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關燈
無奈之下順三被父親帶回家裡和基次郎一家人同住。

    順三小學畢業後就開始工作,後來基次郎也提出退學申請和他在一起工作。

    大概是顧及基次郎的緣故,順三後來輾轉去了長崎。

    父親可憐他,又把他帶回了家裡。

    兩個年紀相差不大的異母兄弟間有一些微妙的情感,這些情感被他寫進了《奎吉》中。

     他的第一篇發表在文藝雜志上的作品就是《檸檬》,可以稱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ldquo不可名狀的不吉的團塊&rdquo凝結了他青年時代所有彷徨、憂郁、煩悶的情緒,而拯救他的居然是一顆檸檬。

    不過那可不是一般的檸檬&mdash&mdash它有着&ldquo宛如從檸檬黃的水彩中擠出來的固态的單純色彩,還有仿若紡錘狀的形狀&rdquo,能消解&ldquo壓在我心裡的不祥&rdquo,還能讓&ldquo我&rdquo感到&ldquo一種極緻的幸福感&rdquo,它的溫度讓&ldquo我&rdquo感到&ldquo無比舒暢&rdquo,它的氣味讓&ldquo我&rdquo的&ldquo精氣神仿佛都蘇醒了&rdquo,它還能讓&ldquo令人窒息的丸善&rdquo&ldquo灰飛煙滅&rdquo。

    基次郎描寫檸檬時,從視覺、觸覺、嗅覺方面展現了一顆抽象又生動的不平凡的檸檬,并且在最後的爆炸中消解了&ldquo不可名狀的不吉的團塊&rdquo。

    《檸檬》聲名大噪,每年的3月24日也作為&ldquo檸檬忌&rdquo為人們所紀念。

    甚至本來已經破産倒閉的丸善書店也重新開業,并且專門為了便于人們紀念基次郎設置了一個可以放檸檬的角落。

     《檸檬》和《心中的風景》都描寫了他的&ldquo憂郁和憂郁的消解”《在有古城的町》中有十分微妙的光感與性意識的描述;《雪後》表現了背負命運、默默承受的倫理;《冬日》中則表明了他對死亡的釋然;《櫻花樹下》則是性和死亡意象的群魔亂舞;晚期作品中,《愛撫》《黑暗之畫卷》《交配》中充滿了對生命體的天馬行空的幻想,《悠閑的患者》中從主人公的心理描寫擴大到個人的生活,乃至社會的視野。

    在短暫的創作生命中,他不斷反思文學的本體和意義,用自己獨特的&ldquo藝術至上&rdquo觀帶給人們以奇異的感官體驗和不同尋常的想象世界。

     至于本書的翻譯策略,考慮到如今是&ldquo直譯&rdquo的時代,而且大部分讀者對日本文化中的&ldquo異域表達&rdquo接受度較高,許多讀者看得懂日文,其中不乏日語學習者、日本文學研究者,所以翻譯時以&ldquo直譯&rdquo為主。

    尤其是在文章結構、語序上盡力忠實于原文,沒有刻意改變;詞語的處理上也以直譯為主,但是涉及文化詞時,為了流暢的閱讀體驗不便多作注釋,因此在直譯和意譯之間取了折衷之法。

    在整個翻譯過程中,除了主語有适當加譯外(日文中主語省略的情況很多),我們極力避免了加譯和漏譯。

    舉例來說,譬如這首歌詞的翻譯: きょうは青空よい天気まえの家でも隣でも水汲む洗う掛ける幹す。

     在以上所述原則的指導下譯出的譯文為: 天空蔚藍,今天是個好天氣前邊的人家,還有隔壁人家都忙着汲水洗滌、懸挂晾曬。

     首先,形式上仍然采取三行,每行字數大緻相等;讀起來有一定的韻律和節奏;隻有第三句結尾有句号。

    其次在内容上,第一句中把偏正結構的&ldquo青空&rdquo譯成了主謂結構的&ldquo天空蔚藍&rdquo,并且把一句話隔成兩個短句,加了逗号;第二句同樣加了逗号;第三句中原文是汲水、洗滌、懸挂、晾曬這四個動詞的并列,我們加譯了&ldquo都忙着&rdquo三字,并且把四個動詞分成兩個步驟&mdash&mdash汲水洗滌和懸挂晾曬,并加了頓号。

    相比之前的翻譯版本,這大概是最明顯的區别了。

    每個譯本各有千秋,希望諸位讀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閱讀。

     此外,若本書的文本出現謬誤,還請諸位多多指教。

    最後祝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