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闡玄教七金蓮會集揚宗風六仙友搬喪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會聚金蓮返故鄉,方方接引衆賢良。
教行大地千秋仰,功著丹天萬古揚。
棄世不聞人世幻,抛塵那管俗塵茫?圓明本性真如體,坐化立亡正法王。
卻說那兩個教化子待風息了,方起說道:&ldquo這個瘋婆娘是有妖法,将後再不敢染他。
&rdquo二人抱痛而回。
不表。
己酉春,金主雍崩,太孫憬立,為章宗。
宋帝自高宗崩,即欲傳位以終喪,至是退居重華宮,太子諄即位,為光宗,尊帝為壽皇,立李道之之女為後。
庚戌,改元紹熙,金改元明昌。
光宗有疾,政事決于後,禁帝不朝重華宮。
且說王重陽既得丘、劉、譚、馬、郝、王、孫,已足七朵金蓮之數,忽召諸子曰:&ldquo昔祖師授我偈言,雲人當生于忠孝之世。
今上不行孝道,我将赴約于蓬瀛矣。
&rdquo遂将金液還丹之道傳于譚長真、王處一、劉長生、郝太古等,向丹陽道:&ldquo我的門人,男女共有一千有餘,得吾道者有數十,惟成道者丘、劉、譚、馬、郝、王、孫而已。
你等各有所得,惟丘處機一言無聞。
此人根深蒂固,将來必成大器,我輩皆不及也,故盡意鍛煉于他。
我今去世之後,汝必須傳其丹旨,吾無餘憂矣。
&rdquo衆弟子道:&ldquo求師父久住塵世,普度衆等愚徒,鹹登道岸,共出迷津。
&rdquo重陽道:&ldquo天數已定,不可強違。
惟丹陽自從入道,家雖豪富,創造庵廟,接待師友,費去大半家當,其功足冠金蓮領袖。
&rdquo複向丘處機道:&ldquo汝自投我門下,二十餘年,受魔不少,未聞道法一言。
我去世以後,必求馬丹陽玄旨,然後積功累行,大道可成。
&rdquo遂喚木匠,吩咐造就木龛,外用閘門,令四人可擡,急速造就,以備應用。
囑咐已畢,打發各人回轉丹房。
是夜,重陽将身一變,滿身盡是惡瘡,即時号呼不已。
處機、丹陽等各人聽得師父狂叫,急忙進了丹房,問:&ldquo師父何故如此?&rdquo重陽道:&ldquo我蓦然身體焦躁,發出一身的惡瘡,疼痛難忍。
&rdquo衆人見師父十分慘苦,各各悲歎不已。
衆人在外紛紛議論,有等說:&ldquo師父是個大羅天仙,為何作此變态?想是試我們的道心,未可見得。
&rdquo有等說:&ldquo師父實無内行,外裝儀表,虛名妄作,故有此症。
&rdquo各人議論不一。
惟丹陽知之,想道:&ldquo我師父欲仙脫,變化這樣的形容,試于衆人耳。
&rdquo惟有處機、處一,朝夕殷勤侍候。
待過數日,膿瘡破爛,臭不可聞,有等無志者見重陽這般光景,各自散去。
時在宋光宗紹熙元年、即金章宗明昌元年庚戌歲孟春望日,時重陽真人年七十九歲,将歸真,遂叫衆門人至前,吩咐:&ldquo我今日午時辭世後,汝等必要将我龛子送至關西,至那處索斷之處,就地埋葬可也。
&rdquo衆人惶懼,乞遺世語,重陽宣曰: 地肺重陽子,強呼王害風。
來時随日月,去後任西東。
作伴雲和月,為鄰虛與空。
一靈真性在,不逐世人同。
衆人急取筆硯記之。
重陽複詠詩雲: 自從領旨下凡來,寄迹塵埃得自栽。
幾度仙風催夢覺,數聲魚鼓喚心回。
三三行滿神胎結,九九功成道眼開。
七朵金蓮今已會,特留雲路到蓬萊。
詠畢,奄然返真。
時有白鶴青鸾、仙儀隊仗,冉冉高騰碧漢,遐迩士庶共瞻,莫不号呼禮拜,俱知重陽真人升天。
且說丹陽等見師父歸真,各各拜哭跪送,遂将師父淨了身體,換了衣服,擡進龛中,用閘門閘好,貼固封條。
丹陽道:&ldquo師父遺言,衆所共知。
師父歸天之後,必将肉身送至陝西,汝等願送者上前報名。
&rdquo隻有丘處機、郝太古、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等上前報名,答道:&ldquo我等願送。
&rdquo丹陽點頭道:&ldquo吾等師兄弟們有一千有餘,惟真志者,丘、劉、譚
教行大地千秋仰,功著丹天萬古揚。
棄世不聞人世幻,抛塵那管俗塵茫?圓明本性真如體,坐化立亡正法王。
卻說那兩個教化子待風息了,方起說道:&ldquo這個瘋婆娘是有妖法,将後再不敢染他。
&rdquo二人抱痛而回。
不表。
己酉春,金主雍崩,太孫憬立,為章宗。
宋帝自高宗崩,即欲傳位以終喪,至是退居重華宮,太子諄即位,為光宗,尊帝為壽皇,立李道之之女為後。
庚戌,改元紹熙,金改元明昌。
光宗有疾,政事決于後,禁帝不朝重華宮。
且說王重陽既得丘、劉、譚、馬、郝、王、孫,已足七朵金蓮之數,忽召諸子曰:&ldquo昔祖師授我偈言,雲人當生于忠孝之世。
今上不行孝道,我将赴約于蓬瀛矣。
&rdquo遂将金液還丹之道傳于譚長真、王處一、劉長生、郝太古等,向丹陽道:&ldquo我的門人,男女共有一千有餘,得吾道者有數十,惟成道者丘、劉、譚、馬、郝、王、孫而已。
你等各有所得,惟丘處機一言無聞。
此人根深蒂固,将來必成大器,我輩皆不及也,故盡意鍛煉于他。
我今去世之後,汝必須傳其丹旨,吾無餘憂矣。
&rdquo衆弟子道:&ldquo求師父久住塵世,普度衆等愚徒,鹹登道岸,共出迷津。
&rdquo重陽道:&ldquo天數已定,不可強違。
惟丹陽自從入道,家雖豪富,創造庵廟,接待師友,費去大半家當,其功足冠金蓮領袖。
&rdquo複向丘處機道:&ldquo汝自投我門下,二十餘年,受魔不少,未聞道法一言。
我去世以後,必求馬丹陽玄旨,然後積功累行,大道可成。
&rdquo遂喚木匠,吩咐造就木龛,外用閘門,令四人可擡,急速造就,以備應用。
囑咐已畢,打發各人回轉丹房。
是夜,重陽将身一變,滿身盡是惡瘡,即時号呼不已。
處機、丹陽等各人聽得師父狂叫,急忙進了丹房,問:&ldquo師父何故如此?&rdquo重陽道:&ldquo我蓦然身體焦躁,發出一身的惡瘡,疼痛難忍。
&rdquo衆人見師父十分慘苦,各各悲歎不已。
衆人在外紛紛議論,有等說:&ldquo師父是個大羅天仙,為何作此變态?想是試我們的道心,未可見得。
&rdquo有等說:&ldquo師父實無内行,外裝儀表,虛名妄作,故有此症。
&rdquo各人議論不一。
惟丹陽知之,想道:&ldquo我師父欲仙脫,變化這樣的形容,試于衆人耳。
&rdquo惟有處機、處一,朝夕殷勤侍候。
待過數日,膿瘡破爛,臭不可聞,有等無志者見重陽這般光景,各自散去。
時在宋光宗紹熙元年、即金章宗明昌元年庚戌歲孟春望日,時重陽真人年七十九歲,将歸真,遂叫衆門人至前,吩咐:&ldquo我今日午時辭世後,汝等必要将我龛子送至關西,至那處索斷之處,就地埋葬可也。
&rdquo衆人惶懼,乞遺世語,重陽宣曰: 地肺重陽子,強呼王害風。
來時随日月,去後任西東。
作伴雲和月,為鄰虛與空。
一靈真性在,不逐世人同。
衆人急取筆硯記之。
重陽複詠詩雲: 自從領旨下凡來,寄迹塵埃得自栽。
幾度仙風催夢覺,數聲魚鼓喚心回。
三三行滿神胎結,九九功成道眼開。
七朵金蓮今已會,特留雲路到蓬萊。
詠畢,奄然返真。
時有白鶴青鸾、仙儀隊仗,冉冉高騰碧漢,遐迩士庶共瞻,莫不号呼禮拜,俱知重陽真人升天。
且說丹陽等見師父歸真,各各拜哭跪送,遂将師父淨了身體,換了衣服,擡進龛中,用閘門閘好,貼固封條。
丹陽道:&ldquo師父遺言,衆所共知。
師父歸天之後,必将肉身送至陝西,汝等願送者上前報名。
&rdquo隻有丘處機、郝太古、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等上前報名,答道:&ldquo我等願送。
&rdquo丹陽點頭道:&ldquo吾等師兄弟們有一千有餘,惟真志者,丘、劉、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