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昏迷
關燈
小
中
大
陌生人的肌肉已經僵硬得像蠟像一般了,而且時間持續的非常久,簡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慢慢地又進入了下一個松弛狀态,看上去虛弱異常,應該是進入了一種深度昏迷狀态。
陌生人被輾轉了幾個地方,先是從旅館到博斯卡斯爾診所,然後過了數周,又被送往了倫敦。
這一過程中所有試圖令他蘇醒的努力都宣告失敗,又過了一段時間,所有人都不再進行任何嘗試了,至于為什麼,下文将會詳細解釋。
長久以來,陌生人一直處于那種半死不活的奇怪狀态,既沒有死去,也沒有任何生命特征,仿佛卡在了生死之間,生命的旋律被按下了暫停鍵。
他就像一台被關閉的機器,思維和知覺都無法啟動,他虛乏到了極點,以至于再沒有夢幻,他獲得了極緻的甯靜,以至于身心俱空。
這是一種混亂到極緻的驟然平靜,但是他又該存在于何處呢?一個失去了知覺控制的人,他的歸宿又在哪裡呢? &ldquo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我真的記得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甚至比昨天的以及更加清晰。
&rdquo伊思比斯特說道。
是的,這個人就是我們在上一章中提到過的伊思比斯特,但是卻已經不是年輕時的他了,想當初他留着比時髦的發型略長的棕色頭發,現在早已變成了一頭鐵灰色短發。
昔日白皙透紅的臉頰現在已經變成了淺黃色,隻不過淺黃之中還是微微泛出了絲絲紅潤。
一把花白色的胡須長在尖尖的下颚上。
這是個炎熱的夏天,一位叫做沃明的老人正在與他對話,老人是一位倫敦的律師,身上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夏裝。
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格雷厄姆(也就是昏迷者)的親屬。
老人與伊思比斯特肩并肩站立在倫敦的一座公寓裡,陷入昏迷之中的格雷厄姆就直挺挺的躺在他們眼前。
一直昏迷不醒的格雷厄姆軟軟地躺在一張水墊床上,皮膚微微泛黃,身子已經瘦成了一把骨頭,一件質地飄逸的襯衫将他消瘦的身體包裹起來。
一層薄薄的玻璃将床的四周包圍起來,仿佛在昏睡者與現實之間樹起了一面無形的牆壁。
在這面牆壁的阻隔下,裡面的昏睡者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怪物,與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他們兩人就貼着玻璃框站着,不住地往裡面看。
&ldquo現在想起當初他那雙白色的眼睛,我的内心還會感到強烈的驚駭與不安。
這個可憐的家夥真是太讓人吃驚了。
&rdquo伊思比斯特說道,&ldquo您知道的,當時他的眼睛就是這樣向上翻着的,而且是白色的,在這裡好像又重溫了一邊先前的情景。
&rdquo 沃明問,&ldquo從那時候起,您一直沒再見過他嗎?&rdquo &ldquo其實我一直想來的,無奈手頭上總有處理不完的急事,多到就算有不少假期也忙不過來。
而且大部分時間我都居住在美國。
&rdquo &ldquo您是個藝術家吧?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rdquo沃明說。
&ldquo以前是的。
那個時候我剛剛步入婚姻,但很快對于婚姻的幻想就破滅了,至少對一個凡夫俗子來說是這樣。
于是我提出了離婚訴訟,您知道貼在多佛港懸崖上的大幅廣告嗎?就是我讓人幹的。
&rdquo &ldquo廣告很不錯,雖然被貼在懸崖上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rdquo律師說道。
&ldquo如果可以的話,就讓這些廣告永遠與懸崖為伴吧。
&rdquo伊思比斯特自顧地感歎一句,顯然樂在其中。
&ldquo世界跟以前不一樣了,二十年前,我身在博斯卡斯爾,随身攜帶的,除了一盒水彩顔料,就是一腔崇高的抱負,現在想來真是不合時宜。
也就是在那時,他陷入了昏睡。
也許好運總是喜歡垂青于那些欲求不高的人,我從未想到會有這樣一天,我筆下的顔料會遍及從英格蘭到利澤德角的整個神聖海岸,并且為它們增光添彩。
&rdquo 對于運氣一說沃明似乎并不認同,伊思比斯特接着說,&ldquo如果我的記性沒出錯,我差點見不到您了。
回到這裡時您乘坐的是一輛雙輪輕便馬車,還将我送到了卡梅福德火車站。
慢慢地又進入了下一個松弛狀态,看上去虛弱異常,應該是進入了一種深度昏迷狀态。
陌生人被輾轉了幾個地方,先是從旅館到博斯卡斯爾診所,然後過了數周,又被送往了倫敦。
這一過程中所有試圖令他蘇醒的努力都宣告失敗,又過了一段時間,所有人都不再進行任何嘗試了,至于為什麼,下文将會詳細解釋。
長久以來,陌生人一直處于那種半死不活的奇怪狀态,既沒有死去,也沒有任何生命特征,仿佛卡在了生死之間,生命的旋律被按下了暫停鍵。
他就像一台被關閉的機器,思維和知覺都無法啟動,他虛乏到了極點,以至于再沒有夢幻,他獲得了極緻的甯靜,以至于身心俱空。
這是一種混亂到極緻的驟然平靜,但是他又該存在于何處呢?一個失去了知覺控制的人,他的歸宿又在哪裡呢? &ldquo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我真的記得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甚至比昨天的以及更加清晰。
&rdquo伊思比斯特說道。
是的,這個人就是我們在上一章中提到過的伊思比斯特,但是卻已經不是年輕時的他了,想當初他留着比時髦的發型略長的棕色頭發,現在早已變成了一頭鐵灰色短發。
昔日白皙透紅的臉頰現在已經變成了淺黃色,隻不過淺黃之中還是微微泛出了絲絲紅潤。
一把花白色的胡須長在尖尖的下颚上。
這是個炎熱的夏天,一位叫做沃明的老人正在與他對話,老人是一位倫敦的律師,身上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夏裝。
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格雷厄姆(也就是昏迷者)的親屬。
老人與伊思比斯特肩并肩站立在倫敦的一座公寓裡,陷入昏迷之中的格雷厄姆就直挺挺的躺在他們眼前。
一直昏迷不醒的格雷厄姆軟軟地躺在一張水墊床上,皮膚微微泛黃,身子已經瘦成了一把骨頭,一件質地飄逸的襯衫将他消瘦的身體包裹起來。
一層薄薄的玻璃将床的四周包圍起來,仿佛在昏睡者與現實之間樹起了一面無形的牆壁。
在這面牆壁的阻隔下,裡面的昏睡者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怪物,與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他們兩人就貼着玻璃框站着,不住地往裡面看。
&ldquo現在想起當初他那雙白色的眼睛,我的内心還會感到強烈的驚駭與不安。
這個可憐的家夥真是太讓人吃驚了。
&rdquo伊思比斯特說道,&ldquo您知道的,當時他的眼睛就是這樣向上翻着的,而且是白色的,在這裡好像又重溫了一邊先前的情景。
&rdquo 沃明問,&ldquo從那時候起,您一直沒再見過他嗎?&rdquo &ldquo其實我一直想來的,無奈手頭上總有處理不完的急事,多到就算有不少假期也忙不過來。
而且大部分時間我都居住在美國。
&rdquo &ldquo您是個藝術家吧?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rdquo沃明說。
&ldquo以前是的。
那個時候我剛剛步入婚姻,但很快對于婚姻的幻想就破滅了,至少對一個凡夫俗子來說是這樣。
于是我提出了離婚訴訟,您知道貼在多佛港懸崖上的大幅廣告嗎?就是我讓人幹的。
&rdquo &ldquo廣告很不錯,雖然被貼在懸崖上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rdquo律師說道。
&ldquo如果可以的話,就讓這些廣告永遠與懸崖為伴吧。
&rdquo伊思比斯特自顧地感歎一句,顯然樂在其中。
&ldquo世界跟以前不一樣了,二十年前,我身在博斯卡斯爾,随身攜帶的,除了一盒水彩顔料,就是一腔崇高的抱負,現在想來真是不合時宜。
也就是在那時,他陷入了昏睡。
也許好運總是喜歡垂青于那些欲求不高的人,我從未想到會有這樣一天,我筆下的顔料會遍及從英格蘭到利澤德角的整個神聖海岸,并且為它們增光添彩。
&rdquo 對于運氣一說沃明似乎并不認同,伊思比斯特接着說,&ldquo如果我的記性沒出錯,我差點見不到您了。
回到這裡時您乘坐的是一輛雙輪輕便馬車,還将我送到了卡梅福德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