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命的三分鐘
關燈
小
中
大
1
“這兒有人被車撞了!馬上來人吧!”
一月二十四日星期日夜裡十一點三十八分,一個年輕男人的聲音給“一一九”打來了電話。
位于大手盯的消防廳(日本的消防部門也負責處理交通事故-譯者注)三樓的災害急救情報中心接到了這個電話後,值班人員立刻詢問事故地點。
“從駒澤大道向下馬方向的道路中央有一塊石碑樣的東西……” 來電話的那個男人大概正在看着現場吧,聲音突然中斷了,但不久又急切地說道:“石碑上寫着‘葦毛家’。
” “明白了。
你的住址和名字?” “津川誠。
我住世田谷區上用賀三丁目X号。
極光公寓四零三室。
” 值班人員立即告訴他救護車馬上就到,要他在那等着。
于是,來自轄區世田谷消防署的救護車,不到五分鐘就到達了現場。
在那條通向住宅小區大約八米寬的道路中央,立現場不遠處,趴着一名身穿黑色夾克衫和西服褲的胖胖的男人。
在他的旁邊停着一輛藍色的“魯契”牌小汽車。
一個瘦小的年輕男子站在那裡。
三名救護人員朝倒在地上的男人走過去。
一看就知道已經斷了氣。
盡管知道已經沒有救了,但沒有正式确認死亡,一般救護人員都就應将遇害人擡上車,送至醫院。
但今天的情況卻不同,這個人的死亡是确認無疑的了。
他的頭已經被壓扁了,鮮血流了一地,心跳和脈搏也沒有了。
救護隊長用無線電将這個情況向消防廳進行了報告。
并與轄區的世田谷警察署進行了聯系。
當天夜裡正在值班的交通科主任杉原警部補與三名部下立即趕赴現場。
星期日的深夜,道路上幾乎沒有了車輛。
由于事故地點離路燈很遠,因此現場比較昏暗。
他們打開車燈,在車燈的照射下進行現場取證。
杉原朝那個面色蒼白地看着這一切的年輕人走過去。
“打‘一一九’的是你嗎?” “是的。
” 杉原又向消防廳的人問了一下報案人的姓名,正是這名男子。
“你的年齡和職業?” “我三十八歲,是位于五反田的廚房用具銷售公司的職員。
” 津川的口音稍稍帶有九州的方言。
他梳了一個一般人常梳的短發,淺黑色皮膚,圓圓的孩子般的臉龐,戴了一副無框眼鏡,給人一種樸素的感覺。
津川一下子像被噎住了似地兩眼直勾勾地盯着杉原,但幾秒鐘後又移開。
像喊叫似地說道:“躺在那裡!那個人在道上。
” “躺在那裡?” “是躺着還是趴着,反正倒在道路上……是那兒,黑影的地方一個男人倒在那裡,反正看不清楚。
” “是被你的車軋的?” “在葦毛家這兒正好是個拐彎,我看到他時吓了一跳,連忙踩住了刹車……” “你軋了他後馬上打了‘一一九’?” “是的,就是那個電話。
” 津川指的前方大約一百五十米處西側,果然有一個電話亭和自動售貨機,它們在昏暗的燈光照射下閃着光。
這時,他們聽到了一個高聲調的女人的聲音,一名身穿大衣,腳穿皮鞋的女人正朝這兒跑過來。
“啊,出車禍了……啊!不得了了……” 看上去有三十來歲吧,她大聲喊叫着,但一來到現場,便驚訝地站在了那裡。
兩名救護人員己經将車禍的死者放進了擔架,正要送進警察署開來的一輛四輪貨車裡,但一聽到那個女人的話聲,又馬上停了下來。
“伊能……不會是伊能的……” 這個女人呆然地小聲嘟哝着。
“你認識這個人?” 也不知道她聽沒聽到救護人員的問話,她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緊緊地靠在屍體上痛哭起來。
“這位是你的丈夫?” “是我丈夫,他剛才還說去買包煙出了家門,因為半天還沒有回來……我聽到救護車的警報聲就趕快出來看看……啊……” “那你住在附近?” “是的,從這兒進去,有三百米的樣子。
” 她指了指電話亭對面的地方,有一條三米寬的小道通向住宅小區内,好像她就是從那裡跑過來的。
杉原朝這個女人走過去。
“對不起,你丈夫是什麼時侯出門的?” “摁……他十一點半還在看電視,後來站了起來,說想出去買包煙……” “是要去那個自動售貨機?” “我想是的。
我勸了一句,可……” 看電視看到十一點半……然後站了起來,再穿上夾克,走出家門,過馬路時差不多是十一點三十五分嗎?這和津川軋了他後馬上打“一一九”的十一點三十八分倒是一緻的。
杉原心中暗想。
“他喝酒嗎?” “不喝。
” “你不認為他是醉了酒躺在地上的嗎?” “躺在地上?為什麼……他從來沒有喝醉過呀!” “那就是趴在地上……” “我覺得不是那樣的,是一下子倒在地上的。
”津川插一句。
“反正像死了一樣一下子倒在地上的。
” “胡說!!” 突然那個女人歇斯底裡地大喊一聲,然後死死地瞪着津川。
“平時精精神神地出門的人,怎麼會不到五分鐘就昏倒了?!” “可我開車過來時……” 津川的面色更加難看,那個女人朝他走過去,更加憤怒地喊道:“胡說八道!是你殺死了我丈夫,你編這樣的話想賴掉責任!!” 2 被害者叫伊能耕一,今年四十一歲,住世田谷區下馬五丁目×号。
由于身份己經弄清,于是屍體便暫時送到了世田谷警察署的太平間裡。
肇事者津川誠和伊能的妻子、三十四歲的富士子,被要求同去警察署。
在重新聽取了詳細的情況後,杉原讓他們兩個人回家了,由于津川承認了車禍,又害怕逃走承擔更大的責任,于是杉原認為沒有必要關押他了。
同時要求兩個人明天一大早再來署裡。
第二天,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上午十點鐘,法醫北坂滿平從監察醫院來到世田谷署對屍體進行解剖。
在東京都内,所有的異常死亡屍檢都由監察醫院進行。
北坂滿平四十五歲,是都内大學法醫學副教授。
他每個星期部要有一天以監察醫的身份在大冢的監察醫院工作。
他小小的個子,慈眉善目,是個熱心人。
但在屍檢方面由于他經手的數量多,成了這方面公認的專家。
太平間的戶檢結束後,交通科長鈴木警部、杉原警部補在另一間房子裡和北扳進行交談。
“死者的頭部被輪胎壓扁了,肯定是當場死亡。
”北坂用平靜的口吻說道。
“肇事者津川也承認是他軋的人。
而且他的車左前輪和左後輪上都沾有血迹和頭發。
”杉原點了點頭。
“按津川申訴的說法,被害者先倒在了石碑的陰暗處,當他發現并踩刹車時己經來不及了。
由于是前後兩個車輪都壓過去了車才停下來,因此一看死者我們也明白是當場死亡,但他夫人卻堅決否認,說是被車撞倒在路上的。
”杉原向北坂轉達了富士子的說法。
“這麼說,津川在說謊,實際是死者在橫穿馬路時被他開的車軋的?這倒可以想象……屍體檢查可以證明這一點嗎?” “嘿,有可能啊。
在那種情況下,死者如果是被車先撞倒的話,也許頭或其他什麼地方也有挫傷,但他被車輪軋了兩回,頭也軋爛了,所以很難分辨頭部最初的傷。
所以他夫人的說法也不能說不對。
” “我每天也經過那裡上班。
”鈴木插了一句,“那一帶道路比較暗,到深夜車輛也少,所以燈光也很少。
在那個地點,如果是從目黑方向開來的車到石碑那兒正好特别黑,也許閃不及軋上了。
” 津川誠出身于大分縣,畢業于當地的大學後由親戚幫忙到了東京,一直在現在的公司裡工作,他住在上用賀的公寓裡。
他一個人生活,昨天夜裡去看了住在目黑本町的妹妹。
他妹妹也是從老家來,在東京的一家美容院裡工作。
最近有人給她介紹了對象,因為這件事兒兄妹兩個人商量到很晚。
所以在回自己公寓的途中發生了這件事。
他考取了駕駛執照己經六年了,從三年前開始有了自已的車。
經檢測,事故發生時他沒有飲酒。
“津川說伊能不會是簡單地倒在地上,也不排除他早就死了。
今天早上還要把他叫來詳細問一下。
” 杉原看了看二樓。
“我注意了一下,會不會是别
位于大手盯的消防廳(日本的消防部門也負責處理交通事故-譯者注)三樓的災害急救情報中心接到了這個電話後,值班人員立刻詢問事故地點。
“從駒澤大道向下馬方向的道路中央有一塊石碑樣的東西……” 來電話的那個男人大概正在看着現場吧,聲音突然中斷了,但不久又急切地說道:“石碑上寫着‘葦毛家’。
” “明白了。
你的住址和名字?” “津川誠。
我住世田谷區上用賀三丁目X号。
極光公寓四零三室。
” 值班人員立即告訴他救護車馬上就到,要他在那等着。
于是,來自轄區世田谷消防署的救護車,不到五分鐘就到達了現場。
在那條通向住宅小區大約八米寬的道路中央,立現場不遠處,趴着一名身穿黑色夾克衫和西服褲的胖胖的男人。
在他的旁邊停着一輛藍色的“魯契”牌小汽車。
一個瘦小的年輕男子站在那裡。
三名救護人員朝倒在地上的男人走過去。
一看就知道已經斷了氣。
盡管知道已經沒有救了,但沒有正式确認死亡,一般救護人員都就應将遇害人擡上車,送至醫院。
但今天的情況卻不同,這個人的死亡是确認無疑的了。
他的頭已經被壓扁了,鮮血流了一地,心跳和脈搏也沒有了。
救護隊長用無線電将這個情況向消防廳進行了報告。
并與轄區的世田谷警察署進行了聯系。
當天夜裡正在值班的交通科主任杉原警部補與三名部下立即趕赴現場。
星期日的深夜,道路上幾乎沒有了車輛。
由于事故地點離路燈很遠,因此現場比較昏暗。
他們打開車燈,在車燈的照射下進行現場取證。
杉原朝那個面色蒼白地看着這一切的年輕人走過去。
“打‘一一九’的是你嗎?” “是的。
” 杉原又向消防廳的人問了一下報案人的姓名,正是這名男子。
“你的年齡和職業?” “我三十八歲,是位于五反田的廚房用具銷售公司的職員。
” 津川的口音稍稍帶有九州的方言。
他梳了一個一般人常梳的短發,淺黑色皮膚,圓圓的孩子般的臉龐,戴了一副無框眼鏡,給人一種樸素的感覺。
津川一下子像被噎住了似地兩眼直勾勾地盯着杉原,但幾秒鐘後又移開。
像喊叫似地說道:“躺在那裡!那個人在道上。
” “躺在那裡?” “是躺着還是趴着,反正倒在道路上……是那兒,黑影的地方一個男人倒在那裡,反正看不清楚。
” “是被你的車軋的?” “在葦毛家這兒正好是個拐彎,我看到他時吓了一跳,連忙踩住了刹車……” “你軋了他後馬上打了‘一一九’?” “是的,就是那個電話。
” 津川指的前方大約一百五十米處西側,果然有一個電話亭和自動售貨機,它們在昏暗的燈光照射下閃着光。
這時,他們聽到了一個高聲調的女人的聲音,一名身穿大衣,腳穿皮鞋的女人正朝這兒跑過來。
“啊,出車禍了……啊!不得了了……” 看上去有三十來歲吧,她大聲喊叫着,但一來到現場,便驚訝地站在了那裡。
兩名救護人員己經将車禍的死者放進了擔架,正要送進警察署開來的一輛四輪貨車裡,但一聽到那個女人的話聲,又馬上停了下來。
“伊能……不會是伊能的……” 這個女人呆然地小聲嘟哝着。
“你認識這個人?” 也不知道她聽沒聽到救護人員的問話,她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緊緊地靠在屍體上痛哭起來。
“這位是你的丈夫?” “是我丈夫,他剛才還說去買包煙出了家門,因為半天還沒有回來……我聽到救護車的警報聲就趕快出來看看……啊……” “那你住在附近?” “是的,從這兒進去,有三百米的樣子。
” 她指了指電話亭對面的地方,有一條三米寬的小道通向住宅小區内,好像她就是從那裡跑過來的。
杉原朝這個女人走過去。
“對不起,你丈夫是什麼時侯出門的?” “摁……他十一點半還在看電視,後來站了起來,說想出去買包煙……” “是要去那個自動售貨機?” “我想是的。
我勸了一句,可……” 看電視看到十一點半……然後站了起來,再穿上夾克,走出家門,過馬路時差不多是十一點三十五分嗎?這和津川軋了他後馬上打“一一九”的十一點三十八分倒是一緻的。
杉原心中暗想。
“他喝酒嗎?” “不喝。
” “你不認為他是醉了酒躺在地上的嗎?” “躺在地上?為什麼……他從來沒有喝醉過呀!” “那就是趴在地上……” “我覺得不是那樣的,是一下子倒在地上的。
”津川插一句。
“反正像死了一樣一下子倒在地上的。
” “胡說!!” 突然那個女人歇斯底裡地大喊一聲,然後死死地瞪着津川。
“平時精精神神地出門的人,怎麼會不到五分鐘就昏倒了?!” “可我開車過來時……” 津川的面色更加難看,那個女人朝他走過去,更加憤怒地喊道:“胡說八道!是你殺死了我丈夫,你編這樣的話想賴掉責任!!” 2 被害者叫伊能耕一,今年四十一歲,住世田谷區下馬五丁目×号。
由于身份己經弄清,于是屍體便暫時送到了世田谷警察署的太平間裡。
肇事者津川誠和伊能的妻子、三十四歲的富士子,被要求同去警察署。
在重新聽取了詳細的情況後,杉原讓他們兩個人回家了,由于津川承認了車禍,又害怕逃走承擔更大的責任,于是杉原認為沒有必要關押他了。
同時要求兩個人明天一大早再來署裡。
第二天,一月二十五日星期一上午十點鐘,法醫北坂滿平從監察醫院來到世田谷署對屍體進行解剖。
在東京都内,所有的異常死亡屍檢都由監察醫院進行。
北坂滿平四十五歲,是都内大學法醫學副教授。
他每個星期部要有一天以監察醫的身份在大冢的監察醫院工作。
他小小的個子,慈眉善目,是個熱心人。
但在屍檢方面由于他經手的數量多,成了這方面公認的專家。
太平間的戶檢結束後,交通科長鈴木警部、杉原警部補在另一間房子裡和北扳進行交談。
“死者的頭部被輪胎壓扁了,肯定是當場死亡。
”北坂用平靜的口吻說道。
“肇事者津川也承認是他軋的人。
而且他的車左前輪和左後輪上都沾有血迹和頭發。
”杉原點了點頭。
“按津川申訴的說法,被害者先倒在了石碑的陰暗處,當他發現并踩刹車時己經來不及了。
由于是前後兩個車輪都壓過去了車才停下來,因此一看死者我們也明白是當場死亡,但他夫人卻堅決否認,說是被車撞倒在路上的。
”杉原向北坂轉達了富士子的說法。
“這麼說,津川在說謊,實際是死者在橫穿馬路時被他開的車軋的?這倒可以想象……屍體檢查可以證明這一點嗎?” “嘿,有可能啊。
在那種情況下,死者如果是被車先撞倒的話,也許頭或其他什麼地方也有挫傷,但他被車輪軋了兩回,頭也軋爛了,所以很難分辨頭部最初的傷。
所以他夫人的說法也不能說不對。
” “我每天也經過那裡上班。
”鈴木插了一句,“那一帶道路比較暗,到深夜車輛也少,所以燈光也很少。
在那個地點,如果是從目黑方向開來的車到石碑那兒正好特别黑,也許閃不及軋上了。
” 津川誠出身于大分縣,畢業于當地的大學後由親戚幫忙到了東京,一直在現在的公司裡工作,他住在上用賀的公寓裡。
他一個人生活,昨天夜裡去看了住在目黑本町的妹妹。
他妹妹也是從老家來,在東京的一家美容院裡工作。
最近有人給她介紹了對象,因為這件事兒兄妹兩個人商量到很晚。
所以在回自己公寓的途中發生了這件事。
他考取了駕駛執照己經六年了,從三年前開始有了自已的車。
經檢測,事故發生時他沒有飲酒。
“津川說伊能不會是簡單地倒在地上,也不排除他早就死了。
今天早上還要把他叫來詳細問一下。
” 杉原看了看二樓。
“我注意了一下,會不會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