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演玄元諸仙留聖迹審造化二子降凡胎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靜觀萬事一華胥,世态炎涼總是虛。
于吉卧祈三尺雨,莊生坐著五車書。
王鵝嚴釣林梅鶴,陶菊周蓮苑竹魚。
諸子種情原有别,生心淨盡達真如。
又詩: 道德無為體自然,師師授受有真诠。
丹成紫府書名錄,果就瑤京注永年。
太上千支貯玉冊,天仙一脈肇金蓮。
玄綱流演垂今古,世世相承啟後賢。
話說普天之下,原有四大部洲:東勝神洲,一曰弗于逮;南贍部洲,一曰閻浮提;西牛賀洲,一曰瞿耶尼;北俱廬洲,一曰郁單越。
此四洲,彼暗則此明,此暗則被明。
凡所暗者,曰混沌也。
今當南閻浮提,自開辟以來,立國大小共有三百有餘,所産人物,惟中華國土最美,所以上界天仙真聖,中國最多。
凡中國得道者,自古迄今,惟唐、宋間最盛。
凡我天仙始祖、東華帝君王玄輔,漢初人,自得尹喜真人之道,居昆侖山煙霞洞,修煉丹成。
至漢桓帝時,度正陽帝君鐘離權,乃陝西鹹陽人,智勇雙全,仕漢為谏議大夫。
因北羌人寇亂,有胞兄鐘離簡仕為中郎将,上本薦弟,拜為大将,北征。
梁冀忌之。
羌人劫營,軍敗,權匹馬單槍逃至山中。
夜見燈光遠照,策馬覓之,見茅廬有僧,鶴發童顔。
權異之,诘其姓名,乃黃龍誨機,即商山四皓夏黃公崔廓也。
公曰:&ldquo汝為漢朝大将,内有奸雄,外有叛黨,至于軍敗,無有容身之地。
可往投師于少陽君,将來當作真仙領袖,何必久戀塵世,埋沒于輪回矣?&rdquo權聞斯言,心才覺悟。
公引去,拜少陽君為師,得聞至道。
後與兄簡同入華山修煉,自号正陽子,字雲房。
道成,玉帝降诏,封權為太極左宮真人。
後隐姓名,曰金重見,仕魏為大将,鎮守代郡。
見晉帝驕奢,遂隐去。
至唐朝而度孚佑帝君,姓呂,名紹先,先祖河南永樂縣人也。
伯父有溫、良、恭、儉;父名讓,曾舉進士,任海州刺史;母王夫人。
於貞觀丙午二十年四月十四日巳時誕生。
少有智慧,在襁褓時,馬祖見之,曰:&ldquo此子骨相不凡,日後風塵表物。
他時遇廬則居,見鐘則叩。
&rdquo及長時,知孝梯,行禮義,日記萬言,矢口成文。
配妻劉氏。
三舉進士不第,至四十六歲,母命赴試,遂帶家人童寄兒進京。
至長安酒肆,遇正陽贈枕,紹先倚枕熟睡,夢中赴場,文章出衆,中了頭名狀元。
赴瓊林宴,遊京街三天。
奉旨回家,興墳祭祖。
來年複命,即放主考。
事畢,轉升都察禦史。
為官清政,遂升禮部侍郎,轉升吏部尚書。
被奸臣奏了一本,定其反國之罪,遂削職拘獄。
不數日,提監取決,白刃臨頭,如頭頂紅鍋,行走十裡,痛楚難言。
及覺時,滿身流汗。
正陽道:&ldquo此夢如何?&rdquo紹先驚問道:&ldquo我今一夢,寄兒執黃粱未熟,夢中之事,師知之乎?&rdquo正陽道:&ldquo汝慕富貴榮華,一生窮通得喪,盡在此也。
若不急早回頭,白刃臨頭之時,悔則晚矣!&rdquo紹先聞言,肢體如麻,方覺富貴榮皆如黃粱一夢耳。
自此正陽别去,紹先存心訪道,悟世虛浮。
時周天授二年辛卯,赴試,得中進土。
出任江州德化縣令。
遊匡廬山,遇火龍真人鄭思遠,傳天遁劍法并内煉之訣。
自此棄官雲遊,使童寄兒回家報信。
寄兒領命回家,夜宿孤館,思想道:&ldquo老爺棄官訪道而去,使我回家報知主母。
我今有何面目回去得見主母?倒不如死于此地,待老爺道成,可來度我。
&rdquo遂缢死柳樹之下。
而後紹先複遇正陽傳授金丹口訣,修煉而得成真,回家看墓,度柳登真,而
于吉卧祈三尺雨,莊生坐著五車書。
王鵝嚴釣林梅鶴,陶菊周蓮苑竹魚。
諸子種情原有别,生心淨盡達真如。
又詩: 道德無為體自然,師師授受有真诠。
丹成紫府書名錄,果就瑤京注永年。
太上千支貯玉冊,天仙一脈肇金蓮。
玄綱流演垂今古,世世相承啟後賢。
話說普天之下,原有四大部洲:東勝神洲,一曰弗于逮;南贍部洲,一曰閻浮提;西牛賀洲,一曰瞿耶尼;北俱廬洲,一曰郁單越。
此四洲,彼暗則此明,此暗則被明。
凡所暗者,曰混沌也。
今當南閻浮提,自開辟以來,立國大小共有三百有餘,所産人物,惟中華國土最美,所以上界天仙真聖,中國最多。
凡中國得道者,自古迄今,惟唐、宋間最盛。
凡我天仙始祖、東華帝君王玄輔,漢初人,自得尹喜真人之道,居昆侖山煙霞洞,修煉丹成。
至漢桓帝時,度正陽帝君鐘離權,乃陝西鹹陽人,智勇雙全,仕漢為谏議大夫。
因北羌人寇亂,有胞兄鐘離簡仕為中郎将,上本薦弟,拜為大将,北征。
梁冀忌之。
羌人劫營,軍敗,權匹馬單槍逃至山中。
夜見燈光遠照,策馬覓之,見茅廬有僧,鶴發童顔。
權異之,诘其姓名,乃黃龍誨機,即商山四皓夏黃公崔廓也。
公曰:&ldquo汝為漢朝大将,内有奸雄,外有叛黨,至于軍敗,無有容身之地。
可往投師于少陽君,将來當作真仙領袖,何必久戀塵世,埋沒于輪回矣?&rdquo權聞斯言,心才覺悟。
公引去,拜少陽君為師,得聞至道。
後與兄簡同入華山修煉,自号正陽子,字雲房。
道成,玉帝降诏,封權為太極左宮真人。
後隐姓名,曰金重見,仕魏為大将,鎮守代郡。
見晉帝驕奢,遂隐去。
至唐朝而度孚佑帝君,姓呂,名紹先,先祖河南永樂縣人也。
伯父有溫、良、恭、儉;父名讓,曾舉進士,任海州刺史;母王夫人。
於貞觀丙午二十年四月十四日巳時誕生。
少有智慧,在襁褓時,馬祖見之,曰:&ldquo此子骨相不凡,日後風塵表物。
他時遇廬則居,見鐘則叩。
&rdquo及長時,知孝梯,行禮義,日記萬言,矢口成文。
配妻劉氏。
三舉進士不第,至四十六歲,母命赴試,遂帶家人童寄兒進京。
至長安酒肆,遇正陽贈枕,紹先倚枕熟睡,夢中赴場,文章出衆,中了頭名狀元。
赴瓊林宴,遊京街三天。
奉旨回家,興墳祭祖。
來年複命,即放主考。
事畢,轉升都察禦史。
為官清政,遂升禮部侍郎,轉升吏部尚書。
被奸臣奏了一本,定其反國之罪,遂削職拘獄。
不數日,提監取決,白刃臨頭,如頭頂紅鍋,行走十裡,痛楚難言。
及覺時,滿身流汗。
正陽道:&ldquo此夢如何?&rdquo紹先驚問道:&ldquo我今一夢,寄兒執黃粱未熟,夢中之事,師知之乎?&rdquo正陽道:&ldquo汝慕富貴榮華,一生窮通得喪,盡在此也。
若不急早回頭,白刃臨頭之時,悔則晚矣!&rdquo紹先聞言,肢體如麻,方覺富貴榮皆如黃粱一夢耳。
自此正陽别去,紹先存心訪道,悟世虛浮。
時周天授二年辛卯,赴試,得中進土。
出任江州德化縣令。
遊匡廬山,遇火龍真人鄭思遠,傳天遁劍法并内煉之訣。
自此棄官雲遊,使童寄兒回家報信。
寄兒領命回家,夜宿孤館,思想道:&ldquo老爺棄官訪道而去,使我回家報知主母。
我今有何面目回去得見主母?倒不如死于此地,待老爺道成,可來度我。
&rdquo遂缢死柳樹之下。
而後紹先複遇正陽傳授金丹口訣,修煉而得成真,回家看墓,度柳登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