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回 飄萍女掃平漠北 鎮北王一統胡邦
關燈
小
中
大
得“呵……”“啊……”“呼……”的驚歎之聲不絕于耳,各轉首望時,但見正西緩緩推出一班人馬,當先一員女将,粉面似水,俏眼如波,十萬将士隻覺那女将明眸如淵,盯在自己身上,頓時一個個心搖神曳,魂飛天外,再不知世間他事。
輕叱一聲,飄萍橫戟縱馬而來,早到陣前,衆胡兒雖然鄙陋,亦覺此女隻應天上有,渾然不似凡間人,哪敢亵渎,紛紛退開,讓出一條通道,飄萍一勒馬缰,直放了天下戟,以免傷及餘人,一騎馬隻往北鮮卑軍中大纛而來,蒙可利克身周有幾名護衛陡然夢醒,急上前相迎,早有飄萍一聲嬌喚,雙雕往天沖起,陡然降下,蒙可利克業已神魂颠倒,全然不知閃避,被雙雕抓住肩膀飛回。
營中有數員健将望見,急登牌樓挽弓欲射,陡地望見飄萍容貌,但覺得眼前一亮,不敢逼視,急忙低頭,心下砰砰跳動,這箭卻又如何出手?飄萍早圈馬而出,雙雕已将蒙可利克擲于地上。
衆軍大聲呼喝,如夢初醒,望見飄萍容貌氣慨,無不絕世無雙,頓時兩邊十數萬人一齊伏拜于地。
袁水、張繡反身沖出,各自護在一旁。
飄萍令扶起蒙可利克,道:“鮮卑國主,爾與拓跋素來交好,何必輕起兵戈,多造殺孽?”蒙可利克聽她口氣中微有責備之意,頓時慚愧萬分,伏地道:“非吾不念昔日之盟,唯旱災連年,牛馬無食,牧民皆餓,不得不為。
”飄萍道:“爾縱滅得拓跋,并其土地,牛羊婦女亦增,卻又如何養活?此無益之舉也,吾别有法為爾解難。
今日吾先來調解兩國争端,望念魏王之面,恕過拓跋不敬之罪。
”蒙可利克忙道:“不敢,有勞郡主遠來,誠為死罪。
望郡主恩準吾北部鮮卑永為大魏屏障,終生不複反也。
”于是北部鮮卑兵将盡皆下拜乞降。
飄萍收了鮮卑人馬,聲威愈振,有匈奴左賢王劉賢來降,五路人馬會合,曹彰等軍也終于到此,托鬲來忙遣使送降書前來請罪,自提大軍逃往本國。
曹彰便與飄萍道:“深入漠北,如今已收千裡之地,月氏遙遠,大軍難及,縱獲之亦無益也。
妹子若再往時,恐父王憂慮,不如就此受降,班師回朝為上。
”飄萍道:“月氏遞降書,正欲吾等返回,異日必然反也,那時大軍再來征讨,又複苦勞,妹所不欲也。
今既至此,功業将成,豈可半途而廢,使将士勞而無功?當乘勝追擊,一股而平漠北。
” 曹彰方允,三軍再起,深入不毛,數以後抵達浚稽山,其勢險峻,衆軍皆有難色。
飄萍教三軍将士唱歌組隊而行,終于越過山嶺,沿路追擊月氏軍,直到匈奴單于庭趕上,圍在城中。
月氏軍深溝高壘,據守不戰,飄萍攻城時,諸軍環繞城頭,皆蒙雙眼,自塞兩耳,隻是亂箭齊放,滾石飛砸,因此連日不能成功。
飄萍便與曹彰道:“月氏軍如此死守,必誘我軍居此,托鬲來卻往本國逃矣,哥哥困此城,吾自追之。
吾等遠來,辎重多損,絕不可久戰,哥哥再圍幾日,不妨将諸軍一路一路次第退去,卻伏在安習水邊,待月氏軍出城奔走,一齊擊之,随後奔月氏前來接應妹子可也。
” 曹彰然之,分下将令,于是三日間紀靈、王雙、呂蟬各領一軍退去,随後北鮮卑、拓跋鮮卑、河西鮮卑、左匈奴亦依次而散。
月氏軍料魏軍不能久呆,見重圍已解,當即殺出城來,往北奔走,方到安習水邊,伏兵盡出,四面圍剿,頃刻間月氏軍盡數覆滅,托塔來被擒。
曹彰問降否,托塔來傲然道:“吾國托月而生,上應天象,豈降汝南方蠻子乎!大王早回本國,汝今日殺我,自有大王為我報仇!” 曹彰大怒,令推出斬之,諸軍大起,共往月氏國發來。
隻說飄萍一路到處,各地迎風而降,毫無窒礙,又有堅昆丁令部前來求納,共圍托鬲來于孤城之中。
托鬲來亦令守軍蒙目塞耳守之,否則刺目割耳。
不想諸軍皆忖曰:“胡人常說,明月雖然皎潔,彩霞雖然美麗,不及高陵郡主微微一笑,黃鹂歌唱雖然動聽,鳳凰低吟雖然悅耳,卻不及高陵郡主輕歎一聲。
吾等久居北地,若不能觀之,耳目有不如無!”因此皆不聽将令,各掀一目而觀,解一耳而聞,無不越城而降。
托鬲來怒而屠殺違令之人,被麾下兵卒解到城頭,強撥托鬲來雙眼而令觀之,飄萍其時正督諸軍立于城下,英姿勃發,麗色襲人。
托鬲來在城頭苦苦定神,意欲強抗,終覺與如此女子相鬥,愧念難耐,方欲降時,早被護衛一刀斬了,将頭來獻飄萍,月氏遂定。
于是前後一年,漠北皆服飄萍,曹操大喜,果封飄萍為鎮北王。
飄萍不忘當日許北部鮮卑之言,征集十萬胡兒,從黃河引水,開挖渠道,連到安習水源,沿途教胡兒劃地圈場,栽種水草,牧羊放馬,胡地之民,無不心服,興元六年,胡地諸部大會匈奴單于庭,召開庫裡台,推飄萍為“靈鳳單于”。
有詩贊曰: 南疆關鳳北飄萍,弱女誰傳千古名?一段風流安四海,紅顔豈是凡間生? 隻說飄萍安定漠北,使左賢王劉賢招降右賢王劉豹,左右匈奴合二為一,方圓萬裡之地,唯遼西轲比能尚附屬中華,其餘皆随飄萍調遣,将中華之境,兩面夾住。
葉飄零聞之,稍有不安。
這正是:白登圍困高祖日,漠北逃離大帝時。
畢竟後事如何,依舊下回分解。
輕叱一聲,飄萍橫戟縱馬而來,早到陣前,衆胡兒雖然鄙陋,亦覺此女隻應天上有,渾然不似凡間人,哪敢亵渎,紛紛退開,讓出一條通道,飄萍一勒馬缰,直放了天下戟,以免傷及餘人,一騎馬隻往北鮮卑軍中大纛而來,蒙可利克身周有幾名護衛陡然夢醒,急上前相迎,早有飄萍一聲嬌喚,雙雕往天沖起,陡然降下,蒙可利克業已神魂颠倒,全然不知閃避,被雙雕抓住肩膀飛回。
營中有數員健将望見,急登牌樓挽弓欲射,陡地望見飄萍容貌,但覺得眼前一亮,不敢逼視,急忙低頭,心下砰砰跳動,這箭卻又如何出手?飄萍早圈馬而出,雙雕已将蒙可利克擲于地上。
衆軍大聲呼喝,如夢初醒,望見飄萍容貌氣慨,無不絕世無雙,頓時兩邊十數萬人一齊伏拜于地。
袁水、張繡反身沖出,各自護在一旁。
飄萍令扶起蒙可利克,道:“鮮卑國主,爾與拓跋素來交好,何必輕起兵戈,多造殺孽?”蒙可利克聽她口氣中微有責備之意,頓時慚愧萬分,伏地道:“非吾不念昔日之盟,唯旱災連年,牛馬無食,牧民皆餓,不得不為。
”飄萍道:“爾縱滅得拓跋,并其土地,牛羊婦女亦增,卻又如何養活?此無益之舉也,吾别有法為爾解難。
今日吾先來調解兩國争端,望念魏王之面,恕過拓跋不敬之罪。
”蒙可利克忙道:“不敢,有勞郡主遠來,誠為死罪。
望郡主恩準吾北部鮮卑永為大魏屏障,終生不複反也。
”于是北部鮮卑兵将盡皆下拜乞降。
飄萍收了鮮卑人馬,聲威愈振,有匈奴左賢王劉賢來降,五路人馬會合,曹彰等軍也終于到此,托鬲來忙遣使送降書前來請罪,自提大軍逃往本國。
曹彰便與飄萍道:“深入漠北,如今已收千裡之地,月氏遙遠,大軍難及,縱獲之亦無益也。
妹子若再往時,恐父王憂慮,不如就此受降,班師回朝為上。
”飄萍道:“月氏遞降書,正欲吾等返回,異日必然反也,那時大軍再來征讨,又複苦勞,妹所不欲也。
今既至此,功業将成,豈可半途而廢,使将士勞而無功?當乘勝追擊,一股而平漠北。
” 曹彰方允,三軍再起,深入不毛,數以後抵達浚稽山,其勢險峻,衆軍皆有難色。
飄萍教三軍将士唱歌組隊而行,終于越過山嶺,沿路追擊月氏軍,直到匈奴單于庭趕上,圍在城中。
月氏軍深溝高壘,據守不戰,飄萍攻城時,諸軍環繞城頭,皆蒙雙眼,自塞兩耳,隻是亂箭齊放,滾石飛砸,因此連日不能成功。
飄萍便與曹彰道:“月氏軍如此死守,必誘我軍居此,托鬲來卻往本國逃矣,哥哥困此城,吾自追之。
吾等遠來,辎重多損,絕不可久戰,哥哥再圍幾日,不妨将諸軍一路一路次第退去,卻伏在安習水邊,待月氏軍出城奔走,一齊擊之,随後奔月氏前來接應妹子可也。
” 曹彰然之,分下将令,于是三日間紀靈、王雙、呂蟬各領一軍退去,随後北鮮卑、拓跋鮮卑、河西鮮卑、左匈奴亦依次而散。
月氏軍料魏軍不能久呆,見重圍已解,當即殺出城來,往北奔走,方到安習水邊,伏兵盡出,四面圍剿,頃刻間月氏軍盡數覆滅,托塔來被擒。
曹彰問降否,托塔來傲然道:“吾國托月而生,上應天象,豈降汝南方蠻子乎!大王早回本國,汝今日殺我,自有大王為我報仇!” 曹彰大怒,令推出斬之,諸軍大起,共往月氏國發來。
隻說飄萍一路到處,各地迎風而降,毫無窒礙,又有堅昆丁令部前來求納,共圍托鬲來于孤城之中。
托鬲來亦令守軍蒙目塞耳守之,否則刺目割耳。
不想諸軍皆忖曰:“胡人常說,明月雖然皎潔,彩霞雖然美麗,不及高陵郡主微微一笑,黃鹂歌唱雖然動聽,鳳凰低吟雖然悅耳,卻不及高陵郡主輕歎一聲。
吾等久居北地,若不能觀之,耳目有不如無!”因此皆不聽将令,各掀一目而觀,解一耳而聞,無不越城而降。
托鬲來怒而屠殺違令之人,被麾下兵卒解到城頭,強撥托鬲來雙眼而令觀之,飄萍其時正督諸軍立于城下,英姿勃發,麗色襲人。
托鬲來在城頭苦苦定神,意欲強抗,終覺與如此女子相鬥,愧念難耐,方欲降時,早被護衛一刀斬了,将頭來獻飄萍,月氏遂定。
于是前後一年,漠北皆服飄萍,曹操大喜,果封飄萍為鎮北王。
飄萍不忘當日許北部鮮卑之言,征集十萬胡兒,從黃河引水,開挖渠道,連到安習水源,沿途教胡兒劃地圈場,栽種水草,牧羊放馬,胡地之民,無不心服,興元六年,胡地諸部大會匈奴單于庭,召開庫裡台,推飄萍為“靈鳳單于”。
有詩贊曰: 南疆關鳳北飄萍,弱女誰傳千古名?一段風流安四海,紅顔豈是凡間生? 隻說飄萍安定漠北,使左賢王劉賢招降右賢王劉豹,左右匈奴合二為一,方圓萬裡之地,唯遼西轲比能尚附屬中華,其餘皆随飄萍調遣,将中華之境,兩面夾住。
葉飄零聞之,稍有不安。
這正是:白登圍困高祖日,漠北逃離大帝時。
畢竟後事如何,依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