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閣皂山孫耿煉丹藥沖虛觀白沙送泥丸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學道人,玄又玄;達至道,煉汞鉛。
帝王屢問長生訣,綿綿呼吸氣不辍。
内外丹成入九天,功圓齊赴幡桃宴。
從此蓬瀛會衆仙,自然跳出三千。
(右調《下山虎》) 卻說丘真人在館舍安歇,至望日,帝宣召人見于行宮。
帝勞之曰:&ldquo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rdquo丘師對曰:&ldquo臣無長生之藥,隻有衛生之道。
&rdquo帝嘉其誠實,約以臘月八日問道。
丘師退居館舍。
至是帝欲親征山賊。
至正月望日,帝設宴于偏殿,虛前席以安丘師之座。
帝親降階,鞠躬請問衛生之道。
師請帝複坐谛聽。
丘師曰:&ldquo太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從道生。
天,陽也;地,陰也。
人居其中,負陰而抱陽。
故學道之人,去奢儉欲,固精安神,陰消而陽全,則升乎天而為仙。
愚者以妄為常,以酒為漿,恣情縱欲,耗精損神,陽衰而陰盛,死則沈乎地而為鬼。
修真者,如轉石上山,山愈高而進意難,跬步颠沛,前功俱廢。
以其難為,故舉世莫之為也。
本來真性,靜若止水,迨眼悅乎色,耳好乎聲,舌嗜乎味,意著乎事,數者紛來而疊至,若飄風之鼓浪也。
學道之人,修煉其心,一物不著,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與太虛止水相似。
道人之身耳,治心猶難。
天于富有四海,日禦萬幾,治心豈易哉?古人以立嗣而娶妻,既嗣立以戒欲。
蓋人生至于四十以上,血氣漸衰,故宜戒之。
今陛下春秋已高,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壽。
服藥不如獨卧。
藥是草木,精為骨髓。
枯骨髓而添草木,譬如囊中貯金,以金易鐵,久之金盡,所存者鐵耳,夫何益哉!飲食起居,珍玩貨物,亦當依節,不宜稍過。
天下美地,盡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繼,流散未集,有選清于官為之規畫,量免稅賦,使軍國有足帛之用,黔黎複蘇息之期,一舉而兩得。
斯即祈福永命之大端也。
&rdquo帝大悅,令左右書之于策,禮謝而退。
翌日,問以震雷事。
師對曰:&ldquo嘗聞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天故以是警之。
今聞國人多不孝者,帝乘威德,可戒其衆。
&rdquo帝悅,遂以師言遍告曉谕國人。
二月七日,丘師人辭,帝曰:&ldquo請師少俟數日。
前者師之道語,朕有未解者,俟朕悟後,可許師行。
&rdquo是月,帝出獵于東山,射一大豕,馬蹄失馭。
豕傍立不敢前,左右進馬,獵罷方回。
丘師聞之,入谏曰:&ldquo天道好生。
今聖壽已高,宜少出獵。
墜馬者,天戒也;豕不敢前,天護之也。
&rdquo帝曰:&ldquo朕已深省。
&rdquo又顧侍臣曰:&ldquo但神仙勸我語言,以後都依也。
&rdquo自此以後,遂不出獵。
那長春真人歸心一定,至三月初七日,又人朝辭駕。
帝曰:&ldquo真人歸心未息,朕不敢強留。
但修身治國之理,朕未洞明,乞真人指示一二。
使身修,一體無諸疾之苦;國治,百姓享平安之慶。
天心順度,萬物昌榮。
民安物阜,則天下平矣;心身安逸,諸神泰矣。
何以治之斯可矣?&rdquo丘師對曰:&ldquo修身者,所以長生者是氣,所以通靈者是神。
非養元氣,不能長生;非養元神,不能通靈。
欲修其身者,保其精,養其氣,含其神,然後方能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三寶具足,風寒暑濕,不能入其體;疫疠邪祟,不能害其身。
心身安逸,疾病不作;神氣交結,災難無侵;深根固蒂,而得長生久視之道也。
治國者亦然,不外乎此。
以神為君,以氣為臣,以精為民,以一身為邦國,君明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民安則國富,臣賢則國強。
治國修身,莫過于此矣。
今主上身居萬乘之尊,常以自身當先,親冒矢石,是以身輕于天下,所謂保身者不處也。
必須慎之。
&rdquo帝大悅,曰:&ldquo真人之言,皆金玉也。
朕深省。
&rdquo賜禮極豐,丘師皆不
帝王屢問長生訣,綿綿呼吸氣不辍。
内外丹成入九天,功圓齊赴幡桃宴。
從此蓬瀛會衆仙,自然跳出三千。
(右調《下山虎》) 卻說丘真人在館舍安歇,至望日,帝宣召人見于行宮。
帝勞之曰:&ldquo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rdquo丘師對曰:&ldquo臣無長生之藥,隻有衛生之道。
&rdquo帝嘉其誠實,約以臘月八日問道。
丘師退居館舍。
至是帝欲親征山賊。
至正月望日,帝設宴于偏殿,虛前席以安丘師之座。
帝親降階,鞠躬請問衛生之道。
師請帝複坐谛聽。
丘師曰:&ldquo太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從道生。
天,陽也;地,陰也。
人居其中,負陰而抱陽。
故學道之人,去奢儉欲,固精安神,陰消而陽全,則升乎天而為仙。
愚者以妄為常,以酒為漿,恣情縱欲,耗精損神,陽衰而陰盛,死則沈乎地而為鬼。
修真者,如轉石上山,山愈高而進意難,跬步颠沛,前功俱廢。
以其難為,故舉世莫之為也。
本來真性,靜若止水,迨眼悅乎色,耳好乎聲,舌嗜乎味,意著乎事,數者紛來而疊至,若飄風之鼓浪也。
學道之人,修煉其心,一物不著,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與太虛止水相似。
道人之身耳,治心猶難。
天于富有四海,日禦萬幾,治心豈易哉?古人以立嗣而娶妻,既嗣立以戒欲。
蓋人生至于四十以上,血氣漸衰,故宜戒之。
今陛下春秋已高,宜修德保身,以介眉壽。
服藥不如獨卧。
藥是草木,精為骨髓。
枯骨髓而添草木,譬如囊中貯金,以金易鐵,久之金盡,所存者鐵耳,夫何益哉!飲食起居,珍玩貨物,亦當依節,不宜稍過。
天下美地,盡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繼,流散未集,有選清于官為之規畫,量免稅賦,使軍國有足帛之用,黔黎複蘇息之期,一舉而兩得。
斯即祈福永命之大端也。
&rdquo帝大悅,令左右書之于策,禮謝而退。
翌日,問以震雷事。
師對曰:&ldquo嘗聞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天故以是警之。
今聞國人多不孝者,帝乘威德,可戒其衆。
&rdquo帝悅,遂以師言遍告曉谕國人。
二月七日,丘師人辭,帝曰:&ldquo請師少俟數日。
前者師之道語,朕有未解者,俟朕悟後,可許師行。
&rdquo是月,帝出獵于東山,射一大豕,馬蹄失馭。
豕傍立不敢前,左右進馬,獵罷方回。
丘師聞之,入谏曰:&ldquo天道好生。
今聖壽已高,宜少出獵。
墜馬者,天戒也;豕不敢前,天護之也。
&rdquo帝曰:&ldquo朕已深省。
&rdquo又顧侍臣曰:&ldquo但神仙勸我語言,以後都依也。
&rdquo自此以後,遂不出獵。
那長春真人歸心一定,至三月初七日,又人朝辭駕。
帝曰:&ldquo真人歸心未息,朕不敢強留。
但修身治國之理,朕未洞明,乞真人指示一二。
使身修,一體無諸疾之苦;國治,百姓享平安之慶。
天心順度,萬物昌榮。
民安物阜,則天下平矣;心身安逸,諸神泰矣。
何以治之斯可矣?&rdquo丘師對曰:&ldquo修身者,所以長生者是氣,所以通靈者是神。
非養元氣,不能長生;非養元神,不能通靈。
欲修其身者,保其精,養其氣,含其神,然後方能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三寶具足,風寒暑濕,不能入其體;疫疠邪祟,不能害其身。
心身安逸,疾病不作;神氣交結,災難無侵;深根固蒂,而得長生久視之道也。
治國者亦然,不外乎此。
以神為君,以氣為臣,以精為民,以一身為邦國,君明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民安則國富,臣賢則國強。
治國修身,莫過于此矣。
今主上身居萬乘之尊,常以自身當先,親冒矢石,是以身輕于天下,所謂保身者不處也。
必須慎之。
&rdquo帝大悅,曰:&ldquo真人之言,皆金玉也。
朕深省。
&rdquo賜禮極豐,丘師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