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在高空俯瞰

關燈
林肯從風向标塔樓裡的通道中一道道地穿過,格雷厄姆跟着他,表情顯得有點沉重,心不在焉的,直到林肯說起了話,他才從自己的思緒中跳了出來。

    林肯一直在說着關于飛行的事情,興緻勃勃,而格雷厄姆對此也非常感興趣,他很想知道人類飛行的各種知識。

    沒過一會兒,格雷厄姆就開始向林肯提出各種問題,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林肯也不斷地做出解答,他恰好經曆了人類飛行的最初階段。

    格雷厄姆從林肯所說的内容中聽到了很多耳熟能詳的人名,有夏努特、馬克沁、皮爾徹,還有利林塔爾,他可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在飛行中殉難的人員,到現在都被人們所敬仰。

    林肯所經過的年代已經對飛行器進行了兩種探研,他們證明了兩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夠被應用,最終也實踐成功了。

     第一種設計是一種大型的飛機,用引擎驅動,帶有大的螺旋裝置,還有兩排橫置的浮筒。

    第二種是小型飛機,質量很小,若是遇上狂風暴雨的天氣,那飛機基本上就不聽指揮了,所以隻能晴朗無風的天氣情況下才适合飛行。

    大型的飛機因為重量大,所以能夠用于載客,它們的機身一般有一千英尺左右,機翼則為六百英尺或者以上。

    大型飛機的吊艙因為其懸挂方式的特别,所以能夠在很有限的範圍内輕輕擺動,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上減小風對其産生的推動,即便是很小的風。

    也是因為這一點,一百到一百五十英尺長的吊艙内的座位也都是懸挂着的,雖然客座之間有些間距,但乘客也隻能從始至終都保持坐姿。

     用于這種大型吊艙飛機起飛的軌道也是專門建造的腳手架路軌,且隻能在這種軌道上才能啟動。

    格雷厄姆對這種飛行基地和腳手架并不陌生,他已經在桅樓的守望台上看到過,約是六塊空地的面積,每塊空地上都有&ldquo移動滑車&rdquo,也是大型的。

    除了起飛的軌道有限制之外,飛機的降落地也有限制,因為稍微不規整的地面都有可能導緻飛機碩大的機翼闆子和金屬杆受到破壞,這些不規整的地面包括岸堤、山坡等,所以需要更高标準的着陸平面,否則飛機将無法再次起飛,甚至緻使機翼折斷,乃至插入機身危及乘客生命。

     由倫敦至巴黎已經是最短的航程了,全程大概需要四十五分鐘的時間,不過這還不是最大速度,從倫敦飛到紐約則需要兩個小時。

    如果在好天氣下進行飛行,到了所經的各個站點都合理地調整速度,那麼飛機很有可能在一天之内繞行地球。

    一開始的時候格雷厄姆對這種大型飛機還不太喜歡,他覺得它們太過笨重,不過很快格雷厄姆就了解到隻有這種飛機才能擔當載客的重任,才能盈利,因為輕型飛機受體積、重量的限制根本無法做到這些。

     輕型飛機的機翼有着鮮豔的色彩,機翼表面分别裝有一雙浮筒,螺旋裝置也在後方。

    與重型飛機完全不同,輕型飛機不能搭載乘客,飛機上最多也隻能乘坐兩人,因為維護費用十分高昂,所以隻有有錢人才可能擁有。

    輕型飛機對降落地點沒有特别的要求,這是它體積小的優勢,在普通的平面降落足以,它甚至還可以被裝上氣輪或者一般的發動機。

    在一片沒有高層建築和高大樹木的空地上,借助某種快速吊艙,輕型飛機就可以被置于空中了。

    對于人類目前已經掌握的航空技術,格雷厄姆并不感到滿意,因為他通過将飛行器與信天翁或者其他鳥類等作對比後得知,人類的飛行器要差很多。

    格雷厄姆認為輕型飛機原本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去,但它始終沒有被投放到戰争中發揮作用。

     在倫敦,飛行平台修建在河流的南段,共有六座三組,每組兩座,呈現出不規則的新月形狀。

    每一個飛行平台的名字都來自于古時候市郊或者村子的名稱,比如諾伍德、獵人山、斯特裡塞姆、羅漢普頓、溫布爾頓公園以及布萊克希思,等等。

    每座飛行平台的外形都是一樣的,由鋁鐵合金打造,長四千碼,寬一千碼,逐層上升,形成一條通道。

    在遠處觀看,很像是一座網狀的建築。

    飛行平台的頂部是均勻的平面,由幾個塊狀構成,每一處都可以被利用。

    倫敦的飛行平台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市中最浮華的一片區域,因為這裡還增設了供人們候機的各種休閑和娛樂場所,如餐廳、劇院以及購物中心等。

    此外,教堂也成為了諸多大名鼎鼎的醫療機構所争奪的對象,它們不再僅僅是虔誠的信徒所向往的場所,而成為了為乘客提供醫療保健的地方。

    在這些場所的下方,是流動的車道樞紐,以及為運送乘客和行李而建的電梯系統。

    這片區域的建築多為堅硬的金屬構成,以為飛機起飛和降落提供足夠的承載力,不過這些交錯的金屬支架同時讓人們無法遠望。

     奧斯特羅被行政事務纏得團團轉,他把林肯叫走了,格雷厄姆則在日籍随從淺野的陪同下搭乘公共車道前往飛行平台。

    雖然此行決定得偶然,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圍了過來,衛兵不得不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