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闡玄教七金蓮會集揚宗風六仙友搬喪
關燈
小
中
大
、馬、郝、王、孫也。
我為道友,這數十年間費心不少,今朝看破,惟有五人而已。
我同你六人可以送到陝西,擇定日期,發龛起身。
&rdquo 丹陽留了幾個知心的道友,在此看廟。
丹陽欲讨了幾個工人同擡,衆人俱說路途遙遠,還不如師兄弟們費些身力,自己擡去。
丹陽點頭道:&ldquo受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
今且路途遙遠,不能多帶白物,隻帶了壹百兩銀子,用畢,随路募化而已。
&rdquo衆人俱道有理,遂安排素齋,祭奠畢,起程就走。
初起,有人代他擡龛。
送出五裡之遙,隻有四五十人了。
再送十裡,衆人告别,隻剩他六人。
忽龛中臭氣難聞,六人同心,毫無厭穢。
曉行夜宿,離了登州地界,忽然龛中轉香,龛就輕了,如空無物一般。
擡過河南,盤錢将盡。
至陝州靈寶闊鄉之間,一路就有人送齋齊備。
六人吃了開錢,那人道:&ldquo我這裡不是賣飯的。
隻因前面有一老道士問我們化就的,不要你錢。
&rdquo丹陽等辭謝複行。
六人疑惑不省。
丹陽道:&ldquo莫非師父在前化就的?&rdquo衆人信之。
而後一路之中,每逢無飯鋪之地,肚饑時就有人備齋。
過了潼關,處機道:&ldquo我和你這一路每逢饑時,就有齋吃,或是馍馍,或是餡餅,或是面條,或是包子,一定是師父在前化就。
我想,這段路上飯鋪稀少,必定師父又要去化齋,待我急急趕上前去,看過明白,如何?&rdquo長真等道:&ldquo此計真妙!&rdquo那符陽就急趕上前,到這莊上觀看。
卻說重陽真人身跨白鶴,在空中看見潼關至華陰這路飯鋪稀疏,恐徒弟們腹中饑餓,即便下去,到這莊上化些齋飯與衆弟子充饑。
正在村中募化,隻見處機急急趕上,一時躲避不及,被處機看見,急忙上前跪下,道:&ldquo弟子等在後商議,知是師父在前化齋,今朝一見果然。
乞師父慈悲救度。
&rdquo時有這莊上男女共睹,那重陽真人不能脫身,隻得對處機說道:&ldquo你這孽障,今朝漏洩天機,其罪非淺。
你日後雖有真心修道,難逃大魔之報。
&rdquo遂向空指道:&ldquo那旁丹陽等來了。
&rdquo衆人向空一看,重陽拂袖而去,化陣清風,無影無蹤。
衆人蓦然不見這老道士,驚呀不已。
那處機跪在地上,忽見師父化風而去,隻得含淚倒身下拜,磕了幾個頭,遂出了莊村。
隻見衆位師兄已到。
且說丹陽等見符陽趕進莊村,他五人亦急忙扛龛,早已到了莊前,看見符陽含淚而出,遂問道:&ldquo可見師父否?&rdquo符陽向衆将師化齋的情由說了一遍,但師父說我日後雖有真心修持,難脫大魔。
想我後來不知有何大魔所遭?&rdquo劉長生将符陽一看,道;&ldquo怪道師父說你大魔難脫,連我看你的相貌,臉上有兩道紋路人口,謂之騰蛇鎖口,後來當要餓死。
&rdquo符陽道:&ldquo劉師兄當真能看相麼?&rdquo長生道:&ldquo我少年喜看相書,相法雖不全知,略知六七。
妻财子祿,人人有準;壽夭窮通,個個無差。
何況丘師兄之相乃是個明相,豈有不知者乎?&rdquo符陽問道:&ldquo騰蛇鎖口之相,可有化解否?&rdquo長生道:&ldquo有何化解?昔日梁武皇帝騰蛇鎖口之相,後來餓死台城。
他是一朝的帝主,尚且難免,何況你我之輩乎?&rdquo符陽聽說,自歎道:&ldquo我年幼好道,十六歲棄家,十九歲遇師,這二十餘載受了幾多魔折,自慮根基淺薄,苦志堅心朝夕殷勤,侍候師尊。
未得一言半語相授,忽然師父仙去,今朝至此複遇,哀求苦告,返說我大魔難脫,化風而去。
今聽劉師兄之言,後當餓死,我今昔志修持,有何益乎?&rdquo說畢大放悲聲,啼哭不已。
長真等聞符陽之言,亦各悲傷。
丹陽道:&ldquo丘師弟不必悲戚。
劉師弟的相法頗通,不過定俗
我為道友,這數十年間費心不少,今朝看破,惟有五人而已。
我同你六人可以送到陝西,擇定日期,發龛起身。
&rdquo 丹陽留了幾個知心的道友,在此看廟。
丹陽欲讨了幾個工人同擡,衆人俱說路途遙遠,還不如師兄弟們費些身力,自己擡去。
丹陽點頭道:&ldquo受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
今且路途遙遠,不能多帶白物,隻帶了壹百兩銀子,用畢,随路募化而已。
&rdquo衆人俱道有理,遂安排素齋,祭奠畢,起程就走。
初起,有人代他擡龛。
送出五裡之遙,隻有四五十人了。
再送十裡,衆人告别,隻剩他六人。
忽龛中臭氣難聞,六人同心,毫無厭穢。
曉行夜宿,離了登州地界,忽然龛中轉香,龛就輕了,如空無物一般。
擡過河南,盤錢将盡。
至陝州靈寶闊鄉之間,一路就有人送齋齊備。
六人吃了開錢,那人道:&ldquo我這裡不是賣飯的。
隻因前面有一老道士問我們化就的,不要你錢。
&rdquo丹陽等辭謝複行。
六人疑惑不省。
丹陽道:&ldquo莫非師父在前化就的?&rdquo衆人信之。
而後一路之中,每逢無飯鋪之地,肚饑時就有人備齋。
過了潼關,處機道:&ldquo我和你這一路每逢饑時,就有齋吃,或是馍馍,或是餡餅,或是面條,或是包子,一定是師父在前化就。
我想,這段路上飯鋪稀少,必定師父又要去化齋,待我急急趕上前去,看過明白,如何?&rdquo長真等道:&ldquo此計真妙!&rdquo那符陽就急趕上前,到這莊上觀看。
卻說重陽真人身跨白鶴,在空中看見潼關至華陰這路飯鋪稀疏,恐徒弟們腹中饑餓,即便下去,到這莊上化些齋飯與衆弟子充饑。
正在村中募化,隻見處機急急趕上,一時躲避不及,被處機看見,急忙上前跪下,道:&ldquo弟子等在後商議,知是師父在前化齋,今朝一見果然。
乞師父慈悲救度。
&rdquo時有這莊上男女共睹,那重陽真人不能脫身,隻得對處機說道:&ldquo你這孽障,今朝漏洩天機,其罪非淺。
你日後雖有真心修道,難逃大魔之報。
&rdquo遂向空指道:&ldquo那旁丹陽等來了。
&rdquo衆人向空一看,重陽拂袖而去,化陣清風,無影無蹤。
衆人蓦然不見這老道士,驚呀不已。
那處機跪在地上,忽見師父化風而去,隻得含淚倒身下拜,磕了幾個頭,遂出了莊村。
隻見衆位師兄已到。
且說丹陽等見符陽趕進莊村,他五人亦急忙扛龛,早已到了莊前,看見符陽含淚而出,遂問道:&ldquo可見師父否?&rdquo符陽向衆将師化齋的情由說了一遍,但師父說我日後雖有真心修持,難脫大魔。
想我後來不知有何大魔所遭?&rdquo劉長生将符陽一看,道;&ldquo怪道師父說你大魔難脫,連我看你的相貌,臉上有兩道紋路人口,謂之騰蛇鎖口,後來當要餓死。
&rdquo符陽道:&ldquo劉師兄當真能看相麼?&rdquo長生道:&ldquo我少年喜看相書,相法雖不全知,略知六七。
妻财子祿,人人有準;壽夭窮通,個個無差。
何況丘師兄之相乃是個明相,豈有不知者乎?&rdquo符陽問道:&ldquo騰蛇鎖口之相,可有化解否?&rdquo長生道:&ldquo有何化解?昔日梁武皇帝騰蛇鎖口之相,後來餓死台城。
他是一朝的帝主,尚且難免,何況你我之輩乎?&rdquo符陽聽說,自歎道:&ldquo我年幼好道,十六歲棄家,十九歲遇師,這二十餘載受了幾多魔折,自慮根基淺薄,苦志堅心朝夕殷勤,侍候師尊。
未得一言半語相授,忽然師父仙去,今朝至此複遇,哀求苦告,返說我大魔難脫,化風而去。
今聽劉師兄之言,後當餓死,我今昔志修持,有何益乎?&rdquo說畢大放悲聲,啼哭不已。
長真等聞符陽之言,亦各悲傷。
丹陽道:&ldquo丘師弟不必悲戚。
劉師弟的相法頗通,不過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