烈女哩。
馬忠當兵前,是家鄉有名的花兒高手,此刻,他也想在她面前一顯身手,便一手托腮,壓低聲音唱道:
馬忠是王家派來的說客,雖也在勸也在說,可他隻能在心裡同情她。
馬忠繼續盡他的職責,勸道: 高山者再高難遮日, 森林再密也有路; 心胸再高是閑的, 你想着找個啥人哩? 馬忠言不由衷的花兒,使馬蓮花對他有了好感,她索性用花兒向馬忠表明了她的決心: 五十二堡的甜水泉, 擔兒擔, 榆木的勺勺兒把它舀幹; 要想和五斤哥的婚姻散, 三九天, 明冰上長出個馬蓮。
馬忠對她的花兒、嗓音,暗暗稱奇。
馬忠的畫外音:這麼幹散的歌兒,隻有幹散的蓮花才能唱出來。
可她還不知道她的五斤哥怎麼樣了呢?唉!自古以來,幹散的女娃子多災難啊。
馬忠看了一眼似睡非睡的蓮花,壓低聲音說:尕妹子,你的五斤哥早讓馬家軍抓去充軍了,現在在新疆騎七旅當差呢。
蓮花一聽驚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半晌才問:新疆在哪哒?他新疆幹什麼去了?……我尋他去!馬忠說:尋他去!你以為新疆是涼州呀?遠得沒式樣……有幾千裡路吧……馬忠的話讓敲門進來的丫環打斷了。
丫環對馬忠說:老太太讓你去哩。
馬忠看了一眼蓮花,應聲到老太太那裡去了。
馬忠走後,鏡頭把屋裡的擺設一一向我們拉近:牆是用緞子挂出來的,地是用羊毛毯鋪出來的,木頭床是用金銀鑲邊做出來的。
靠裡邊的長條桌上擺着绫羅綢緞,金銀首飾…… 馬蓮花流着淚,愣怔怔地坐在燈前。
馬蓮花的面部表情特寫。
出現馬蓮花和五斤娃對話的畫外音: 五斤娃:你怎麼叫馬蓮花? 馬蓮花:就叫馬蓮花…… 旁白:17年前,我母親的母親——我外奶奶給王胖子家割田,我母親就出生在麥地邊的一株馬蓮上,怒放的紫茵茵的馬蓮花被染成了紅色。
我外奶奶就給她取了個馬蓮花的名字。
我母親五歲時,外爺給王胖子家幹活,累死在了山中的石料工地上。
之後,我外奶奶含辛茹苦,把我母親養大。
她自小就仇恨王胖子,别說和五斤娃已經訂了婚,就是沒有給人家,她也決不會嫁給王胖子。
馬蓮花靜靜地坐着,淚水漣漣…… 馬蓮花的畫外音:他說過,他要用八擡大轎來娶我呢…… 第八場 景:夜,王家大院内外 王家大院的壽宴散去,夜已經深了。
王邱氏趁王胖子酒醉之際,把馬忠叫了進來。
在昏暗的燈光下,老太太把一串鑰匙交給了馬忠。
她說:娃子記住,三更天放尕女子出去,讓她跑得遠遠的,近了還會被抓來的。
這是令牌,拿在手上沒有人擋……你要是敢肋巴窩裡漏氣(走漏消息),我就讓你的營長拾掇你。
馬忠連連向老太太點頭,小心地把鑰匙和令牌藏在了身上。
他來到了馬蓮花的“新房”,把兩個丫環支到門外後悄悄說:老太太讓我在今夜三更天放你出去。
真的?馬連花又驚又喜:大哥,你是好人,我早就看出來了。
馬忠試探着問:你上哪哒去呢?馬蓮花說:我上新疆去找他……馬忠說:尕妹子,不是我小看你,你根本跑不到新疆。
那路真是遠的沒式樣,有人煙了好說,到了沒人煙的地方,連水都喝不上。
我擔心你還沒到去,就得渴死,餓死。
不!馬蓮花望着牆角喃喃說:他說過,他要用八擡大轎來娶我哩。
……她轉過臉來看着馬忠說:大哥,你别管我,我一定要找到他,哪怕新疆在天邊邊上,我也一定要去。
馬忠說:那我幫你,三更前我替你去看你媽,你是去不成的。
王胖子見你跑了,首先要尋的地方就是你媽那裡。
大哥!馬蓮花含着眼淚說:你告訴我媽,讓她别扯心我。
就當了沒有我這個女兒。
我一見到五斤哥就拉他回來,伺候她老人家……她有病,你替我給她瞧病。
馬忠點點頭說:還有啥? 把我繡的十幾雙繡花鞋拿來,還讓媽給我多帶幾條褲子,把褲帶繩縫在褲腰上,路上用…… 三更的梆子敲過後,王家大院裡一片寂靜。
馬忠領着馬蓮花來到了三羅城的第一座城門上。
所謂城門是用土打的厚厚的高高的大墩下的門,足有六丈深,每隔四尺一道堅固的木頭門。
開過十五道門,應付了十五名守門的兵丁,他們順利地走出了内院。
走過城門約十步,兩把長槍架到了馬忠的脖子上:幹什麼的? 馬忠出示了令牌,兩個兵一見令牌,讓開了道。
第一座城到第二座城大約有三十五丈的距離,這叫二院,包圍着高牆内院。
二院裡住的是王胖子的一幫狗腿子和給王家幹活的長工。
馬忠和蓮花順利地走出了第二座城墩下的五道堅固的大木門。
二道城外是三院,住的是王家大院護衛隊和王營長派來的一個班的士兵。
馬忠手持的令牌真管用,護院的、站崗的、守門的、巡邏的,都恭恭敬敬把他倆送出了第三座墩下的第三座城門。
他們終于走出了深不可測的王家大院。
尕妹子!馬忠把藏在牆外的包袱交給了蓮花說:上了這個坡是谷子地。
如有人攆,你千萬别跑,藏在谷子地裡。
沒有人攆,就照直朝西北方向走,趕天亮,你就能走到豐樂堡。
聽着,千萬别回家!王胖子是不會放過你的。
你媽讓我告訴你,一路上你要小心,别扯心她。
大哥!你一定請大夫給我媽瞧病。
她流下了眼淚。
馬忠把自己積蓄的一點錢全給到了她的手裡說:這些錢你拿上,路上救個急。
馬蓮花淚眼婆娑,朝馬忠鞠了一躬說:大哥,我會永遠記着你的……不過,你敢回去嗎?王胖子會不會害你? 馬忠說:你把心放寬吧。
我不怕他,天塌了還有老太太呢,她會護着我的……我要是個女人,我會送你去的。
第九場 景:西去的路上 油潑的辣辣子茄拌蒜, 辣辣兒吃碗攪團; 隻要能見上哥一面, 喝一碗涼水也心甘。
旁白:我母親走到山丹境内時,唱着花兒流下了凄涼的眼淚。
帶的炒面全吃完了,肚子餓了口渴了。
想着五斤哥的時候,想起了家裡常吃的山藥攪團。
把山藥煮熟剝掉皮,用木勺搗爛,炸上蔥花兒,加上油潑辣子,就着蒜拌茄子,好吃得了不得。
馬蓮花的畫外音:出門一裡,不如屋裡,出門走了幾百裡地了,回頭是萬萬不能的。
如果五斤哥突然出現,我馬蓮花就是三天不吃飯心也是甜的。
走吧,再走一程就到山丹城裡了。
她艱難地邁着沉重的步子,渾身兒一點勁也沒有了,一對小腳每挪動一步就鑽心地疼,一個軟腿坐在了地裡。
她坐在那裡才發現鞋底子早就通了,連裹腳布都磨爛了兩三層。
她從包袱裡取出了一雙新鞋穿在了一雙小腳上。
馬蓮花畫外音:這些鞋是準備好和五斤哥成親時,送親戚鄰舍的。
現在就個家穿吧。
新疆到底有多遠,委實不知道,也不曉得這十幾雙鞋夠不夠穿。
管它呢,先穿着再說吧,新鞋穿爛了,就縫上舊鞋再穿。
連舊鞋也沒有了,就精腳片子跑。
我就不相信跑不到新疆。
她吃力地站起來又走。
第十場 景:農家 山丹城南的一戶人家,隔着柴門望見一位老媽媽。
馬蓮花敲了一下門說:開門來……老奶奶,有水了給上點,我快渴死了。
老媽媽趕緊打開柴門,見蓮花嘴上起了一嘴的泡,忙往院子裡讓:姑娘,快進來吧。
老媽媽把馬蓮花讓到了一間茅屋裡:坐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