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撚須寄
關燈
小
中
大
,聞靖難兵起,以詩寄淮南守将梅殷曰:“幽燕消息近如何?聞道将軍志不磨,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過天河;關中事業蕭丞相,塞外功勳馬伏波,老我不才無補報,臨風一歎一悲歌。
”聞者壯之。
(同上) 方正學過子陵釣台長短句一章雲:“正人須正己,治國先齊家,如何廢郭後,寵此陰麗華?糟糠之妻尚如此,貧賤之交可知矣!羊裘老子早見幾,故向桐江釣煙水。
”(《三異人書》) 《梅窗小史》雲:有禦史登台吊古欲留題,見輿夫沉吟,問之,曰:“小人有詩:好個嚴子陵,可惜漢光武;子陵有釣台,光武無寸土。
”禦史驚奇,擲筆去。
台上題石甚多,中有一絕雲:“嚴陵台下大江橫,千古英雄幾戰争;今日漢家無寸土,釣台依舊屬先生。
”詩非不佳,不若輿夫是英雄本色。
餘往來武林,每過嚴濑,必绾纟卒台下掇蘋。
野三兒景行郵呈《登釣壇詩》,有“故人止剩先生在,客宿還從帝座觀”之句。
予心有所觸,因次林卧韻,懷桐洲石濑,寄正先生以代奠,其一有聯曰:“纟熏帛盈輪空物色,釣絲千尺獨臨流。
”二有聯曰:“披裘傲睨五天子,撫腹溫存有古人?”三有聯曰:“狂奴北舍方瞑目,癡漢西台尚奉書。
”四起結曰:“寇賈馮吳未足論,雲台湮沒釣台存,高風止有先生獨,羞過嚴陵百仞墩。
”頗為作家見許,今勒之石。
交趾使《遊西湖絕句》:一株楊枝幾枝花,醉飲西湖賣酒家;我國繁華不如此,春風遍地是桑麻。
(《堯山堂外紀》) 練公子甯嘗過安慶谒餘忠宣祠,有詩雲:“将軍忠節冠荊揚,千載精神日月光,血戰孤城身已殒,名垂青史汗猶香;殘碑堕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我亦有懷追國士,為君感慨奠椒漿。
”識者知某必以忠顯。
(《士氣記》) 杜庠字公序,号西河醉老,以詩名永樂間。
其《過赤壁詩》雲:“水軍東下本雄圖,千裡長江隘舳舻,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裡已無吳;兵消炬影東風猛,夢斷蕭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饑歐鳥滿煙蕪。
”一時人傳誦,稱曰杜赤壁。
(《文撮》) 興化沙溪驿有詩題壁雲:“沙溪隻是舊沙溪,今日重來路欲迷;獨有暮鴉知我意,白雲深處盡情啼。
”(《座右銘》) 一尼僧題一詩雲:“到處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曉山雲;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絕似悟後人語。
(《雪濤詩評》) 一全真題詩桃川壁間雲:“磨快鋤頭挖苦參,不知山下白雲深;多年寂寞無煙火,細嚼梅花當點心。
”讀之似不火食人語。
(同上) 蘇城淤川張士誠嘗以彩漆金花舟施錦帆,載美人泛此,列妓女于上,使唱《尋香采芳》曲。
高太史啟詩雲:“水繞荒城柳半枯,錦帆去後故宮蕪;窮奪畢竟輸漁父,長保秋風一幅蒲。
”遂名其處曰錦帆泾,今府治西衣帶水是也。
(《壟起雜事》) 解學士缙生而穎絕,未能言即知人教指,夢五色筆,筆有花如菡萏。
五歲時族祖抱置膝上,戲之曰:“小兒何所愛?”應聲作四句,其一句曰:“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
”挽筠澗先生:逐鹿兵還郊鼎稀,故家風節似君稀,山河百二還真主,泉石東南隐少微;黃菊花香高士醉,青門瓜熟故侯歸,九原若遇餘豳國,猶話孤城未解圖。
(《列朝詩集》) 蜀中一耆儒,贊張果老倒騎驢圖曰:“舉世多少人,誰似這老漢?不是倒騎驢,凡事回頭看。
”(《雪濤詩評》) 明仁宗在東宮時,嘗觀二内侍象弈,因命曹子應制詩雲:“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十裡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将旌旗過楚城,興盡計窮征戰罷,松陰花影滿殘枰。
”帝和雲:“二國争強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赢,馬行曲路當先道,将守深宮戒遠征;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等閑識得軍情事,一着功成見太平。
”又雲:“楚漢争雄動戰争,不勞金鼓便興兵,馬行二步鴻溝渡,将守三宮細柳營;擺陣出車當要路,隔河飛炮破重城,幄帏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莫氏八林》) 《後山詩話》雲:“呂某公歸老于洛,嘗遊龍門還,阍者執筆曆請官稱。
公題以詩雲:‘思山乘興看山回,烏帽綸巾入帝台;門吏不須詢姓氏,也曾三到鳳池來。
’”明黃州郡守夜巡,獲一犯禁者,供狀雲:“舟泊蘆花淺水涯,故人邀我飲金卮因歌赤壁兩篇賦,不覺黃州半夜時;城上将軍原有禁,江南士子本無知,黃堂若問真消息,舊有聲名在鳳池。
”禮而去之,識者謂為解春雨。
(《嘯虹筆記》) 林清元人,高尚不仕,隐居寺中,府公來寺檢冊:诘問,且曰:“能詩乎?”對曰:“頗能。
”即以冊号八音,命為詩,應聲雲:“金紫何曾一挂懷,石田茆舍自天開,絲竿釣月江頭住,竹杖挑雲嶺上來;匏實曉收栽藥圃,土花春長讀書台,革除一點浮雲慮,木筆題詩酒數杯。
”府公驚羨,遂與為友。
故暇辄移酒過飲,倡和移日。
一日忽論海濱人物因曰:“若林清者,雄才碩德,惜未見其人。
”林不覺有感。
府公曰:“君殆林清耶?”林曰:“若清者,君安得見之?此吾所以有感也。
”相與盡醉而還。
明日林去,府公再往訪之,不見,多方物色,終不得見矣。
(《客中閑集》) 楊光浦有《詠梅集句》百首,又有《香奁集句》雲:“垂柳陰陰晝掩扉,流莺百啭最高枝;春閨幾許關心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宿雨厭厭睡起遲,曉莺啼斷綠楊枝;夢中無限風流事,盡在停針不語時。
紅芳落盡井邊桃,病酒恹恹日正高,百尺朱樓閑倚遍,靜看燕子壘新巢。
細草春莎沒繡鞋,閑尋女伴過西家;東風不管人憔悴,開遍薔薇一樹花。
冰雪肌膚力不勝,酷憐風月為多情;自慚不及鴛鴦侶,雙宿雙飛過一生。
倚蘭無語倍傷情,夜合花開香滿庭;羌管一聲何處笛?細風斜雨不堪聽。
郎上孤舟妾上樓,感時傷别思悠悠;離心不異西江水,流到瓜洲古渡頭。
曉角昏鐘為度忙?怕黃昏後又黃昏;近來欲睡兼難睡,半是思郎半恨郎。
盡日無人獨倚樓,愁來對鏡懶梳頭;深知身在情長在,嫁得蕭郎愛遠遊。
”(《堯山堂外紀》) 《題焚書坑絕句》:“焚書隻是要人愚,人未愚時國已虛;惟有一人愚不得,又從黃石讀兵書。
”不知何人所作,陸式齋常誦之。
(同上) 舒州下寨驿中詩:北堂無老信來稀,十載秋風雁自飛;今日滿頭生白發,千山鄉路為誰歸?(《侯鲭錄》) 朱權,明高皇之十六子也,神姿朗秀,始能言,自稱大明奇士。
好學博古,旁通釋老,尤精于史。
洪武二十四年,冊封之大甯,文皇踐祚,改封南昌。
恃靖難功,頗驕恣,多怨望不遜。
晚年深自韬晦所居宮庭,無丹彩之飾,構精廬一區,莳花藝竹,鼓琴著書。
晚節益慕沖舉,自号瞿仙。
有《日蝕詩》雲:“光浴鹹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淵,青天俄有星千點,白晝争看月一弦,蜀鳥亂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無天,舉頭不見長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詩真怨望不遜矣。
(《客中閑集》) 周憲王朱敦,明高皇之孫,周定王長子。
勤學好古,留心翰墨,集古名迹十卷,手自臨摹勒石,名《東書堂集古法》帖,曆代重之。
制《誠齋樂府傳奇》若幹種,音律諧美,流傳内府,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
李夢陽汴中《元宵絕句》雲:“中山孺子倚新妝,趙女燕姬總擅場;齊唱憲王新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王有《誠齋錄》諸集,傳于世。
如《春日》雲:“深巷日斜巢燕急,小樓風靜落花閑。
”《春夜》雲:“彩檻露華垂柳濕,珠簾風靜落花香。
”《秋夜》雲:“梧桐露滴鴛鴦瓦,楊柳風寒翡翠堂。
”《牡丹亭書景》雲:“莺蹄小院穿青柳,燕蹴飛花過粉牆。
”《日暮》雲:“林鸠喚友常知雨,海燕将雛不避人。
”《雪林清趣》雲:“采藥一僧雲外去,巢松雙鶴雨中遠。
”《送人》雲:“南浦斷雲收雨去,西風新雁帶霜來。
”《漫興》雲:“南國音書歸雁盡,西園風雨落花愁。
”和王長史雲:“采得藥苗遠竹徑,着殘棋子坐花陰。
”《紅心驿》雲:“枕上夢回莺語滑,窗前風定柳陰涼。
”《橫堤晚望》雲:“神如秋水十分淨,心似中原萬裡平。
”皆風華和婉,盛世之音也。
又作《柳枝歌》三首,序雲:“白居易《楊柳枝》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宣宗朝樂工倡此詞,遂令中使取二株植于苑中。
予于洪武年間,至長安尋訪永豐坊,乃在陝西城内,東西兩街尚有垂楊,柔枝拂地,愛而賦之。
”歌雲:“蘇小門前萬縷垂,白家園内兩三枝;聽歌看舞人何在?惟有東風展翠眉。
三月風和散曲塵,枝枝垂地每傷神;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長條送遠人。
宛轉千條向晚風,拖煙帶雨渭城東;征衫點得輕輕絮,寄入陽關曲調中。
”(同上) 楊文定公嘗雲:範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蘇,兩人氣象甚不同,蓋于其所賦卓筆峰見之。
範雲:“笠澤研池小,穹窿架石峨,仰憑天作紙,寫出太平歌。
”高雲:“雲來初似墨,雁過還成字,幹載隻書空,山靈恨何事?”(同上) 夏忠靖公少年極穎敏,或指屋上獸頭使賦之公即口占曰:“非龍非虎亦非罴,頭角皆因造化為,不向草茅誇氣象,卻于廊廟著威儀;昂昂飽曆冰霜苦,默默長承雨露滋,寄與飛飛諸燕雀,好來相近莫相疑。
”論者以為居顯位而不免昵小人,此其驗雲。
(《堯山堂外記》) 蘇平《詠豆腐》雲:“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個中滋味誰知得?多在僧家與道家。
”(同上) 淩雲翰字彥,見人家昆季析居者,作《沁園春》詞以嘲之雲:“樹上淩霄,堂前紫荊,秋來尚芳;奈牝雞晨語,憔悴;妖狐晝嘯,鴻雁分行。
仁智非周,喜憂非舜,一旦天倫忍遂忘。
如何好,望松愀感泣,桑梓悲傷。
古今禍起專房,總一國猶然,況一鄉家有婦人,豈無長舌?世無男子,誰有剛腸?樹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語應非是義方。
聊書此,要懲心鑒戒,不在文章。
”(同上) 高季迪年十八未娶,婦翁周仲建有疾,季迪往唁之。
周出蘆雁圖命題,季迪走筆賦曰:“西風吹折荻花枝,好鳥飛來羽翮垂;沙闊水寒魚不見,滿身風露立多時。
”仲建笑曰:“是子求室也。
”即擇吉以女妻焉。
”(同上) 天順朝,嘗以銀豆金錢等物撒地,令官人及宮侍争拾為鬥笑。
編修楊守陳《賦銀豆謠》曰:“尚方承诏出九重,治銀為豆驅良工,顆顆勻圓奪天巧,朱函進入蓬萊宮。
禦手親将十餘把,琅亂灑金階下,萬顆珠玑走玉盤,一天雨雹敲鴛瓦。
中官跪拾多盈袖,金铛半堕羅裳绉,赢得天顔一笑歡,拜賜歸來坐清晝。
聞知昨日六宮中,翠娥紅袖乏春風,黃金作豆競拾得,羊車不至愁煙中。
别有銀壺薄如葉,并刀剪碎盈丹匣,也随金豆灑金階,滿地春風飛蝴蝶,君不見民餐木皮和草根,夢想豆食如八珍,官倉有米無銀籴,操瓢盡作溝中塵。
明主由來愛一颦,安邦隻在恤窮民,願将銀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萬人。
”(《陋軒外集》) 正統間,處州葉宗留謀逆,杭點民兵,有生員之父,亦在點中。
其子往訴于府,府主不為理;拂衣而出,自言水上打一棒,蓋俗雲空無用也。
府主聞其言,疑以惡語相嘲,即喚轉詢焉,生員直告以故。
遂曰:“汝能賦此,當免其役。
”因口占曰:“七尺琅玉杖碧流,一聲驚破楚天秋,千條索練開還合,萬顆明珠散複收;鷗鹭盡飛紅蓼岸,鴛鴦齊起白洲,相應此處無魚釣,起網收綸别下鈎。
”守遂除之。
(《稗史》) 定襄伯郭登鎮大同,有古良将風。
己巳之變,力守邊疆,大小十數戰,設飛天網攪地龍等法,發其機,頃刻數裡皆陷破,一發五百步。
顧又娴文學,所著《左傳解》可與杜武庫争衡。
嘗記其二詩,《哀征人》雲:“天迷離,水嗚咽,戰馬無聲寶刀折,冤鬼慘酸月夜啼,青磷熒熒明又滅,照戰征大戰時血。
”《客中春晚》雲:“遠塞書難寄,空庭花自開,舊巢雙燕子,今歲不曾來。
”登以勇将,而風流儒雅若此。
(《焦氏筆乘》) 《金陵》詞,是台城妓作。
“宮中細草香紅濕,宮内纖腰碧窗泣;惟有虹梁春燕雛,猶傍珠簾玉鈎立。
”(同上) 道士席應真讀書學道法,兼通兵機,道衍師之,盡得其術,然深自晦藏,人無知者。
已而至京口賦覽古詩雲:“樵擄年來戰血幹,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事業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
”其黨宗泐見搖膝高吟,笑之曰:“此豈釋子語?”曰:“斯道斯說,汝薄南朝矣。
”(《堯山堂外紀》) 林廷玉《挑燈杖詩》雲:“檠碗常存竹木莖;餘功時或賴扶傾,卻憐形體纖遠短,能使光芒暗複明;天上長庚原有焰,人間太乙又騰精,心燈聞說無明滅,何用區區得擅名?”(同上) 成化初,張方州忤權要,出為杭州知府。
無何,引疾歸田,雅好山水,歲率一再至杭州,至辄攜親朋出遊西湖,訪孤山,吊嶽墳,登天竺,彩舟蠟屐,随意所之。
興至呼筆,大篇短章,頃刻立就。
《題蘇堤春曉》雲:“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莺啼。
”《平湖秋月》雲:“風靜片雲消,寒浸波涼月,疑有夜吟人,推窗落楓葉。
”《花港觀魚》雲:“圉圉複洋洋,茭青露藻香,前湖漲水戲,誰解步濠梁?”《柳浪聞莺》雲:“藜杖憩蘇灣,風溫翠漲閑,驚聞雙語鳥,如在畫船間。
”《三潭印月》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南屏曉鐘》雲:“幽夢忽驚覺,嚴城方向晨,看花春起早,已有曉妝人。
”《兩峰出雲》雲:“南峰雲乍晴,北峰雲欲雨,中有化霖人,高眠兩峰裡。
”《雷峰夕照》雲:“爽朗忽蒼茫,山高易夕陽,百年歌舞地,消得幾昏黃?”《曲院風和》雲:“涼氣度方洲,香來水正流,時聞采蓮曲,不見采蓮舟。
”《孤山梅雪》雲:“春意逼溪橋,寒香閉蓬戶,山人不出門,驿使在途旅。
”(同上) 成化甲午,倭人入貢,見欄前蜀葵花不識,人間之,題詩雲:“花如木槿花相似,葉比芙蓉葉一般;五尺欄杆時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
”(《西墅雜記》) 張給事甯字靜之,成化中奉使朝鮮,陪臣樸元亨為館伴,從遊太平館。
靜之賦百韻,樸随手和之,殊不相下。
靜之得“溪流殘白春前雪,柳折新黃夜半風”之句。
樸乃閣筆曰:“不能屬和矣。
”(《列朝詩話》) 陳士英夾紙剪梅花一枝,照之宛然可見,題詩多不稱意。
歸安陳大題曰:“露下銀河月上遲,黎花雪裡夢醒時;水晶簾在瓊樓上,惆怅河山會玉。
”時号絕唱。
(同上) 弘治間人稱何李,謂信陽何大複景明,慶陽李空同夢陽。
何十三舉于鄉,十七成進士,慷慨負義,終提學副使,年僅三十有九。
李數以為言構禍,剛毅不撓,未免有尚氣傲物之诮,官亦提學副使。
詩學杜子美,壽五十八,亦與子美同雖下吏四次,而晚景富侈,享用逾于子美。
與大複論詩不合,竟絕交,亦其尚氣之過。
(《蘇譚》) 弘治間,海甯塔下陳玉善畫山水,其年五十,忽欲讀書,坐閉一室,晝夜不息者,五年,遂成詩人。
嘗題賈似道《湖山圖》雲:“山上樓台湖匕船,平章醉後懶朝天;羽書莫報樊城急,新得蛾眉正少年。
”意甚佳。
(《堯山堂外紀》) 浔州張尚書燦為翰林學士時,與同寅限韻聯句,得單字。
公成句,有沖雨斜飛燕子單,時服其當,馬端肅以燕子單學士稱之。
(《柳譚詩話》) 此與作《紅梅詩》,限牛字曰“牧童睡起朦胧眼,錯認桃花誤放牛”相同。
李西涯當國時,其門生滿朝。
西涯又喜延納獎拔,故門生或朝罷,或散衙後,即群集其家講藝談文,通日徹夜,率歲中以為常。
一日有一門生歸省,兼告養病還家,西涯集同門諸人餞之,即席賦詩為贈,汪石潭俊詩先成,中一聯雲:“千年芝草供靈藥,五色流泉洗道機。
”諸人傳玩,以為絕佳,呈稿西涯。
西涯抹後一句,令石潭重改,衆皆愕然。
石潭思之,亦終不複能綴,衆以請于西涯曰:“吾輩以為抑之,此詩絕好,不知何故以為未善?”西涯曰:“歸省與養病是二事,今兩句單說養病,不及歸省,便是偏枯且又近于合盤。
”衆請西涯續之,西涯即援筆曰:“五色宮袍當舞衣。
”衆始歡服。
(《玉堂叢話》) 李兆光嘗見西涯《祀陵詩》“野行愁夜虎,林卧起秋蠅”之句,問曰:“是為秋蠅所苦,不能卧而起耶?”西涯曰:“然。
”一曰:“然則愁字恐對不過。
”西涯曰:“妨字外亦無可易者。
”曰:“請用回字如何?”蓋謂為夜虎所遏而回也,西涯曰:“善。
”遂用之。
(同上) 李西涯次張京父涯,題《醉楊妃菊》雲:“誰采繁花席上題,偶将名姓記唐妃,日烘花萼醺時面,雨換華清浴後衣;隔坐似邀秦國語,揮毫不放谪仙歸,欲從顔色窺生相,已落詩家第二機。
”(《堯山堂外紀》) 黃岩王山人佐字仁甫,自号古直老人,旅遊京師,客公卿間三十年,不置釜甑,無童仆。
李西涯贈詩曰:“長安信腳自來往,醉醒不信東君誰?”實錄也。
古直題《嚴陵》曰:“天地此生惟故友,江湖何處不漁翁?”《遊西山》曰:“舊時增去竹房冷,今日客來山路生。
”《述懷》曰:“窮将入骨詩還拙,事不萦心夢亦清。
”(《列朝詩集》) 周詩字以言,嘗之京師,以詩文遊公卿間,少試方藥,皆神驗,欲以尚醫官之,拂袖而去。
遊武林,敝衣匿僧寺中。
提學孔天胤自翰林出,雅負知詩,閱嶽鄂王廟題壁詩曰:“何事疥吾壁也?”命隸人帚墨掃之,至以詩言,乃大驚,立命駕往谒,與定交。
其詩雲:“将軍埋骨處,過客式英風,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後忠;山河戎馬異,涕淚古今同,凄斷封丘草,蒼蒼落照中。
”(同上) 楊文理纨绮子也,善吟侈靡,以至于貧。
緻杜公序善,杜以進士出為攸令,楊欲往谒,阙道裡費,趑趄久之。
楚有商于吳者,難楊曰:“為我作行舟八詠,即載以往。
”題曰:“篷牆篙橹貓纜舵跳。
”楊援筆一揮而就,商讀之躍然起敬,載之往,且厚贈焉。
其《詠蓬》曰:“雨濕湘帆翠欲流,飄飄偏稱木蘭舟,才從紅蓼灘頭挂,又向白洲畔收;數葉飽風淮浦晚,一繩拖雨洞庭秋,蓬萊聞說三千裡,藉爾何當作勝遊?”《橹》曰:“誰倩公輸巧作成?翩翩渾訝逐風鷹,分開水面秋煙冷,斫破波心夜月明;船尾駕來三尺短,棹頭搖去五铢輕,不堪聲作伊州調,客裡聞來倍慘情。
”餘不能全記,《樯》有曰:“宵歸海面疑撐月,晚泊山隈欲礙雲,雖愛高标平地起,最憐孤影隔溪分。
”《篙》曰:“誰剪潇湘玉一枝?棹郎常向手中持,撐開楊柳橋邊市,移過桃花洞口祠。
”貓曰:“一環似月分中墜,四齒如錐向上驚。
”《纜》曰:“秋風任擲孤篷外,夜月長維古渡邊。
”《舵》曰:“不入紅塵芳草路,慣依疏雨落花津。
”《跳》曰:“踏破曉霜還有迹,溜殘春雨不生苔。
”如此等句,何可多得?惜不見其全集。
(《莫氏入林》) 明朝欲征安南國,作一萍書當檄文曰:“穿田渡水冒秧針,到底原來種不深,空有根苗空有葉,敢生枝節敢生心,但知聚處焉知散?隻識浮時不識沉,大抵中天風勢惡,掃歸湖海竟難尋。
”安南得檄,即次韻一律雲:“錦雲密密莫容針,帶葉連根不計深,常與白雲争水面,豈容明月墜波心;千條雨線穿難破,萬頃風濤滾不沉,多少魚龍藏水底,漁郎無計把鈎尋。
”明遂罷兵。
(同上) 劉欽謀在史館時,日請良р酒一鬥然飲少,多有藏者。
湯東谷從劉索之,詩曰:“兼旬無酒飲,詩腹半焦枯,聞有黃封在,何勞市上沽?”劉悉其所藏與之。
(《堯山堂外紀》) 汪應珍由谏垣出佥江右巡曆郡縣,名山勝迹,多有題詠。
登餘千東山書院,題雲:“趙相空懷汗馬勞,紫陽曾此吊英豪,乾坤何地忘淵聖?日月中天讀楚騷;江水帶雲來晚棹,山風吹雨濕春袍,前途疑是楊花泊,錯認鄱湖雪浪高。
”考之:趙汝愚罷相,請晦翁訓其子崇憲,因注《楚辭》,人皆服其用事切實雲。
(《餘千志》) 汝餘讀書邑西之藏山,理宗賜梅岩二字镌之石,今猶存邑鳳雲堂,為朱子手迹。
嘉靖間,改東山書院。
汝愚宋宗室考宗乾道丙戌狀元,後封沂國公。
父善應封慶國公,祖不求贈申國公。
理宗時,汝愚又贈福王。
有投刺稱詩伯者,主人訝之,偶見地上沙,面試以詩。
其人應聲賦曰:“平平黃出塞,漠漠日鋪汀,鳥去風平篆,潮回日射星。
”主人遂歎服。
(《樗鄉集》) 邊尚書貢癖于求書,搜訪金石古文甚富。
一夕毀于火,仰天大哭曰:“嗟呼!甚于喪我也!”病遂笃,卒年五十七,有《華泉詩集》八卷流傳。
弘治時,朝士有所謂七子者,北都李夢陽,信陽何景明,武功康海,杜王九思,吳郡徐桢卿,儀封王廷相,濟南邊貢也。
吳人袁裘曰:“李何徐邊,世稱四傑,邊稍不逮,隻堪鼓吹三家耳。
”(《列朝詩集》) 甯庶人既就擒,拘宿公館,以銅盂與盥洗,仍責取銀者,其習于奢侈如此。
嘗作二律贻巡撫王守仁,一曰:“可憐輕棄牡丹台,細掩重門晝不開,楊柳宮中和淚舞,芙蓉雨上帶愁回;痛思狗監真非輔,始信狡童自不才,金馬玉堂歸去路,等閑惟有庶人來。
”二曰:“懶與乾坤擔此憂,我今随步過瀛洲,清風明月人三個,荒草斜陽土一丘;夢去夢來俱是夢,愁多愁少總成愁,許多心事憑誰訴?滿目黃花别樣秋。
”狗監指劉養正李士實,狡童蓋自謂也。
(《堯山堂外紀》) 初宸濠之謀為不軌也,嘗作《秋懷詩》,有曰:“莫向西風問彭蠡,盤渦怒欲起蛟龍。
”婁妃探知其意,嘗泣谏之,不聽,因作《早行詩》見意曰:“雞聲忽叫五更月,馬足先追十裡風;欲買三杯壯行色,酒家猶在夢魂中。
”後宸濠兵敗成擒,群小皆鼠竄,獨婁妃投水死。
(同上) 武宗幸薊之湯泉宮女王氏随行,題詩賜之雲:“滄海隆冬也異常,小池何自暖如湯?溶溶一脈流今古,不為人間洗冷腸。
”(同上) 鄭少谷初不識王浚川,作《漫興》十首,中有雲:“海内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
”後鄭卒,王始知,為位而哭,走使千裡緻奠,為經紀其喪,仍刻其遺文。
(《說統》) 正德間,有日本國使者,經西湖題詩雲:“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盡工還欠着工夫。
”(《堯山堂外紀》) 文侍诏徵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長洲人。
以諸生歲貢入京,用尚書李克嗣薦,授翰林院待诏,三載謝病歸,年九十而卒。
日本貢使踵門求見,具冠服南面受拜,而卻其贽曰:“此國體也。
”其乞貓詩甚趣,珍重從君乞小女郎先已辦氍毹,自緣夜榻思高枕,端耍山齋護
”聞者壯之。
(同上) 方正學過子陵釣台長短句一章雲:“正人須正己,治國先齊家,如何廢郭後,寵此陰麗華?糟糠之妻尚如此,貧賤之交可知矣!羊裘老子早見幾,故向桐江釣煙水。
”(《三異人書》) 《梅窗小史》雲:有禦史登台吊古欲留題,見輿夫沉吟,問之,曰:“小人有詩:好個嚴子陵,可惜漢光武;子陵有釣台,光武無寸土。
”禦史驚奇,擲筆去。
台上題石甚多,中有一絕雲:“嚴陵台下大江橫,千古英雄幾戰争;今日漢家無寸土,釣台依舊屬先生。
”詩非不佳,不若輿夫是英雄本色。
餘往來武林,每過嚴濑,必绾纟卒台下掇蘋。
野三兒景行郵呈《登釣壇詩》,有“故人止剩先生在,客宿還從帝座觀”之句。
予心有所觸,因次林卧韻,懷桐洲石濑,寄正先生以代奠,其一有聯曰:“纟熏帛盈輪空物色,釣絲千尺獨臨流。
”二有聯曰:“披裘傲睨五天子,撫腹溫存有古人?”三有聯曰:“狂奴北舍方瞑目,癡漢西台尚奉書。
”四起結曰:“寇賈馮吳未足論,雲台湮沒釣台存,高風止有先生獨,羞過嚴陵百仞墩。
”頗為作家見許,今勒之石。
交趾使《遊西湖絕句》:一株楊枝幾枝花,醉飲西湖賣酒家;我國繁華不如此,春風遍地是桑麻。
(《堯山堂外紀》) 練公子甯嘗過安慶谒餘忠宣祠,有詩雲:“将軍忠節冠荊揚,千載精神日月光,血戰孤城身已殒,名垂青史汗猶香;殘碑堕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我亦有懷追國士,為君感慨奠椒漿。
”識者知某必以忠顯。
(《士氣記》) 杜庠字公序,号西河醉老,以詩名永樂間。
其《過赤壁詩》雲:“水軍東下本雄圖,千裡長江隘舳舻,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裡已無吳;兵消炬影東風猛,夢斷蕭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饑歐鳥滿煙蕪。
”一時人傳誦,稱曰杜赤壁。
(《文撮》) 興化沙溪驿有詩題壁雲:“沙溪隻是舊沙溪,今日重來路欲迷;獨有暮鴉知我意,白雲深處盡情啼。
”(《座右銘》) 一尼僧題一詩雲:“到處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曉山雲;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絕似悟後人語。
(《雪濤詩評》) 一全真題詩桃川壁間雲:“磨快鋤頭挖苦參,不知山下白雲深;多年寂寞無煙火,細嚼梅花當點心。
”讀之似不火食人語。
(同上) 蘇城淤川張士誠嘗以彩漆金花舟施錦帆,載美人泛此,列妓女于上,使唱《尋香采芳》曲。
高太史啟詩雲:“水繞荒城柳半枯,錦帆去後故宮蕪;窮奪畢竟輸漁父,長保秋風一幅蒲。
”遂名其處曰錦帆泾,今府治西衣帶水是也。
(《壟起雜事》) 解學士缙生而穎絕,未能言即知人教指,夢五色筆,筆有花如菡萏。
五歲時族祖抱置膝上,戲之曰:“小兒何所愛?”應聲作四句,其一句曰:“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
”挽筠澗先生:逐鹿兵還郊鼎稀,故家風節似君稀,山河百二還真主,泉石東南隐少微;黃菊花香高士醉,青門瓜熟故侯歸,九原若遇餘豳國,猶話孤城未解圖。
(《列朝詩集》) 蜀中一耆儒,贊張果老倒騎驢圖曰:“舉世多少人,誰似這老漢?不是倒騎驢,凡事回頭看。
”(《雪濤詩評》) 明仁宗在東宮時,嘗觀二内侍象弈,因命曹子應制詩雲:“兩軍對敵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十裡封疆馳鐵馬,一川波浪動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漢将旌旗過楚城,興盡計窮征戰罷,松陰花影滿殘枰。
”帝和雲:“二國争強各用兵,擺成隊伍定輸赢,馬行曲路當先道,将守深宮戒遠征;乘險出車收敗卒,隔河飛炮下重城,等閑識得軍情事,一着功成見太平。
”又雲:“楚漢争雄動戰争,不勞金鼓便興兵,馬行二步鴻溝渡,将守三宮細柳營;擺陣出車當要路,隔河飛炮破重城,幄帏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莫氏八林》) 《後山詩話》雲:“呂某公歸老于洛,嘗遊龍門還,阍者執筆曆請官稱。
公題以詩雲:‘思山乘興看山回,烏帽綸巾入帝台;門吏不須詢姓氏,也曾三到鳳池來。
’”明黃州郡守夜巡,獲一犯禁者,供狀雲:“舟泊蘆花淺水涯,故人邀我飲金卮因歌赤壁兩篇賦,不覺黃州半夜時;城上将軍原有禁,江南士子本無知,黃堂若問真消息,舊有聲名在鳳池。
”禮而去之,識者謂為解春雨。
(《嘯虹筆記》) 林清元人,高尚不仕,隐居寺中,府公來寺檢冊:诘問,且曰:“能詩乎?”對曰:“頗能。
”即以冊号八音,命為詩,應聲雲:“金紫何曾一挂懷,石田茆舍自天開,絲竿釣月江頭住,竹杖挑雲嶺上來;匏實曉收栽藥圃,土花春長讀書台,革除一點浮雲慮,木筆題詩酒數杯。
”府公驚羨,遂與為友。
故暇辄移酒過飲,倡和移日。
一日忽論海濱人物因曰:“若林清者,雄才碩德,惜未見其人。
”林不覺有感。
府公曰:“君殆林清耶?”林曰:“若清者,君安得見之?此吾所以有感也。
”相與盡醉而還。
明日林去,府公再往訪之,不見,多方物色,終不得見矣。
(《客中閑集》) 楊光浦有《詠梅集句》百首,又有《香奁集句》雲:“垂柳陰陰晝掩扉,流莺百啭最高枝;春閨幾許關心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宿雨厭厭睡起遲,曉莺啼斷綠楊枝;夢中無限風流事,盡在停針不語時。
紅芳落盡井邊桃,病酒恹恹日正高,百尺朱樓閑倚遍,靜看燕子壘新巢。
細草春莎沒繡鞋,閑尋女伴過西家;東風不管人憔悴,開遍薔薇一樹花。
冰雪肌膚力不勝,酷憐風月為多情;自慚不及鴛鴦侶,雙宿雙飛過一生。
倚蘭無語倍傷情,夜合花開香滿庭;羌管一聲何處笛?細風斜雨不堪聽。
郎上孤舟妾上樓,感時傷别思悠悠;離心不異西江水,流到瓜洲古渡頭。
曉角昏鐘為度忙?怕黃昏後又黃昏;近來欲睡兼難睡,半是思郎半恨郎。
盡日無人獨倚樓,愁來對鏡懶梳頭;深知身在情長在,嫁得蕭郎愛遠遊。
”(《堯山堂外紀》) 《題焚書坑絕句》:“焚書隻是要人愚,人未愚時國已虛;惟有一人愚不得,又從黃石讀兵書。
”不知何人所作,陸式齋常誦之。
(同上) 舒州下寨驿中詩:北堂無老信來稀,十載秋風雁自飛;今日滿頭生白發,千山鄉路為誰歸?(《侯鲭錄》) 朱權,明高皇之十六子也,神姿朗秀,始能言,自稱大明奇士。
好學博古,旁通釋老,尤精于史。
洪武二十四年,冊封之大甯,文皇踐祚,改封南昌。
恃靖難功,頗驕恣,多怨望不遜。
晚年深自韬晦所居宮庭,無丹彩之飾,構精廬一區,莳花藝竹,鼓琴著書。
晚節益慕沖舉,自号瞿仙。
有《日蝕詩》雲:“光浴鹹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淵,青天俄有星千點,白晝争看月一弦,蜀鳥亂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無天,舉頭不見長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詩真怨望不遜矣。
(《客中閑集》) 周憲王朱敦,明高皇之孫,周定王長子。
勤學好古,留心翰墨,集古名迹十卷,手自臨摹勒石,名《東書堂集古法》帖,曆代重之。
制《誠齋樂府傳奇》若幹種,音律諧美,流傳内府,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
李夢陽汴中《元宵絕句》雲:“中山孺子倚新妝,趙女燕姬總擅場;齊唱憲王新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王有《誠齋錄》諸集,傳于世。
如《春日》雲:“深巷日斜巢燕急,小樓風靜落花閑。
”《春夜》雲:“彩檻露華垂柳濕,珠簾風靜落花香。
”《秋夜》雲:“梧桐露滴鴛鴦瓦,楊柳風寒翡翠堂。
”《牡丹亭書景》雲:“莺蹄小院穿青柳,燕蹴飛花過粉牆。
”《日暮》雲:“林鸠喚友常知雨,海燕将雛不避人。
”《雪林清趣》雲:“采藥一僧雲外去,巢松雙鶴雨中遠。
”《送人》雲:“南浦斷雲收雨去,西風新雁帶霜來。
”《漫興》雲:“南國音書歸雁盡,西園風雨落花愁。
”和王長史雲:“采得藥苗遠竹徑,着殘棋子坐花陰。
”《紅心驿》雲:“枕上夢回莺語滑,窗前風定柳陰涼。
”《橫堤晚望》雲:“神如秋水十分淨,心似中原萬裡平。
”皆風華和婉,盛世之音也。
又作《柳枝歌》三首,序雲:“白居易《楊柳枝》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宣宗朝樂工倡此詞,遂令中使取二株植于苑中。
予于洪武年間,至長安尋訪永豐坊,乃在陝西城内,東西兩街尚有垂楊,柔枝拂地,愛而賦之。
”歌雲:“蘇小門前萬縷垂,白家園内兩三枝;聽歌看舞人何在?惟有東風展翠眉。
三月風和散曲塵,枝枝垂地每傷神;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長條送遠人。
宛轉千條向晚風,拖煙帶雨渭城東;征衫點得輕輕絮,寄入陽關曲調中。
”(同上) 楊文定公嘗雲:範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蘇,兩人氣象甚不同,蓋于其所賦卓筆峰見之。
範雲:“笠澤研池小,穹窿架石峨,仰憑天作紙,寫出太平歌。
”高雲:“雲來初似墨,雁過還成字,幹載隻書空,山靈恨何事?”(同上) 夏忠靖公少年極穎敏,或指屋上獸頭使賦之公即口占曰:“非龍非虎亦非罴,頭角皆因造化為,不向草茅誇氣象,卻于廊廟著威儀;昂昂飽曆冰霜苦,默默長承雨露滋,寄與飛飛諸燕雀,好來相近莫相疑。
”論者以為居顯位而不免昵小人,此其驗雲。
(《堯山堂外記》) 蘇平《詠豆腐》雲:“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個中滋味誰知得?多在僧家與道家。
”(同上) 淩雲翰字彥,見人家昆季析居者,作《沁園春》詞以嘲之雲:“樹上淩霄,堂前紫荊,秋來尚芳;奈牝雞晨語,憔悴;妖狐晝嘯,鴻雁分行。
仁智非周,喜憂非舜,一旦天倫忍遂忘。
如何好,望松愀感泣,桑梓悲傷。
古今禍起專房,總一國猶然,況一鄉家有婦人,豈無長舌?世無男子,誰有剛腸?樹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語應非是義方。
聊書此,要懲心鑒戒,不在文章。
”(同上) 高季迪年十八未娶,婦翁周仲建有疾,季迪往唁之。
周出蘆雁圖命題,季迪走筆賦曰:“西風吹折荻花枝,好鳥飛來羽翮垂;沙闊水寒魚不見,滿身風露立多時。
”仲建笑曰:“是子求室也。
”即擇吉以女妻焉。
”(同上) 天順朝,嘗以銀豆金錢等物撒地,令官人及宮侍争拾為鬥笑。
編修楊守陳《賦銀豆謠》曰:“尚方承诏出九重,治銀為豆驅良工,顆顆勻圓奪天巧,朱函進入蓬萊宮。
禦手親将十餘把,琅亂灑金階下,萬顆珠玑走玉盤,一天雨雹敲鴛瓦。
中官跪拾多盈袖,金铛半堕羅裳绉,赢得天顔一笑歡,拜賜歸來坐清晝。
聞知昨日六宮中,翠娥紅袖乏春風,黃金作豆競拾得,羊車不至愁煙中。
别有銀壺薄如葉,并刀剪碎盈丹匣,也随金豆灑金階,滿地春風飛蝴蝶,君不見民餐木皮和草根,夢想豆食如八珍,官倉有米無銀籴,操瓢盡作溝中塵。
明主由來愛一颦,安邦隻在恤窮民,願将銀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萬人。
”(《陋軒外集》) 正統間,處州葉宗留謀逆,杭點民兵,有生員之父,亦在點中。
其子往訴于府,府主不為理;拂衣而出,自言水上打一棒,蓋俗雲空無用也。
府主聞其言,疑以惡語相嘲,即喚轉詢焉,生員直告以故。
遂曰:“汝能賦此,當免其役。
”因口占曰:“七尺琅玉杖碧流,一聲驚破楚天秋,千條索練開還合,萬顆明珠散複收;鷗鹭盡飛紅蓼岸,鴛鴦齊起白洲,相應此處無魚釣,起網收綸别下鈎。
”守遂除之。
(《稗史》) 定襄伯郭登鎮大同,有古良将風。
己巳之變,力守邊疆,大小十數戰,設飛天網攪地龍等法,發其機,頃刻數裡皆陷破,一發五百步。
顧又娴文學,所著《左傳解》可與杜武庫争衡。
嘗記其二詩,《哀征人》雲:“天迷離,水嗚咽,戰馬無聲寶刀折,冤鬼慘酸月夜啼,青磷熒熒明又滅,照戰征大戰時血。
”《客中春晚》雲:“遠塞書難寄,空庭花自開,舊巢雙燕子,今歲不曾來。
”登以勇将,而風流儒雅若此。
(《焦氏筆乘》) 《金陵》詞,是台城妓作。
“宮中細草香紅濕,宮内纖腰碧窗泣;惟有虹梁春燕雛,猶傍珠簾玉鈎立。
”(同上) 道士席應真讀書學道法,兼通兵機,道衍師之,盡得其術,然深自晦藏,人無知者。
已而至京口賦覽古詩雲:“樵擄年來戰血幹,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梁事業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
”其黨宗泐見搖膝高吟,笑之曰:“此豈釋子語?”曰:“斯道斯說,汝薄南朝矣。
”(《堯山堂外紀》) 林廷玉《挑燈杖詩》雲:“檠碗常存竹木莖;餘功時或賴扶傾,卻憐形體纖遠短,能使光芒暗複明;天上長庚原有焰,人間太乙又騰精,心燈聞說無明滅,何用區區得擅名?”(同上) 成化初,張方州忤權要,出為杭州知府。
無何,引疾歸田,雅好山水,歲率一再至杭州,至辄攜親朋出遊西湖,訪孤山,吊嶽墳,登天竺,彩舟蠟屐,随意所之。
興至呼筆,大篇短章,頃刻立就。
《題蘇堤春曉》雲:“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莺啼。
”《平湖秋月》雲:“風靜片雲消,寒浸波涼月,疑有夜吟人,推窗落楓葉。
”《花港觀魚》雲:“圉圉複洋洋,茭青露藻香,前湖漲水戲,誰解步濠梁?”《柳浪聞莺》雲:“藜杖憩蘇灣,風溫翠漲閑,驚聞雙語鳥,如在畫船間。
”《三潭印月》雲:“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夜船歌舞處,人在鏡中行。
”《南屏曉鐘》雲:“幽夢忽驚覺,嚴城方向晨,看花春起早,已有曉妝人。
”《兩峰出雲》雲:“南峰雲乍晴,北峰雲欲雨,中有化霖人,高眠兩峰裡。
”《雷峰夕照》雲:“爽朗忽蒼茫,山高易夕陽,百年歌舞地,消得幾昏黃?”《曲院風和》雲:“涼氣度方洲,香來水正流,時聞采蓮曲,不見采蓮舟。
”《孤山梅雪》雲:“春意逼溪橋,寒香閉蓬戶,山人不出門,驿使在途旅。
”(同上) 成化甲午,倭人入貢,見欄前蜀葵花不識,人間之,題詩雲:“花如木槿花相似,葉比芙蓉葉一般;五尺欄杆時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
”(《西墅雜記》) 張給事甯字靜之,成化中奉使朝鮮,陪臣樸元亨為館伴,從遊太平館。
靜之賦百韻,樸随手和之,殊不相下。
靜之得“溪流殘白春前雪,柳折新黃夜半風”之句。
樸乃閣筆曰:“不能屬和矣。
”(《列朝詩話》) 陳士英夾紙剪梅花一枝,照之宛然可見,題詩多不稱意。
歸安陳大題曰:“露下銀河月上遲,黎花雪裡夢醒時;水晶簾在瓊樓上,惆怅河山會玉。
”時号絕唱。
(同上) 弘治間人稱何李,謂信陽何大複景明,慶陽李空同夢陽。
何十三舉于鄉,十七成進士,慷慨負義,終提學副使,年僅三十有九。
李數以為言構禍,剛毅不撓,未免有尚氣傲物之诮,官亦提學副使。
詩學杜子美,壽五十八,亦與子美同雖下吏四次,而晚景富侈,享用逾于子美。
與大複論詩不合,竟絕交,亦其尚氣之過。
(《蘇譚》) 弘治間,海甯塔下陳玉善畫山水,其年五十,忽欲讀書,坐閉一室,晝夜不息者,五年,遂成詩人。
嘗題賈似道《湖山圖》雲:“山上樓台湖匕船,平章醉後懶朝天;羽書莫報樊城急,新得蛾眉正少年。
”意甚佳。
(《堯山堂外紀》) 浔州張尚書燦為翰林學士時,與同寅限韻聯句,得單字。
公成句,有沖雨斜飛燕子單,時服其當,馬端肅以燕子單學士稱之。
(《柳譚詩話》) 此與作《紅梅詩》,限牛字曰“牧童睡起朦胧眼,錯認桃花誤放牛”相同。
李西涯當國時,其門生滿朝。
西涯又喜延納獎拔,故門生或朝罷,或散衙後,即群集其家講藝談文,通日徹夜,率歲中以為常。
一日有一門生歸省,兼告養病還家,西涯集同門諸人餞之,即席賦詩為贈,汪石潭俊詩先成,中一聯雲:“千年芝草供靈藥,五色流泉洗道機。
”諸人傳玩,以為絕佳,呈稿西涯。
西涯抹後一句,令石潭重改,衆皆愕然。
石潭思之,亦終不複能綴,衆以請于西涯曰:“吾輩以為抑之,此詩絕好,不知何故以為未善?”西涯曰:“歸省與養病是二事,今兩句單說養病,不及歸省,便是偏枯且又近于合盤。
”衆請西涯續之,西涯即援筆曰:“五色宮袍當舞衣。
”衆始歡服。
(《玉堂叢話》) 李兆光嘗見西涯《祀陵詩》“野行愁夜虎,林卧起秋蠅”之句,問曰:“是為秋蠅所苦,不能卧而起耶?”西涯曰:“然。
”一曰:“然則愁字恐對不過。
”西涯曰:“妨字外亦無可易者。
”曰:“請用回字如何?”蓋謂為夜虎所遏而回也,西涯曰:“善。
”遂用之。
(同上) 李西涯次張京父涯,題《醉楊妃菊》雲:“誰采繁花席上題,偶将名姓記唐妃,日烘花萼醺時面,雨換華清浴後衣;隔坐似邀秦國語,揮毫不放谪仙歸,欲從顔色窺生相,已落詩家第二機。
”(《堯山堂外紀》) 黃岩王山人佐字仁甫,自号古直老人,旅遊京師,客公卿間三十年,不置釜甑,無童仆。
李西涯贈詩曰:“長安信腳自來往,醉醒不信東君誰?”實錄也。
古直題《嚴陵》曰:“天地此生惟故友,江湖何處不漁翁?”《遊西山》曰:“舊時增去竹房冷,今日客來山路生。
”《述懷》曰:“窮将入骨詩還拙,事不萦心夢亦清。
”(《列朝詩集》) 周詩字以言,嘗之京師,以詩文遊公卿間,少試方藥,皆神驗,欲以尚醫官之,拂袖而去。
遊武林,敝衣匿僧寺中。
提學孔天胤自翰林出,雅負知詩,閱嶽鄂王廟題壁詩曰:“何事疥吾壁也?”命隸人帚墨掃之,至以詩言,乃大驚,立命駕往谒,與定交。
其詩雲:“将軍埋骨處,過客式英風,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後忠;山河戎馬異,涕淚古今同,凄斷封丘草,蒼蒼落照中。
”(同上) 楊文理纨绮子也,善吟侈靡,以至于貧。
緻杜公序善,杜以進士出為攸令,楊欲往谒,阙道裡費,趑趄久之。
楚有商于吳者,難楊曰:“為我作行舟八詠,即載以往。
”題曰:“篷牆篙橹貓纜舵跳。
”楊援筆一揮而就,商讀之躍然起敬,載之往,且厚贈焉。
其《詠蓬》曰:“雨濕湘帆翠欲流,飄飄偏稱木蘭舟,才從紅蓼灘頭挂,又向白洲畔收;數葉飽風淮浦晚,一繩拖雨洞庭秋,蓬萊聞說三千裡,藉爾何當作勝遊?”《橹》曰:“誰倩公輸巧作成?翩翩渾訝逐風鷹,分開水面秋煙冷,斫破波心夜月明;船尾駕來三尺短,棹頭搖去五铢輕,不堪聲作伊州調,客裡聞來倍慘情。
”餘不能全記,《樯》有曰:“宵歸海面疑撐月,晚泊山隈欲礙雲,雖愛高标平地起,最憐孤影隔溪分。
”《篙》曰:“誰剪潇湘玉一枝?棹郎常向手中持,撐開楊柳橋邊市,移過桃花洞口祠。
”貓曰:“一環似月分中墜,四齒如錐向上驚。
”《纜》曰:“秋風任擲孤篷外,夜月長維古渡邊。
”《舵》曰:“不入紅塵芳草路,慣依疏雨落花津。
”《跳》曰:“踏破曉霜還有迹,溜殘春雨不生苔。
”如此等句,何可多得?惜不見其全集。
(《莫氏入林》) 明朝欲征安南國,作一萍書當檄文曰:“穿田渡水冒秧針,到底原來種不深,空有根苗空有葉,敢生枝節敢生心,但知聚處焉知散?隻識浮時不識沉,大抵中天風勢惡,掃歸湖海竟難尋。
”安南得檄,即次韻一律雲:“錦雲密密莫容針,帶葉連根不計深,常與白雲争水面,豈容明月墜波心;千條雨線穿難破,萬頃風濤滾不沉,多少魚龍藏水底,漁郎無計把鈎尋。
”明遂罷兵。
(同上) 劉欽謀在史館時,日請良р酒一鬥然飲少,多有藏者。
湯東谷從劉索之,詩曰:“兼旬無酒飲,詩腹半焦枯,聞有黃封在,何勞市上沽?”劉悉其所藏與之。
(《堯山堂外紀》) 汪應珍由谏垣出佥江右巡曆郡縣,名山勝迹,多有題詠。
登餘千東山書院,題雲:“趙相空懷汗馬勞,紫陽曾此吊英豪,乾坤何地忘淵聖?日月中天讀楚騷;江水帶雲來晚棹,山風吹雨濕春袍,前途疑是楊花泊,錯認鄱湖雪浪高。
”考之:趙汝愚罷相,請晦翁訓其子崇憲,因注《楚辭》,人皆服其用事切實雲。
(《餘千志》) 汝餘讀書邑西之藏山,理宗賜梅岩二字镌之石,今猶存邑鳳雲堂,為朱子手迹。
嘉靖間,改東山書院。
汝愚宋宗室考宗乾道丙戌狀元,後封沂國公。
父善應封慶國公,祖不求贈申國公。
理宗時,汝愚又贈福王。
有投刺稱詩伯者,主人訝之,偶見地上沙,面試以詩。
其人應聲賦曰:“平平黃出塞,漠漠日鋪汀,鳥去風平篆,潮回日射星。
”主人遂歎服。
(《樗鄉集》) 邊尚書貢癖于求書,搜訪金石古文甚富。
一夕毀于火,仰天大哭曰:“嗟呼!甚于喪我也!”病遂笃,卒年五十七,有《華泉詩集》八卷流傳。
弘治時,朝士有所謂七子者,北都李夢陽,信陽何景明,武功康海,杜王九思,吳郡徐桢卿,儀封王廷相,濟南邊貢也。
吳人袁裘曰:“李何徐邊,世稱四傑,邊稍不逮,隻堪鼓吹三家耳。
”(《列朝詩集》) 甯庶人既就擒,拘宿公館,以銅盂與盥洗,仍責取銀者,其習于奢侈如此。
嘗作二律贻巡撫王守仁,一曰:“可憐輕棄牡丹台,細掩重門晝不開,楊柳宮中和淚舞,芙蓉雨上帶愁回;痛思狗監真非輔,始信狡童自不才,金馬玉堂歸去路,等閑惟有庶人來。
”二曰:“懶與乾坤擔此憂,我今随步過瀛洲,清風明月人三個,荒草斜陽土一丘;夢去夢來俱是夢,愁多愁少總成愁,許多心事憑誰訴?滿目黃花别樣秋。
”狗監指劉養正李士實,狡童蓋自謂也。
(《堯山堂外紀》) 初宸濠之謀為不軌也,嘗作《秋懷詩》,有曰:“莫向西風問彭蠡,盤渦怒欲起蛟龍。
”婁妃探知其意,嘗泣谏之,不聽,因作《早行詩》見意曰:“雞聲忽叫五更月,馬足先追十裡風;欲買三杯壯行色,酒家猶在夢魂中。
”後宸濠兵敗成擒,群小皆鼠竄,獨婁妃投水死。
(同上) 武宗幸薊之湯泉宮女王氏随行,題詩賜之雲:“滄海隆冬也異常,小池何自暖如湯?溶溶一脈流今古,不為人間洗冷腸。
”(同上) 鄭少谷初不識王浚川,作《漫興》十首,中有雲:“海内談詩王子衡,春風坐遍魯諸生。
”後鄭卒,王始知,為位而哭,走使千裡緻奠,為經紀其喪,仍刻其遺文。
(《說統》) 正德間,有日本國使者,經西湖題詩雲:“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盡工還欠着工夫。
”(《堯山堂外紀》) 文侍诏徵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長洲人。
以諸生歲貢入京,用尚書李克嗣薦,授翰林院待诏,三載謝病歸,年九十而卒。
日本貢使踵門求見,具冠服南面受拜,而卻其贽曰:“此國體也。
”其乞貓詩甚趣,珍重從君乞小女郎先已辦氍毹,自緣夜榻思高枕,端耍山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