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回 銀屏山越皆退位 孟起安甯齊喪身
關燈
小
中
大
、佟沖各部兵馬其實早到,安甯教皆偃旗息鼓,隻作兵馬未集之狀,待馬超入關,四下圍攏開來,将馬超圍在關中。
安甯複回,将玉門關圍得水洩不通。
馬岱等大驚來救,安甯教放開一條道路,馬岱直撞入關中去了,會合馬超欲走,卻被中華軍合圍,卻在土牆之上伏下強弓勁弩,萬箭齊發,如蕭蕭葉落,漫漫雪飄,馬超數番沖突,皆不得不出,隻得重返關廂之中,心下憂悶。
曹休又到,對安甯十分禮敬,求為部将,中華兵勢欲增。
安甯困住馬超一軍,時日稍久,馬超等糧草将絕,軍心漸堕,中華諸将心喜,安甯卻令道:“今夜撤開西門,放馬超等出奔,吾以奇兵襲之,馬超等皆可擒也。
”臧霸曹休等皆問道:“馬超被困城中,外無救援,内無糧草,取敗已成定局,大司馬何故縱之?”安甯道:“困獸猶鬥,倘馬超死命突圍,徒增死傷耳,且馬超暴虐,若逢絕境,關中殘存居民雖少,亦必遭屠戮,不如網開一面,卻伏黃雀在後。
”諸将拜伏,安甯乃稍撤西面臧霸之軍,營旗盡插東、南、北三面,卻親引軍馬伏于西門路上。
早有曹休因見馬超被困,心下甚急,忽聽得安甯此言,當即大喜,便将安甯所謀成書縛于箭上,射入關廂。
時馬超等因糧盡,心下惶急,未及多思,便欲自西門沖出,有兵卒拾得曹休之書,交與馬超,各将觀之,皆呼僥幸,郭淮、朱靈喜道:“子烈乃曹門千裡駒,果未忘先人之志,勝子文多矣,吾等得為内應,破安甯必矣!”馬超道:“既知其謀,便可将計就計。
安甯伏兵西路,東部必然勢寡,今夜三更伏一路于西門呐喊,卻往東門突圍。
”乃驅關中殘存數十百姓,高點火把,往西門呐喊高呼,自與諸軍撞出東門。
安甯果未防所謀洩露,且東路背向西疆,伏兵不重,被馬超殺出,會合諸軍,屯于效谷,重新休整。
安甯見走脫了馬超,十分惱恨,大集軍馬,再迫馬超。
時有曹休謂安甯道:“馬超雖一時逃脫,終是深入吾境,難以持久,将軍再與一戰,其軍必潰,何必動怒?今三危山乃将軍屯糧之地,馬超無糧,必饞此地,某往守之,馬超必來争奪,吾即舉火為号,将軍随後一擊,必可擒也。
”安甯從之,遂教曹休引軍五千,往三危山駐守。
曹休辭去,周胤心疑相随,原來曹休果然先遣心腹死士報馬超曰:“三危山乃中華軍屯糧之所,安甯使吾駐守,意欲如此如此,撫戎速計議行之。
”馬超得訊,教馬岱引一軍先行,道:“安甯骁勇,稍戰即走,不可貪功。
”馬岱允諾而去,馬超自引大軍在後,便投三危山而來。
時寒風蕭瑟,秋月高懸,西涼一帶,關山雄健,玉門關外,大漠蒼茫,時有狼嚎虎嘯之聲遠遠傳來,三危山上,曹休燃起大火,掩映長天,蔓延之處,山林皆着,連糧草一并燒毀,夜空之中,金鼓通天。
安甯望見,隻道是号火,當即引軍循喊殺聲奔來,正遇馬岱,安甯便出,不十合,馬岱抵敵不住,圈馬便走,安甯飛爪甩出,抓住馬岱,馬岱回刀砍來,被安甯擲下馬去,左右軍士齊上,亂刀砍死,安甯殺散重甲軍,尋馬超不見,恐傷糧草,急引軍回,早有曹休急至,泣道:“末将無能,那馬超十分兇猛,末将抵敵不住,三危山糧草盡被馬超焚了!” 安甯扶起道:“是吾誤中調虎離山之計,使馬超趁隙而入,非将軍之過。
”曹休泣道:“失卻三危山糧草,陛下必然問罪,大司馬救我!”安甯道:“世間随我出征之将,霸、翼、蘭、瑜、銅、沖等誰不立功?誰曾獲罪?子烈勿憂,馬岱之頭在此,汝登此功,可折其罪。
”曹休道:“吾托庇将軍,妄言獻計,卻為馬超所辱,笑我‘白地小兒’,丢盡将軍臉面,有何臉面存于世上耶?”拔劍便欲自刎,安甯止之道:“吾當以馬超之首,為汝雪恨,休得輕生!”當下紮下營寨,引一彪軍來攻三危山。
馬超已盡奪曹休當道營寨,見安甯來到,便退往山中去了,安甯恐山中遭受火攻,本不欲追,因見屯糧房屋,盡成黑炭,長草民林,皆作煙灰,料知再難起火,心下又怒,于是揮軍追趕,遇一深壑,一面懸崖,原來馬超已伏郭淮在左、朱靈在右,将火箭射下,那煙渣灰炭之下,皆藏幹草,一時爆起,山裡烈焰沖天,遮雲蔽日,前方滾木阻斷去路,後邊亂箭如狂風暴雨而到。
安甯大驚,急令突圍,各地泥土崩開,火勢愈旺,漫天皆紅,中華之軍沒頭亂撞,自相踐踏,安甯殺到懸崖邊,須發齊着,身上飛抓繩索,化為灰燼,但望己方軍士痛哭慘号,一時心如刀絞,不覺淚眼朦胧,自知無幸,遙聽得馬超呼哧道:“安甯,汝乃世間智将,何故屈居葉飄零之下?吾撤開道路,公與吾攜手反華,共成大業,扶公登基,南面天下,尊意如何?”安甯冷笑道:“吾昔雖曾意氣行事,今日安肯受汝挑撥?”遙望四面火勢轉勝,仰天歎道:“吾自臨陣以來,未嘗狼狽如此,今番出師,何多不利耶!” 時有佟沖披頭散發殺到,急曰:“師父有蓋世之功,何不奮力突圍,卻在此自傷自艾焉?”安甯歎道:“軍馬盡折,有何面目去見西涼父老,今番為師先去也!”奮起平生之力,提起佟沖,猛擲出去,早到對崖,安甯扶矛而立,為烈焰吞沒,可憐絕世虎将,威震華夏垂四十年,一朝兵敗,死無全屍,尚不知為何不利。
有詩贊安甯曰: 征西智勇冠神州,誓把平生壯志酬。
浩浩英名垂萬載,巍巍功業播千秋。
行軍弄武有奇計,臨陣用兵多智謀。
兵敗西疆身隕日,荒山焦土使人愁。
又有詩歎曰: 蛇矛敢使萬夫愁,不及片言有智謀。
烈火焚身誰用計?黃泉無路子為仇。
淮中鼎立何嘗在?西域橫行一旦休。
威震五胡已化夢,長江不改向東流。
時下安甯、孫瑜、吳蘭皆死,臧霸、張翼、雷銅守營未至,佟沖為安甯拼死救出,故得全身。
周胤當曹休焚燒糧草之際,已知其果為内應,脫身逃往長安去了,這邊臧霸、佟沖收聚敗兵,退往酒泉。
馬超得勝,乘勢趕來。
曹休引夏侯霸來降,道:“吾家國被滅,耿耿至今,孟起仗義,為吾等複仇,此恩此情,永世銘記。
”馬超道:“中華陛下倒行逆施,誅卻功臣,吾故起兵,今撲滅安甯,子烈居功至偉。
”兩下會合,曹休暗見郭淮、朱靈曰:“方今馬超兵威大盛,西涼震恐,中華削藩,四海傾動,正是起事良機,然馬超師出無名,安有勝算?不如伺機刺死馬超,奪其兵而向長安,假卞太後聖诏,而驅天下之士,内連魏漢舊臣,方可成事。
”計議已定。
當夜馬超因怒弟之亡,将所虜中華将士逾萬,一并坑殺,置酒築台,大祭兄弟,曹休、郭淮、朱靈頻頻勸酒,好言安慰,馬超已醉,忽拉過曹休曰:“吾宗族二百餘口,皆為孟德所害,今弟已亡,吾家盡絕,汝乃曹家之子,正宜剮心以祭。
”曹休大驚,魂不附體,郭淮、朱靈連忙勸開,當夜馬超扶醉入帳,曹休便入,摘了馬超撫戎王、西域都護使、剽騎将軍印绶,兩邊郭淮、朱靈,早執利刃刺入馬超腹中,熱血噴出,馬超大叫一聲而死。
有詩歎曰: 漢末多才俊,馬超亦出群。
潼關思父恨,漠北報君恩。
力造降龍士,生成搏虎身。
不甘鷹犬志,終得喪英魂! 曹休等既刺了馬超,裹脅中軍諸子,卻流言西涼軍曰:“安甯乃中華重臣,誤為馬超所害,中華皇帝盛怒,欲盡屠涼州。
馬超昔立大功,尚且遭忌,況吾等已犯重罪乎?”西涼軍思及昔年五溪覆滅,俱各大恐,諸将亦都惶惑不安,曹休、郭淮、朱靈乘亂說
安甯複回,将玉門關圍得水洩不通。
馬岱等大驚來救,安甯教放開一條道路,馬岱直撞入關中去了,會合馬超欲走,卻被中華軍合圍,卻在土牆之上伏下強弓勁弩,萬箭齊發,如蕭蕭葉落,漫漫雪飄,馬超數番沖突,皆不得不出,隻得重返關廂之中,心下憂悶。
曹休又到,對安甯十分禮敬,求為部将,中華兵勢欲增。
安甯困住馬超一軍,時日稍久,馬超等糧草将絕,軍心漸堕,中華諸将心喜,安甯卻令道:“今夜撤開西門,放馬超等出奔,吾以奇兵襲之,馬超等皆可擒也。
”臧霸曹休等皆問道:“馬超被困城中,外無救援,内無糧草,取敗已成定局,大司馬何故縱之?”安甯道:“困獸猶鬥,倘馬超死命突圍,徒增死傷耳,且馬超暴虐,若逢絕境,關中殘存居民雖少,亦必遭屠戮,不如網開一面,卻伏黃雀在後。
”諸将拜伏,安甯乃稍撤西面臧霸之軍,營旗盡插東、南、北三面,卻親引軍馬伏于西門路上。
早有曹休因見馬超被困,心下甚急,忽聽得安甯此言,當即大喜,便将安甯所謀成書縛于箭上,射入關廂。
時馬超等因糧盡,心下惶急,未及多思,便欲自西門沖出,有兵卒拾得曹休之書,交與馬超,各将觀之,皆呼僥幸,郭淮、朱靈喜道:“子烈乃曹門千裡駒,果未忘先人之志,勝子文多矣,吾等得為内應,破安甯必矣!”馬超道:“既知其謀,便可将計就計。
安甯伏兵西路,東部必然勢寡,今夜三更伏一路于西門呐喊,卻往東門突圍。
”乃驅關中殘存數十百姓,高點火把,往西門呐喊高呼,自與諸軍撞出東門。
安甯果未防所謀洩露,且東路背向西疆,伏兵不重,被馬超殺出,會合諸軍,屯于效谷,重新休整。
安甯見走脫了馬超,十分惱恨,大集軍馬,再迫馬超。
時有曹休謂安甯道:“馬超雖一時逃脫,終是深入吾境,難以持久,将軍再與一戰,其軍必潰,何必動怒?今三危山乃将軍屯糧之地,馬超無糧,必饞此地,某往守之,馬超必來争奪,吾即舉火為号,将軍随後一擊,必可擒也。
”安甯從之,遂教曹休引軍五千,往三危山駐守。
曹休辭去,周胤心疑相随,原來曹休果然先遣心腹死士報馬超曰:“三危山乃中華軍屯糧之所,安甯使吾駐守,意欲如此如此,撫戎速計議行之。
”馬超得訊,教馬岱引一軍先行,道:“安甯骁勇,稍戰即走,不可貪功。
”馬岱允諾而去,馬超自引大軍在後,便投三危山而來。
時寒風蕭瑟,秋月高懸,西涼一帶,關山雄健,玉門關外,大漠蒼茫,時有狼嚎虎嘯之聲遠遠傳來,三危山上,曹休燃起大火,掩映長天,蔓延之處,山林皆着,連糧草一并燒毀,夜空之中,金鼓通天。
安甯望見,隻道是号火,當即引軍循喊殺聲奔來,正遇馬岱,安甯便出,不十合,馬岱抵敵不住,圈馬便走,安甯飛爪甩出,抓住馬岱,馬岱回刀砍來,被安甯擲下馬去,左右軍士齊上,亂刀砍死,安甯殺散重甲軍,尋馬超不見,恐傷糧草,急引軍回,早有曹休急至,泣道:“末将無能,那馬超十分兇猛,末将抵敵不住,三危山糧草盡被馬超焚了!” 安甯扶起道:“是吾誤中調虎離山之計,使馬超趁隙而入,非将軍之過。
”曹休泣道:“失卻三危山糧草,陛下必然問罪,大司馬救我!”安甯道:“世間随我出征之将,霸、翼、蘭、瑜、銅、沖等誰不立功?誰曾獲罪?子烈勿憂,馬岱之頭在此,汝登此功,可折其罪。
”曹休道:“吾托庇将軍,妄言獻計,卻為馬超所辱,笑我‘白地小兒’,丢盡将軍臉面,有何臉面存于世上耶?”拔劍便欲自刎,安甯止之道:“吾當以馬超之首,為汝雪恨,休得輕生!”當下紮下營寨,引一彪軍來攻三危山。
馬超已盡奪曹休當道營寨,見安甯來到,便退往山中去了,安甯恐山中遭受火攻,本不欲追,因見屯糧房屋,盡成黑炭,長草民林,皆作煙灰,料知再難起火,心下又怒,于是揮軍追趕,遇一深壑,一面懸崖,原來馬超已伏郭淮在左、朱靈在右,将火箭射下,那煙渣灰炭之下,皆藏幹草,一時爆起,山裡烈焰沖天,遮雲蔽日,前方滾木阻斷去路,後邊亂箭如狂風暴雨而到。
安甯大驚,急令突圍,各地泥土崩開,火勢愈旺,漫天皆紅,中華之軍沒頭亂撞,自相踐踏,安甯殺到懸崖邊,須發齊着,身上飛抓繩索,化為灰燼,但望己方軍士痛哭慘号,一時心如刀絞,不覺淚眼朦胧,自知無幸,遙聽得馬超呼哧道:“安甯,汝乃世間智将,何故屈居葉飄零之下?吾撤開道路,公與吾攜手反華,共成大業,扶公登基,南面天下,尊意如何?”安甯冷笑道:“吾昔雖曾意氣行事,今日安肯受汝挑撥?”遙望四面火勢轉勝,仰天歎道:“吾自臨陣以來,未嘗狼狽如此,今番出師,何多不利耶!” 時有佟沖披頭散發殺到,急曰:“師父有蓋世之功,何不奮力突圍,卻在此自傷自艾焉?”安甯歎道:“軍馬盡折,有何面目去見西涼父老,今番為師先去也!”奮起平生之力,提起佟沖,猛擲出去,早到對崖,安甯扶矛而立,為烈焰吞沒,可憐絕世虎将,威震華夏垂四十年,一朝兵敗,死無全屍,尚不知為何不利。
有詩贊安甯曰: 征西智勇冠神州,誓把平生壯志酬。
浩浩英名垂萬載,巍巍功業播千秋。
行軍弄武有奇計,臨陣用兵多智謀。
兵敗西疆身隕日,荒山焦土使人愁。
又有詩歎曰: 蛇矛敢使萬夫愁,不及片言有智謀。
烈火焚身誰用計?黃泉無路子為仇。
淮中鼎立何嘗在?西域橫行一旦休。
威震五胡已化夢,長江不改向東流。
時下安甯、孫瑜、吳蘭皆死,臧霸、張翼、雷銅守營未至,佟沖為安甯拼死救出,故得全身。
周胤當曹休焚燒糧草之際,已知其果為内應,脫身逃往長安去了,這邊臧霸、佟沖收聚敗兵,退往酒泉。
馬超得勝,乘勢趕來。
曹休引夏侯霸來降,道:“吾家國被滅,耿耿至今,孟起仗義,為吾等複仇,此恩此情,永世銘記。
”馬超道:“中華陛下倒行逆施,誅卻功臣,吾故起兵,今撲滅安甯,子烈居功至偉。
”兩下會合,曹休暗見郭淮、朱靈曰:“方今馬超兵威大盛,西涼震恐,中華削藩,四海傾動,正是起事良機,然馬超師出無名,安有勝算?不如伺機刺死馬超,奪其兵而向長安,假卞太後聖诏,而驅天下之士,内連魏漢舊臣,方可成事。
”計議已定。
當夜馬超因怒弟之亡,将所虜中華将士逾萬,一并坑殺,置酒築台,大祭兄弟,曹休、郭淮、朱靈頻頻勸酒,好言安慰,馬超已醉,忽拉過曹休曰:“吾宗族二百餘口,皆為孟德所害,今弟已亡,吾家盡絕,汝乃曹家之子,正宜剮心以祭。
”曹休大驚,魂不附體,郭淮、朱靈連忙勸開,當夜馬超扶醉入帳,曹休便入,摘了馬超撫戎王、西域都護使、剽騎将軍印绶,兩邊郭淮、朱靈,早執利刃刺入馬超腹中,熱血噴出,馬超大叫一聲而死。
有詩歎曰: 漢末多才俊,馬超亦出群。
潼關思父恨,漠北報君恩。
力造降龍士,生成搏虎身。
不甘鷹犬志,終得喪英魂! 曹休等既刺了馬超,裹脅中軍諸子,卻流言西涼軍曰:“安甯乃中華重臣,誤為馬超所害,中華皇帝盛怒,欲盡屠涼州。
馬超昔立大功,尚且遭忌,況吾等已犯重罪乎?”西涼軍思及昔年五溪覆滅,俱各大恐,諸将亦都惶惑不安,曹休、郭淮、朱靈乘亂說